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一、基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5分,每空0.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三峡》)
(2)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答谢中书书》)
(3)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记承天寺夜游》)
(4)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5)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
(6)晴川历历汉阳树, 。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7)大漠孤烟直, 。 ,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8) ,云生结海楼。 ,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9)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
(10) ,将以遗所思。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11)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龟虽寿》)
(12) ,终岁常端正。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
(13) ,行止依林阻。 ,狐兔翔我宇。(《梁甫行》)
(14) ,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必先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6) , ,聚室而谋曰。(《愚公移山》)
(17)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饮酒(其五)》)
(18)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春望》)
(19)黑云压城城欲摧, 。角声满天秋色里, 。(《雁门太守行》)
(20) ,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21) 。风休住, 。(《渔家傲》李清照)
(22)无可奈何花落去, 。 。(《浣溪沙》晏殊)
(23) ,不觉船移。 ,惊起沙禽掠岸飞。(《采桑子》欧阳修)
(24)中原乱, ,几时收? 。(《相见欢》朱敦儒)
(25)兴尽晚回舟, 。争渡,争渡, 。(《如梦令》李清照)
【答案】(1)重岩叠嶂;不见曦月
(2)五色交辉;四时俱备
(3)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
(4)水皆缥碧;急湍甚箭
(5)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6)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7)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
(8)月下飞天镜;仍怜故乡水
(9)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
(10)攀条折其荣;馨香盈怀袖
(11)老骥伏枥;烈士暮年
(12)冰霜正惨凄;岂不罹凝寒
(13)妻子象禽兽;柴门何萧条
(14)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15)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
(16)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17)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
(18)烽火连三月;浑欲不胜簪
(19)甲光向日金鳞开;塞上燕脂凝夜紫
(20)折戟沉沙铁未销;东风不与周郎便
(21)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
(22)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3)无风水面琉璃滑;微动涟漪
(24)簪缨散;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25)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考点】一般型默写
【解析】【分析】答好本题要考熟练地背诵,积累,还要注意字形不出现错别字,一些经典名句要深刻理解。做好本题关键平时要扎实积累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诗文名篇。注意“嶂、蔽、缥、碧、薄、徙、萋、洲、暮、候、骥、罹、萧、畔、惩、烽、戟、销、郎、蓬、涟、漪、、簪、倩鹭”等字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五色交辉,四时俱备;(3)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4)水皆缥碧,急湍甚箭;(5)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6)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7)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9)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10)攀条折其荣,馨香盈怀袖;(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2)冰霜正惨凄,岂不罹凝寒;(13)妻子象禽兽,柴门何萧条;(14)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15)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16)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17)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9)甲光向日金鳞开,塞上燕脂凝夜紫;(20)折戟沉沙铁未销,东风不与周郎便;(21)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22)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23)无风水面琉璃滑,微动涟漪;(24)簪缨散,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25)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二、文言文: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题1分)
2.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9)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周亚夫军细柳》)
【答案】(1)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3)月光照在庭院中,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4)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5)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依靠武器的锐利。
(6)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7)内心忧困,思虑堵塞,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8)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
(9)军中官兵都穿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
【考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1) 素:白色的。湍:急流。回清:回旋着清波。
(2)歇:消。乱:此起彼伏。颓,坠落。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3)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藻荇: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4)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息,使……平息,使动用法。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窥,看 。反,通“返”,返回。
(5)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以: 凭借。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固:使......巩固。国:国防。山溪:山河。险:险要的地理环境。
(6)得:实现。志:志向。由:遵循。独:独自。行: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道:原则,行为准则。
(7)困于心:在内心里困惑。衡,同“横”,梗塞,指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征验,征兆。色,颜面,面色。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喻,知晓,明白。
(8) 以:凭借。曾:副词,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损:削减。
(9)被(pī):通“披”,穿着。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彀(gòu):张开。弩(nǔ):用机械发箭的弓。持满:把弓拉满。故答案为:(1) 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3) 月光照在庭院中,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4)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5)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依靠武器的锐利。
(6)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7)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8) 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
(9) 军中官兵都穿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
【点评】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基本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三、名著(36分)
名著导读
( 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本书的作者是 (国家)作家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 ;第二部分描写 。
4.把保尔从一个无知少年引上革命道路的最主要的人物是 。
5.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 ,是在 的时候偶遇的,但是为了 ,二人产生了感情上的裂痕最终分手;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 ,但又由于误会和保尔的固执而中断,后来保尔 ,她悲伤绝望之余,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他的终身伴侣是在 时认识的 ,在她的帮助下,保尔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自我。
6.本书的题目中,“钢铁”是 的象征,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 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7.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分别是: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8.请说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举一例加以说明。
9.保尔身上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请结合作品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3.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国内战争;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4.朱赫来
5.冬妮娅;钓鱼;崇高的革命理想;丽达;因伤病被送走,谣传他去世;疗养;达雅
6.信念、意志、毅力;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
7.与波兰白军战斗中,腿受伤并得了伤寒;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头部受了重伤;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在铁路快修完时,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8.①在修筑铁路中,保尔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队“拼命走在前头”, 以“疯狂的速度”进行工作。
②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产生过自杀念头。但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悲剧命运的打击,开始了为争取归队而进行的斗争。
9.第一种答法: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这些完美的精神操守永远是激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向善向美的原动力。
第二种答法:最使我感动的是保尔身上顽强坚忍、奋发向上的人格力量。因为这种人格力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种答法:保尔是一位顽强勇敢、热爱生活、永不退缩的革命战士。
①他具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坚强意志,这让我十分感动。
②保尔身上顽强坚忍、奋发向上的人格力量最使我感动,因为这种精神对我们青少年,对我们的民族来说,永远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宝贵财富。
③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名著文学常识的积累。本题涉及中国古代和当代作家作品,既要注意积累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做到积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
(2)本道题考查对文学名著重要人物的掌握程度。平时阅读名著时,要运用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对名著中的重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要把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积累下来。
(3)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记忆,然后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
(4)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和理解能力。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要注意识记以下内容: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5)此题考查对名著的积累。名著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
(6)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7)此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应用心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作品,了解有关作品的文学常识,且能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还要能体悟作品的主题、重要人物、关键情节和经典片段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轻松应对试题。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部分是全书主题全面展开的部分,表现了熔铸“钢铁”和“钢铁”的炼成,其中最主要的章节是第二节和第九节。
故答案为: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国内战争
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4.朱赫来,共产党员,一个坚强的红军战士,善于领导和组织群众,他在革命斗争中很好地团结了广大的工人和教育了无数的青年,保尔就是深受他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
故答案为: 朱赫来
5.冬妮娅,保尔初恋对象,是一个林务官的女儿;纯洁善良,美丽动人。她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看。这部书启发了他的思想。冬妮娅是在偶然的相遇里认识保尔·柯察金的,由于他的倔强和热情,她不自觉地喜欢他,但由于阶级出身的关系,她没有和当时许多的青年一样去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保尔因此放弃了他们的感情。
丽达,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保尔深爱的对象;漂亮、机智,打扮简单而干练,心地善良而坚定。她酷爱工作,善于出谋划策,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不让私人的感情影响工作大局。她爱憎分明,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
达雅·柯察金娜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 真正的爱人,妻子,第三个恋人。她在保尔的帮助下入了党,逐渐在政治上变得成熟,成了保尔的伴侣及党内的同志。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
故答案为:冬妮娅;钓鱼;崇高的革命理想;丽达;因伤病被送走,谣传他去世;疗养;达雅
6.根据这部名著的内容和主旨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童年,过的是最底层的苦难生活。年轻的保尔为拯救陷入敌手的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而遭逮捕,在狱中表现得坚贞不屈,出狱后参军,在柯托夫斯基骑兵旅和布琼尼骑兵团中转战疆场,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以惊人的忍耐力使医生们深为敬佩。出院后离开了部队,无论是做共青团工作,肃反工作还是参加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均表现出了坚持真理和不怕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并且在爱情问题上也有着严肃的态度和精神境界,残酷的战争、艰苦的劳动、繁重的工作使保尔病倒了,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最终获得了成功。 据此可以看出本书的题目中,“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故答案为:信念、意志、毅力;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
7.第一次:一天,朱赫来被白匪军抓走了。保尔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来的途中,保尔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一起逃走了。由于波兰贵族列辛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在狱中,保尔经受住了拷打,坚强不屈。为迎接白匪“大头目”彼得留拉来小城视察,一个二级军官错把保尔当作普通犯人放了出来。
第二次: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
第三次: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
第四次: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在海滨疗养时,他偶然认识了女民工达雅并相爱。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
故答案为:与波兰白军战斗中,腿受伤并得了伤寒
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头部受了重伤
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
在铁路快修完时,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8.可以简要叙述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第一次:一天,朱赫来被白匪军抓走了。保尔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来的途中,保尔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一起逃走了。由于波兰贵族列辛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在狱中,保尔经受住了拷打,坚强不屈。为迎接白匪“大头目”彼得留拉来小城视察,一个二级军官错把保尔当作普通犯人放了出来。
第二次: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
第三次: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
第四次: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在海滨疗养时,他偶然认识了女民工达雅并相爱。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
故答案为:与波兰白军战斗中,腿受伤并得了伤寒
故答案为: ①在修筑铁路中,保尔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队“拼命走在前头”, 以“疯狂的速度”进行工作。
②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产生过自杀念头。但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悲剧命运的打击,开始了为争取归队而进行的斗争。
9.保尔让人感动的非常多,从其中一个方面答题即可。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愿为革命事业献身不怕牺牲的精神。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虽然他曾经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名利地位,只想多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党叫他修铁路,他去了;党调他当团干部,他去了,而且都是豁出命来干。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牺牲爱情。他爱丽达,但受“牛虻”的影响,要“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所以按照“牛虻”的方式来了个不告而别。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够继续为党工作。正像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更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宁死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保尔又是一个于平凡见伟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历表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他总是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他也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且就是在他与病魔抗争的英雄主义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险。保尔后来也终于认识到他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任。因此,保尔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渐历炼成熟起来的钢铁战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让人感到亲切的榜样式人物。
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保尔精神”——顽强、执著、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人格操守应成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故答案为: 第一种答法: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这些完美的精神操守永远是激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向善向美的原动力。
第二种答法:最使我感动的是保尔身上顽强坚忍、奋发向上的人格力量。因为这种人格力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种答法:保尔是一位顽强勇敢、热爱生活、永不退缩的革命战士。
①他具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坚强意志,这让我十分感动。
②保尔身上顽强坚忍、奋发向上的人格力量最使我感动,因为这种精神对我们青少年,对我们的民族来说,永远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宝贵财富。
③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
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
10.本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 、 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 年间。主要讲的是 的问题。
11.根据傅雷的说法,辑录的书信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 、 、 。
12.《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 、如何 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 ,做事要 ,礼仪要 ;遇困境 ,获大奖 ;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 ”。
13.在母亲与儿子的信中,有对儿子诉说的家长里短芝麻小事,有对儿子感情生活的探讨和劝诫。如1958年9月18日,母亲的叮嘱虽然基本以 为主,但其中也不乏对 的维护,对儿子、对国家的感情可见一斑。
14.杜甫诗云:“家书抵万金。”你读了《傅雷家书》是否有同感?请结合《傅雷家书》的内容阐述理由。
15.《傅雷家书》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文中的名言警句充满了生活哲理,请从下面备选的句子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谈谈理解。
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B.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会越来越坚强的。
C.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我选择【 】句,理由是.............................................。
【答案】10.傅聪;傅敏;1954-1966;如何教育孩子
11.讨论艺术和音乐;思维碰撞、激发感想;训练文笔和思想;以身作则/做个警钟
12.做人;对待生活;谦虚;严谨;得体;不气馁;不骄傲;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3.家庭琐事;国家利益
14.有同感。从《傅雷家书》这本书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父与子之间毫无隔阂、亲如旧友的情感。大洋并没有阻断他们心与心的沟通,生活上、事业上、艺术上、情感上的话题,他们无所不谈,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为儿子的人生之路点燃了一盏明灯。这样的家书真可谓“抵万金”。
15.选A,理由: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性。
选B,理由:这句话使我明白了不能逃避现实,要正视错误,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以为鉴,那样人也就变得坚强了。
选C,理由:这句话首先赞许儿子在成功面前没有因为赞美而骄傲,然后肯定了自己的教育和儿子二十年的付出,最后指出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不要因暂时的成功而放弃进一步的追求。
【考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名著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名著中的人物、故事梗概、主要情节、艺术特色等进行全面的把握,答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①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②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3)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和理解能力。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要注意识记以下内容: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4)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依据名著,熟练掌握名著中的重要内容,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情节、人物等,对主要内容深入理解。只要认真、仔细识记,理解透彻,就不会出错。
(5)本题名著阅读和积累能力,名著阅读着重考查学生对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启发。
(6)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理解和感悟。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10.《傅雷家书》是由傅雷、朱梅馥、傅聪所写,傅敏编著的图书。该书是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弥拉的往来家信,体现了父亲对儿子苦心孤诣,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故答案为:傅聪
傅敏
1954-1966
如何教育孩子
11.《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
一、讨论艺术;
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三、训练傅聪和傅敏的文笔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和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故答案为:讨论艺术和音乐
思维碰撞、激发感想
训练文笔和思想
以身作则/做个警钟
12.《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故答案为:做人;对待生活;谦虚;严谨;得体;不气馁;不骄傲;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3.傅雷母亲对儿子说过这样的话: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要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母亲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哪里。
故答案为:家庭琐事;国家利益
14.能体会傅雷家书蕴含的感情即可。《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射,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傅雷家书》这本书中无处不体现的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自己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是,傅雷在疼爱孩子的同时,也不忘对他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
故答案为: 有同感。从《傅雷家书》这本书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父与子之间毫无隔阂、亲如旧友的情感。大洋并没有阻断他们心与心的沟通,生活上、事业上、艺术上、情感上的话题,他们无所不谈,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为儿子的人生之路点燃了一盏明灯。这样的家书真可谓“抵万金”。
15.从ABC这三句话中任选一句,然后结合名著内容及自己的经历谈理解即可。比如选择A, 原指,,如果太阳照射的过分了,五谷也会被晒焦;雨水下的太猛烈,也会淹死庄稼,这里是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都要掌握一个度,既不能超过,也不能不足,要适中才好。这里有提醒儿子要把握时机,把握这个度的意思,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淳淳教导和关爱之情。
再比如选择B这句话的意思是:犯错误没关系,但是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客观积极的分析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不终日怀念过去,被过去的记忆掩埋。
故答案为: 选A,理由: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性。
选B,理由:这句话使我明白了不能逃避现实,要正视错误,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以为鉴,那样人也就变得坚强了。
选C,理由:这句话首先赞许儿子在成功面前没有因为赞美而骄傲,然后肯定了自己的教育和儿子二十年的付出,最后指出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不要因暂时的成功而放弃进一步的追求。
四、作文(50分)
16.漫步在林荫小道上,携手散步的老人笑意粲然,天真无忧的孩子蹦跳嬉戏,让你感受到人情的美好;漫步在古城墙上,斑驳的墙体倾诉着悠远的历史,镌刻着厚重的文化,让你思绪万千;漫步在街头巷尾,弥漫着生活烟火气的市井,喧嚣的闹市,宁静的民居,让你流连忘返……停下匆匆的步履,回忆起曾经漫步在那记忆停泊的地方,也是一段难忘的旅程。
请以“漫步在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将题目补充完整;⑵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⑶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⑷不少于600字;⑸请勿出现真实人名和班级。
【答案】略
【考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漫步在 ▲ ”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首先要理解“漫步”的意思,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因此漫步时的心情是非常悠闲的,因为悠闲,所以有时间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有心情去梳理自己的思绪。根据题目提示,题目可以填写一个地点,比如:林荫小道、古城墙上、街头巷尾等;也可以填写一个时间词,比如黄昏、清晨;也可以填写一种天气,比如雨中、雾中、微风中等等。这篇文章重点写漫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因此表达方式应该以记叙和描写为主,通过详细的叙述和生动形象地描写,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温馨、幸福等。
【点评】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作文成败。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补题时,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要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灵动,更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一、基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5分,每空0.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三峡》)
(2)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答谢中书书》)
(3)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记承天寺夜游》)
(4)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5)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
(6)晴川历历汉阳树, 。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7)大漠孤烟直, 。 ,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8) ,云生结海楼。 ,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9)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
(10) ,将以遗所思。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11)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龟虽寿》)
(12) ,终岁常端正。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
(13) ,行止依林阻。 ,狐兔翔我宇。(《梁甫行》)
(14) ,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必先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6) , ,聚室而谋曰。(《愚公移山》)
(17)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饮酒(其五)》)
(18)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春望》)
(19)黑云压城城欲摧, 。角声满天秋色里, 。(《雁门太守行》)
(20) ,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21) 。风休住, 。(《渔家傲》李清照)
(22)无可奈何花落去, 。 。(《浣溪沙》晏殊)
(23) ,不觉船移。 ,惊起沙禽掠岸飞。(《采桑子》欧阳修)
(24)中原乱, ,几时收? 。(《相见欢》朱敦儒)
(25)兴尽晚回舟, 。争渡,争渡, 。(《如梦令》李清照)
二、文言文: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题1分)
2.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9)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周亚夫军细柳》)
三、名著(36分)
名著导读
( 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本书的作者是 (国家)作家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 ;第二部分描写 。
4.把保尔从一个无知少年引上革命道路的最主要的人物是 。
5.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 ,是在 的时候偶遇的,但是为了 ,二人产生了感情上的裂痕最终分手;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 ,但又由于误会和保尔的固执而中断,后来保尔 ,她悲伤绝望之余,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他的终身伴侣是在 时认识的 ,在她的帮助下,保尔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自我。
6.本书的题目中,“钢铁”是 的象征,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 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7.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分别是: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8.请说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举一例加以说明。
9.保尔身上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请结合作品内容加以分析。
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
10.本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 、 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 年间。主要讲的是 的问题。
11.根据傅雷的说法,辑录的书信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 、 、 。
12.《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 、如何 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 ,做事要 ,礼仪要 ;遇困境 ,获大奖 ;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 ”。
13.在母亲与儿子的信中,有对儿子诉说的家长里短芝麻小事,有对儿子感情生活的探讨和劝诫。如1958年9月18日,母亲的叮嘱虽然基本以 为主,但其中也不乏对 的维护,对儿子、对国家的感情可见一斑。
14.杜甫诗云:“家书抵万金。”你读了《傅雷家书》是否有同感?请结合《傅雷家书》的内容阐述理由。
15.《傅雷家书》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文中的名言警句充满了生活哲理,请从下面备选的句子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谈谈理解。
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B.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会越来越坚强的。
C.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我选择【 】句,理由是.............................................。
四、作文(50分)
16.漫步在林荫小道上,携手散步的老人笑意粲然,天真无忧的孩子蹦跳嬉戏,让你感受到人情的美好;漫步在古城墙上,斑驳的墙体倾诉着悠远的历史,镌刻着厚重的文化,让你思绪万千;漫步在街头巷尾,弥漫着生活烟火气的市井,喧嚣的闹市,宁静的民居,让你流连忘返……停下匆匆的步履,回忆起曾经漫步在那记忆停泊的地方,也是一段难忘的旅程。
请以“漫步在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将题目补充完整;⑵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⑶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⑷不少于600字;⑸请勿出现真实人名和班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重岩叠嶂;不见曦月
(2)五色交辉;四时俱备
(3)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
(4)水皆缥碧;急湍甚箭
(5)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6)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7)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
(8)月下飞天镜;仍怜故乡水
(9)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
(10)攀条折其荣;馨香盈怀袖
(11)老骥伏枥;烈士暮年
(12)冰霜正惨凄;岂不罹凝寒
(13)妻子象禽兽;柴门何萧条
(14)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15)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
(16)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17)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
(18)烽火连三月;浑欲不胜簪
(19)甲光向日金鳞开;塞上燕脂凝夜紫
(20)折戟沉沙铁未销;东风不与周郎便
(21)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
(22)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3)无风水面琉璃滑;微动涟漪
(24)簪缨散;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25)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考点】一般型默写
【解析】【分析】答好本题要考熟练地背诵,积累,还要注意字形不出现错别字,一些经典名句要深刻理解。做好本题关键平时要扎实积累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诗文名篇。注意“嶂、蔽、缥、碧、薄、徙、萋、洲、暮、候、骥、罹、萧、畔、惩、烽、戟、销、郎、蓬、涟、漪、、簪、倩鹭”等字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五色交辉,四时俱备;(3)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4)水皆缥碧,急湍甚箭;(5)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6)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7)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9)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10)攀条折其荣,馨香盈怀袖;(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2)冰霜正惨凄,岂不罹凝寒;(13)妻子象禽兽,柴门何萧条;(14)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15)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16)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17)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9)甲光向日金鳞开,塞上燕脂凝夜紫;(20)折戟沉沙铁未销,东风不与周郎便;(21)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22)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23)无风水面琉璃滑,微动涟漪;(24)簪缨散,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25)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2.【答案】(1)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3)月光照在庭院中,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4)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5)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依靠武器的锐利。
(6)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7)内心忧困,思虑堵塞,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8)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
(9)军中官兵都穿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
【考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1) 素:白色的。湍:急流。回清:回旋着清波。
(2)歇:消。乱:此起彼伏。颓,坠落。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3)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藻荇: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4)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息,使……平息,使动用法。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窥,看 。反,通“返”,返回。
(5)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以: 凭借。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固:使......巩固。国:国防。山溪:山河。险:险要的地理环境。
(6)得:实现。志:志向。由:遵循。独:独自。行: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道:原则,行为准则。
(7)困于心:在内心里困惑。衡,同“横”,梗塞,指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征验,征兆。色,颜面,面色。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喻,知晓,明白。
(8) 以:凭借。曾:副词,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损:削减。
(9)被(pī):通“披”,穿着。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彀(gòu):张开。弩(nǔ):用机械发箭的弓。持满:把弓拉满。故答案为:(1) 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3) 月光照在庭院中,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4)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5)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依靠武器的锐利。
(6)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7)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8) 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
(9) 军中官兵都穿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
【点评】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基本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答案】3.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国内战争;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4.朱赫来
5.冬妮娅;钓鱼;崇高的革命理想;丽达;因伤病被送走,谣传他去世;疗养;达雅
6.信念、意志、毅力;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
7.与波兰白军战斗中,腿受伤并得了伤寒;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头部受了重伤;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在铁路快修完时,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8.①在修筑铁路中,保尔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队“拼命走在前头”, 以“疯狂的速度”进行工作。
②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产生过自杀念头。但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悲剧命运的打击,开始了为争取归队而进行的斗争。
9.第一种答法: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这些完美的精神操守永远是激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向善向美的原动力。
第二种答法:最使我感动的是保尔身上顽强坚忍、奋发向上的人格力量。因为这种人格力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种答法:保尔是一位顽强勇敢、热爱生活、永不退缩的革命战士。
①他具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坚强意志,这让我十分感动。
②保尔身上顽强坚忍、奋发向上的人格力量最使我感动,因为这种精神对我们青少年,对我们的民族来说,永远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宝贵财富。
③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名著文学常识的积累。本题涉及中国古代和当代作家作品,既要注意积累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做到积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
(2)本道题考查对文学名著重要人物的掌握程度。平时阅读名著时,要运用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对名著中的重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要把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积累下来。
(3)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记忆,然后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
(4)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和理解能力。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要注意识记以下内容: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5)此题考查对名著的积累。名著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
(6)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7)此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应用心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作品,了解有关作品的文学常识,且能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还要能体悟作品的主题、重要人物、关键情节和经典片段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轻松应对试题。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部分是全书主题全面展开的部分,表现了熔铸“钢铁”和“钢铁”的炼成,其中最主要的章节是第二节和第九节。
故答案为: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国内战争
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4.朱赫来,共产党员,一个坚强的红军战士,善于领导和组织群众,他在革命斗争中很好地团结了广大的工人和教育了无数的青年,保尔就是深受他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
故答案为: 朱赫来
5.冬妮娅,保尔初恋对象,是一个林务官的女儿;纯洁善良,美丽动人。她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看。这部书启发了他的思想。冬妮娅是在偶然的相遇里认识保尔·柯察金的,由于他的倔强和热情,她不自觉地喜欢他,但由于阶级出身的关系,她没有和当时许多的青年一样去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保尔因此放弃了他们的感情。
丽达,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保尔深爱的对象;漂亮、机智,打扮简单而干练,心地善良而坚定。她酷爱工作,善于出谋划策,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不让私人的感情影响工作大局。她爱憎分明,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
达雅·柯察金娜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 真正的爱人,妻子,第三个恋人。她在保尔的帮助下入了党,逐渐在政治上变得成熟,成了保尔的伴侣及党内的同志。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
故答案为:冬妮娅;钓鱼;崇高的革命理想;丽达;因伤病被送走,谣传他去世;疗养;达雅
6.根据这部名著的内容和主旨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童年,过的是最底层的苦难生活。年轻的保尔为拯救陷入敌手的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而遭逮捕,在狱中表现得坚贞不屈,出狱后参军,在柯托夫斯基骑兵旅和布琼尼骑兵团中转战疆场,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以惊人的忍耐力使医生们深为敬佩。出院后离开了部队,无论是做共青团工作,肃反工作还是参加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均表现出了坚持真理和不怕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并且在爱情问题上也有着严肃的态度和精神境界,残酷的战争、艰苦的劳动、繁重的工作使保尔病倒了,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最终获得了成功。 据此可以看出本书的题目中,“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故答案为:信念、意志、毅力;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
7.第一次:一天,朱赫来被白匪军抓走了。保尔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来的途中,保尔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一起逃走了。由于波兰贵族列辛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在狱中,保尔经受住了拷打,坚强不屈。为迎接白匪“大头目”彼得留拉来小城视察,一个二级军官错把保尔当作普通犯人放了出来。
第二次: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
第三次: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
第四次: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在海滨疗养时,他偶然认识了女民工达雅并相爱。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
故答案为:与波兰白军战斗中,腿受伤并得了伤寒
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头部受了重伤
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
在铁路快修完时,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8.可以简要叙述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第一次:一天,朱赫来被白匪军抓走了。保尔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来的途中,保尔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一起逃走了。由于波兰贵族列辛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在狱中,保尔经受住了拷打,坚强不屈。为迎接白匪“大头目”彼得留拉来小城视察,一个二级军官错把保尔当作普通犯人放了出来。
第二次: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
第三次: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
第四次: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在海滨疗养时,他偶然认识了女民工达雅并相爱。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
故答案为:与波兰白军战斗中,腿受伤并得了伤寒
故答案为: ①在修筑铁路中,保尔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队“拼命走在前头”, 以“疯狂的速度”进行工作。
②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产生过自杀念头。但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悲剧命运的打击,开始了为争取归队而进行的斗争。
9.保尔让人感动的非常多,从其中一个方面答题即可。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愿为革命事业献身不怕牺牲的精神。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虽然他曾经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名利地位,只想多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党叫他修铁路,他去了;党调他当团干部,他去了,而且都是豁出命来干。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牺牲爱情。他爱丽达,但受“牛虻”的影响,要“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所以按照“牛虻”的方式来了个不告而别。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够继续为党工作。正像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更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宁死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保尔又是一个于平凡见伟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历表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他总是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他也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且就是在他与病魔抗争的英雄主义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险。保尔后来也终于认识到他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任。因此,保尔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渐历炼成熟起来的钢铁战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让人感到亲切的榜样式人物。
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保尔精神”——顽强、执著、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人格操守应成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故答案为: 第一种答法: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这些完美的精神操守永远是激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向善向美的原动力。
第二种答法:最使我感动的是保尔身上顽强坚忍、奋发向上的人格力量。因为这种人格力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种答法:保尔是一位顽强勇敢、热爱生活、永不退缩的革命战士。
①他具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坚强意志,这让我十分感动。
②保尔身上顽强坚忍、奋发向上的人格力量最使我感动,因为这种精神对我们青少年,对我们的民族来说,永远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宝贵财富。
③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
【答案】10.傅聪;傅敏;1954-1966;如何教育孩子
11.讨论艺术和音乐;思维碰撞、激发感想;训练文笔和思想;以身作则/做个警钟
12.做人;对待生活;谦虚;严谨;得体;不气馁;不骄傲;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3.家庭琐事;国家利益
14.有同感。从《傅雷家书》这本书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父与子之间毫无隔阂、亲如旧友的情感。大洋并没有阻断他们心与心的沟通,生活上、事业上、艺术上、情感上的话题,他们无所不谈,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为儿子的人生之路点燃了一盏明灯。这样的家书真可谓“抵万金”。
15.选A,理由: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性。
选B,理由:这句话使我明白了不能逃避现实,要正视错误,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以为鉴,那样人也就变得坚强了。
选C,理由:这句话首先赞许儿子在成功面前没有因为赞美而骄傲,然后肯定了自己的教育和儿子二十年的付出,最后指出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不要因暂时的成功而放弃进一步的追求。
【考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名著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名著中的人物、故事梗概、主要情节、艺术特色等进行全面的把握,答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①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②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3)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和理解能力。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要注意识记以下内容: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4)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依据名著,熟练掌握名著中的重要内容,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情节、人物等,对主要内容深入理解。只要认真、仔细识记,理解透彻,就不会出错。
(5)本题名著阅读和积累能力,名著阅读着重考查学生对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启发。
(6)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理解和感悟。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10.《傅雷家书》是由傅雷、朱梅馥、傅聪所写,傅敏编著的图书。该书是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弥拉的往来家信,体现了父亲对儿子苦心孤诣,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故答案为:傅聪
傅敏
1954-1966
如何教育孩子
11.《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
一、讨论艺术;
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三、训练傅聪和傅敏的文笔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和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故答案为:讨论艺术和音乐
思维碰撞、激发感想
训练文笔和思想
以身作则/做个警钟
12.《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故答案为:做人;对待生活;谦虚;严谨;得体;不气馁;不骄傲;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3.傅雷母亲对儿子说过这样的话: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要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母亲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哪里。
故答案为:家庭琐事;国家利益
14.能体会傅雷家书蕴含的感情即可。《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射,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傅雷家书》这本书中无处不体现的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自己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是,傅雷在疼爱孩子的同时,也不忘对他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
故答案为: 有同感。从《傅雷家书》这本书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父与子之间毫无隔阂、亲如旧友的情感。大洋并没有阻断他们心与心的沟通,生活上、事业上、艺术上、情感上的话题,他们无所不谈,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为儿子的人生之路点燃了一盏明灯。这样的家书真可谓“抵万金”。
15.从ABC这三句话中任选一句,然后结合名著内容及自己的经历谈理解即可。比如选择A, 原指,,如果太阳照射的过分了,五谷也会被晒焦;雨水下的太猛烈,也会淹死庄稼,这里是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都要掌握一个度,既不能超过,也不能不足,要适中才好。这里有提醒儿子要把握时机,把握这个度的意思,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淳淳教导和关爱之情。
再比如选择B这句话的意思是:犯错误没关系,但是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客观积极的分析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不终日怀念过去,被过去的记忆掩埋。
故答案为: 选A,理由: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性。
选B,理由:这句话使我明白了不能逃避现实,要正视错误,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以为鉴,那样人也就变得坚强了。
选C,理由:这句话首先赞许儿子在成功面前没有因为赞美而骄傲,然后肯定了自己的教育和儿子二十年的付出,最后指出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不要因暂时的成功而放弃进一步的追求。
16.【答案】略
【考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漫步在 ▲ ”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首先要理解“漫步”的意思,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因此漫步时的心情是非常悠闲的,因为悠闲,所以有时间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有心情去梳理自己的思绪。根据题目提示,题目可以填写一个地点,比如:林荫小道、古城墙上、街头巷尾等;也可以填写一个时间词,比如黄昏、清晨;也可以填写一种天气,比如雨中、雾中、微风中等等。这篇文章重点写漫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因此表达方式应该以记叙和描写为主,通过详细的叙述和生动形象地描写,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温馨、幸福等。
【点评】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作文成败。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补题时,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要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灵动,更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