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九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九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24 07: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九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共40分)
1.(本题6分)数据9,10,11,8,9,10,10,5,30的平均数是(______),若去掉一个最大数和一个最小数,其余数的平均数是(______)。
2.(本题3分)学校举行合唱比赛,7位评委给一个班的打分如下:7分,8分,7.5分,8.5分,9分,9分,7分,这个班的平均得分是(________)分。
3.(本题3分)有31块糖要分给5位同学,最少拿出(________)块后,每人能分的一样多。
4.(本题16分)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小学四年级学生最喜欢玩具统计图
(1)图中(______)色直条表示男生,(______)色直条表示女生。(填“白”或“黑”)
(2)女生最喜欢的玩具是(______),女生最不喜欢的玩具是(______)。
(3)喜欢(______)玩具和(______)玩具的人数一样多。
(4)喜欢拼图的女生和男生相差(______)人。四年级一共有(______)人。
5.(本题6分)龟和鹤共有30个头,84只脚。龟有(________)只,鹤有(________)只。
6.(本题6分)学校停车场内停有自行车和小汽车共20辆,它们共有56个轮子。学校停车场的自行车有(________)辆,小汽车有(________)辆。
二、判断题(共8分)
7.(本题2分)某工厂职工的平均年龄是35岁,张师傅今年44岁,他一定不是该工厂的职工。(________)
8.(本题2分)统计图和统计表比原始数据记录单更能清楚的反映出各数据的多少。(________)
9.(本题2分)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2米,明明身高125厘米,他能安全过河。(________)
10.(本题2分)五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为灾区捐款9.7元。丁丁是五年级学生,平时比较大方,他的捐款一定不少于9.7元。(________)
三、选择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四(1)班在某次考试中,25位男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8分,15位女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0分。要求全班同学的平均分,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88+80)÷2 B.(88+80)÷(25+15)
C.(88×25+15×80)÷2 D.(88×25+15×80)÷(25+15)
12.(本题3分)在期中考试中,奇思的三科平均分是94分,他的数学98分,语文86分,奇思的英语是( )分。
A.98 B.96 C.88 D.86
13.(本题3分)小明看一本书,前4天每天看26页,后6天每天看40页刚好看完,小明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列式正确的是(  ).
A.(26+40)÷2 B.(26×4+40×6)÷(4+6)
C.(26+40)÷(4+6) D.(20+40×6)÷(4+6)
14.(本题3分)哪一种结论是正确的?( )
A.四年级比五年级有更多的同学喜欢游泳
B.四年级和五年级大部分人都喜欢郊游
C.喜欢郊游的人数,五年级比四年级多
D.喜欢滑冰的人数,五年级是四年级的2倍
15.(本题3分)李华参加知识抢答竞赛,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倒扣6分,他共抢答了10题,最后得分36分,他答错了( )题。
A.3 B.4 C.5 D.6
四、解答题(共37分)
16.(本题5分)两个小组进行口算比赛,成绩如下表。
第一组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正确数(道) 57 60 60 59 59
第二组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正确数(道) 60 55 55 60 60 58
(1)你认为哪一组口算能力比较强?
(2)你是怎么比较的?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比较的过程说一说。(提示:可以用算式、文字、图画等方法)
17.(本题5分)鸡兔同笼,共有20个头,50只脚,问:鸡、兔各有几只?
18.(本题5分)学校有象棋和跳棋共28副,正好可以128名同学同时进行棋类活动.象棋2人一副,跳棋6人一副.象棋、跳棋各多少副?
19.(本题8分)下面是某校高年级同学自理能力调查统计图。
(1) 女生自己收拾床铺的有40人,请在上图中补全统计图。
(2) 自己做饭的女生比男生多( )人。
(3) 女生和男生在( )上相差最大,相差( )人。
(4) 看了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建议?
20.(本题8分)下面是曙光小学购买图书情况统计图,看图填空并解答问题。
(1)( )年购买的图书最多,有( )本。
(2)科普类图书购买最多的一年与最少的一年相差多少本?
(3)从2014年到2017年,教育类图书共购买了多少本?
(4)从2014年到2017年,平均每年购买科普类图书多少本?
21.(本题6分)在歌咏比赛中,评委老师给阳阳的分数如下表。
评委 江老师 丁老师 李老师 卓老师 方老师 王老师 刘老师
评分 91 89 81 88 94 88 98
按照比赛规则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你能算出阳阳的最后平均得分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求法,先求出这9个数和,再除以9,即可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去掉一个最大的30,最小的5,再求出剩下的7个数的和,再除以7即可。
【详解】
(9+10+11+8+9+10+10+5+30)÷9
=102÷9

(9+10+11+8+9+10+10)÷7
=67÷7

【点睛】
考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求法,用一组数据的和÷份数=平均数。
2.8
【分析】
平均分=评委打的总分÷评委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
(7+8+7.5+8.5+9+9+7)÷7
=56÷7
=8(分)
这个班的平均得分是8分。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明确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要学会灵活运用。
3.1
【分析】
要求最少要拿出几块后,正好分给5个同学,用31÷5求得的余数就是所求。
【详解】
31÷5=6(块)……1(块)
所以:有31块糖要分给5位同学,最少拿出 1 块后,每人能分的一样多。
【点睛】
本题运用整数的有余数除法进行计算即可,余下的1块糖就是最少拿出的。
4.白 黑 洋娃娃 小汽车 跳棋 拼图 4 123
【分析】
(1)根据复式统计图的信息填空即可;
(2)黑色柱形图表示女生,柱形越高表示喜欢的人越多,柱形越低则表示喜欢的人越少;
(3)分别算出喜欢四种玩具的总人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解;
(4)用喜欢拼图的男生人数减去女生人数即可;将喜欢四种玩具的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加即可得解。
【详解】
(1)根据题意,图中白色直条表示男生,黑色直条表示女生;
(2)女生喜欢小汽车的人数是8人,喜欢洋娃娃的人数是24人,喜欢跳棋的人数是17人,喜欢拼图的人数是14人,则女生最喜欢的玩具是洋娃娃,最不喜欢的玩具是小汽车;
(3)喜欢小汽车的人数:22+8=30人;喜欢洋娃娃的人数:5+24=29人;喜欢跳棋的人数:15+17=32人;喜欢拼图的人数:18+14=32人,则喜欢跳棋玩具和拼图玩具的人数一样多;
(4)喜欢拼图的女生有14人,男生有18人,女生和男生相差18-14=4人;四年级一共有22+8+5+24+15+17+18+14=123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熟练掌握相关求解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12 18
【分析】
假设全部为龟,共有脚4×30=120只,比实际的84只多:120-84=36只,因为我们把鹤当成了龟,每只多算了4-2=2只脚,所以可以算出鹤的只数,列式为:36÷2=18(只),那么龟就有:30-18=12(只);据此解答。
【详解】
假设全是龟,则鹤有:
(30×4-84)÷(4-2)
=36÷2
=18(只)
龟:30-18=12(只)
即龟和鹤共有30个头,84只脚。龟有12只,鹤有18只。
【点睛】
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
6.12 8
【分析】
假设全是小汽车,则一共有4×20=80个轮子,这比已知的56个轮子多出了80-56=24个轮子,因为1辆小汽车比自行车多4-2=2个轮子,所以自行车有24÷2=12辆,进而求出小汽车的辆数。
【详解】
假设全是小汽车,则自行车有:
(4×20-56)÷(4-2)
=24÷2
=12(辆)
则小汽车有:20-12=8(辆)
所以学校停车场的自行车有12辆,小汽车有8辆。
【点睛】
此题属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设其中的一个数为未知数,另一个数也用未知数表示,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7.×
【分析】
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在一组数据中,有的数据可能会大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会小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会等于平均数。
【详解】
根据平均数的含义,某工厂职工的平均年龄是35岁,张师傅今年44岁,他可能是该工厂的职工,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性质和特点,要熟练掌握。
8.√
【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需要把原始数据统计单中的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能比较清楚的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分析。
【详解】
统计图和统计表比原始数据记录单更能清楚的反映出各数据的多少,所以此题描述正确。
【点睛】
此题应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进行分析。
9.×
【分析】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依此判断。
【详解】
1.2米是这一条小河的平均水深,并不代表这一条小河每一处的水深,因此他不能安全过河。
故答案为:×
【点睛】
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分析】
平均数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即丁丁的捐款可能大于或等于9.7元,也可能少于9.7元。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原题干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D
【分析】
根据全班同学的平均分=全班同学的总分数÷全班的总人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88×25+80×15)÷(25+15)
=(2200+1200)÷40
=3400÷40
=85(分)
故答案为:D
【点睛】
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解答此题即可。
12.A
【分析】
用平均分乘3求出三科的总分数,然用总分数减去数学和语文的分数即可求出英语的分数。
【详解】
94×3-98-86
=282-98-86
=98(分)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平均数=总数÷份数。
13.B
【详解】

14.B
【分析】
先根据图例分清楚:浅颜色表示四年级,深颜色表示五年级,然后逐个选项分析,找出正确的即可求解.
【详解】
A:喜欢游泳的四年级有3人,而五年级就有5人,四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的人数少,所以本选项错误.
B:四年级和五年级人数中都是郊游的人数最多,所以四年级和五年级大部分人都喜欢郊游是正确的.
C:喜欢郊游的人数,五年级有11人,而四年级有15人,所以五年级的人数比四年级少,本选项错误.
D:喜欢滑冰的人数,五年级有6人,四年级有9人,6÷9=,五年级的人数是四年级的,不是的2倍,本选项错误.
15.B
【分析】
假设全部答对,则应该得分:10×10=100分,比实际多:100-36=64分,答错一题比答对一题少得10+6=16分,也就是答错64÷16=4个题,据此解答。
【详解】
(10×10-36)÷(10+6)
=64÷16
=4(个)
他答错了4个题。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
16.(1)第一组
(2)先求出第一组、第二组口算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再比较两组平均数的大小,平均数大的口算能力就较强。
【分析】
(1)分别计算第一组、第二组口算比赛成绩的平均数,比较平均数的大小即可解答。
(2)先求出第一组、第二组口算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再比较平均数的大小,平均数大的口算能力就较强。
【详解】
(1)第一组平均成绩:
(57+60+60+59+59)÷5
=295÷5
=59(道)
第二组平均成绩:
(60+55+55+60+60+58)÷6
=348÷6
=58(道)
59>58,所以第一组口算能力比较强。
(2)先求出第一组、第二组口算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再比较两组平均数的大小,平均数大的口算能力就较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7.15只;5只
【分析】
假设全是兔,就有(20×4)只脚,即80只脚;就比实际多了(80-50)只脚,即30只脚;每只兔比每只鸡多(4-2)只脚,即2只脚;鸡有(30÷2)只,由此即可计算出兔的只数。
【详解】
(20×4-50)÷(4-2)
=(80-50)÷2
=30÷2
=15(只)
20-15=5(只)
答:鸡有15只,兔有5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一般用假设法解题。
18.跳棋:18副 象棋: 10副
【详解】
跳棋:(128-2×28)÷(6-2)=18(副)
象棋: 28-18=10(副)
答:跳棋18副,象棋10副.
19.(1)见详解
(2)10
(3)自己收拾床铺;26
(4)见详解
【分析】
(1)根据复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结合此题中的信息绘制条形统计图即可;
(2)用自己做饭的女生人数减去自己做饭的男生人数即可;
(3)根据统计图可知,自己洗衣服和自己收拾床铺的男、女生人数差比较大,因此分别计算出自己洗衣服和自己收拾床铺的男、女生人数差,然后再比较填空即可;
(4)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写出建议,言之合理即可。
【详解】
(1)
(2)32-22=10(人)
(3)38-16=22(人)
40-14=26(人)
22人<26人
即:女生和男生在自己收拾床铺上相差最大,相差26人。
(4)我建议男生应努力学会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床铺,女生应当自己去上学,同学们都应主动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
【点睛】
熟练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1)2014;1500
(2)350本
(3)2280本
(4)600本
【分析】
(1)分别求出四个年份购买图书本数,再比较大小解答。
(2)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2014年购买科普类图书最多,2017年购买科普类图书最少。用2014年购买科普类图书本数减去2017年购买科普类图书本数解答。
(3)将这四年购买教育类图书本数相加求和即可。
(4)先求出这四年购买科普类图书总本数,再除以4,即可求出平均每年购买科普类图书本数。
【详解】
(1)450+350=800(本),600+800=1400(本)
550+550=1100(本),800+700=1500(本)
1500>1400>1100>800,则2014年购买的图书最多,有1500本。
(2)800-450=350(本)
答:科普类图书购买最多的一年与最少的一年相差350本。
(3)700+550+680+350=2280(本)
答:从2014年到2017年,教育类图书共购买了2280本。
(4)(450+600+550+800)÷4
=2400÷4
=600(本)
答:从2014年到2017年,平均每年购买科普类图书600本。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图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21.90分
【分析】
由统计表可看出一共有7位老师进行评分,按照比赛规则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那么只要将这7位老师的评分进行大小比较后,去掉最大的和最小的,那么还剩5位老师的评分,根据求取平均数的方法,将5位老师的评分相加后再除5即可求出阳阳的最后平均得分。
【详解】
81<88=88<89<91<94<98;
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得:
(88+88+89+91+94)÷5
=(176+89+91+94)÷5
=(265+91+94)÷5
=(356+94)÷5
=450÷5
=90(分)
答:阳阳的最后平均得分为90分。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统计表的理解,利用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最后求出平均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