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期末试题选编2020-2021年广东省部分地区七年级下学期数学(人教版)(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期末试题选编2020-2021年广东省部分地区七年级下学期数学(人教版)(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23 22:4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1·广东花都·七年级期末)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空气的组成情况,较好的描述数据,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  )
A.扇形图 B.条形图 C.折线图 D.直方图
2.(2021·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七年级期末)为了了解内江市2018年中考数学学科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4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  )
A.400
B.被抽取的400名考生
C.被抽取的4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
D.内江市2018年中考数学成绩
3.(2021·广东越秀·七年级期末)在下列四项调查中,方式正确的是  
A.了解本市中学生每天学习所用的时间,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B.为保证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对其所有的零部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C.了解某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D.了解全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4.(2021·广东天河·七年级期末)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对全国初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查
B.对“十一国庆”期间全国居民旅游出行方式的调查
C.旅客上飞机前的安全检查
D.了解某种品牌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
5.(2021·广东广宁·七年级期末)如图,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 )
A.七年级学生最多 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
C.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 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
6.(2021·广东高明·七年级期末)要调查太原市中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情况,下列调查方式最适合的是( )
A.在太原市迎泽区某中学随机抽取名学生进行调查
B.在太原市所有中学男生中随机抽取名进行调查
C.在太原市所有中学初三年级中随机抽取名学生进行调查
D.在太原市所有中学生中随机抽取名学生进行调查
7.(2021·广东新丰·七年级期末)小林家今年1―5月份的用电量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相邻的两个月中,用电量变化最大的是【 】
A.1月至2月 B.2月至3月 C.3月至4月 D.4月至5月
8.(2021·广东潮阳·七年级期末)下面调查统计中,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华为手机的市场占有率 B.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
C.国家宝藏”专栏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D.“现代”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
二、填空题
9.(2021·广东金平·七年级期末)端午节期间,质监部门要对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进行调查,适合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
10.(2021·广东惠城·七年级期末)为了解被拆迁的1680户家庭对拆迁补偿方案是否满意,某主管部门调查了其中的80户家庭,有66户对方案表示满意,14户表示不满意,在这一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是_____.
11.(2021·广东信宜·七年级期末)空气是混合物,为直观介绍空气各成分的百分比,宜选用__________统计图.(填“扇形”、“条形”或“折线”)
12.(2021·广东封开·七年级期末)小明3分钟内共投篮50次,进了30个球,则小明进球的频率是_________.
13.(2021·广东越秀·七年级期末)一个容量为120的样本最大值为172,最小值为9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_______组.
14.(2021·广东湘桥·七年级期末)一个样本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23,最小值是50,取10为组距,则可分为_____组
15.(2021·广东中山·七年级期末)在一个组数为4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已知样本容量为80,第一、二、三、四组所对应的各个长方形高的比为2:3:4:1,那么第四组的频数是 ___.
16.(2021·广东潮阳·七年级期末)如图是某班全班40名学生一次数学测验分数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分数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为优良)______.(填入百分数)
17.(2021·广东东莞·七年级期末)牛奶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某品牌牛奶所含营养成分如图所示.若同学们每天喝一支200克的这种牛奶,则能补充的蛋白质为________克.
18.(2021·广东荔湾·七年级期末)某校对七年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五个等级.根据收集的评价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五个长方形的高之比为,评价结果为“”的学生有68名,则该校七年级学生共有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2021·广东·深圳实验学校七年级期末)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促进了新业态蓬勃发展,新业态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某大型科技公司上半年新招聘软件、硬件、总线、测试四类专业的毕业生,现随机调查了m名新聘毕业生的专业情况,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m=   ,n=   ;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3)在扇形统计图中,“软件”所对应圆心角的度数是   ;
(4)若该公司新聘600名毕业生,请你估计“总线”专业的毕业生有   名.
20.(2021·广东新丰·七年级期末)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极大关注.某市一研究机构为了了解10~60岁年龄段市民对本次大会的关注程度,随机选取了100名年龄在该范围内的市民进行了调查,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制成了尚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如下所示:
组别 年龄段 频数(人数)
第1组 5
第2组
第3组 35
第4组 20
第5组 15
(1)请直接写出   ,   ,第3组人数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对应的圆心角是   度.
(2)请补全上面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3)假设该市现有10~60岁的市民300万人,问40~50岁年龄段的关注本次大会的人数约有多少?
21.(2021·广东惠城·七年级期末)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某食品厂为了解市民对去年销量较好的A、B、C、D四种粽子的喜爱情况,在端午节前对某小区居民进行抽样调查(每人只选一种粽子),并将调查情况绘制成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条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中,D种粽子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_;
(3)这个小区有2500人,请你估计爱吃B种粽子的人数为______.
22.(2021·广东电白·七年级期末)某学校举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为主题的体育活动,并开展了以下体育项目:足球、乒乓球、篮球和羽毛球,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且只能选择一项。为了解选择各项体育活动的学生人数,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绘制出以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次活动一共调查了 名学生;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求选择篮球项目的人数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的百分比?
(4)若该学校有1500人,请你估计该学校选择乒乓球项目的学生人数约是多少人?
23.(2021·广东龙湖·七年级期末)2020年天津市创建文明城市期间,某区教育局为了了解全区中学生对课外体育运动项目的喜欢程度,随机抽取了某校七年级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人限选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如图是整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活动中一共调查了_________名学生;
(2)在扇形统计图中,“跳绳”所在扇形圆心角等于_________度;
(3)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是__________;
(4)若该校有七年级学生1000人,请你估计该七年级喜欢“足球”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24.(2021·广东罗湖·七年级期末)随着网络资源日趋丰富,更多人选择在线自主学习,在线学习方式有在线阅读、在线听课、在线答题、在线讨论.济川中学初二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你对哪类在线学习方式最感兴趣”的调查(每位同学只能选一项),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条形统计图;
(2)求扇形统计图中“在线阅读”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25.(2021·广东禅城·七年级期末)某中学为了解全校学生到校上学的方式,在全校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给出了五种上学方式供学生选择,每人只能选一项,且不能不选.同时把调查得到的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均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
(2)通过计算补全条形统计图;
(3)在扇形统计图中,“公交车”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4)若全校有1600名学生,估计该校乘坐私家车上学的学生约有多少名?
26.(2021·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末)某市教育局为了了解初一学生第一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随机抽查了本市部分初一学生第一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天数,并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扇形统计图中 a 的值为 ,该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 ;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如果该市共有初一学生 20000 人,请你估计“活动时间不少于 5 天”的大约有多少人?
27.(2021·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七年级期末)某校对七年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的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现从中随机抽查了若干名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作为样本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B等级人数所占百分比是   ;C等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   度;
(2)请补充完整条形统计图;
(3)若该校七年级学生共1000名,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估算:评价结果为A等级或B等级的学生共有   名.
28.(2021·广东揭西·七年级期末)延迟开学期间,学校为了全面分析学生的网课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把学习情况分为三个层次,A:能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合理安排课外时间自主学习;B: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C:不完成老师的作业),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1和图2的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_______名学生;
(2)将条形图补充完整;
(3)求出图2中C所占的圆心角的度数;
(4)如果学校开学后对A层次的学生奖励一次看电影,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请你估计该校1500名学生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能获得奖励?
29.(2021·广东潮阳·七年级期末)我区的数学爱好者申请了一项省级课题——《中学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渗透数学美育的研究》,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美的了解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按照“理解、了解、不太了解、不知道”四个类型,课题组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在扇形统计图中,“理解”所占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3)我区七年级大约8000名学生,请估计“理解”和“了解”的共有学生多少名?
30.(2021·广东番禺·七年级期末)某学校在暑假期间开展“心怀感恩,孝敬父母”的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在假期中帮助父母干家务.开学以后,校学生会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就暑假“平均每天帮助父母干家务所用时长”进行了调查,以下是根据相关数据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本次随机抽取的样本中,调查的学生人数是 人;
(2) , ;
(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4)如果该校共有学生2000人,请你估计“平均每天帮助父母干家务的时长不少于30分钟”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31.(2021·广东信宜·七年级期末)“微信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某兴趣小组随机调查了某市50名教师某日微信运动中的步数情况并进行统计整理,绘制了如图的统计图表(不完整),请根据以上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组别 步数(万步) 频数
第1组 8
第2组 15
第3组 12
第4组 10
第5组 3
第6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求出第4组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若该市约有17000名教师,估计日行走步数超过1.2万步(包含1.2万步)的教师约有多少名?
32.(2021·广东茂名·七年级期末)我市对参加2020年中考的4000名初中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视力抽样调查,并根据统计数据,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组别 视力 频数(人)
A 20
B
C
D 70
E 10
请根据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抽样调查的人数;
(2) , , ;
(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4)若视力在4.9以上(含4.9)均属正常,则视力正常的人数占被统计人数的百分比是 ;根据上述信息估计我市2020年中考的初中毕业生视力正常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33.(2021·广东高州·七年级期末)某校组织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的答题大赛,将学生的答题成绩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统计图解答以下问题:
(1)这次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3)这个学校共有学生2400名.请估计这个学校在本次答题大赛中A等级有多少人?
34.(2021·广东台山·七年级期末)小明在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活动中负责了解他所居住的小区560户居民的家庭收入情况.他从中随机调查了一定户数的家庭收入情况(收入取整数,单位:元),并绘制了如下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分组 频数 百分比
600≤x<800 2 5%
800≤x<1000 6 15%
1000≤x<1200 a 40%
1200≤x<1400 9 22.5%
1400≤x<1600 b c
1600≤x<1800 2 5%
合计 40 100%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频数分布表中:a= ,b= ,c=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请估计该居民小区家庭属于中等收入(大于1000不足1600元)的大约有多少户?
35.(2021·广东光明·七年级期末)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为了解本校七年级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需时间情况,随机调查了该年级部分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单位:分钟),并根据统计结果制成了如图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   ,这些学生的   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①多数(超过25%)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集中在第   组;
②每天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在120~150分钟时间段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   °;
(4)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需时间不超过120分钟,视为课业负担适中,根据以上调查,估计该校七年级1320名学生中,课业负担适中的人数.
36.(2021·广东南海·七年级期末)如图,某学校排球活动月即将开始,其中有一项为垫球比赛,体育组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训练情况,随机抽取了七年级部分学生进行1分钟垫球测试,并将这些学生的测试成绩(即1分钟垫球的个数,且这些测试成绩都在60~180范围内)分段后给出相应等级,具体为:测试成绩在60~90范围内的记为D级,90~120范围内的记为C级,120~150范围内的记为B级,150~180范围内的记为A级,现将数据整理绘制成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在扇形统计图中A级对应的圆心角为90°,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测试中,一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在扇形统计图中,B级所占百分比为多少;
(3)在扇形统计图中,求D级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题意,得
要求直观反映空气的组成情况,即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扇形统计图.故选A.
2.C
【详解】
分析:直接利用样本的定义,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进而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为了了解内江市2018年中考数学学科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4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被抽取的4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样本的定义,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D
【详解】
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详解:A、了解本市中学生每天学习所用的时间,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
B、为保证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对其所有的零部件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故B不符合题意;
C、了解某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无法普查,故C不符合题意;
D、了解全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4.C
【分析】
普查就是在一个区域内对所有考查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进行判断.
【详解】
解:(1)对全国初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
(2)对“十一国庆”期间全国居民旅游出行方式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
(3)旅客上飞机前的安全检查,适合全面调查;
(4)了解某种品牌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
故选择: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5.B
【分析】
根据条形图,可读出各年级的男生和女生人数,进而求出各年级的总人数,根据所得数值,可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七年级人数是8+13=21;八年级人数是14+16=30;九年级人数是10+20=30,所以A和D错误;
根据统计图的高低,显然C错误;
B中,九年级的男生20人是女生10人的两倍,正确.
故选B.
【点睛】
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根据图中数据进行正确计算.
6.D
【分析】
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普查或抽样调查方法,并理解有些调查是不适合使用普查方法的.要选择调查方式,需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分析.
【详解】
要调查太原市中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情况,就对所有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是得不尝失的,采取抽样调查即可.考虑到抽样的全面性,所以应在在太原市所有中学生中随机抽取名学生进行调查;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7.B
【详解】
根据折线图的数据,分别求出相邻两个月的用电量的变化值,比较即可得解:
1月至2月,125-110=15千瓦时;2月至3月,125-95=30千瓦时;
3月至4月,100-95=5千瓦时;4月至5月,100-90=10千瓦时,
所以,相邻两个月中,用电量变化最大的是2月至3月.故选B
8.B
【分析】
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判断即可.
【详解】
A、对华为手机的市场占有率的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对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的调查情况适合普查,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对国家宝藏”专栏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的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对“现代”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的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选择,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9.抽样调查.
【详解】
试题分析:∵市场上的粽子数量较大,∴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答案为抽样调查.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10.80
【分析】
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详解】
解:在这一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是80,
故答案为8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
11.扇形
【分析】
反映各个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因此选择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详解】
解:要反映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百分比,因此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扇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扇形统计图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各个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
12.0.6
【分析】
根据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和,可知小明进球的频率.
【详解】
解:∵小明共投篮50次,进了30个球,
∴小明进球的频率=30÷50=0.6.
故答案为:0.6.
【点睛】
本题考查频率、频数、总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和.
13.9
【分析】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除以组距即得组数;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
故分成9组;
故答案是9.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4.8
【分析】
求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然后除以组距,用进一法取整数值就是组距.
【详解】
解:123-50=73,73÷10=7.3,所以应该分成8组.
故答案为:8.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中组数的确定,属于常见题型,熟练掌握求解的方法是关键.
15.8
【分析】
根据第一、二、三、四组所对应的各个长方形高的比为2:3:4:1,可求出第四组所占整体的百分比,进而根据频数=频率×样本容量即可.
【详解】
解:80×=8,
故答案为:8.
【点睛】
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各组所对应的各个长方形高的比,可求出第四组所占整体的百分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6.75%
【分析】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知优良的人数为,然后用优良的人数除以40,再乘以,即可得到达到优良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详解】
解:(18+12)÷40×100%
=30÷40×100%
=75%,
故答案为:75%.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17.
【分析】
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数据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理解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8.340
【分析】
用的学生有68名除以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即可得.
【详解】
解: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的学生所占比例为:,
该校七年级学生共有:(名),
故答案为:34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据分布的总体态势,但是从直方图本身得不出原始的数据内容.
19.(1)50,10;(2)补全条形统计图见解析;(3)70°;(4)估计“总线”专业的毕业生有180名.
【分析】
(1)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数据计算即可.
(2)先算出硬件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再补充统计图即可.
(3)先算出软件专业的占比,再利用周角相乘即可算出圆心角.
(4)用600与总线所占比相乘即可求出.
【详解】
(1)由统计图可知,,n=10.
(2)硬件专业的毕业生为人,则统计图为
(3)软件专业的毕业生对应的占比为,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4)该公司新聘600名毕业生,“总线”专业的毕业生为名.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画图和信息获取,关键在于通过图象获取有用信息.
20.(1)25,20,126;(2)补全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见解析;(3)40~50岁年龄段的关注本次大会的人数约有60万人.
【分析】
(1)随机选取总人数减去其他组人数即可得到a,第4组人数除以调查总人数即可得到答案;第3组人数所占百分比乘以360度,即可得到答案;
(2)由(1)值,有25人,即可得到答案;
(3)300万乘以调查40~50岁年龄段的百分比可得答案.
【详解】
(1),

第3组人数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对应的圆心角是:,
故答案为25,20,126;
(2)由(1)值,有25人,
补全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3)(万人),
答:40~50岁年龄段的关注本次大会的人数约有60万人.
【点睛】
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读出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信息.
21.(1)见解析;(2)108;(3)500
【分析】
(1)由A种粽子数量240除以占比40%可得粽子总数为600个,继而解得B种粽子的数量即可解题;
(2)将D种粽子数量除以总数再乘以360°即可解题;
(3)用B种粽子的人数除以总数再乘以2500即可解题.
【详解】
解:(1)由条形图知,A种粽子有240个,由扇形图知A种粽子占总数的40%,
可知粽子总数有:(个)
B种粽子有(个);
(2),
故答案为:108;
(3)(人),
故答案为:500.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求扇形的圆心角、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22.(1)250;(2)见解析;(3)28%;(4)240人
【分析】
(1)利用选择足球项目的人数除以其所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求出调查总人数;
(2)利用调查总人数减去选择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的人数即可求出选择篮球项目的人数,然后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3)利用选择篮球项目的人数除以调查总人数即可求出结论;
(4)利用选择乒乓球项目的人数除以调查总人数再乘1500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1)这次活动一共调查了80÷32%=250(名)
故答案为:250.
(2)选择篮球项目的人数(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3)
答:选择篮球项目的人数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的百分比为.
(4)(人)
答:该学校选择乒乓球项目的学生人数约是240人.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结合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得出有用信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3.(1)500;(2)36;(3)150名;(4)200人
【分析】
(1)根据喜欢“篮球”的人数÷喜欢篮球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2)根据360°×跳绳人数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3)根据总人数×喜欢羽毛球人数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4)根据七年级总人数×喜欢足球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详解】
解:(1)200÷40%=500(名)
故答案是500;
(2),
故答案是:36;
(3)500×30%=150(名)
故答案是:150名;
(4)1000×(1-40%-30%-)=200(人)
答:七年级喜欢足球的学生有200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熟练掌握统计图的特征,找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关联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4.(1)36,补图见解析;(2)96°
【分析】
(1)根据在线答题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人数,然后即可得到在线听课的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扇形统计图中“在线阅读”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详解】
解:(1)本次调查的人数为:18÷20%=90,
在线听课的人数为:90-24-18-12=36,
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2)360°×=96°,
即扇形统计图中“在线阅读”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96°.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5.(1)80;(2)详见解析;(3)117°;(4)200
【分析】
(1)上学方式为自行车的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调查的学生数;(2)根据总人数乘以步行的百分比求出步行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3)求出“公交车”所占的百分比,乘以360度即可得到结果;(4)求出“私家车”上学的百分比,乘以总人数1600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1)∵24÷30%=80(名),
∴这次调查一共抽取了80名学生.
(2)80×20%=16(名),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根据题意得:360°×=117°,
∴在扇形统计图中,“公交车”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17°.
(4)根据题意得:1600×=200(名),
∴估计该校乘坐私家车上学的学生约有200名.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6.(1)25%;90°;(2)见解析;(3)15000人
【分析】
(1)用1减去其他天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a的值,用360°乘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该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
(2)先求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人数,再乘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6天的所占的百分比,求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6天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
(3)用总人数乘以活动时间不少于5天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1)扇形统计图中a=1-30%-15%-10%-20%=25%,
该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为360°×25%=90°;
故答案为:25%,90°;
(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人数是: (人),
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6天的人数是:200×25%=50(人),
补图如下:
(3)该市初一学生第一学期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5天的人数约是:
20000×(30%+25%+20%)=15000(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7.(1)25%;72;(2)见解析;(3)700.
【分析】
(1)先根据D等级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求出被调查的总人数,再由四个等级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求出B等级人数,最后用B等级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答案,再用360°乘以C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可得答案;
(2)根据(1)中计算结果可补全条形图;
(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A、B等级人数和所占比例即可.
【详解】
解:(1)∵被调查的人数为4÷10%=40(人),
∴B等级人数为40﹣(18+8+4)=10(人),
则B(良好)等级人数所占百分比是 ×100%=25%,
在扇形统计图中,C(合格)等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360°×=72°,
故答案为:25%;72;
(2)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3)估计评价结果为A(优秀)等级或B(良好)等级的学生共有1000×=700(人).
故答案为:70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8.(1)200;(2)补图见解析;(3)54°;(4)大约有375名学生能获得奖励.
【分析】
(1)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可知:学习态度层级为A的有50人,占调查学生的25%,即可求得总人数;
(2)由(1)可知:C人数为:200﹣120﹣50=30人,将图①补充完整即可;
(3)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60°×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所以可以求出:360°×(1﹣25%﹣60%)=54°;
(4)从扇形统计图可知,A层次的学生数占得百分比为25%,再估计该市近1500名初中生中能获得奖励学生数就很容易了.
【详解】
解:(1)50÷25%=200(人)
答:共调查了200名学生,
故答案为:200;
(2)C人数:200﹣120﹣50=30(人).
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C所占圆心角度数=360°×(1﹣25%﹣60%)=54°.
(4)1500×25%=375(人).
答:该校学生中大约有375名学生能获得奖励.
【点睛】
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9.(1)400名,图见解析;(2);(3)5600名
【分析】
(1)根据“总体=部分÷对应百分比”,结合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代入数据计算出总体,再由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计算出缺少的数据补全即可;
(2)先算出“理解”所占百分比,再利用“圆心角度数=360°×对应百分比”计算即可;
(3)先计算出“理解”和“了解”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再根据“部分=总体×对应百分比”计算即可.
【详解】
解:(1)本次调查共抽取学生为:20÷5%=400(名),
不大了解的学生为:400-120-160-20=100(名),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2)“理解”所占扇形的圆心角是:;
(3)(名),
∴“理解”和“了解”的共有学生5600名.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熟练掌握部分、总体、百分比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0.(1)200;(2)20,25;(3)图见解析;(4)“平均每天帮助父母干家务的时长不少于30分钟”的学生大约有600人.
【分析】
(1)根据“0-10分钟”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信息即可得;
(2)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题(1)的结论即可得;
(3)先求出“20-30分钟”学生人数,再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即可;
(4)先求出“平均每天帮助父母干家务的时长不少于30分钟”的学生占比,再乘以2000即可得.
【详解】
(1)调查的学生人数是(人)
故答案为:200;
(2)“30-40分钟”学生占比为
“20-30分钟”学生占比为

故答案为:20,25;
(3)“20-30分钟”学生人数为(人)
则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所示:
(4)“平均每天帮助父母干家务的时长不少于30分钟”的学生占比为
则(人)
答:“平均每天帮助父母干家务的时长不少于30分钟”的学生大约有600人.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统计调查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31.(1)2,16;(2)频数分布直方图见解析,72°;(3)约有5100人.
【分析】
(1)根据总共调查人数为50,可求出a=50 8 15 12 10 3=2,再由第1组的频数与总人数可求得为8÷50=16%,则可求出b的值.
(2)根据求得的a的值画图即可,利用第4组的频数与总人数的比求出第4组的比即可求得第4组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需要先计算超过1.2万步的占比,再利用总人数即可求出全市行走步数超过1.2万步(包含1.2万步)教师的大约人数.
【详解】
解:(1)a=50 8 15 12 10 3=2,
第1组的占比为8÷50=16%,因此b=16.
故答案为:2,16.
(2)画图如下:
第4组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3)根据题意:1.2≤x<1.6,1.6≤x<2和2≤x<2.4的总人数为:10+3+2=15人.
(人).
因此,全市日行走步数超过1.2万步(包含1.2万步)的教师约有5100人.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数统计表、频数直方图及利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这类题目,观察图表要细致,对应的图例及其关系不能错位,计算要认真准确,并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问题.
32.(1)200;(2);(3)见解析;(4);1600人.
【分析】
(1)由表格信息A组20人、扇形统计图A组占总人数的10%,可利用20除以10%解得被抽样的总人数;
(2)由(1)中总人数乘以扇形图中B的比例即可解得B组人数,由此计算D组的人数即可,将D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解得m的值;
(3)根据(2)中结果,补全直方图即可;
(4)根据题意计算D、E两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再乘以4000即可解题.
【详解】
解:(1)抽样调查的人数为:(人),
被抽样调查的人数为人;
(2)(人),
(人)
故答案为:;
(3)补图如下:
(4)视力正常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 ,
故答案为:;
根据题意得,
(人)
答:估计该市初中毕业生视力正常的学生大约1600人.
【点睛】
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33.(1)这次共调查的学生有75名;(2)补图见解析;(3)这个学校在本次答题大赛中A等级有288人.
【分析】
(1)根据D等级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出答案;
(2)用总人数减去其他等级的人数,求出C等级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
(3)用总人数乘以不吃早餐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详解】
解:(1)这次共调查的学生有:(名);
答:这次共调查的学生有75名.
(2)C等级的人数有:(名),补全统计图如下:
(3)根据题意得:(名)
答:这个学校在本次答题大赛中A等级有288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34.(1)16,5,12.5%;(2)补图见解析;(3)420户
【详解】
(1)(2)根据600≤x<800一组频数是2,所占的百分比是5%即可求得总人数,然后根据百分比的意义求得a、b、c的值,从而补全统计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3)利用总人数56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解:(1)
调查的总户数是2÷5%=40(户),
则收入是1000 x<1200一组的人数是:a=40×40%=16(人),
1400≤x<1600这一组的人数是:b=40-2-6-16-9-2=5(人),
所占百分比为c=
故答案为a= 16,b= 5,c=12.5%
(2)如图所示:
(3)(户)
答:估计该居民小区家庭属于中等收入(大于1000不足1600元)的大约有420户.
35.(1)60,每天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2)见解析;(3)①三;②90;(4)792人
【分析】
(1)由作业完成时间在30~60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根据样本的概念可得答案;
(2)总人数乘以60~90时间段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
(3)①求出第三组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得出答案;②用360°乘以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在120~150分钟时间段人数所占比例;
(4)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第一、二、三组人数和所占比例即可.
【详解】
解:(1)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6÷10%=60(人),
这些学生的每天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故答案为:60,每天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
(2)60~90时间段的人数有:60×20%=12(人),补全统计图如下:
(3)①∵第三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100%=30%,
∴多数(超过25%)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集中在第三组;
②每天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在120~150分钟时间段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360°×=90°;
故答案为:三、90;
(4)估计该校七年级1320名学生中,课业负担适中的人数为1320×=792(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36.(1)100名,图形见解析;(2)B级所占百分比为40%;(3)D级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54°.
【分析】
(1)根据A级的人数和在扇形统计图中的度数,可以计算出在这次测试中,一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然后再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D级的人数,然后即可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2)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数据和(1)中的结果,可以计算出在扇形统计图中,B级所占百分比为多少;
(3)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数据和(1)中的结果,可以计算出在扇形统计图中,D级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详解】
解:(1)由统计图可得,
25÷=25÷=25×4=100(名),
即在这次测试中,一共抽取了100名学生,
D级的学生有:100﹣20﹣40﹣25=15(人),
补全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
(2)由统计图可得,
×100%=40%,
即在扇形统计图中,B级所占百分比为40%;
(3)由统计图可得,
360°×=54°,
即在扇形统计图中,D级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54°.
【点睛】
本台考查了统计图的统计意义,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统计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