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二)(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二)(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25 16:4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二)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下面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蝗虫和蜜蜂的发育都是不完全变态
B. 青蛙的生殖发育是卵生、变态发育
C. 扦插、克隆、试管婴儿都属于无性生殖
D. 嫁接成活的枝条表现出的性状与砧木一致
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扦插和嫁接属于有性繁殖
B. 鸡卵的卵黄表面有一盘状小白点,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C. 细菌和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D. 青蛙的鸣叫与繁殖无关
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小蝌蚪用鳃呼吸 B. 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抱对
C. 雌蛙产生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 D. 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
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变异现象
B.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下列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是(  )
A. 手术后形成的双眼皮 B. 转基因大豆获得的抗虫性
C. 晒黑的皮肤 D. 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性状只受基因的影响
B. 生物的性状是指能够用肉眼看到的生物的各种特征
C. 所有的变异对生物体来说都是有益的
D. 基因是DNA上有遗传功能的片段
如图是鸡卵的结构模式图,以及鸡卵内控制鸡冠性状的一对基因。图中的A表示控制显性性状--单冠的基因,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玫瑰冠的基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鸡的生殖方式为______,通过孵化,图中[______]______可以发育成小鸡。
(2)如果一只单冠的母鸡与一只玫瑰冠的公鸡交配,所产下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产蛋多的母鸡,“多产”这种变异能否遗传下去?______。说出你的理由:______。
如表为某家庭成员部分性状的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管:
性状
家庭成员 眼睑 眼球虹膜的颜色
父亲 双眼皮 褐色
母亲 双眼皮 褐色
女儿 单眼皮 褐色
(1)女儿与父母眼球虹膜的颜色一致,这一现象叫 ______ .
(2)在遗传学上,单眼皮与双眼皮被称为 ______ .
(3)如果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是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a,女儿眼睑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 .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是 ______ .
(4)父亲遗传给女儿的性染色体是 ______ .
如图是染色体的组成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_,其上有图中(一)的结构存在.
(2)染色体由A和B组成,其中A是______.
(3)一个A分子上有多个控制性状的______.
(4)人的受精卵内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另一半来自______.
盂德尔在研究豌豆植株高茎和矮茎的杂实验中发现把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的后代教子一代)全部为高茎植株。如果将子一代的高茎植株自花传粉,得到的后代(叫子二代)中除高茎植株外,又出现了矮茎植株。请分析回答:
(1)在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
(2)若以“D、d”字母来表示这对基因,则子一代的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在子二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某学习小组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实验步骤 A缸 B缸
步骤一 500毫升池塘水 500毫升池塘水
步骤二 水温25℃ 水温25℃
步骤三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步骤四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加入2克蝌蚪饲料
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甲状腺激素
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成发育的情况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甲状腺激素对______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
(2)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______.
(3)实验设计改进后,A缸和B缸是一组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本实验应重复进行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目的是______.
(4)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实验中,观察到A缸蝌蚪提前变成青蛙,但青蛙只有苍蝇大小。在养殖业中,有人为了获得高产,将动物激素添加到家畜、家禽的饲料中。你认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任意添加激素,提高产量,利国利民
B.任意添加激素危害人体健康
C.经常食用这些家禽及家畜的肉、蛋、奶,可以强身健体.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蝗虫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发育成度不同,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蜜蜂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A错误。
B、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差别明显,为变态发育。B正确。
C、常说的试管婴儿是设法使精子与卵子在体外相遇并受精。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扦插、克隆属于无性生殖。C错误。
D、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D错误。
故选:B。
有性生殖必须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蝗虫、青蛙的生殖发育方式特点等。
2.【答案】B
【解析】解:A、扦插和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错误。
B、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故正确。
C、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个分成两个,而真菌可以在环境条件较好时,比如营养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不良时又可以进行孢子生殖。故错误。
D、青蛙鸣叫是为了吸引异性,繁殖后代,属于繁殖行为,故错误。
故选:B。
扦插和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胚盘内含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真菌的是出芽生殖;青蛙的鸣叫是吸引异性。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无性繁殖的特点、鸟卵的结构、细菌和真菌的生殖方式、青蛙鸣叫的意义。
3.【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解答】
解: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A
【解析】解: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A错误;
B、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属于捕食关系;黄雀捕食螳螂属于捕食关系。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食物(捕食)关系,B正确;
C、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红”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C正确;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D正确;
故选:A。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释实际问题。
5.【答案】B
【解析】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手术后形成的双眼皮、晒黑的皮肤、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转基因大豆获得的抗虫性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变异,解答时可以从引起变异的原因方面来切入。
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主要看变异发生引起的原因是环境还是遗传物质。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性状的概念,变异的概念,基因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性状的概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变异的概念,基因的概念。
【解答】
A.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南方与北方环境因素中温度差别较大,而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柑橘是热带水果,它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方温度高适合柑橘生长;而北方温度较低,不适宜柑橘生长,会影响柑橘的色泽、口感品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的性状有的能够用肉眼看见,如有人无耳垂、单双眼皮等;但是有些是人用肉眼看不清的,如人的血型、有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等,故B不符合题意;
C.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有的变异对生物个体本身有利,有利于个体生存的变异是有利变异;对个体生存不利的变异是不利变异。如玉米的子代有高杆和矮杆的变异,高杆有利于玉米的生存,是有利变异,矮杆不利于玉米的生存,是不利变异,故C不符合题意;
D.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做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卵生 2 胚盘 Aa或aa 能 因为改变了母鸡的遗传基因
【解析】解:(1)鸡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图中的2胚盘中含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小鸡。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单冠和玫瑰冠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玫瑰冠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单冠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所以单冠的母鸡的基因组成是aa,玫瑰冠的公鸡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它们所产下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3)将外源基因植入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并引起性状发生变化,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所以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产蛋多的母鸡,“多产”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1)卵生;2;胚盘。
(2)Aa或aa。
(3)能。因为改变了母鸡的遗传基因。
(1)鸟卵中的胚盘含有遗传物质,可以发育成雏鸟。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
(3)根据遗传的特点分析。
此题通过鸟卵的结构分析遗传和变异的知识,难度较大。
8.【答案】遗传;相对性状;aa;75%;X
【解析】解:(1)女儿与父母眼球虹膜的颜色一致,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这种现象叫遗传.
(2)单眼皮与双眼皮,是人眼睑的形状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被称为相对性状.
(3)通常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如果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是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a,因此单眼皮aa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父母都是双眼皮,女儿是单眼皮,说明父母控制眼皮的基因组成都是杂合的即Aa;女儿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中看出,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是75%.
(4)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常染色体、两条性染色体都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22+X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22+X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父亲遗传给女儿的性染色体是X.
故答案为:(1)遗传;(2)相对性状;(3)aa;75%;(4)X.
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利用遗传图解解题,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9.【答案】细胞核 DNA 基因 精子
【解析】解:(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一)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因此A是DNA,B是蛋白质.
(3)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一个ADNA分子上有多个控制性状的基因.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人的受精卵内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另一半来自精子.
故答案为:(1)细胞核;
(2)DNA;
(3)基因;
(4)精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的概念、组成、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基因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0.【答案】高茎;Dd;DD或Dd;dd
【解析】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在杂交实验中,在子一代中消失的性状是隐性性状;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的后代(叫子一代)全部为高茎植株,说明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2)子一代的高茎豌豆的基因来自杂交双方,因此其基因组成是Dd.如图所示。
(3)如果将子一代的高茎植株自花传粉,则受精卵的基因组成可能有DD、Dd、dd三种情况。在子二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分别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1)高茎;
(2)Dd;
(3)DD或Dd;dd.
在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在子一代中消失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消失的隐性性状会在子二代中出现。
此题考察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子一代中的隐性基因虽然表现不出来,但还会遗传下去。
11.【答案】蝌蚪 步骤三应改为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0只(以上),步骤四A、B两缸加入的饲料应等量 对照 甲状腺激素 减小误差,提高实验可信度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B
【解析】解: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由实验设计可以看出,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所以探究的问题是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
(2)在探究实验中,要求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它的量应相同,所以,步骤四A、B两缸加入的饲料应等量;在实验中。用作实验的蝌蚪应多个(10只以上),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
(3)在实验改进后,此实验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量都相同。所以改进后的实验,其变量是甲状腺激素。做此类探究实验时,应多做几次,目的是减小误差,提高实验可信度,只有一次可能产生偶然性。
(4)探究实验的结论是根据现象得出的,由现象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5)由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现象可以看出,对于一些激素应合理使用,太多或是太少都会造成一些生物生长异常,经常食用这些含有激素的食品,会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故答案为:
(1)蝌蚪;
(2)步骤三应改为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0只(以上),步骤四A、B两缸加入的饲料应等量;
(3)对照;甲状腺激素;减小误差,提高实验可信度;
(4)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5)B.
本题通过探究实验考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首先明确的是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
对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应结合着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来掌握。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