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妙玉,佛门槛外的傲雪红梅——探究曹雪芹笔下的圆型人物形象》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妙玉,佛门槛外的傲雪红梅——探究曹雪芹笔下的圆型人物形象》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3 22:1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妙玉,佛门槛外的傲雪红梅
——探究曹雪芹笔下的圆型人物形象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妙玉,佛门槛外的傲雪红梅——探究曹雪芹笔下的圆型人物形象》。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设定、学情研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向各位介绍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是《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单元提示里写道:
“通读《红楼梦》全书,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可见,鉴赏人物形象,是解读《红楼梦》整本书的有效途径之一。
妙玉是《红楼梦》中一位神秘而又具有魅力的女性人物,在金陵十二钗中名列第六位。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涉及到妙玉的内容主要有“品茶”、“赠梅”、“生日赠帖”、“中秋联句 ”等。《品茶栊翠庵》出自《红楼梦》的四十一回,是妙玉的第一次登场亮相。中国古代小说十分重视人物第一次登场亮相, 它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的一笔。本节课主要以《品茶栊翠庵》为教学重心,再通过勾连《红楼梦》中相关内容,来欣赏其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旨。
二、目标设定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遵循整本书阅读的要求与《红楼梦》塑造
人物的特点,紧扣核心素养,设计以下目标和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整本书阅读,鉴赏妙玉的圆型人物形象。
探究名著有效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感受名著《红楼梦》经典恒久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红楼梦》中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细读文本,品出人物鲜明个性,探究其性格根源。
三、学情研究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基础,独立思考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概括能力,但自主阅读和研读的锻炼还不够,关于《红楼梦》的积累也较少,较难理解名著的内容与情感,以及全面客观地鉴赏人物。于是,在阅读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激疑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对话交流法、总结归纳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等。在授课中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体到本节课,体现如下:
1、自主探究。课前,印发预习资料,布置预习作业。学生通过阅读《红楼梦》整本书和上网查询妙玉人物资料及评论,自主探究其形象。
2、合作探究。课上,分小组讨论、交流,互相探讨解答,在老师的点拨下, 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五、教学过程
本课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引入新课——梳理概括——思考探究——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此课导语通过对比《三国演义》中脸谱化的人物,突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人物更加真实、丰满,接着引入鲁迅先生高度的评价来佐证,激发学生
的阅读兴趣,进而过渡到本节课的重点——赏析“真的人物”。
〔二〕梳理概括,整体感知
1、检查课前预习:《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曹雪芹对妙玉有几次重要的描摹? 哪些是正面明写?哪些是侧面暗写?
【设计意图】:妙玉是“真的人物”中较为典型的一位,本题设置的目的是检查学生预习,让学生梳理出《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有关妙玉的内容。
2、设疑:“品茶栊翠庵”是在第四十一回中,是妙玉的第一次露面亮相。妙玉的第一次亮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生生交流,分享阅读感受,加强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以及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把握,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准备工作。
〔三〕思考探究,人物赏析
1、《品茶栊翠庵》的选文中,黛玉对妙玉有一番评价——“天性怪僻”。那么,黛玉为何这样认为呢?我们从选文中找到相关内容来印证一下。
【设计意图】:语文的教学中,要求“以读促悟”,从诵读中理解文意,了解
人物的性格特点。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充分诵读。此处主要通过诵读、品味妙玉的语言,观察妙玉的态度,掌握其自负的性格特点。
明确:咄咄逼人,傲气自负
①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②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从妙玉的语言、神情描写可以看出,妙玉是一个说话有些咄咄逼人,傲气自负的女孩子,即使尊贵如贾府的宝玉、黛玉,也时常被她抢白、讥讽。另外,妙玉的话语反复提到“俗”字,她对“俗”字是既敏感又反感。
2、那么,妙玉为何如此孤傲、厌“俗”呢?
【设计意图】:此题设计目的有两点,第一,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探究妙玉厌“俗”、孤傲的根源。第二,掌握一种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勾连。读《红楼梦》欣赏书中的人物,绝不能孤立地只读其中的某一个片段,必须学会
前后勾连整本书中的相关内容,必须善于从蛛丝马迹中了解整体,从形迹上把握人物的本真。
明确:出身尊贵,气质高雅。
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
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
——《红楼梦》第十八回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乔皿}”。妙玉斟了一{乔皿}与黛玉。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一面说,一面大家看梅花。原来这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各各称赏。
——《红楼梦》第五十回随后她提笔一挥而就续了十三韵 ,并书其题曰《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
五韵》。 黛玉、湘云赞赏道: “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 ,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关于妙玉的出身,从《红楼梦》第十八回林之孝家的回话可以看出,这本是一位官宦世家的受宠娇女,门第高贵。她的小姐出身、贵族身份养成了自负高傲的个性。因此,王夫人笑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若是一个家世平凡甚至卑微的女子,没有诗书浸染出的气质,绝不会清高自负如此。
关于妙玉的品位,从她对花木、茶道和诗文的造诣中,便可见一斑。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第五十回,关于梅花和茶水、茶具的刻画,可以看出妙玉不仅精于园艺花木,对茶道也有着很深入的研究。《红楼梦》七十六回的
“中秋联句”,妙玉一口气补了十三韵,让黛玉为之折服,称赞她为“诗仙”。
通过对这些内容赏读,我们的眼前呈现出了一位“气质美如兰 ,才华阜比仙” 的妙玉。
3、讨论:妙玉的“怪僻”还表现在她对待刘姥姥的态度上。当她收藏的成窑茶杯被刘姥姥使用后,妙玉准备丢弃、洗地。宝玉求她将杯子送于刘姥姥度日, 她想了一想,说,“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对比贾府里的其他人,妙玉对刘姥姥为何如此嫌恶?有人评价妙玉嫌贫爱富,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妙玉对待刘姥姥的态度,多年来一直遭到人们的诟病,让妙玉从此成为了一个负面的形象。此处可以让学生们合作探究,通过交流讨论,找寻妙玉此举的真实原因。这样能更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看到一个复杂的、矛盾的、真的妙玉,从而更能理解妙玉,理解作者曹雪芹的悲悯之心。
明确:本性高洁,极度自尊。
妙玉洁癖,且颇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意味。
妙玉接受不了刘姥姥的粗俗。
妙玉骨子里瞧不起刘姥姥奉承权贵的做法。
其实她的怪僻,她的厌“俗”,她的咄咄逼人,她身上竖起来的所有的“刺” 都不是有意要伤人,只是为了维护强烈的自尊。
4、PPT 展示《红楼梦》第五回《世难容》的曲子:“气质美如兰 ,才华阜
比仙 ……却不知太高人愈妒 ,过洁世同嫌。”如此厌“俗”又被“世同嫌”的妙玉是如何处理与俗世的关系呢?大家找找选文中的描写。
明确:
贾母已经出来要回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对于贾母等人离去,妙玉送出山门回身就把门关了。这一送一闭顷刻表现出妙玉想要尽快结束这些现世中俗人的打扰,将自己封闭起来,过着出尘的生活。
5、宝玉说妙玉是“万人不入他目”、“世人意外之人”,妙玉到底有着怎样的与众不同的追求呢?请同学们试着联系《红楼梦》第六十三回里相关内容来理解。
【设计意图】:教师适时展示六十三回中相关内容,探究妙玉远离俗世的原因,以及她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
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他常说: 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 ,只有两句好,说道: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明确:超凡脱俗,独立于世。
妙玉常自称“槛外人”,又自称为“畸人”,《庄子·大宗师》:“畸人者,
畸于人而侔于天。”她向往庄子的潇洒自如、出尘绝世,精神凌驾于万物。她希望能与天、与宇宙、与自然达到和谐,她觉得自己很有尊严,很有价值,遗世独立,不可轻亵,凛然莫犯。
6、然而,妙玉最终有没有实现这种理想追求呢?请结合《红楼梦》第五回妙玉判词来回答。
【设计意图】:展示妙玉判词,启发学生思考人物的悲剧命运,领悟曹雪芹的悲悯情怀。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红楼梦》第五回
明确:
妙玉遁世于尼庵,本意在与污浊不洁之俗世决裂,但世俗世界之外力是如此强大,终于仍是陷金玉之质于淖泥之中;托身于空门,本意在养性全真,但外部世界之蛮横强大无可抗御,终于还是侵蚀了大观园理想世界,终于还是摧毁了栊翠庵世外方所。妙玉曲子词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可见作者曹雪芹对妙玉之态度,与对其他薄命女儿殊无二致, 仍是四字:惜花悼红!
〔四〕小结形象,总结提升
花寓人,妙玉就如同栊翠庵内的梅花一般,高洁冷艳,遗世独立,在纷繁复杂的尘世间,在寒冬中怒放,发出扑鼻的异香。妙玉的傲性、自尊、才情、超凡脱俗的性格侧面,展现了妙玉个性鲜明的立体形象。这是曹雪芹精心雕琢的一块“纤尘不染”的绝妙的白玉,是继贾宝玉、林黛玉之后的又一个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光辉形象。
教育学博士邓彤先生说:“曹雪芹写人的最大长处就是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展开全方位的描写。这实际上创造出的就是文学理论上的‘圆型人物’。”
欣赏圆型人物,需要我们在阅读中不断地思考、再创造、反复玩味,用自己
的人生体验去完善、丰富这些形象,从而再造一个艺术化的真实人物。
世界文学名著中很少有一本书能像《红楼梦》一样,可以包容最边缘的甚至是最卑贱的人物。曹公用极尽悲悯的笔法写出了众多人物的鲜明个性,不去咬文嚼字,我们是读不出人物的多重性格,读不出作者的深情和用意的。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探究曹公笔下探春的圆型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举一反三,学会用本节课学习到的鉴赏人物的方法去探究其他人物形象。
六、板书设计
本节课采用“圆形”的板书设计,对应了邓彤先生的“圆型”人物的理论,
不仅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妙玉形象,也可以很好地概括本课的教学内容。附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各位评委指教,谢谢!
【课文及相关资料】
品茶栊翠庵
当下贾母等吃过了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相迎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 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道:“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
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 另泡一壶茶。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梯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飺茶吃。这里并没你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乔皿}”。妙玉斟了一{乔皿}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 “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 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 也没这些茶糟踏。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 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鬼脸青的花瓮一瓮, 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 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宝玉笑道:“自然如此,你那里和他说话授受去,越发连你也脏了。只交与我就是了。”妙玉便命人拿来递与宝玉。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说着,便袖着那杯,递与
贾母房中小丫头拿着,说:“明日刘姥姥家去,给他带去罢。”交代明白,贾母已经出来要回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不在话下。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相关链接
①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摘自《红楼梦》第五回)
②《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 ,才华阜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 ,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 ,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 ,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 ,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 , 王孙公子叹无缘。(摘自《红楼梦》第五回)
③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
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摘自《红楼梦》第十八回)
④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
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摘自《红楼梦》第四十九回)
⑤一面说,一面大家看梅花。原来这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
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 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各各称赏。(摘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⑥我和他做过十年邻居 ,只一墙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炼 ,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
庙里的房子 ,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 ,又有半师之分。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 竟投到这里来。 如今又天缘凑合,我们得遇,旧情竟未易。承他青目,更胜当日。 ……他常说: 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 ,只有两句好,说道: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 (摘自《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
⑦她说: “我听见你们大家赏月 ,又吹的好笛,我也出来玩赏这清池皓月。”
又恐深夜使黛、湘受凉 ,将她们引至栊翠庵中,沏了茶 ,亲自取出纸笔 ,又亲自将方才黛、湘所联之诗誊录于纸。黛玉说: “从来没见你这样高兴。我也不敢唐突请教 ,这还可以见教否 若不堪时,便就烧了;若或可改 ,即请改正改正。”妙玉笑道: “也不敢妄加评赞。只是这才有了二十二韵。我意思想着你二位警句已
出 ,再若续时,恐后力不加。我竟要续貂 ,又恐有玷。”黛玉见她如此高兴 ,又跃跃欲骋其诗才, 便说: “果然如此 ,我们的虽不好 ,亦可以带好了。”妙玉遂说: “如今收结 ,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若只管丢了那个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捡怪 ,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 ,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随后她提笔一挥而就续了十三韵 ,并书其题曰《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黛玉、湘云赞赏道: “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 ,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摘自《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