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上)高二年级期未考试
生物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蓝藻、酵母菌、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明显的区别,但也有相同的特点。下列属于它们的共同特点的是( )
A.都能在核糖体上进行转录和翻译 B.都能在细胞中合成酶和ATP
C.都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子细胞 D.都能在细胞内进行酒精发酵
2.物质甲的分子很小(能通过半透膜),物质乙的分子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物质乙能和物质甲相互作用呈现深蓝色。如果将物质乙溶液加入一个下端用半透膜封住的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并将其放人盛有物质甲溶液的烧杯中,开始时漏斗内液面高度与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变化是( )
A.漏斗内液面升高,不变色;烧杯内溶液变成深蓝色
B.漏斗内液面降低,变成深蓝色;烧杯内溶液不变色
C.漏斗内液面升高,变成深蓝色;烧杯内溶液不变色
D.漏斗内液面降低,不变色;烧杯内溶液变成深蓝色
3.苏丹Ⅲ染液是一种橘黄色、脂溶性染液。某同学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mL清水,再加入1mL植物油,摇匀后静置一段时间,最后加人苏丹Ⅲ染液,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
A.试管的溶液都呈均匀的橘黄色 B.橘黄色颗粒沉淀在试管的下方
C.试管上层无色,下层呈橘黄色 D.试管上层呈橘黄色,下层无色
4.为验证干旱胁迫对马尾松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同学们以士壤含水量80%为对照组,分别以土壤含水量65%、50%和35%为轻度干旱T1、中度干旱T2和重度干旱T3进行实验。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图(注:MDA是细胞膜过氧化损伤的产物,干旱胁迫可导致叶片中MDA含量增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无须控制,不会影响幼苗的生长
B.根据实验方案可知,第5次测量干重的时间是第60d
C.幼苗净光合速率为0时,其叶片糖类的制造量等于消耗量
D.实验组3个测量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5.下列细胞分裂示意图中,染色体的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相互分离的时期对应于( )
A. B. C. D.
6.某植物茎的高矮分别由基因A、a控制,已知含基因A的雄配子和含基因a的雄配子存活比例是5:1,雌配子中存活率无差异。现取基因型为Aa的高茎植株进行测交实验,那么该实验的正反交后代中高茎植株:矮茎植株为( )
A.5:1和5:1 B.5:1和1:1 C.1:5和1:5 D.1:5和1:1
7.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正常女子的叔叔和舅舅都是血友病患者,而她的父母及她丈夫都没有患此病,她很担心自己也会生育患此病的儿子。她是否需要担心及其理由是( )
A.需要担心,理由是她有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B.需要担心,理由是她肯定会携带致病基因
C.无须担心,理由是她母亲不携带致病基因 D.无须担心,理由是她肯定不携带致病基因
8.将若干株基因型为Aa的西瓜幼苗进行如下处理:一部分用秋水仙素处理,并待其长大成熟(甲组);一部分自然长大成热(乙组)。两组种植区分隔在不同区域,待两组植株成熟后,用乙组的花粉涂抹到甲组花的柱头上,待甲组结出西瓜后,收集其种子,理论上这些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有( )
A.Aaa、Aa、AAa、aa B.AAa、aa、Aaa、AA
C.AAA、AAa、Aaa、aaa D.Aaa、AA、aaa、Aa
9.下表是新冠病毒(RNA病毒)突变株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对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德尔塔突变株 奥密克戎突变株
刺突蛋白突变数量 15个 32个
传播速度 快,15天传五六代 传播速度是德尔塔的2倍,每3天增长速度翻一倍
传染性 极强,无接触14秒可传播 极强,使疫苗效果锐降70%
毒性 重型、危重型比例增加 目前数据不足,无法确定
症状 1/3~2/3不典型,仅表现为乏力、嗅觉障碍、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疲倦,并伴有轻度咳嗽,非常口渴
A.宿主细胞基因突变导致刺突蛋白突变
B.奥密克戎突变株传播速度加快是病毒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C.两种突变株的根本区别是核酸种类不同
D.新冠病毒一旦发生变异将导致原有疫苗完全失去作用
10.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代谢的正常有序进行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之一是其内环境处于稳态
C.若机体内环境处于稳态,则其必定可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实现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1.研究表明,当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发生改变时,神经元膜电位(即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而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作电位发生时,细胞内外K+浓度差变小
B.动作电位发生时,细胞内外Na+浓度差变小
C.动作电位发生时,细胞外的K+大量内流
D.动作电位发生时,细胞内的Na+大量外流
12.下列成语与人的神经活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望梅止渴”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B.“手舞足蹈”与小脑的调节有关
C.“心惊胆战”与下丘脑和肾上腺素有关 D.“昼伏夜出”涉及脊髓对昼夜节律的控制
13.小丽在体检时,抽血检查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项目 血糖 胰岛素
空腹 结果 14.1 8.7
参考值 3.9~6.1 4.03~23.5
餐后1小时 结果 23.5 19
参考值 3.89~11 32.1~119.6
餐后2小时 结果 24 16.9
参考值 3.89~7.8 20.1~96.3
餐后3小时 结果 20.21 12.1
参考值 3.9~6.1 4.0~27.6
A.小丽的胰岛A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不敏感
B.小丽的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不足
C.小丽因尿中有葡萄糖带走大量水分而出现多尿
D.小丽肝糖原、肌糖原和脂肪的合成能力较正常人低
14.下图是某情境下人体内渗透压和抗利尿激素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该情境指的是( )
A.饮水过多时 B.在寒冷环境下 C.突然受到惊吓时 D.饮水不足时
15.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下列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打击卖淫嫖娼等丑恶行为,倡导洁身自爱 B.消灭蚊虫,避免艾滋病病毒通过叮咬传播
C.不吸毒,避免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 D.不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穿耳、文眉
16.在一些饼干等食品的包装袋上,经常会见到一些提示语,如“过敏原提示:本生产线还生产含有燕麦、鸡蛋、花生、牛奶、芝麻,大豆,海苔制品等产品”。下列有关过敏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原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休,使人体产热量增加 B.过敏原会减弱效应T细胞的作用,使人容易患病
C.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可能会引发自身免疫病 D.过敏原会引起异常的特异性免疫,可能使人患病
17,在“探究不同浓度NAA(α-萘乙酸)对富贵竹生根的影响”的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有两种浓度NAA溶液(A和B)促进生根的效果相同,但他忘了记录这两种溶液对应的浓度大小,于是他分别向A、B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获得溶液a和b并重新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生根效果a>生根效果A,则溶液A浓度>溶液B浓度
B.若生根效果b>生根效果B,则溶液B浓度>NAA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C.若生根效果a<生根效果A,则溶液a浓度D.若生根效果b<生根效果B,则溶液A浓度<溶液B浓度
18.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豌豆茎段细胞伸长,物质甲浓度过高会促进豌豆茎段合成物质乙,物质乙含量的增加会反过来抑制物质甲促进豌豆茎段细胞伸长的作用;物质丙能促进种子萌发,物质丁则能促进种子休眠,且不耐高温。上述物质均是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果实中甲的含量明显升高 B.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物质乙
C.夏季高温大雨后,稻谷在穗上发芽与丙减少有关 D.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发育受抑制是物质丁引起的
19.某兴趣小组调查学校附近河道中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实验结果见下表。则该处河道中福寿螺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样方编号 样方面积(cm×cm)/只
30×30 40×40 50×50 60×60
1 2 8 12 18
2 1 3 8 9
3 0 4 7 13
4 4 3 9 9
5 2 2 6 12
A.12.2只/m2 B.8.4只/m2 C.33.6只/m2 D.40.0只/m2
20.某种螺捕食多种藻类,将该螺移走后玻璃缸中甲、乙、丙三种藻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丙藻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 B.0~10天内甲藻的数量呈“J”型增长
C.第15天时甲藻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D.螺的捕食喜好可能是丙藻>乙藻>甲藻
2.宋代诗人梅尧臣用“原上种良桑,桑下种茂麦”来描写民间桑麦种植的情景,这种现象属于( )
A.种群的空间特征 B.种群的数量变化 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水平结构
2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进城务工或者居住,大多数农田荒废后慢慢地长出杂草,开始出现的是一年生杂草,接着是多年生杂草,小灌木也开始扎根其中,再经过一段时间乔木开始出现。此种变化属于( )
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的种间关系 C.群落的初生演替 D.群落的次生演替
23.假如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多少用20cm×20cm的纸片表示,那么,按照能量传递效率为20%计算,其他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用多大的纸片(正方形或长方形均可)代表比较合适( )
A.初级消费者5cm×8cm,次级消费者2cm×2cm B.初级消费者50cm×8cm,次级消费者20cm×2cm
C.初级消费者5cm×80cm,次级消费者40cm×2cm D.初级消费者20cm×4cm,次级消费者4cm×4cm
24.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某些手段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不属于“某些手段”的是( )
A.燃烧秸秆 B.垃圾分类处理 C.植树造林 D.使用风能
25.东北豹国家公园是首批国家公园之一。公园横跨吉林、黑龙江两省,规划面积1406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7.74%,是我国东北虎、东北豹历史天然分布区和唯一具有野生定居种群和繁殖家族的地区。以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中,与东北豹国家公园的保护措施相同的是( )
A.河南新乡市原阳麋鹿繁育基地 B.河南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
C.河南信阳市鸡公山植物园 D.河南洛阳市王城动物园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6.(10分)新冠肺炎患者经常会出现发烧的现象,发烧时人会感觉到冷甚至打寒战,发烧的机理见下图;接种新冠疫苗可预防新冠肺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③表示热量变化,人体遇到寒冷时,②表示______________,③表示______________。
(2)“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这种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传出神经→骨骼肌收缩”这一生理过程发生时,传出神经末梢的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年4月以来,我国按照“应接尽接”原则全面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接种新冠疫苗可使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细胞来维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某人接种此疫苗后,若再次接触到新冠病毒,他体内的免疫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1分)为验证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某学校学生做了如下实验装置,连续实验8天,每天测量玉米幼苗的高度和倾角(幼苗与一根竖直放置的牙签形成的夹角)。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可在夜间对实验组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可预测该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为增加实验的严密性,还可再设置一个对照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幼苗具有向光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继续探究玉米幼苗的感光部位,可选用______________(填“实验组装置”或“对照组装置”),再选择幼苗适当的部位罩上锡箔罩即可。
28.(9分)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美貌与邪恶并存”的植物,它的生态入侵会对当地物种造成严重威胁。在营养极度贫瘠的环境中,根部微生物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成功入侵有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丛枝菌根真菌(AMF)可定植在大部分陆生植物的根部,优先利用土壤中的NH4+与加拿大一枝黄花交换有机物,改善植物对氮的吸收水平,这说明与AMF形成的______________关系是加拿大一枝黄花成功人侵的机制之一。
(2)为了解极度贫瘠(用低浓度铵态氨处理模拟,单位:mmol·L-1)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生物控制实验,部分结果如下图(对照组处理10mml·L-1铵态氮):
实验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氨缺乏环境下能成功人侵的机制是促进____________(填“地上部分”或“地下部分”)的生长来扩大其吸收氮的面积,从而提高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
(3)为确定AMF在极度贫瘠的环境下是否也能助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科研人员在氮浓度为0.025mmol·L-1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测得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速率(以生物量表示)如下表。研究结果表明,在极度缺氮环境下,AMF与加拿大一枝黄花之间存在____________关系,而固氨菌的存在可为____________提供氮营养而缓和该关系,最终使得加拿大一枝黄花人侵成功。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成功会使当地物种丰富度下降,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在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成功后,人们可发现当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这种现象并不能称为群落的空间结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生物量/g
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
对照组 0.08 0.071
AMF 0.06 0.071
AMF+固氨菌 0.10 0.072
29.(10分)“渔菜共作”是一种基于生态环保和全循环的规模化种养结合生产系统(见下图),该系统是在“鱼菜共生”理念的基础上,引入复合矿物基质协同微生物的水体养分转化技术。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微生物反应系统中的微生物属于____________。为了使绿叶作物能正常生长,智慧物联系统至少还需控制无土栽培系统中的____________条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龙鳅以绿叶作物的根系为食,请绘制出无土栽培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碳流动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生物反应系统将鱼类中的有机物转变成PO43-、NO3-;等离子,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无土栽培系统中供绿叶作物使用,此过程需控制输送速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上)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答案
第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B 2.C 3.D 4.B 5.A 6.B 7.A 8.C 9.B 10.C 11.B 12.D 13.A
14.D 15.B 16.D 17.D 18.B 19.C 20.C 21.C 22.D 23.D 24.A 25.B
26.(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2分) 增加产热 减少散热
(2)分级调节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以胞吐的形式释放神经递质(2分)
(3)记忆 更迅速、更高效、免疫力更强(或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免疫预防作用更强,2分)
27.(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是否有单侧光处理 夜晚打开台灯从小孔照光(2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装置幼苗的高度逐渐增大,实验组幼苗倾角逐渐增大,对照组倾角一直为0°(2分) 用均匀的光照处理玉米幼苗(,连续8天)(2分)
(2)单侧光照射后(1分),玉米幼苗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1分),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1分,共3分)
(3)实验组装置
28.(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
(1)互利共生 (2)地下部分
(3)竞争(2分) 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分) 群落的空间结构是群落的特征,而当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只是种群水平(2分)
2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分解者 光照 该系统的物质可以自给自足,但是能量需外界提供(答案合理即可给分,2分)
(2)食用菌绿叶作物龙鳅(答出两个箭头给1分,答全给3分)
(3)若输送的速度过慢,绿叶作物得不到足够的无机养分会导致其长势不好;若输送速度过快,则会导致绿叶作物的根部所处溶液浓度过高,使其失水,也会影响其生长(答案合理即可给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