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编六年级下册 1.3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的解释,都来自于本单元古诗三首,解释错误的是( )
A.(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B.(脉脉)含情相视的样子
C.(春城)春天的京城 D.(不成章)文章
2.《迢迢牵牛星》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
A.泣涕零如雨 B.相去复几许 C.脉脉不得语
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暮汉宫传蜡烛(汉宫:这里指汉代皇宫。) B.纤纤擢素手(素:素雅。)
C.轻烟散人五侯家(五侯:五家权贵豪门。) D.泣涕零如雨(零:落下。)
4.“终日不成章”后一句诗句是( )
A.札札弄机杼
B.泣涕零如雨
C.泣涕淋如雨
D.相去复几许
5.“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是( )
A.这两句诗写的是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
B.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C.诗句采用了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
D.这两句诗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泰平的歌咏。
二、填空题
6.比一比,组一组。
泣________ 脉________ 鸦________
粒________ 泳________ 雅________
7.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________
8.填空。
(1)《寒食》是____代诗人____的作品。
(2)《迢迢牵牛星》选自《____》,写作的大致年代是____,本诗借____的传说,表达了____之情。
(3)《十五夜望月》是____代诗人____的作品, 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选做题)
古诗词往往以凝练的语言传达深厚的意蕴。日本舞鹤市政府捐赠给辽宁大连的防疫物资上写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日本华企“火币日本株式会社”捐赠给湖北的物资上写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向湖北高校捐赠的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9.请你从上面材料中的诗句中选择两句,说一说日本的相关单位想要表达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20年4月7日,中国政府援日的防疫物资抵达东京,下面不适合写在物资上的是( )
A.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B.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C.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本单元学习的三首古诗是:《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
(1)唐代韩翃的《寒食》,原文: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春城:春天的京城。(京城指国都,长安城是唐代的国都)
(2)汉代的五言诗《迢迢牵牛星》,原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他俩相离也没有多远。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脉脉:含情相视的样子。一作“默默”,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3)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原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根据以上信息,选项D的解释错误,应该为布帛。故选D。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对诗文的理解。出自《迢迢牵牛星》,原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所以从文章内容来看“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承接了上文两人分别的悲伤,引出了下文两人一水相隔的情景。
3.D
【解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A项中,诗中是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B项中,“素”在这里是白皙的意思。
C项中,“五侯”在这里泛指权贵豪门。这些解释教材中都有,应加强理解和记忆。
4.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子的背诵积累。出自两汉的《迢迢牵牛星》。意思是: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本句诗出自韩翃的《寒食》,意思是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6. 哭泣 血脉 乌鸦 米粒 游泳 高雅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泣:泣涕、抽泣。粒:颗粒、谷粒。
脉:脉搏、脉象。泳:蛙泳、仰泳。
鸦:栖鸦、昏鸦。雅:雅致、雅兴。
7.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落花飞舞,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整幅的布帛,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们相去也没有多远。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诗句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再把诗句翻译出来即可。平时要注意相关内容的积累。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全诗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其中“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句翻译为: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落花飞舞,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2)“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出自两汉佚名的《迢迢牵牛星》,全诗是: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其中“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诗句翻译为: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整幅的布帛,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出自两汉佚名的《迢迢牵牛星》,全诗是: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其中“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诗句翻译为: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们相去也没有多远。
8. 唐 韩翃 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年 牛郎织女 相思 唐 王建 中秋节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积累作答。
(1)根据文学常识可知,《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全诗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根据文学常识可知,《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本诗写作的大致年代是东汉末年,全诗是: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本诗借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相思之情。
(3)根据文学常识可知,《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本诗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9.示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诗句想要表达的是日本愿意与中国共同抗击疫情,同一片天空下没有旁观者。
10.D
【解析】
【分析】
9.
这道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回答这道题,要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事例分析其中要表达的内容。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意思是“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在这里表达的是在同一片天空下互相帮助的情感。
10.
这道题考查名句的运用能力。首先明确我们要表达的意思是中国知恩图报以及帮助日本共同抗疫。A项表达知恩图报;B项表达的是愿意一同抗击疫情,期待春暖花开;C项描绘的是两国接邻共同抗疫成功后的美景;D项表达的是思乡之情。本题选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