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编六年级下册 16 表里的生物 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脆弱(cuì) 洪亮 加速 证实
B.恐怖(bù) 玻璃 盲人 齿轮
C.单调(diào) 呈现 神秘 和谐
D.丑恶(wù) 蟋蟀 唯恐 清脆
2.选择恰当的一组词填入横线处。
网络中所看到的有些事情和真相是_______相反的,我们不能简单________地下结论。( )
A.断然;粗暴 B.断然;残暴 C.截然;粗暴 D.截然;残暴
3.下面句子中的分号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
B.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
C.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D.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
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几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
B.“糟糕!”我心里暗喊一声,这下准要坏事。
C.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D.爸爸若有所思地说:“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二、填空题
6.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子弹( ) 弹琴( )
7.理清脉络,内容梳理第三步。
1.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时候“我”认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而父亲的表会自己发出清脆的声音,所以“我”猜想_____________,后来父亲给“我”看了他的表,并跟“我”说________________,证实了“我”的猜想。
3.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我”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表里的生物》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①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②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③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8.文中句子①是_______描写,句子②是________描写,句子③是_______描写。
9.为什么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是一个___________的孩子。从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观点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表里的生物》片段
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
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
11.请从文中提取关键词,完成“我”的心情变化图。
喜爱→好奇→( )→( )→心跳加速
12.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
“它”指的是:_______;“我”好奇的是:_______
13.文中画线的句子,去掉句子中的“再也”可不可以?为什么?
答:_______
14.以上片段刻画了人物的_______和_______,为读者呈现了一个_______的“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
D项“丑恶”中“恶”的读音为è,意思是丑陋恶劣。
2.C
【解析】
【详解】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断然:绝对地;无论如何;坚决;果断。
粗暴:指鲁莽、暴躁。
残暴:指残忍凶暴;凶恶者;虐杀。
截然:整齐的样子;整肃的样子;态度严正的样子;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分号的运用。分号可以用于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也可用以分隔多重复句第一层次的分句,分项列举各项,辞书的条目在同一义项下有三个及以上释义时也常用分号分隔。
B项分号使用错误,“嘀嗒”“嘀嗒”之间不是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不能使用分号。是表示表发出的声音,一般性停顿,应使用逗号。
4.D
【解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判断。A、B、C三项属于心理描写,D项属于语言描写,所以选D。
5.B
【解析】
【详解】
选B项错,是因为从形式上看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说一群蚂蚁就可能翻江倒海,有点言过其辞,不符合实际。
C句是排比,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此句符合这一条件,充分说明叶片给房屋带来的好处。例如:如果说爱是三月淅沥的春风,感恩就是小草吐露的新绿;如果说爱是初夏生机的日光,感恩就是材木成长的浓绿;如果说爱是冬日洁白的雪花,感恩就是颗粒饱满的小麦。
A句是比喻,把图书馆比作宝库,形象生动。比喻:为了更形象地描写说明事物,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一个完整的比喻句有本体、喻体和喻词组成。常见的比喻类型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借喻中可以不出现喻词。例如: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D句是拟人,用欢笑、推、挤、热闹等词把“藤萝”拟人化了,生动形象。
6. dàn tán
【解析】
略
7. 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盯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表里关着个活的生物 里面有个“小蝎子” 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解析】
略
8. 语言 动作 心理
9.因为我对他的表产生了神秘感,很想研究一番。
10. 好奇心特别强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解析】
【分析】
8.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所用描写手法的判断。
根据“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这句话中的提示语“他对我笑着说”及说的内容可知,该句子是对父亲的语言描写。
根据“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句话中“取出”“拨开”等动词可知,该句子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
根据“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这句话中的“唯恐”可知,该句子是对“我”的心理描写。
9.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段,结合“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分析可知“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表明了“我”对表十分好奇,但因为父亲不让“我”动表,更是激发了“我”的好奇心,让我对他的表产生了神秘感,很想研究一番。
10.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阅读语段可知,该语段选自课文《表里的生物》,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的故事。小时候“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那个能发声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事。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文中“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体现了“我”是一个好奇心特别强的孩子。
11. 痛苦 高兴极了
12. 表 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
13.不可以。因为“再也”是“永远”的意思,写出了“我”看到父亲放在桌子上的表后,时刻都在看着它,表现了“我”对表十分好奇,刻画了“我”好奇心强、爱观察的特点。
14. 心理 动作 充满好奇心、善于观察、爱思考、天真可爱
【解析】
【分析】
11.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结合“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和“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可以看出。
12.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结合“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可以看出“它”指表。
结合“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可以看出“我”好奇的缘由。
13.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词语作用的分析。
这类题首先要进行判断,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找出相照应的部分,分析是否可以替换或删除的原因,语言组织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14.
考查学生的文章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可以看出运用了心理描写。
结合“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等处可以看出运用了动作描写。
同时这也是一道开放题,作答时要结合对文章的进行理解,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语言作答分析人物形象即可,表达合理,答案不唯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