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第九、十章综合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第九、十章综合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24 21:4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十章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美国是中国肉类的主要进口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对华肉类出口和食品供应将受到显著影响。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图1),读图,完成1~2题。
1.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肉类,最可能来自于农业带(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广大   B.河湖灌溉便利
C.地处热带,光热条件好  D.土壤肥沃
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及甲、乙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3~4题。
3.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①海洋——太平洋  B.②山脉——落基山脉
C.③海湾——墨西哥湾  D.④河流——亚马孙河
4.关于甲、乙两城市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甲城小于乙城
B.冬雨率甲城高于乙城
C.甲城年降水量约为52毫米
D.乙城冬季降水量约为180毫米
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为体现“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某厂商设计了一款印有某大洲透明图形的纸巾盒,当盒内绿色纸巾被抽出时,绿色部分逐渐缩小,大洲轮廓会逐渐呈现。读图3,完成5~7题。
5.纸巾盒上的大洲轮廓表示(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6.纸巾盒上大洲轮廓的逐渐显现,旨在提醒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化 B.热带雨林减少
C.水土流失 D.矿产资源枯竭
7.为践行“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我们应该提倡(   )
A.野外烧烤 B.单面打印 C.绿色出行 D.互赠贺卡
 近年来,极地海冰范围的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图4为“1979—2013年间北极9月海冰范围变化图”。读图,完成8~9题。
8.1979—2013年间北极地区(   )
A.淡水资源增多 B.海域面积减小 
C.陆地植物减少 D.适航范围扩大
9.开展极地地区的海冰研究有助于(   )
A.研究全球气候变化 B.改变极地生态环境
C.大量捕捞海洋生物 D.开采极地矿产资源
读“巴西略图”(图5)和“亚马孙热带雨林景观图”(图6),完成10~12题。
10.你认为符合巴西事实的有(   )
①盛产咖啡,是世界上的“咖啡王国” 
②桑巴舞和足球运动是巴西多元文化的代表 
③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 
④巴西是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巴西的城市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北部亚马孙平原  B.东南沿海地区
C.巴西高原的西部  D.巴西高原的北部
12.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该雨林因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其开发与保护一直备受世界关注。该雨林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有(   )
①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②调节全球气候 
③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④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⑤保护生物多样性
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读“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示意图和美国本土略图”(图7),完成13~16题。
13.据图中信息推断,美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太平洋沿岸  B.东北部地区 
C.大西洋沿岸  D.中部平原地区
14.五大湖南部的芝加哥以屠宰、粮食加工和罐头生产等食品加工业闻名世界。芝加哥发展食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
①靠近乳畜带和玉米带,原材料丰富 
②湖泊密布,冬季多暴风雪 
③城市数多,市场需求量大 
④附近煤、铁资源丰富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15.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最重要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高等院校多,科技力量雄厚 
C.海运便利   D.环境优美
16.“硅谷”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   )
A.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B.增加了矿物能源的消耗
C.钢铁工业产量显著增长  D.直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巴西拟在托坎廷斯河干流上建设7座、支流上建设20座梯级水电站。梯级水电站可为两岸的大型铝矿供电,并向巴西东北部送电。读“托坎廷斯河水系图”(图8),完成17~18题。
17.图库鲁伊建设大型水电站的优势条件是(   )
A.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B.河道宽阔,工程难度小
C.劳动力丰富,资金充足 D.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
18.托坎廷斯河流域水能梯级开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堵塞河道,河流航运价值降低
B.缓解沿海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
C.水域面积减少,局部气候干旱
D.降水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不足
 厄瓜多尔被称为“赤道之国”,其首都基多的北部建有赤道纪念碑。图9为“厄瓜多尔简图”,图10为“赤道纪念碑照片”。读图,完成19~20题。
19下列关于厄瓜多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太平洋西岸 B.赤道穿过其南部 
C.全部位于北半球 D.城市多位于山区
20.拍摄图10照片时,相机镜头的朝向是(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图11是“某国沿38°N纬线附近地形剖面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中曲线箭头示意气流运动方向。读图,完成21~22题。
21.城市①的气候特征可表述为(   )
A.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干燥
B.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多 
C.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D.全年温和少雨
22.造成①②两地之间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位置是(   )
A.地形  B.人类活动  C.纬度位置  D.河流
“巴西略图”(图12),完成23~25题。
23.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地理坐标大约是(   )
A.(48°W,16°S)  B.(48°W,16°N) 
C.(48°E,16°N)  D.(48°E,16°S)
24.巴西首都从沿海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巴西利亚的主要原因有(   )
①可以加快内地开发建设 
②巴西利亚雨热同期,降水丰富 
③分散原首都城市职能,减轻环境压力 
④巴西利亚位于高原内部,气候温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从巴西游学回来的阳阳说:“到巴西游学,我终生难忘!”他为什么对这次游学如此难忘呢 下面是他游学的经历,其中有一句是错误的,请找出来(   )
A.在巴西我见到了混血种人
B.2月下旬我赶上了盛大的狂欢节
C.在城市圣保罗街头我看见了比哈尔滨规模还大的冰雕艺术
D.和巴西学生踢足球,使我球技大增
 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征,执行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预计2022年4月中旬返回国内。据此完成26~28题。
26.我国第38次科学考察队到南极考察,11月份出发,预计次年4月份返回。一般在南极考察时间是11月至次年3月,主要原因是(   )
A.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
B.此时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C.11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D.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27.为了“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考虑到南极气候特点,南极科考站应尽可能选用的能源是(   )
A.风能  B.天然气  C.石油  D.煤炭
28.下列关于南极洲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周临海,气候炎热 B.地势低平,烈风较多
C.纬度较高,终年酷寒 D.冰雪覆盖,没有生物
2020年4月28日,欧洲研究人员报告,北极上空一个有记录以来最大的臭氧层空洞已经闭合。研究人员解释,臭氧层空洞形成与低温和极地涡旋等气候条件相关,与空气质量无关。读“北极地区简图”(图13),完成29~30题。
29.有关B海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B.是俄罗斯与加拿大的分界线
C.180°经线未穿过该海峡 
D.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B.从A地到C地方向不改变 
C.D国是北美洲发达国家——美国
D.北极科考最合适的月份是6至8月
二、非选择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美国是全球第一农业大国。美国共有200多万个农场。粮食产量占全球的16%,是世界最大粮食出口国。美国农业从业人数仅600万人,单位面积产量全球第一。2016年,美国传统农作物出口产量达到1.3亿吨,占全球总出口总量的26%。美国牛肉和禽类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猪肉的产量位居第二位。
材料二:“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图14)和“农业景观图”(图15)。
(1)冬半年美国农业常遭受的灾害天气是(   ),主要原因是中部为(   )  (地形)。(4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主要粮食作物是(   ) (填“水稻”或“小麦”);棉花带位于乳畜带的(   )方向。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美国属于(   )  (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6分)
(3)美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量居世界首位。但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却很小,原因是什么 (4分)
(4)图中④地区是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试从地形和气候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我国在南极的第五个科考站,也是第三个常年型的考察站——罗斯海新站,目前已经在建设中,预计2022年建成。
材料二:南极大陆虽然气候条件恶劣,但南极风光美丽迷人。据资料统计,中国游客登陆南极大陆的人数从2008年的不足100人次到2017年的超过5 000 人次,十年时间里增长了50倍。
材料三:图16为“两极地区略图”。
(1)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   )(填“大”或“小”)的大洋。北极地区的主要居民因纽特人是(   )人种。(4分)
(2)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考站一般都选择在(   )月份,原因是此时为南极地区的(   )季,白昼时间(   )。(6分)
(3)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域冰层减少,严重影响北极地区生态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种情况 (4分)
(4)假如要去南极旅行,根据材料二,结合南极环境,请说明应携带的物品及旅行中保护环境的做法。(6分)
1---30 ACCDD BCDAA BDDAB BDBDB CAABC CACBD
31.(1)寒潮 平原
(2)小麦 西南 发达
(3)①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②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耗用劳动力少。
(4)地处美国西部山区,多高原、山地,地形闭塞;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以粗放畜牧业为主,在山间盆地有灌溉水源的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
32.(1)小 黄色
2 暖 长
(3)节能减排;植树造林;低碳出行;随手关灯等。
(4)准备羽绒服、太阳镜等防寒、防护物品;垃圾要回收处理;注意保护南极生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