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某膜蛋白基因含有重复序列CTCTTCTCTTCTCTT,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TCTT重复次数改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B.CTCTT重复次数增加可以提高该基因中嘧啶碱基的比例
C.CTCTT重复次数越多,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可能越小
D.若CTCTT重复6次,则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
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的普遍性是指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B.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是指一个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的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3.据图分析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的同一个时期发生
B.甲和乙的基因重组都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
C.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新的表现型的原因和甲中的基因重组有关
D.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中的基因重组与丙中的基因重组相似
4.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
C.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
5.对于低温诱导洋葱(2N=16)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正确的描述是( )
A.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见16或32条染色体
B.为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应选用卡诺氏液处理洋葱组织切片
C.制片的基本流程: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都可通过抑制着丝点的分裂使染色体加倍
6.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发生改变,常常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人类X染色体缺失一条导致的性腺发育不良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子代出现多种表型
C.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小麦植株
D.人的22号与9号染色体片段交换引起的白血病
7.如图是利用某野生水果种子(aa,2n=52)为材料培育无子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若④是AAaa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1/16
B.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同的物种
C.③和⑥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
D.若⑤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78
8.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R型菌DNA插入了一段外来S型菌DNA序列,导致表现S型性状属于基因重组
B.皱粒豌豆染色体DNA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导致表现皱粒性状属于基因突变
C.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D.一对夫妇有一方患线粒体肌病(线粒体DNA缺陷导致),子女表现为全部正常或全部患该病
9.“卵子死亡”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它是由PANX1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PANX1通道异常激活,加速了卵子内部ATP的释放,卵子出现萎缩、退化的现象,最终导致不育。PANX家族是形成细胞之间连接的重要离子通道,该基因在男性个体中不表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卵子死亡”患者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母方,也可能来自父方
B.判断某女性是否患有该种遗传病可通过基因检测或对卵细胞镜检
C.该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男女中发病率相等
D.卵子死亡的直接原因是PANX1基因突变
10.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大熊猫是其设计原型。大熊猫最初是食肉动物,经过进化,其99%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现在一个较大的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从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大熊猫食性的进化可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能量利用率
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熊猫中出现杂合子的概率为4/7
D.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20%
11.如图表示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出现新物种的基本环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表示突变,它包括的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B.图中乙表示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C.图中丙表示地理隔离,存在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一定不属于同一物种
D.图中丁表示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与原物种之间杂交不能产生后代
1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古生物化石、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均可作为生物进化的依据
B.达尔文认为生物适应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还与可遗传的有利变异有关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3.如图为人体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血浆渗透压降低可能引起静脉端回流组织液减少
B.若该组织细胞为肺泡细胞,则肺动脉端氧气高于肺静脉端
C.③处的物质汇入血浆需要穿过2层细胞膜
D.内环境稳态时,①处生成的组织液量与②处回流的组织液量应相同
14.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下列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A.小腿抽搐 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C.尿毒症 D.营养不良性水肿
15.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其中A、B表示人体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中含有葡萄糖、胰岛素、大量蛋白质等物质
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O2进人肝脏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呼吸系统→A→①→②→肝脏细胞
C.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D.①中的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需要穿过4层膜
16.下列关于人的各级中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饮酒过量的人语无伦次,与小脑言语区中的S区有关
B.非条件反射是神经系统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C.某人因发生交通事故,其脊髓在腰部横断,针刺其足部有感觉
D.某同学在运动会参加1 000米长跑时呼吸急促,受脑干调控
17.甲、乙二图分别表示某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甲图中,反射弧包含三个功能相同的神经元
B.兴奋传至③处和⑥处时,信号形式和传速均不相同
C.乙图中的a、c处为兴奋部位,b处为未兴奋部位
D.电刺激神经纤维⑤处后,可在③处测量到电位变化
18.一个人的手掌触碰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皮层
C.前者反射中枢在脊髓,后者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
D.前者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后者反射中枢在脊髓
19.慢肌内接头是一种类似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会引起Ca2+通道打开,致使Ca2+内流,面Ca2+可促进乙酰胆碱(ACh,此处为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Ca2+经Ca2+通道内流可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B.图中ACh与ACh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肌细胞兴奋
C.图中突触小体上信号的转化为电信号一化学信号
D.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相关酶全部降解
20.语言、学习和记忆等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抄笔记时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
B.参与小组讨论时,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
C.短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情绪低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21.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激素①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激素②仅选择性地弥散分布于甲状腺周围
激素③几乎对全身细胞代谢都起催化作用
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激素③的反馈抑制作用
22.下列关于胰高血糖素和促胰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在胰腺产生 B.都可通过血液运输
C.都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D.发挥作用后都被灭活
23.某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会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等症状,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均低于正常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
B.通过抽血检测激素水平的原因是激素能通过体液运输
C.几乎全身所有细胞都有甲状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D.该患者可以通过服用一定量的碘元素进行治疗
24.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都是免疫器官
B.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C.B细胞都在胸腺中成熟,T细胞都在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25.近期,一种新冠病毒变种(B.1.1.529)在博茨瓦纳和南非等非洲国家蔓延扩散,令全球再度人心惶惶。据悉,此次检测出的B.1.1.529新冠病毒新变种,世界卫生组织定性为“密切关注变异株”(VOC),命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基本培养基培养“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以制备疫苗
B.注射疫苗可有效防疫,是因为其诱导产生的记忆细胞能产生大量抗体
C.抗体可与“奥密克戎”毒株结合,抑制病毒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D.由于免疫系统的监控、消除功能,有些病毒侵入机体后会被消灭
26.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为更有效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计划。目前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B.新冠疫苗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C.该方法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内增殖
D.接种新冠疫苗比注射抗新冠病毒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
27.下图a、b、c、d表示对胚芽鞘进行不同处理的实验,d中胚芽鞘被纸盒罩住,纸盒和胚芽鞘一起旋转,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均弯向光源生长 B.生长素在核糖体上合成
C.b、c弯曲生长方向相反 D.d向光源方向弯曲生长
28.图示中①表示植物完整的顶芽,②、③均为侧芽。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去除①后,②因生长素浓度降低可发育成侧枝
①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③导致其生长较快
C.③能够生长说明该植物没有体现顶端优势现象
D.①处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②处不需要消耗ATP
2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前可先做一个预实验
B.植物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
C.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
D.生长素浓度过高会抑制乙烯的合成
3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用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
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C.若遇到连续阴雨影响向日葵受粉,可通过喷施生长素类调节剂防止减产
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这几年,市场上销售的有些豆芽在生产时添加了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如生长素类、乙烯利(乙烯类)等物质,如果处理得当,对人体危害并不大。请回答:
(1)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__________。
(2)植物激素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说法,错误的有________。
A.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相比,植物激素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B.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常常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C.乙烯可以催化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由于人体没有相应受体,所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3)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初始长度为8mm),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表所示(“-”表示未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表示用相应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越多,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就越高)。
实验一 实验二
组别 生长素类似物的量 大豆芽长度 组别 乙烯利的量 大豆芽长度
A - 16mm a - 16mm
B + 24mm b + 14mm
C ++ 33mm c ++ 12mm
D +++ 23mm d ++ 10mm
从实验一的_________组结果来看,植物自身也产生生长素,促进了胚轴的伸长。通过实验一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该生长素类似物既能促进胚轴生长也能抑制胚轴生长的结论。由实验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4)兴趣小组又探究了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第一次实验绘出了图甲,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对茎和根生长的影响:第二次实验,通过处理扦插的枝条绘制出图乙。图甲中曲线①表示2,4-D对__________(填“根”或“茎”)生长的影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据图乙分析,该小组的同学认为2,4-D浓度为12ppm时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2.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它的分泌活动又受甲状腺激素的调控,激素的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调节。
(2)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
(3)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是_____调节。
(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_____。
(5)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
(6)为验证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研究人员用甲状腺摘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生理状况相似、体重相同的大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B组(实验组)的处理是_____。然后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定时间。
③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B组大鼠的生长发育状况不如A组。
33.Ⅰ.如图为一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红眼(T)对白眼(t)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果蝇为_____(雌,雄)性果蝇。
(2)该果蝇有常染色体_____条,属于_____倍体生物。
(3)该果蝇的一个性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_____种具有生理功能的配子。
(4)图中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定律。T与t在遗传中不仅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还属于_____遗传,该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
Ⅱ.实验室中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长翅灰体和残翅黑檀体的果蝇。现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进行相关的遗传探究,已知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长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现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这对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①杂交方案:选择_____进行杂交。
②对问题的推断与结论:
如果杂交后代_____,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杂交后代_____,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Ⅲ.将二倍体同一物种的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回答问题。
⑤和⑦是同一物种吗?_____(是或否)。⑥是_____倍体,⑧是_____倍体。
试卷第1页,共3页
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1—5 BDDCA 6—10 BACBD 11—15 BDABB 16—20 DBCDC 21—25 DADAC 26—30 BCADB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标外,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31、【答案】(1) 发育中的种子
(2)AD(2分)
(3) A 不能 乙烯利能够抑制胚轴生长(2分)
(4) 根 随着2,4-D浓度的升高,对曲线①发挥抑制作用时,对曲线②仍然发挥促进作用(2分)
否 未测定2,4-D浓度为12ppm左右时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2分)
32、【答案】(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反馈
(2)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3)神经—体液(2分)
(4) 汗腺分泌增加 毛细血管舒张
(5)等于
(6) 手术但不摘除甲状腺(2分) 摘除甲状腺
33、I、 (1)雌
(2)6 二
1
自由组合 伴性 BbXTXt
II、①残翅雌果蝇和长翅雄果蝇(2分)
杂交后代无论雌、雄果蝇全部为长翅(2分)
杂交后代雌果蝇全为长翅,雄果蝇全为残翅(2分)
III、 否 二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