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4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一、解读高考
1.考纲考情
(1)理解: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从选材上看,范围较广,文化色彩浓郁。近年来,高考考查的论述类文章涉及文艺理论、文化学、艺术与美学、历史学、气象学、建筑学、日常生活与饮食等。
2.趋势分析
近五年以来,新课标全国卷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以社会科学类文章为主,考查重点有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文章的分析与归纳。备考重点是强化学生对重要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迅速解读判断能力,以及对较复杂句子逻辑关系的正确把握。
二、考点探究
考点4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表现形式。
“文章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分析”与“把握”。是指通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而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文章结构。即分析出文章的部分和整体所表达的意思;
把握文章思路。即分析清楚文章的观点与材料、材料与材料、段落层次间的逻辑关系。
试题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常见考查角度:
(1)直接评判全文或某段的结构或思路;
(2)分析概括文章观点(作者态度)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3)分析概括文章整体或部分结构的特点及安排理由;
(4)分析评价文章段落组织、材料选择的效果。
1.阅读原文完成问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答案 C
解析 全文的主要思路是:第一段,提出观点——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第二段,以巴金的话引出如何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第三、四、五段,阐述性格模糊性的两层意思;第六段,阐述造成性格元素模糊的原因。据此,可知答案为C。A、B、D三项都是对文章部分内容的主旨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良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23期,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B.②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接着分析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③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C.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D.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②③段是从正面阐述,④段是从反面举例论述,故“形成递进关系”不当。
【技巧点拨】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1.宏观把握,整体着眼。
应对文章有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的宏观认识,明确文章为表达中心内容所作的宏观构想、整体设计。
2.理清结构,揣摩关系。
这里所说的“关系”是指文章中所引用的材料与主旨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语段之间、语段与文章中心之间的内在联系。
3.细心阅读,善于勾画。
(1)寻找标志性词语。有些文章,为了表达得更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如“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还有关联词、范围词、过渡词等。
(2)寻找关键语句。论述类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如总起句、过渡句、设问句和小结句等,往往能体现文章的行文思路,这为划分文章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4.筛选定夺,行文作答。
筛选定夺,就是把试题给出的题肢一一进行斟酌、排查,看看哪一个题肢与题干要求、文章思路相吻合,哪一个题肢与题干要求或文章思路相违背或不契合。行文作答,就是在弄清文章结构和行文思路的前提下,按照题干要求作出科学解说。
【巩固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答案 C
解析 C项,汉朝《二年律令》规定,处罚的对象是“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律》规定,“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没有选项中所说的“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及“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的内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答案 B
解析 B项,“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的说法于原文无据,文中说“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所以行会不是政府机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答案 B
解析 B项,“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的主体应是“各个行会”,而不是“宋代政府”。
【总结】
1.审题
(1)审清要求,尤其要审清是选“正确”还是“不正确”(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2)审定阅读区间。有的题干明确了阅读区间,有的没有明确,这时可用“投石探波法”。“投石探波法”,即把题干中用引号标明的所考词语作为“石子”,找到在原文最先出现的位置,以此为圆心上下查找,确定信息区。信息一般集中在一个段落或者一个段落的某个层次,段落一般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但有的文章(试题)也有例外。有的分散在不同的段落、层次。据此可以确定答题的区间。
2.答题
(1)坚持一个原则
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的是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因此,答案一定在原文中,我们完全可以靠选文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培养两种心态
①专注。做题时要高度专注,全身心地进入阅读和解题状态,切勿心浮气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作出判断。
②仔细。虽说信息全都来自原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有的看似与原文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做题时千万马虎不得,要细之又细。
(3)掌握一个前提
即先要从总体上把握全文:全文的主旨、思路,各段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对信息进行比对时盲人摸象。
(4)用好两个方法
比对法和排除法。重点是比对法。
(5)识别命题中常用的干扰陷阱
①曲解文意:故意对原文语句作貌似合理实则错误的理解。这种干扰方式,从原文摘引信息没有错,错就错在对它的曲解上。
②无中生有: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者却在设计的选项中故意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也叫“于文无据”)
③颠倒错位:命题者把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颠倒顺序后造成的错误。如把事物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原因和结果颠倒、条件和结果颠倒、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颠倒等。
④改变范围: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夸大其词”,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命题技巧,它往往表现为故意夸大某方面的内容,如对优点、作用、前景等的评价。“故意缩小”,这是与第一种方式相对而言的,即人为地对某些内容故意往小处说。
⑤张冠李戴:顾名思义,这种方式就是将本属于甲事物的特性、用途等“移植”到乙事物上,让考生形成一种错觉,从而出错。
⑥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点关注: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3.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常采用下列方式,从而改变了句子原意。
“删”(删去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随意组合)学生做题时,很容易被那些似是而非的选项弄糊涂。
做题时,首先要进行句子词语比对,看选项在对原文的改造重组后,出现了哪些变动,从而确定是否与原材料意思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