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重力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符合常识的是( )
A.一名中学生身高约170mm B.一名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15m/s
C.一名中学生的受到重力约500N 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600kg
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足球的重心在球心
B.宇航员杨利伟从地面到太空质量不变,其所受重力也不变
C.砌墙时用铅垂线确定方向利用的是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跳水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越落越快,主要是因为受到重力
3.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斜面向下行驶,下图能正确表示该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重力的方向的是( )
A. B.
C. D.
4.对重力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B.空气中上升的气球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C.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重力也变小 D.重力的大小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5.下列实验不能在太空舱的失重环境下进行的是( )
A.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的大小
C.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 D.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
6.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的是(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重力
7.某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使用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测体温”:一只测温枪所受的重力约为40N
B. “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50kg
C. “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
D. “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80cm2
8.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9.同材质的甲、乙两木块,其质量之比为3:2,则( )
A.甲、乙的重力之比为2:3 B.甲、乙的重力之比为1:1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1:1 D.甲、乙的密度之比为3:2
10.小红查阅资料得知:纬度越高g值越大,海拔越高g值越小。如图是她在同一纬度海拔高度不同的A、B两处测量得到的图象,据此可判断 (填“A”或“B”)处海拔更高。由此可见,只有在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才是一个定值。
11.质量为4kg的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则铅球只受___________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N,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g取10N/kg)
1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重力G/N 1 2 3 4 5
(1)实验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3)由此得出实验结论: 。
(4)如图丙所示是做“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选填“变化”或“不变”);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 。
13.如图所示,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若一只蜂鸟所受的重力是0.02N,则它的质量是多大?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若一只鸵鸟的质量为150kg,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大?(g=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