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是( )
A. 能快速运动 B. 生长和繁殖
C. 能进行光合作用 D. 是由细胞构成的
下列哪个器官与其它三者不在同一系统中( )
A. 心脏 B. 胃 C. 肝 D. 口腔
苔干和熏牛肉是安徽省涡阳县的特色产品,下列关于苔干和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苔干的叶和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C. 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
D. 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该吃下列哪一组食物( )
A. 含脂肪成分多的食物 B. 谷类食物
C. 甜食 D. 含蛋白质、钙、磷多的食物
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B. 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 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D. 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如图是蝴蝶的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幼虫和成虫差异很大
B. 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C. 发育过程比家蚕多了蛹期
D. 幼虫与成虫对农作物危害一样大
制作酸奶和泡菜利用到的微生物是( )
A. 乳酸菌 B. 青霉菌 C. 酵母菌 D. 醋酸菌
在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
A. 界 B. 门 C. 目 D. 纲
如图为人的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基因
B. 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 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
D. 基因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表现,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2017年“6 5”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个公民都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 使用节能灯泡
C. 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 纸张双面打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狗的人越来越多,宠物狗的种类繁多,通过训练能掌握一些技巧,给我们带来快乐或者提供帮助,请据此分析回答:
(1)狗接飞碟是一项有趣的宠物狗竞技项目,在训练过程中,需伴随着多次食物刺激,逐渐使宠物狗建立接碟反射,从反射类型分析,狗接飞碟属于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反射,从行为获得途径看,狗接飞碟属于______行为。
(2)拉布拉多犬是一种常见宠物狗和导盲犬,有黑色、黄色和巧克力色三种颜色,在遗传学上,拉布拉多犬的毛色被称为______。
(3)现有一只拉布拉多黄色雌犬与一种巧克力色雄犬杂交,其后代为:黑色、巧克力色、黄色犬各一只,拉布拉多犬的后代全部是狗,这是一种______现象,小狗的毛色不同,这是一种______现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不完整,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______。
(2)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
(3)从生物与生物的关系看,图中兔、狐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4)由于喷洒农药,导致该生态系统受到了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
图甲表示发生在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乙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C表示______作用。通过C过程,植物不断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乙中[______]叶绿体。
(2)A表示______作用。通过A过程,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3)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由根运输到叶片的,其运输的动力来自于甲中的______(填字母)。
(4)图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是通过叶片上______的进出植物体的。
请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等,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资料二:中国研究团队2020年5月22日在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对一种新冠病毒疫苗开展了1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种疫苗是安全的,且能够诱导人体快速产生免疫应答。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和痢疾杆菌都属于______,二者在结构上的区别是新冠病毒没有______结构。
(2)从免疫的角度来看,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属于______,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免疫。
(3)学校为防止细菌性痢疾大面积流行,采取定期消毒、用洗手液洗手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能快速运动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性,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
B、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生长和繁殖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
C、只有生物中的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D、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故选:B。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
2.【答案】A
【解析】解: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包括大消化腺、小小消化腺两种。大消化腺有大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消化腺则位于消化管壁内有胃腺和肠腺等。胃、肝、口腔属于消化系统,心脏属于循环系统。
故选:A。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3.【答案】D
【解析】解:A、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苔干和牛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A正确;
B、苔干的叶片和牛的心脏,都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器官,B正确;
C、苔干和牛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C正确;
D、苔干是植物,它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牛是动物,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苔干没有系统这一结构,D错误。
故选:D。
因为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故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同学们要记住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层次不同,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
4.【答案】D
【解析】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建议应适当多吃一些含蛋白质、钙丰富的食物。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故选:D。
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具有不同的作用,要注意合理膳食。
此题考查的是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功能,较为基础。
5.【答案】C
【解析】解:图中甲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图中乙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可见C正确。
故选:C。
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
6.【答案】A
【解析】解:图中看出的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相同,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成虫主要以少量的花粉或植物汁液为食,A正确。
故选:A。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
7.【答案】A
【解析】解: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泡菜也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据此解答。
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的应用以及原理,掌握常见的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例子,即可解答。
8.【答案】A
【解析】解: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故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
故选:A。
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界是最大的单位,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认真解读题目即可正确解答。
9.【答案】D
【解析】解:A、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因此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A正确;
B、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B来自父方,则b一定来自母方,B正确。
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C正确;
D、基因b是隐性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B、一个是隐性时b,只有显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b,隐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隐性基因会遗传给下一代,D错误。
故选:D。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
此题考查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0.【答案】A
【解析】解:A、废旧电池对土壤环境污染严重,不能虽已丢失,不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B、使用节能灯泡,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C、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D、纸张双面打印,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故选:A。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是人类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必须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人与生物圈”的研究计划。
11.【答案】(1)复杂;学习
(2)性状
(3)遗传;变异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反射的特点、动物的行为、性状的概念、遗传和变异。明确反射的特点、动物的行为、性状的概念、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1)“狗接飞碟是一项有趣的宠物狗竞技项目,在训练过程中,需伴随着多次食物刺激,逐渐使宠物狗建立接碟反射”,“从反射类型分析”,狗接飞碟是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因此属于复杂(填“简单”或“复杂”)反射;“从行为获得途径看”,狗接飞碟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
(2)“拉布拉多犬是一种常见宠物狗和导盲犬,有黑色、黄色和巧克力色三种颜色”,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因此“在遗传学上”,拉布拉多犬的毛色被称为性状(或相对性状)。
(3)“拉布拉多犬的后代全部是狗”,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这是一种遗传现象,“小狗的毛色不同”,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是一种变异现象。
故答案为:(1)复杂;学习
(2)性状
(3)遗传;变异
12.【答案】分解者 5 草→鼠→蛇→鹰 捕食关系 鹰
【解析】解:(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不完整,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该食物网中共有 5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3)从生物与生物的关系看,图中兔、狐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4)由于喷洒农药,导致该生态系统受到了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鹰。
故答案为:(1)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5 草→鼠→蛇→鹰
(3)捕食关系
(4)鹰
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13.【答案】光合 碳-氧 2 呼吸 B 气孔
【解析】解:(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所以,C表示光合作用。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乙[2]叶绿体;
(2)呼吸作用是指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A表示呼吸作用;
(3)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由根运输到叶片的,其运输的动力来自于甲中的[B]蒸腾作用;
(4)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所以,图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出植物体的。
故答案为:(1)光合;碳-氧;叶绿体;
(2)呼吸;
(3)B;
(4)气孔。
植物的叶片上有气孔,通过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由图甲可知: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由图乙可知:1是细胞壁,2是叶绿体,3是细胞核,4是液泡,5是线粒体。该细胞是植物细胞。据此解答。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和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14.【答案】病原体 细胞 抗原 特异性 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解:(1)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和痢疾杆菌都属于病原体。痢疾杆菌属于细菌具有细胞结构,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抗原是指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从免疫的角度来看,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属于抗原。给健康人接种疫苗,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这种免疫是后天具有的,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3)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学校为防止细菌性痢疾大面积流行,采取定期消毒、用洗手液洗手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
(1)病原体;细胞;
(2)抗原;特异性;
(3)切断传播途径。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考查了对传染病的认识,基础知识,需重点掌握,涉及面较广,有一定的综合性.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