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五)(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五)(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24 20:1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五)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近几年,由于我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
A.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C.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苹果树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组织→器官→苹果树 B. 细胞→组织→系统→苹果树
C. 细胞→器官→系统→苹果树 D. 细胞→器官→组织→苹果树
近几年,雾霾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弥漫,多地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 增加绿化面积 B. 提倡秸秆焚烧
C.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 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陆地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生物圈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B. 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 蚯蚓能疏松土壤 D. 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玻片往左移,则像也会往左移
B.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
C. 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D. 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的组织是( )
A. B.
C. D.
鲜花点缀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但对一朵正常的桃花来说,其中最主要的部位是(  )
A. 花蕊 B. 雄蕊 C. 花冠 D. 花萼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他探究的是哪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组别 实验材料 空气 水分 温度 光照
甲 10粒菜豆 充足 适量 0℃ 无
乙 10粒菜豆 充足 适量 25℃ 无
A. 空气 B. 水分 C. 温度 D. 光照
小明同学从《植物志》检索白菜、萝卜,发现它们在生物分类上都属于被子植物,它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能进行光合作用 B.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C. 营养方式为自养 D. 有根、茎、叶的分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如图所示,甲瓶内装有正在萌发的豌豆种子(瓶中有适量的水).乙为一盆豌豆细苗(经过暗处理),将乙用无色透明玻璃箱密封好后与甲装置进行如下连接(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并将其放在阳光下进行如下实验,请据此回答问题:
(1)豌豆种子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______.
(2)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要的养料来自于种子结构中的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箱内壁有水珠,主要是因为叶片进行______的结果,这些水珠是通过木质部中的______自下而上运输的.
(4)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豌豆苗的______作用会增强,这是由于玻璃箱中______增加所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
我县尚市镇每年3月千亩桃花竞相吐艳,美不胜收.下图为桃树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内填代号,横线上填名称,如[1]胚珠):
(1)桃花花瓣有红、粉红、白等多种颜色.使花瓣呈不同颜色的色素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 ______ 中.
(2)桃树开花后要结出桃子,还要经历的重要生理过程是 ______ 及生长发育.
(3)桃子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图二中①和②构成果实,①主要是由图一中[ ______ ] ______ 发育来的.
(4)水和无机盐对桃树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由根部吸收后通过图三中[ ______ ] ______ 向上运输.
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______增强,降低温度可使______减弱,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CO2浓度也大大增加。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______。
(4)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C0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分析:
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曲线c~d的成因是______。
检测结果表明,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时通风。你认为每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在曲线______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答案】A
【解析】解:苹果树属于被子植物,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因此,苹果树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苹果树.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据此解答.
只要熟练掌握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3.【答案】A
【解析】解:A、大力植树造林能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能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符合题意;
B、焚烧秸秆会造成大气污染,因为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汽车尾气排放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都可能引起大气污染,降低汽车尾汽的排放标准,也就是说汽车尾汽的排放量会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
(2)霾的气象定义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故霾的实质是固体小颗粒.
本题主要考查了在日常生活中与保护环境有关的现象.
4.【答案】D
【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D。
此题是关于生物圈的知识的选择题,据此答题。
生物圈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要好好理解掌握。明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5.【答案】C
【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
A、荒漠地区干旱缺水,不适于植物生长,因此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是环境影响生物,故不符合题意。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给捕捞业和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是环境影响生物,故不符合题意。
C、蚯蚓的活动使得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是对环境的影响。故符合题意。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是对阴暗环境的一种适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生物影响环境知识的理解。
6.【答案】B
【解析】解:A、显微镜成的是倒像,若玻片往左移,则像应向右移动,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小,体积变小,视野变得越亮,甲的放大倍数比乙小,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甲的视野应比乙亮,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甲的放大倍数比乙小,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可能都可观察到,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影像是否模糊,有多方面因素,换成乙后放大倍数过大,未必清晰,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识图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成像情况,显微镜的放大倍率是由物镜放大倍率和目镜放大倍率的乘积决定的。
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并正确识图。
【解答】
A.是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A不符合题意;
B.是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是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C不符合题意;
D.是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A
【解析】解: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药中有精子,雌蕊中有子房,受精后子房就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故选:A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花柄是花与茎相连的短柄,它起到支持和输导的作用.花托是花柄的顶端部分,花的其它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它的上面.在花绽放之前,花萼和花冠对花蕊起保护作用.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许多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虫媒花有适合昆虫传粉的结构特点.虫媒花花形大、花冠颜色美丽,还常有芳香的气味和甜美的花蜜,从而起到招蜂引蝶并进而将一朵花的花粉带到另一朵花上去的作用.虫媒花的花粉粒较大,有粘性,便于粘附在昆虫身上.由昆虫来传粉的植物占有花植物的大多数.花托是花柄的顶端部分,花的其他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上面,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柱头上,但柱头不能招引昆虫前来传粉.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花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9.【答案】C
【解析】解:从表格中看出,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他探究的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故选:C。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惟一性。
10.【答案】B
【解析】解:A、只要是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绿色的藻类植物、裸子植物等,不符合题意。
B、白菜、萝卜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符合题意。
C、只要是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都是自养,不符合题意。
D、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都有根、茎、叶的分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裸子植物也无花,只有孢子叶球,孢子叶球还不能看作真正的花,其形态结构上与被子植物的花是不同的,只是有些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球花)相当于被子植物的花的功能,因此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而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可见裸子植物区别于被子植物的主要特点是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据此作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区别。
11.【答案】器官;子叶;蒸腾作用;导管;光合;二氧化碳
【解析】解:(1)豌豆的最外面是有保护作用的保护组织,内部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可见一个豌豆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
(2)豌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内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因此,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要的养料来自于种子结构中的子叶.
(3)植物的叶片能进行蒸腾作用,把体内的水分散发到空气中,遇到玻璃箱内壁凝结成水珠.这些水珠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
(4)如图,种子进行呼吸作用能放出二氧化碳,打开阀门,玻璃箱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因此二氧化碳增加,促进了光合作用的进行,使得豌豆苗的光作用会增强.
故答案为:(1)器官;(2)子叶;(3)蒸腾作用;导管;(4)光合;二氧化碳.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的结构层次、种子的萌发、蒸腾作用、光合作用、营养物质的运输等内容,结合图形逐一分析解答.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灵活答题.
12.【答案】液泡;传粉和受精;3;子房壁;2;木质部
【解析】解:(1)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决定桃花颜色的物质都存在于细胞液中;
(2)绿色开花植物从开花到结果,中间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胚珠内的卵细胞与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完成受精后,才能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奠定基础;
(3)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子房的发育如下:
可见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4)植物体有两种输导管道--导管与筛管.导管位于植物体茎内的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所以水和无机盐对桃树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由根部吸收后通过图三中[2]木质部向上运输..
故答案为;
(1)液泡(或细胞液);
(2)传粉和受精;
(3)3;子房壁;
(4)2;木质部.
观图可知:图一中1是胚珠、2是卵细胞、3是子房壁、图二中①是果皮、②是种子、图三中1是韧皮部、2是木质部、3是形成层,据此解答.
掌握花的结构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培养学生识图解答问题的能力.
13.【答案】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肥产生二氧化碳 比例和种类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C02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02 b~c或d~e
【解析】解:(1)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因此增加光照可以使光合作用增强;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强,环境温度越低,呼吸作用就越弱;因此降低温度可以使呼吸作用减弱,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2)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使用有机肥,不仅提高了蔬菜的品质,而且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肥会产生二氧化碳,为温室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3)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不同植物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比例和种类。
(4)由图示可知,温室密封后于第二天的凌晨4点开始,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大幅下降,这是因为此时光照逐渐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也逐渐增强,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曲线c~d的成因是到了夜间,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只进行呼吸作用,因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又逐渐增加。曲线的b~c或d~e是每天的凌晨4点到下午的16点,此时段植物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此时通风可以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增加了光合作用的强度。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肥产生二氧化碳
(3)比例和种类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C0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02;b~c或d~e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因为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运输需要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的。
此题考查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