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12. 动物的耳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配套课件(六﹒三制)
活动准备
调音用的发声器 卡纸
活动过程
猜一猜是什么动物的耳朵?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一:不同环境中兔子的耳朵有什么变化?
夏季的兔子耳朵毛细血管非常明显,容易散热。
冬季的毛很厚,能够保暖。
活动过程
警觉状态下兔子的两只耳朵都是竖起来的。
放松状态下兔子的耳朵,一只耳朵是下垂状,而另一只耳朵则仍然竖直,保持警惕状态。
活动过程
活动小结
兔子的耳朵是兔子的听觉器官,能感知环境,是天然的“报警器”。
活动过程
活动二:其他动物是怎样用耳朵感知环境的?
大大的耳郭有利于能够更好地感知声音,收集声音信息。
活动过程
它们没有耳郭,便于可以减少阻力。
活动过程
体验活动:
1.一名同学在讲台前敲击小鼓,其他同学先用耳朵直接听;
2.然后再把手放在耳朵后面;
3.最后再用卡纸卷成一个喇叭状放在耳朵后面,分别听同样的鼓声,看你有什么发现。
敲击小鼓的力度、敲击次数形同;小鼓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必须相同。
拓展活动
蟋蟀是怎样感知声音的?
在蟋蟀雄虫的前翅上,有旋涡纹状的翅膜。一边翅膀长着锉刀状的翅膜——弦器,另一边翅膀长着较硬翅膜——弹器。当这两种发音器相互摩擦,就能发出声音.蟋蟀长有“耳朵”——听器,可分辨同伴发出的声音,但“耳朵”不长在头上,而是长在大前脚的胫节(小腿)上,上面有薄膜,可感觉声音的振动。
雌蟋蟀的翅膀没有发声的构造,翅膀的花纹与雄蟋蟀不一样,腹部末端有条细长的产卵管,从这可以分辨出蟋蟀的雌雄。
让科学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