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24 14: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
A. 珊瑚虫、海葵、涡虫是腔肠动物
B. 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
C.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D. 都是生活在海水中
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腔肠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B. 扁形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C. 线形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D. 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下列有关动物对应的主要特征,匹配不正确的是(  )
A. 水母--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有肛门
B. 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
C. 蛔虫--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D. 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
B. 水螅的体壁由外胚层、内胚层和两者间的胶状物质构成
C. 涡虫具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D. 扁形动物运动器官发达,生殖器官退化
关于蜜蜂和蜘蛛在分类中共同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都属于动物 B. 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C. 都属于节肢动物 D. 都属于昆虫
下列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结构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鱼--鳃 B. 蝗虫--气门 C. 家鸽--肺 D. 蜥蜴--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家鸽的肺和气囊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B. 两栖动物的成体一般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 水中的氧气进入鱼体内的途径是水→口腔→鳃→血液
D. 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高等的主要原因是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发现卖鱼的叔叔不断地向鱼池里面通入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促使鱼多活动,增加鱼的活力
B. 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获得足够的氧气
C. 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D. 提高水温,使鱼生活的时间长一些
灰喜鹊与青蛙都能大量消灭农业害虫,是对人类有益的生物,我们应该好好的保护它们。关于这两种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都属于脊椎动物
B. 在生态系统中有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 灰喜鹊的气囊和青蛙的皮肤,均能辅助呼吸并进行气体交换
D. 灰喜鹊体表有羽毛,青蛙皮肤裸露
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B. 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
C. 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 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
对如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0 64 6
A.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 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 动物绕道取食是与生俱来的行为
D.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
A. 花盆下躲藏的一群鼠妇 B. 树上的一窝蜜蜂
C. 水中嬉戏的鸭群 D. 啃食桑叶的一群家蚕
松鼠埋在地下的松子在条件适宜时会萌发,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食物链的组成成分 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 消费者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与应用实例的搭配中,错误的是(  )
A. 克隆技术--多莉羊 B. 转基因技术--抗虫棉
C. 仿生--雷达 D. 无土栽培技术--培养无毒植株
苏云金芽孢杆菌寄生在多种昆虫的消化道内,它能产生一种使昆虫致死的毒性蛋白,人们已成功将该毒性蛋白基因通过技术手段导入到棉花细胞,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苏云金芽孢杆菌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 抗虫棉的成功培育运用了转基因技术
C. 毒性蛋白基因位于昆虫细胞的DNA分子上
D. 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可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有的细菌有荚膜,有的细菌有鞭毛 ②细菌都只由一个细胞构成,而真菌都是多细胞生物 
③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④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而真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孢子生殖 
⑤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 
⑥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A. ①②⑤ B. ①②⑥ C. ①④⑥ D. ①④⑤
下列各组生物中,都属于真菌的是(  )
A. 海带、银耳、酵母菌、紫菜 B. 酵母菌、香菇、猴头菇、青霉
C. 灵芝、曲霉、乳酸菌、大肠杆菌 D. 酵母菌、口蘑、醋酸杆菌、木耳
日常生活中对微生物的应用非常普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酿酒时要常开盖,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有利于酒精的形成
B. 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作醋
C. 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但不可以对患者大量使用
D. 晒干的香菇长时间不易腐烂,利用的是巴氏消毒法
现有A、B、C、D四种动物,其分类情况是:A和B同目不同科;B和C同科不同属;D和A不在同一个目中。你认为哪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
A. A和B B. B和C C. D和A D. 都相同
2019年1月7日,华为宣布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合作培育海水稻,通过土壤数字化让盐碱地上可以长出水稻。海水稻和普通水稻的不同体现了生物哪方面的多样性(  )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
C. 染色体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以黑枣为砧木嫁接柿子树茎段,待到结果时,茎段上发育的枝条将结出什么果实(  )
A. 黑枣 B. 柿子
C. 既有黑枣又有柿子 D. 不能确定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嫁接,操作关键是形成层的对接
B. 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C. ①②③均能稳定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
D. ③的变异有利于适应多变的环境
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D→A→B→C
B. 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 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 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及对应序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卵细胞是由[3],[4],[5]组成的
B. 未受精的卵,[4]胚盘色浓而略大
C.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3]卵黄和[5]卵白
D. 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3]卵黄
下面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豌豆的圆滑种子和皱缩种子 B. 豌豆的绿色豆荚和紫色花朵
C. 豌豆的圆滑种子和饱满豆荚 D. 豌豆的饱满豆荚和皱缩种子
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层次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分析下面的白化病遗传图解,11号个体患病的概率是(  )
A. 0 B. 50% C. 25% D. 12.5%
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番茄(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果皮的颜色分别是(  )
A. 种子的基因型为Dd、dd,果皮的颜色为红色黄色
B. 种子的基因型为Dd,果皮的颜色为红色
C. 种子的基因型为Dd、dd,果皮的颜色为黄色
D. 种子的基因型为Dd、dd,果皮的颜色为红色
下列关于人类染色体数目和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中有23对染色体 B. 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或Y
C. 成熟红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 D. 精子中的性染色体为Y
国家最高科技获奖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历时20多年,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实验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一实例体现了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
B. 该杂交育种过程是通过植物的无性生殖实现的
C. 杂交成功的关键是确保小麦与牧草进行异花传粉
D. 小麦新品种产生的抗病、高产等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家庭制作甜酒时,常需将煮好的糯米冷却后加入酒曲(内含酵母菌),并交酿酒的器皿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请据此完成下面的问题.
(1)酒曲中主要含有 ______ 等微生物.
(2)加入酒曲的目的是: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 ______ ,然后,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其分解成 ______ 和 ______ .
(3)加入酒曲前,常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这是为什么? ______ .
(4)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的目的是: ______ .
(5)酿酒过程中,需将器皿密封的原因是 ______ .如果密封不好,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______ .
(6)酿好的甜酒表面常有一层泡沫,这是 ______ .
(7)在家庭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什么?
P代表 ______ ;Q代表 ______ ;R代表 ______ .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读图填出各部分名称:⑥ ______ ,⑦ ______ 。
(2)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 ______ 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由 ______ 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3)关节对运动的意义是:在运动中起到 ______ 的作用。
(4)屈肘时(图甲)肱二头肌 ______ ,肱三头肌 ______ ;伸肘时(图丙)肱二头肌 ______ ,肱三头肌 ______ 。
(5)运动除运动系统外,还需要 ______ 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能量,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地处临沂市的蒙山,又称山东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峰海拔115米,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8%。 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植物101科540余种;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6种;各类中草药植物41科1属189种,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天麻、冬虫夏草、连翘、何首乌、木灵芝、沂蒙全竭等都是蒙山的重要特产。1999年3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测定:有“空气维生素”之称的负氧离子含量为220万个/立方厘米,居全国之首,享誉“天然绿肺”、“天然氧吧”、“森林浴场”、“超洁净地区”之美称。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蒙山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生物图片,并按图乙中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生物分类。
(1)蒙山森林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上文的划线部分体现了 ______ 的多样性,其实质是 ______ 。
(2)材料中提到的生物分类单位有“科”与“种”。在生物分类等级单位中,位于“科”与“种”之间的是 ______ 。
(3)在生物分类上,图甲中的向日葵与肾蕨同界不同门,向日葵与油松同门不同纲,那么向日葵和 ______ 的共同特征多,你的理由是 ______ 。
(4)图甲中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 ______ 。
(5)图乙中B所代表的图甲中家鸽的呼吸特点是 ______ ;图乙中E所代表的图甲中向日葵的子叶数目为 ______ 片;蝗虫和青蛙的发育方式共同点是都进行 ______ 。
(6)由于大量游客的进入以及当地居民的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蒙山森林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______ 。
三、资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仔细阅读下面提供的资料,理解其意并回答问题。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明确提出红绿色盲患者不能申请驾照。从遗传学角度分析,控制色盲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b表示),控制正常色觉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B表示),两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因此,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组成分别表示为:XBY(正常男性)、XBXB(正常女性)、XBXb(正常女性、携带者)、XbY(色盲男性)、XbXb (色盲女性)。由此可见,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染色体上有b便是色盲,而女性必须两个X染色体上同时都有b才会患病。根据父母是否色盲,可以推测出子女的情况。例如:父亲为色盲,母亲基因组成和表现均正常,则他们的孩子表现全部正常,如图为遗传图:
(1)如果一对夫妇中,父亲色觉正常,母亲为色觉正常的携带者,他们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这对夫妇生一个色盲男孩的几率是______。该母亲产生的卵细胞可表示为______。
(2)如果母亲是色盲,那么儿子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色盲患者。
(3)一对夫妇中,一方为色盲,一方色觉正常,推测他们子女的色觉情况:只要是女孩都与父亲一样,只要是男孩都与母亲一样,这对夫妇的基因组合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4)通过这个实例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5)如果一个正常女性,想判定她是否是携带者,婚后若______,则她一定携带者。若一女性携带者与一正常男性结婚,其女儿是否一定是携带者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珊瑚虫、海葵具有腔肠动物的特征是腔肠动物,而涡虫属于扁形动物。A叙述错误;
B、腔肠动物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叙述正确;
C、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C叙述正确;
D、腔肠动物有的生活在海水中,如海葵,有的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D叙述错误。
故选:C。
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腔肠动物的特征。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解答的关键是掌握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
【解答】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A错误;
B.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错误;
C.线形动物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C错误;
D.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足、触角)都分节,D正确。
故选D。
3.【答案】A
【解析】解:A、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A错误;
B、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B正确;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C正确;
D、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D正确。
故选:A。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各种动物的特征。
4.【答案】D
【解析】解:A、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A正确;
B、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B正确;
C、涡虫头的背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能辨别光的强弱。C正确;
D、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D错误。
故选:D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寄生类扁形动物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5.【答案】D
【解析】解:蜜蜂和蜘蛛都属于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椎骨都属于无脊椎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蜜蜂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和单复眼,属于昆虫纲,而蜘蛛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蛛形纲.
故选D.
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据此答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昆虫纲的特点和蛛形纲的特点.
6.【答案】B
【解析】解:A、鱼生活在水中,是通过鳃进行呼吸的,所以鱼类不停地吞水实际是在呼吸;
B、蝗虫是依靠气管直接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而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C、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而气囊只是储存气体,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
D、蜥蜴生活在陆地上,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
故选:B。
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呼吸器官,注意在学习时总结。例如①蚯蚓:体壁;②昆虫:气管;③软体动物、鱼、青蛙幼体等:鳃;③两栖动物成体:肺,皮肤辅助;④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肺。
不同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不同的,从整个生物进化史来看生物的呼吸器官也是不断进化完善的。
7.【答案】A
【解析】解:A、家鸽有双重呼吸,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A错误。
B、两栖动物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正确;
C、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C正确;
D、爬行动物体内受精,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在水中完成,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因此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比两栖动物高等,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生活的动物。D正确。
故选:A。
(1)鸟类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3)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4)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8.【答案】B
【解析】解:鱼在水中游,呼吸靠鳃,而鱼儿所需的氧气来自于水中,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所以卖鱼的叔叔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气体是增加水中的氧含量,使鱼获得足够的氧气,使鱼生活的时间长一些。
故选:B。
根据鱼是靠鳃呼吸的,以及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分析判断。
鱼用鳃呼吸,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是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
9.【答案】C
【解析】解:A、灰喜鹊属于鸟类,青蛙属于两栖类,它们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A正确
B、灰喜鹊与青蛙都能大量消灭农业害虫,是对人类有益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有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B正确
C、灰喜鹊属于鸟类,鸟类的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辅助呼吸,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蛙的皮肤裸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着毛细血管,能分泌粘液,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呼吸。C错误
D、鸟类体表有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蛙的皮肤裸露,能辅助呼吸,D正确
故选:C。
鸟类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既能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辅助肺进行呼吸。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鸟类气囊和蛙的皮肤的作用。
10.【答案】D
【解析】解:A、鸟类的身体大都成流线型,用气囊辅助肺能进行双重呼吸,呼吸一次在肺部完成两次气体交换,A正确;
B、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体腔有膈,心脏四腔,体温恒定,B正确。
C、鱼是脊椎动物,体温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C正确;
D、蚯蚓身体分节,属于环节动物,D错误;
故选:D。
(1)蚯蚓身体分节,属于环节动物。
(2)鱼是脊椎动物,变温动物。
(3)鸟类的身体大都成流线型,能进行双重呼吸。
(4)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体腔有膈。
熟练掌握各类动物的特点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11.【答案】C
【解析】解: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由生活经验获得的,是一种学习行为,A正确;
B、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的学习能力最强,B正确;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动物的绕道取食是学习行为,C错误;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D正确。
故选:C。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明确不同的动物在学习某种行为时,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12.【答案】B
【解析】解:ACD、花盆下躲藏的一群鼠妇、水中嬉戏的鸭群、啃食桑叶的一群家蚕,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因此都不具有社会行为,ACD不正确;
B、树上的一窝蜜蜂具有严格的等级秩序有首领,因此具有社会行为,B正确。
故选:B。
社会行为是指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狒狒的首领,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社会行为的特点。
13.【答案】C
【解析】解: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
①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伤害。
②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消费者自身的代谢活动促进了物质循环的进行。
③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松鼠将松子埋藏在地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埋藏的松子就会萌发,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帮助传播种子。
故选:C。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是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4.【答案】D
【解析】解:A、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A正确;
B、培养抗虫棉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在棉花的细胞中转入了能抵抗虫害的基因,是转基因技术;B正确;
C、雷达是模仿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来工作的;C正确;
D、培养无病毒植株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因此必须采用组织培养,不属于无土栽培技术;D错误。
故选:D。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仿生的原理。
15.【答案】C
【解析】解:A、苏云金芽孢杆菌属于细菌,因此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正确;
B、由题干知,抗虫棉的成功培育运用了转基因技术,正确;
C、人们将该毒性蛋白基因(原位于苏云杆菌细胞内)通过技术手段导入到棉花细胞,因此毒性蛋白基因位于棉花细胞的DNA分子上,错误;
D、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可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利于环境的保护,正确。
故选:C。
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
应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生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转基因技术的概念。
16.【答案】D
【解析】解:①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的细菌有荚膜,有的细菌有鞭毛。①正确。
②细菌都只由一个细胞构成,而真菌大多是多细胞生物,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②错误。
③有的细菌和真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和真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酵母菌发酵可以酿酒、蒸馒头等。③错误。
④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而真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孢子生殖,酵母菌可以进行出芽生殖。④正确。
⑤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⑤正确。
⑥只有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才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⑥错误。
故选:D。
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具有细胞结构,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
17.【答案】B
【解析】解:A、银耳、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而海带和紫菜,属于藻类植物,A错误;
B、酵母菌、香菇、猴头菇、青霉都有成形的细胞核,都属于真菌,B正确;
C、青霉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而曲霉、乳酸菌、大肠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C错误;
D、酵母菌、口蘑、木耳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而醋酸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D错误。
故选:B。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细菌只有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熟练掌握真菌、细菌的结构特点,即可解答本题。
18.【答案】C
【解析】解:A、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酿酒时不能常开盖,错误。
B、利用醋酸菌来制作醋,错误。
C、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但不能大量使用,会引起细菌的抗药性增强,错误。
D、晒干的香菇长时间不易腐烂,利用的是脱水法,错误。
故选:C。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酿酒用到酵母菌等。
注意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制作中的应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例子。
19.【答案】B
【解析】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结合题意可知,A和B同目,B和C同科,D和A不在同一个目中,其中科比目小,因此B和C的共同特征最多。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可以从生物的分类单位大小方面来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
20.【答案】B
【解析】解: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海水稻与普通水稻的不同,体现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B。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21.【答案】B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用柿的芽作接穗,成功嫁接到黑枣的植株(砧木)上,该枝条上结出的果实应该和接穗的一样,即:与柿子一样。
故选:B。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关键点:嫁接是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无遗传物质的改变,能保持接穗性状的稳定。
22.【答案】C
【解析】解:A、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A不符合题意;
B、①嫁接、②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生殖,③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
C、①②属于无性生殖,能稳定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③是有性生殖,不能稳定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C符合题意;
D、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③的变异有利于适应多变的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种子萌发的过程、嫁接等知识,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据此答题..
掌握嫁接成活的关键、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掌握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苍蝇、蜜蜂、家蚕、菜粉蝶、蚊子。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蜻蜓。
A.已知D为卵,若此图表示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则发育过程为D→A→C,故A错误;
B.已知D为卵,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则A为幼虫期,B为蛹期,C为成虫期,故B错误;
C.已知D为卵,若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A是幼虫期,C是成虫期,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故C正确;
D.已知D为卵,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则A是幼虫期,B为蛹期,C为成虫期,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A幼虫期,故D错误。
故选C。
24.【答案】C
【解析】解:A、鸟卵中3卵黄、7卵黄膜和4胚盘合称卵细胞。A错误;
B、受精的卵,[4]胚盘色浓而略大,而未受精的卵,[4]胚盘色浅而略小,B错误;
C、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的功能,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卵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可见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3]卵黄和[5]卵白,C正确;
D、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D错误。
故选:C。
鸟卵的结构主要为:1卵壳、2卵壳膜、3卵黄、4胚盘、5卵白、6气室、7卵黄膜、8系带。
对于胚盘的考查是鸟卵这部分的重点。
25.【答案】A
【解析】解:A、圆滑的豌豆种子和皱缩的豌豆种子,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A正确;
BCD、豌豆的绿色豆荚和紫色花朵、豌豆的圆滑种子和饱满豆荚、豌豆的饱满豆荚和皱缩种子,都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CD错误。
故选:A。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
26.【答案】C
【解析】解: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染色体>DNA>基因。即如图所示:
故选:C。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结合染色体、DNA、基因的概念及关系才能正确解答。
27.【答案】B
【解析】解: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7号个体患病,其基因组成一定是aa。11号是7号、8号的子女。8号虽然是正常女性,但是由于其母亲(3号)是患者,而每个子女体内的每对基因都是来自父母双方的,因此8号看似正常,但是其体内一定有一个来自3号的a基因,其基因组成一定是Aa.7号和8号家庭的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11号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或aa。因此11号患病的可能性是50%。
故选:B。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5号、6号表现正常,7号患病,7号的基因组成是aa。这是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小写字母是隐性基因,因此a控制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28.【答案】C
【解析】解: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产生的种子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即Dd或dd;果实的果皮是由黄色番茄的子房壁发育成的,其基因组成是dd,因而性状是黄色。因此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种子的基因型是Dd或dd,果皮的颜色是黄色。
故选:C。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后代(产生的种子)的基因组成发生了变化,而果皮是亲本的一部分,其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都是与亲本一样的。
29.【答案】A
【解析】解:A、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因此人类受精卵中有23对染色体,A正确。
B、卵细胞是生殖细胞,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B错误;
C、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染色体,而不是有23对染色体,C错误;
D、精子是生殖细胞,精子中的性染色体为X或Y,D错误。
故选:A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23对,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3条。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30.【答案】B
【解析】解:A、李振声教授利用小麦和一种具有很强抗病虫害能力的牧草进行“远缘杂交”实验并获得成功。从而培育出具有很强抗病虫害能力的小麦新品种。表明生物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因此这个“远缘杂交”的培育过程是利用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A正确;
B、一般情况下,把通过生殖细胞相互融合而达到这一目的过程称为杂交。杂交育种应该属于有性生殖。B错误;
C、杂交成功的关键是确保小麦与牧草进行异花传粉,防止自身花粉的干扰,C正确;
D、小麦新品种产生的抗病、高产等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
故选:B。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掌握杂交技术属于有性生殖是关键。
31.【答案】酵母菌;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防止温度太高将酵母菌杀死;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形成缺氧的环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产生水;酵母菌在无氧时能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因此会出现泡沫.;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解析】解:(1)(2)(3)、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酒曲,加入酒曲的目的是:接种酵母菌,酵母菌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然后,让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防止温度太高将酵母菌杀死,过低又会降低酵母菌的活性,因此一般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后再接种酵母菌.
(4)、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去发酵,影响产酒,因此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5)、酵母菌发酵需要无氧的环境,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才能发酵产生酒精,因此要将器皿加盖密封目的是形成缺氧的环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同时也防止了杂菌的进入.
(6)、由(1)可知,酵母菌在无氧时能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因此会出现泡沫.
(7)、酵母菌发酵酿酒需要无氧的环境,容器密封,由于酵母菌的生殖繁殖,很快就会密封的容器中有限的氧气消耗点,因此急剧减少的物质R是氧气;在开始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就会有二氧化碳产生,繁殖的足够的数量之后,在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比酒精多,因此物质P是二氧化碳,Q是酒精.
故答案为:(1)酵母菌 (2)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
(3)防止温度太高将酵母菌杀死
(4)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
(5)形成缺氧的环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产生水
(6)酵母菌在无氧时能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因此会出现泡沫.
(6)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此题考查的是制作酒的过程,据此答题.
熟练掌握制作甜酒的过程、原理以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的知识,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答.
32.【答案】关节头 关节窝 推开 两 支点 收缩 舒张 舒张 收缩 神经系统
【解析】解:(1)在这三幅图中,各部分的名称是:①肌腱、②肌腹、③肱二头肌、④肱骨、⑤关节、⑥关节头、⑦关节窝、⑧关节囊、⑨关节腔、⑩关节软骨、 肱三头肌.
(2)(3)(4)(5)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产生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是由于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两组肌肉协调配合.运动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在人体的运动中,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的作用是:骨:杠杆作用,关节:支点作用,骨骼肌:动力作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故答案为:(1)关节头;关节窝;
(2)推开;两
(3)支点
(4)收缩;舒张;舒张;收缩
(5)神经系统
本题考查的是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33.【答案】种类 基因的多样性 属 油松 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葫芦线 有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2 变态发育 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解:(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干中的“植物101科540余种;兽类10科 15种;鸟类28科76种;各类中草药植物41科111属189种”,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位于“科”与“种”之间的是属。
(3)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向日葵与肾蕨同界不同门,向日葵与油松同门不同纲,那么向日葵和油松所属的等级较小,亲缘关系较近,共同特征较多。
(4)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图甲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因此葫芦藓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B 所代表的是脊椎动物,甲图中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大山雀(鸟类),大山雀用肺呼吸,有发达的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E所代表的是被子植物,因为E具有种子且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图甲中的向日葵子叶数目为2片。蜜蜂和青蛙的发育过程都有变态现象,都属于变态发育。
(6)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1)种类;基因的多样性
(2)属;
(3)油松;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4)葫芦藓;
(5)有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2;变态发育;
(6)建立自然保护区。
(1)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乙图中,A是原生动物,B是脊椎动物,C是无脊椎动物,D是孢子植物,E是被子植物,F是裸子植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答案】(1)XBY、XBXb;25%;含Xb染色体的卵细胞和XB染色体的卵细胞
(2)一定
(3)XBY;XbXb
(4)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5)儿子是色盲;不一定
【解析】
【分析】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色盲基因b位于X性染色体上,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染色体上有b便是色盲,而女性必须两个X染色体上同时都有b才会患病。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1)已知色盲是一种伴随着性别遗传的隐性遗传病,色盲基因b位于X性染色体上。如果一对夫妇中,父亲色觉正常(XBY),母亲(XBXb)为色觉正常的携带者,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这对夫妇生一个色盲男孩的几率是25%。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B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含Xb染色体的卵细胞和XB染色体的卵细胞。
(2)由图可知,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因此如果母亲是色盲(XbXb),那么儿子(XbY)一定是色盲患者。
(3)由图可知,一对夫妇中,一方为色盲,一方色觉正常,推测他们子女的色觉情况:只要是女孩都与父亲一样,只要是男孩都与母亲一样,说明父亲正常、母亲为色盲患者,因此这对夫妇的基因组合分别为XBY和XbXb。
(4)子代是否是色盲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通过红绿色盲遗传病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关系是基因决定性状。
(5)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组成分别表示为:XBY(正常男性)、XBXB(正常女性)、XBXb(正常女性、携带者)、XbY(色盲男性)、XbXb (色盲女性)。受精时,如果是含XB的精子与含Xb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后代正常;如果含Xb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后代就患有色盲;如果是含XB的精子与含Xb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后代正常。如果一个正常女性,想判定她是否是携带者,婚后若儿子是色盲,则她一定携带者。若一女性携带者(XBXb)与一正常男性(XBY)结婚,其女儿基因(XBXb 、 XBXB )不一定是携带者。
故答案为:
(1)XBY、XBXb;25%;含Xb染色体的卵细胞和XB染色体的卵细胞
(2)一定
(3)XBY;XbXb
(4)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5)儿子是色盲;不一定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