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 第八章运动和力
8.1 牛顿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足球没有惯性
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在汽车紧急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水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一颗炸弹 ,相隔一秒后又自由落下一颗炸弹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两颗炸弹落地之前, 将在( )
A. 的前下方 B. 的前方 C. 的正下方 D. 的后下方
如下图所示,氢气球系着小石块在空中匀速上升,如果系着小石块的线突然断了,石块将会( )
A.立即加速下降 B.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上升
C.减速上升后再加速下降 D.以原来的速度大小匀速下降
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其作用是( )
A.防止惯性的产生
B.急刹车时,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
C.防止汽车速度突然增大时,人向前“冲去”
D.防止汽车启动时把人从后面甩出去
正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的方向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抽象概括可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
A.向西加速 B.向东加速 C.向西减速 D.向东减速
科学证明,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下图是质量分别为 和 的两个物块甲、乙,放在上表面且足够长的木板上,它们都随木板一起水平向右铸匀速直线运动,当木板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 ,甲将与乙发生碰撞
B.若 ,甲将与乙发生碰撞
C.只有当 时,甲、乙才不会碰撞
D.无论甲与乙的质量关系如何,它们始终不会碰撞
二、填空题
如图所示,锤头松了,小刚握着锤柄用力向下击木墩,锤头就紧紧地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在锤柄接触木墩前,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接触木墩,锤柄受木墩力的作用而突然停止运动,锤头由于 ,要继续 ,所以锤头就紧紧地套在锤柄上了。
如图所示,用手能将弹性钢片拉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松手后塑料片弹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小钢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因为小钢球具有 。
在链球比赛中,小宇以逆时针方向快速旋转抛掷链球,如图所示,若他的位置在图中的 点,则他最适合在链球到达图中位置 (选填“甲”、“乙”、“丙”或“丁”)时放开链球,才能让链球飞得远,又落在有效区内(提示:链球的运动方向就是圆周的切线方向)。
行驶的汽车在关闭发动机以后,仍能继续前进,这是因为汽车具有 。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受到 。
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 。该棋子上方的棋子由于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 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被打飞的棋子 (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惯性。
如图是小明课外制作的惯性现象演示器,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如果以小车为参照物,玻璃球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如果在上述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吊玻璃球的细线突然断开,玻璃球由于 要保持原来的 状态,所以会掉在底筒中。
三、实验题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因为这个结论在地球上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直到一千多年后,才有伽利略等人对他的结论表示怀疑,并用实验来间接说明。这个实验如图所示,他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平面运动的情况。问:
(1) 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同的 。
(2) 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 越小,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 。
(3) 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力不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 同学们进行实验时,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运动时每次都滑出表面,无法探究出物体运动的距离,在器材不变的情况下,请你为他们改进一下实验,你的做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