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对下面语段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敦煌壁画每一幅都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在万紫千红的鲜花丛中,有些描绘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的情景,有些描绘的是人们奏乐、舞蹈、表演杂技的场面,还有许多讲述的是宗教故事。
A.敦煌壁画规模巨大。 B.敦煌壁画色彩鲜艳。
C.敦煌壁画内容丰富。 D.敦煌壁画形式多样。
2.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络择不绝 聚精会神 众志成诚
B.和气生才 宜然自得 兵荒马乱
C.史无前例 异口同声 焕然一新
3.将句子“是什么原因使航空公司如此不惜代价?”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①有一天,一架有353个座位的由东京直飞伦敦的波音747客机上面仅载了一名乘客。②原来,英国航空公司的这家大型客机由于技术故障,延迟20多个小时起飞,当时几乎所有的乘客都改变了计划,转乘了其他客机,只有一位乘客留了下来。③航班需要成本100多万元,英国航空公司为了守信用,宁可花费巨额费用,也为这一位乘客照常飞行。④此举为公司赢得了信誉。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4.《元日》这首诗写的节日是(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用麻来造粗糙的纸。
②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但那时候没
有纸。
③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改进了造纸术。
④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6.词语搭配。
( )的文字 ( )的发展
( )造纸术 ( )的进步
( )欧洲 ( )的贡献
( )经验 相邻的( )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固——( ) 美观——( ) 创举——( )
智慧——( ) 宝贵——( ) 闻名——( )
8.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匀称。
现代科学jì shù( )发展rì xīn yuè yì( ),科学家们shè jì( )出的一些zhì néng( )机器人,yì jǔ yí dòng( )和真人几乎没有差别,可以替人类进行各种难度较大的shí yàn( )。
三、现代文阅读
我会阅读短文,认真完成练习。
《赵州桥》(节选)
这座桥( )坚固,( )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9.联系上下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1)回首遥望( ) A.第一 B.头 C.首领
(2)双龙戏珠( ) A.玩耍,游戏 B.开玩笑,嘲笑 C.戏剧,也指杂技
10.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1.这段话主要突出了赵州桥( )的特点。(写序号)
A.坚固 B.美观 C.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12.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写序号)
A.引出下文 B.承上启下 C.点明中心
13.本段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14.选段中描写了_______种不同形态的龙,分别是: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5.习作。
提示:生活中,我们有许多喜爱的人、事、物……想想你最喜爱的人、小动物或物品等,选择一个写一写,写出你的喜爱之情。题目自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A
5.B
6.古老 迅猛 发明 很大 遥远 重大 成功 地方
7.结实 漂亮 创造 聪明 珍贵 著名
8.技术 日新月异 设计 智能 一举一动 实验
9.B A
10.不但;而且
11.B
12.B
13.总分总
14.3 相互缠绕的龙 两条飞龙 双龙戏珠
15.范文: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狗。我家就有一条,它名叫点点,刚出生几个星期,皮毛是黄色的,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别看他鼻子小,它可灵敏了,只要你吃了一点点东西他都能分辨出来。
它吃饭时总是东张西望,像是有人跟它抢似的。点点睡觉时喜欢把耳朵贴在地板上。要是它听到一点动静就会汪汪大叫。
点点不仅可爱,还很调皮。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刚把鞋放到鞋柜里,我同学就找我下楼玩。可我回头找鞋的时候却发现鞋柜里没有我的鞋。我以为是爸爸跟我开玩笑,爸爸却说不是他拿的,还一脸被冤枉的样子。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就在这时,点点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嘴里叼着的正是我的鞋。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这就是我家的小狗,是不是很可爱?你们想和他交朋友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