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典题精研析
类型一 分子动理论
【典题1】(2021·百色模拟)将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
铅柱能结合在一起,说明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
【点拨】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包括以下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间是有间隙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间隙
引力
类型二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特点
【典题2】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表示氢气分子,图中最能代表容器
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
【点拨】采用比较法,应立足固、液、气三态分子的状态、距离、相互作用
力、分子的运动情况认识三态分子的特点。
A
基础达标练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1.(2021·梧州模拟)疫情期间,教室每天都会喷洒消毒水进行消毒,喷洒完消毒
水的教室过段时间还会充满消毒水的味道,这是因为(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如图所示,往盛有水的试管中加满酒精,并用胶塞密封好,通过反复翻转试
管直至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发现试管内的混合液体总体积变小。这主要说明
( )
A.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分了间存在着斥力
D
B
3.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
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分子间有空隙
4.将一小勺白糖慢慢地加入满满(水面与杯口相平)的一杯水中,杯中水
_________溢出(选填“会”或“不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不会
水分子间有空隙
5.(2021·北海二模)春天整个校园都能闻到花香,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这种现象
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装有半瓶纯水的瓶子中加满酒精,拧紧瓶盖后剧烈摇晃一段时间,停下来发
现瓶中的液体“少了”,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_______。
考点二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6.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间隙
C
7.木工师傅用木胶粘木质构件,能闻到胶的味道,这是_________现象;当木胶
干了(凝固)才粘牢,这是因为液体变成固体后,分子间距离_________,而分子
间引力_________的缘故。(以上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固体很难被压缩或拉伸,而且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这是因为当固体被压
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
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
扩散
减小
增大
斥力
引力
能力提升练
9.(2021·桂林模拟)如图所示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新冠病毒的照片,该病
毒主要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B.病毒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C.温度越高,病毒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佩戴口罩可防止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C
10.(2021·益阳中考)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
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
是( )
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
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
11.如图,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
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
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颜色变得相同后,原来装空气的瓶中气体密度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甲、乙、丙),你认为图_______放置最不合
理。
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变大
乙
12.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
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
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
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的
无规则撞击而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布朗运动是______的运动。
A.分子 B.原子 C.小颗粒
(2)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_________(选填“大量”或“部分”)分子的运动是___________(选填
“有规则”或“无规则”)的。
C
大量
无规则
13.(2021·北京中考)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明在实验室用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做实验,如图所示,铅柱A和铅柱B所受的重力均为2 N,两个铅柱接触面的面积为3 cm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0 N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于是,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小华观测到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105 Pa,于是她认为两个铅柱之所以没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判断小明做的铅柱实验能否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请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和结论。
解:以B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①F气=p气S=1×105 Pa×3×10-4 m2=30 N,
②GB+G物=2 N+20 N=22 N,
③因为F气>GB+G物;仅靠大气压也能使铅块无法被拉开,所以小明的实验无法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见解析。
广西中考链接
14.(2020·柳州中考)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等量、等温的
水,用一支滴管分别在水面、水中、水底滴一滴红墨水,记录整杯水变红所用
的时间。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红墨水扩散快慢是否( )
A.与墨水滴的大小有关
B.与滴墨水的位置有关
C.与烧杯的容积有关
D.与水的温度有关
B
15.(2021·百色中考)“酒香不怕巷子深”,远处闻到酒的香味是因为分子永不停
息地做无规则_________;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此现象说明组成物
质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_。
运动
间隙
易错点专练
易错点 误认为分子的体积会发生变化
16.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 )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体积减小
17.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物体受热膨胀的原因是( )
A.当物体受热时,物体中每个分子的体积都增大了
B.当物体受热时,物体中各个分子间挤进了更多的空气分子
C.当物体受热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快,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了
D.当物体受热时,分子间的斥力增大了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