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专项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为某小区常见的智能门禁系统,住户可以通过刷卡或人脸识别进入小区,当门禁系统接通电源后,指示灯发光。住户刷卡或人脸识别成功时(相当于分别闭合对应的开关),电动机工作,控制门打开。下列关于门禁系统的简化电路设计合理的是( )
A. B. C. D.
2、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1、L2都能发光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将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变为4V,此时,关于电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6V B.L1两端电压为4V
C.L2两端电压为4V D.L1两端电压为2V
4、如图,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按触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后的毛皮不带电
B.两金属箔带上正电荷
C.验电器不能检验出橡胶棒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
D.用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橡胶棒带了电
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冬季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B.手机的质量约20g
C.医用口罩面积约2dm2 D.家用空调制冷时电流大约是1A
6、为更好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与传播,我们应养成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捂住口鼻等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喷嚏时飞沫在空中散开,是扩散现象
B.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长约17dm
C.口罩中带有静电的熔喷布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D.戴口罩时用手按压鼻夹(金属条),鼻夹的形变是弹性形变
7、如实物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L1与L2并联,电流表测L1的电流,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
B.L1与L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
C.L1与L2串联,电流表测L2的电流,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
D.L1与L2串联,电流表测L1的电流,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
8、在一个电路中,L1和L2串联,闭合开关后,只有L1发光,L2不发光,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L1开路 B.L1短路 C.L2开路 D.L2短路
9、下列电学基础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质子发生了转移;导体因为得失电子而容易导电
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C.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
D.家庭中使用的电热水器的发热体用的是超导材料
10、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甲所示;用玻璃棒A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也张开,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丝绸与玻璃棒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强
B.图甲中,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图甲中,玻璃棒A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D.图乙中,金属箔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球B上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如图所示,将两片不同的金属片A、B浸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把金属片A、B分别用导线连接到电压表接线柱上,电压表的指针发生如图所示的偏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
2、如图所示电路,S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6 V,V2的示数是3.8 V,那么电灯L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灯L2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V。
3、如图所示的电路,R1=2R2,当只闭合开关S时,电压表示数为3V,再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当开关S、S1均闭合时,电阻R2会________(选填“短路”、“断路”或“正常工作”)。
4、如图,电流表所选择的量程为______,示数为______A。
5、如图甲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灯均发光,电流表A1和A2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______A。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其定义式为,其中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表示在时间(单位为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为库仑(C)。
(1)已知在内通过某段导线横截面积的电子数为个,单个电子的电荷量为,求导线中的电流;
(2)如图所示,是横截面积为、长为的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后,设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大小为,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请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出导体中的电流。要求写出具体过程。
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安培表、、的示数分别为、、。问:
(1)、、分别测谁的电流?
(2)灯、的电流之比是多少?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R2为定值电阻。只闭合S1,电流表的示数如乙图所示。在只闭合S1时,和同时闭合S1和S2过程中,电压表更换了量程,且两次电压表示数均如丙图所示(电路无故障)。求:
(1)只闭合开关S1时,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
(2)同时闭合开关S2和S3时,电压表的示数;
(3)只闭合开关S1时,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
4、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接成如图(a)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均为图(b)所示;
(1)通过灯L2的电流I2是多少,通过灯L1的电流I1是多少?
(2)如图(a)当开关闭合后,用电压表测得L2两端的电压U2为2.4V,电源电压U为多少?
(3)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求L1两端的电压U1为多少V?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U0为多少V?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1)电源电压是多少?
(2)当、断开,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3)当、闭合,断开时,电流表A和的示数分别为和,则通过的电流为多少?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如图“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3 1.5 0.3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是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
(2)上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______,造成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______。
A、通过灯泡的电流小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灯丝的电阻小
D、灯泡靠近负极
2、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中,某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电流表在使用时必须______联在被测电路中;
(2)某小组刚连完最后一根导线灯泡就亮了,实验过程中不当之处______;
(3)小丽把电流表接入C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出现这故障的原因是______;
(4)在图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B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______;
(5)连接正确后,测出三点的电流并记录数据,将电流表的读数写入表格;
\ C处的电流/IC B处的电流IB A处的电流IA
第一测量 0.52 0.3 ______
(6)分析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
(7)评估交流:
表格设计存在的问题______;
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______;
改进方案______;
(8)某小组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只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下面的框中画出电路图______。
3、如图,把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
(1)在串联的两个小灯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闭合开关后可观察到原来两灯 ___________现象;
(2)以上现象说明了串联电路各用电器 ___________(选填“相互影响”或“不相互影响”)这一特点;
(3)开关闭合并且两灯都发光时,使其中一个灯泡短路,可观察到被短路的灯泡 ___________,另一个灯泡的亮度 ___________(选填“变亮”、“变暗”、“不亮”或“不变”);
(4)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 ___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5)下表是某同学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测得A、B、C三点的电流值: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3 0.3 1.5
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详解】
由题可知,人脸识别和刷卡识别,只要其中一种方式识别成功,则相应开关闭合从而使电动机启动工作,所以两个开关应并联后再与电动机串联在电源上;灯泡与电动机能独立工作,是并联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
A.图中没有电源,闭合开关,两灯泡都不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开关闭合后,两个灯泡并联,都能发光,故B符合题意;
C.开关闭合后,发生电源短路,两个灯泡都不亮,故C不符合题意;
D.开关闭合后,L1被短路,L1不发光,只有L2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
A.由电路图可知,S断开时,电压表与L1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相当于测电源电压,即电源电压U=6V,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C.开关S闭合,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则U2=4V,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BD.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L1两端电压为
U1=U-U2=6V-4V=2V
故B错误,B符合题意,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
A.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按触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张开,说明摩擦后的毛皮带电,故A错误;
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所以两金属箔带上负电荷。故B错误;
C.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金属箔分开。故验电器不能检验出橡胶棒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故C正确;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
A.冬季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故A不符合题意;
B.手机的质量和苹果的质量差不多,约150g,故B不符合题意;
C.医用口罩长度约为15cm,宽度约为10cm,面积约150m2,约合1.5dm2,故C符合题意;
D.家用空调制冷时电流大约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
A.扩散现象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打喷嚏时飞沫在空中散开,不属于扩散现象,是机械运动,故A错误;
B.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长约是
17cm=1.7dm
故B错误;
C.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C正确;
D.戴口罩时用手按压鼻夹(金属条),鼻夹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它不会自己恢复原状,所以,这一形变不是弹性形变,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由图可知,开关闭合后,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是L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
AC.由题意可知,L1和L2串联,因此电流只有一条路径,L1发光,说明整个电路是通路,故AC不符合题意;
BD.因为L1发光,说明L1正常,因此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L2短路,故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导体因为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而导电,故A错误;
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B错误;
C.电源是给电路提供电压的装置,即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故C正确;
D.家庭中使用的电热水器的发热体用的不是超导材料,因为超导材料不能产生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失去电了,丝绸得到电子,那么玻璃棒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丝绸的弱,故A错误;
BC.带正电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B接触时,金属箔上的电子受到A的吸引而向A移动,于是金属箔带上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于是金属箔张开了一定角度,故BC错误;
D.图乙中,带正电的A靠近B,B因为受到A的吸引,于是电子集中在B靠近A的那端,于是金属箔上的一部分电子会向金属球B转移,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详解】
将电压表并联接在金属片A、B两端,指针出现偏转,说明此时电池两端有电压,而指针是反向偏转,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2.2 3.8
【详解】
[1]S闭合后,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量电源电压,故电源电压是6 V,V2测量灯泡L2的电压,V2的示数是3.8 V,电灯L1两端的电压是
[2] V2测量灯泡L2的电压,灯L2两端的电压是3.8V。
3、3 短路
【详解】
[1]当只闭合开关S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再闭合开关S1时,R2被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为3V。
[2]当开关S、S1均闭合时,电阻R2两端直接由导线连通,R2会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1。
4、0~0.6A 0.38
【详解】
[1][2]图中电流表选择0~0.6A的小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表示数为0.38A。
5、0.8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1支路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A1示数应大于A2示数,而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在同一个位置,所以,干路电流表A1的量程为0 3A,分度值为0.1A,干路电流
I=1A
L1支路电流表A2的量程为0 0.6A,分度值为0.02A,通过L1的电流
I1=0.2A
则灯L2中的电流
I2=I﹣I1=1A﹣0.2A=0.8A
三、计算题
1、(1);(2)见解析所示
【详解】
(1)已知在内通过某段导线横截面积的电子数为个,单个电子的电荷量为,通过导线的电荷量
导线中的电流
(2)如图所示,因为导体中的自由电荷的速度为,则电荷移动距离所用的时间为
其体积为,则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自由电子数为,该时间内通过导体该截面的电量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解得
答:(1)导线中的电流是;
(2)见详解。
2、(1)见详解;(2)5:2
【详解】
解:(1)电流表在电路中看作导线,这是三个灯的并联电路,在干路上测通过三个灯的总电流,测通过和的电流总和,测通过的电流。
(2)由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知通过灯的电流为
通过灯的电流为
所以灯、的电流之比为
答:(1)测通过三个灯的总电流,测通过和的电流总和,测通过的电流;
(2)灯、的电流之比是5:2。
3、(1)0.3A;(2)11V;(3)8.8V
【详解】
(1)由题知,只闭合开关S1时,R1和R2串联,电流表与R1、R2串联,即电流表的示数为R1中电流。由图乙知,选择的是0至0.6A,分度值为0.02A,指针偏转15格,所以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为0.3A。
(2)在只闭合S1时,R1和R2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R2两端的电压,即第一次电压表的示数小于电源电压;但是同时闭合S1和S2时,R1和R2并联,即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又根据题意:在只闭合S1时,和同时闭合S1和S2过程中,电压表更换了量程。说明只闭合S1时,电压表选择0至3V;同时闭合S1和S2时,电压表选择0至15V。由丙图知,0至15V,分度值为0.5V,指针偏转了22格,即电压表的度数为11V。
(3)只闭合开关S1时,R1和R2串联。由(2)分析可知电压表选择的是0至3V,分度值为0.1V,测量的是R1两端的电压,因为表示数均如丙图所示,所以U1=2.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所以R2两端的电压为
答:(1)只闭合开关S1时,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为0.3A。
(2)同时闭合开关S2和S3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1V。
(3)只闭合开关S1时,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8.8V。
4、(1)0.32A,1.28A;(2)2.4V;(3)1.1V,3V
【详解】
解:(1)由图(a)可知,两灯并联,两电流表A1和A2分别测量的是干路和支路电流,由于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A1测量干路电流,故A1选用的是0~3A的量程,由(b)图可知干路电流为I=1.6A;A2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故A2选择的是0~0.6A量程,所以通过L2的电流为I2=0.32A;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得通过灯L1的电流
I1=I﹣I2=1.60A﹣0.32A=1.28A
(2)如图(a)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两灯并联,用电压表测得L2两端的电压U2为2.4V,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电源电压
U=U2=2.4V
(3)由电路图甲可知,L1和L2是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因为电源电压为3V,因此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其分度值为0~0.1V,故电压表示数为1.1V;即L1两端的电压U1=1.1V;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电压表的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即U0=3V。
答:(1)通过灯L2的电流是0.32A;通过灯L1的电流是1.28A;
(2)电源电压U为2.4V;
(3)L1两端的电压U1为1.1V;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U0为3V。
5、(1)6V;(2)2V;(3)0.3A
【详解】
解:(1)当、闭合,断开时,电阻短路,电路中只有,如图1所示,电压表示数为6V,即电源电压为6V。
(2)当、断开,闭合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的电压,如图2所示,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V,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知,两端的电压为
(3)当、闭合,断开时,两电阻并联,如图3所示,电流表A测总电流,电流表测通过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得,通过的电流
答:(1)电源电压为6V。
(2)当、断开,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两端的电压为2V。
(3)当、闭合,断开时,通过的电流为。
四、实验探究
1、不同 1.5 选用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了 C
【详解】
(1)[1] 为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应选用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
(2)[2][3]因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明显错误的数值是1.5,原因在于选用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了。
(3)[4] A.因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都相等,灯泡不良不会是因为电流太小,故不符合题意;
B.若灯丝断了,则两个灯都不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
C.因灯的规格不同,灯丝的电阻不同,灯的亮度取决于灯的实际功率,根据P=I2R,不发光的灯的实际功率太小,是因不发光的灯的电阻小,故C符合题意;
D.灯发光与灯泡靠近电源正、负极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串 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0.22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流没有单位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详解】
(1)[1]根据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可知,电流表在使用时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2)[2]刚连完最后一根导线灯泡就亮了,说明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当接完最后一根导线时,电路导通,使灯光发光。
(3)[3]由图乙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因为电流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流入,正接线柱流出,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4]要测量B处的电流,则应该使电流表串联在灯L2所在的支路中,如下图所示:
(5)[5]由图丁可知,A点的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都是0.02A ,A点电流表指针指在11小格处,所以读数是0.22A 。
(6)[6]因为
0.52A=0.3A+0.22A
所以可得出结论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7)[7]表格中电流应有单位,所以实验表格设计的不足之处是电流没有单位。
[8][9]表格中只有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8)[10]在不更换电流表位置的情况下,可以在支路上各接一个开关,使两灯都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即可达到实验要求,通过开关的通断,可以测出这三处的电流,电路如下图所示:
3、变暗 相互影响 不亮 变亮 不相同 1.5
【详解】
(1)[1]因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当加入一只灯后,各灯处的电压就变小,所以两灯都变暗。
(2)[2]由(1)中现象可知,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会相互影响。
(3)[3][4]如果其中一个灯泡被短路,此时该灯泡没有电流流过,故不会亮;此时另一只灯泡分得的电压升高,故亮度会变亮。
(4)[5]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应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
(5)[6]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应该是相同的,而C点的电流是前两次电流值的5倍,那可能是因为电流表读错了量程造成的,接的小量程读的大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