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为人民服务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4 11:2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编六年级下册 12 为人民服务 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安祥 耸立 倒塌 崇山峻岭
B.热忱 奥密 狼狈 废寝忘食
C.莅临 分歧 恭敬 人迹罕至
D.烂漫 绝别 祷告 自顾不暇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B.人都是要死的,或者死得如泰山一样重,或者死得如鸿雁的毛一样轻。
C.人总是要死的,或者死得像泰山,或者死得像鸿雁的毛。
3.下列四组词中,相互关系与“赞成——赞同”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搅和——搅拌 B.必定——一定
C.处境——境遇 D.解释——解决
4.下列各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安祥 耸立 倒塌 崇山峻岭
B.热忱 奥密 狼狈 废寝忘食
C.莅临 分歧 恭敬 人迹罕至
D.烂漫 绝别 祷告 自顾不暇
5.给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②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③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④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二、填空题
6.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兴旺——________ 光明——________ 提高——________
批评——________ 紧张——________ 团结——________
7.请结合课本上《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谈谈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查字典填空。
(1)“鼎”是_______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
(2)“精”的解释有:①经过提炼或挑选的。②完美;最好。③细。④精通。⑤精神;精力。⑥机灵,心细。在下列词语中“精”应选哪种意思?选一选。
精兵简政_______ 精益求精_______ 精神萎靡_______
博而不精_______ 聚精会神_______ 精明强干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9.《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__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___________同志而做的演讲。
10.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固: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
11.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_________;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___________。
12.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本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4.按原文内容填空。
15.请用“_____”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16.“固”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固”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结实;b.不变动;c.坚决的;d.本来。选段中应该选解释______。
17.《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______同志而写的。
18.关于本文的写作方法,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记叙文,文中多次引用名人名言,使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B.这是篇演讲稿,也是篇说明文。文中使用了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不同的人死的价值是不同的。
C.这是篇演讲稿,也是篇议论文。作者通过引用名人名言、作比较等方法逐层证明自己的观点,使表达更有说服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形的错误,仔细对没个词语的字形进行辨析。在本题中书写无误的是C项。
A项:安祥——安详
B项:奥密——奥秘
D项:绝别——诀别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语句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原句的内容进行分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意思是:人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常用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
3.D
【解析】
【详解】
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赞成——赞同”是一组近义词,搅和——搅拌 必定——一定 处境——境遇都互为近义词, 解释——解决不是近义词。
4.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
A项“安祥”应改为“安详”。
B项“奥密”应改为“奥秘”。
D项“绝别”应改为“诀别”。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排序。本题出自课文《为人民服务》,注意熟记课文内容。
结合原文句子完成排序: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⑶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6. 衰败 黑暗 降低 表扬 轻松 分裂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反义词。
兴旺:形容事业或经济状况昌盛发达,生机蓬勃。
反义词:凋敝、零落、没落、衰落、败落、萧条、衰败。
光明:(名)亮光。
反义词:黯淡、幽暗、黑暗、晦暗、昏暗、暗淡。
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
反义词:降低、退步、调低。
批评:对优缺点进行分析。专指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
反义词:赞扬、表扬、赞美、称赞、勉励、称颂、颂扬、褒扬、鼓励、夸奖。
紧张: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
反义词:轻松、充裕、松弛、安详、舒缓、懈弛、弛缓。
团结: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
反义词:斗争、分裂、分散、分开、松散。
7.周总理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生,他的死重于泰山。那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他们的死都不会轻于鸿毛。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内容来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这个句子的内涵在文章中,具体通过什么人物情节来体现的,是怎样体现的,体现出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常用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
《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文章逼真地再现了1976年1月,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灵车经过北京长安街时,首都人民群众向周总理告别时的感人情景,抒发了亿万人民群众衷心爱戴和深切怀念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人民群众之所以如此深爱着周总理,是与他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分不开的,周总理从小热爱学习,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他也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在新中国建立后为我们拉拢了20多个国际伙伴。作为总理,他全面组织和实施各项建设事业,兢兢业业,夙夜为公,助力爱国人士回国,为百废待举的中国科技文化事业贡献才智。
这样的周总理他的离开让人沉痛,他的死重于泰山。
8. 上下 D dǐng 目 7 竖折折 ① ② ⑤ ④ ⑤ ⑥
【解析】
【分析】
【详解】
(1)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鼎”是上下结构,读作dǐng,偏旁部首:目。书写笔画: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2)本题考查多义字。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精:经过提炼或挑选的。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表示要求极高。精:完美;最好。
精神萎靡:一种精神异常现象。精:精神;精力。
博而不精: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精:精通。
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精:精神;精力。
精明强干:形容人机警聪明,办事能力很强。精:机灵,心细。
9. 毛泽东 张思德
10. 固然,本来。 有的。
11. 为人民利益而死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1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3.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要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
【解析】
【分析】
9.
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
语段选自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此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全文论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选文的作者是毛泽东,全文是他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
10.
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人本来就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死的没有价值,比鸿毛还轻;有的人死得其所,比泰山还重。“固”的意思是本来,“或”的意思是有的人。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从“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可知。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12.
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
中心句能体现语段主要内容或主题,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阅读文段可知,这段话主要围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句具体论述了人死的不同意义。因此中心句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3.
本题主要考查了思维拓展。
结合内容谈受到的启发即可,例:我们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14.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15.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6. 口 5##五 d
17. 毛泽东 张思德
18.C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名人名言的识记能力,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学过的课文知识与课外积累,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即可。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意思是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
15.
本题考查了学生寻找文章中心句能力。中心句一般能体现语段的主要内容或表达的主题。
通过阅读语段可知,语段主要描述了人总归是要死的,但每个人死的意义都不同。故“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就是这段话的中心句,按照要求用横线画出来即可。
16.
本题考查了学生查字典知识。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声调。用部首查字法,可先找出字的部首,再查除去部首后剩余部分的笔画数,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
固: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囗”部,再查除去部首后的5画。句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是本来的意思,选D。
17.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学生平时注意养成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结合学过的课文知识可知,《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看清题目要求,结合学过的知识分析作答。
课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引用名人名言、作比较等方法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由此可知C选项讲述正确。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