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空气的“力量”
一、单选题
1.下列事例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是( )
A.纸片托水
B.注射新冠疫苗
C.吸盘挂重物
D.吸管吸饮料
2.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管中水银面静止时,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气压等于管外大气压
B.换用粗的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高度差会变小
C.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D.如果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银柱将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上喷出来
3.物理小组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
A.玻璃管没有放竖直 B.水槽内的水银太多
C.玻璃管太粗 D.玻璃管内混入了少量的空气
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估测大气压的值,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该沿水平方向拉动注射器筒
B.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长度
C.如果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则测出的大气压值偏大
D.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5.下列物理知识都与西藏有关,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西藏地区的大气压值小于1.01×105Pa
B.用塑料密封包装的小食品从北京拿到西藏会塑料包装会变的鼓一些
C.从沿海到西藏地区,大气压强会越来越大,游客容易产生高原反应
D.将两个合在一起的铜半球内部都抽成近似真空状态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同样的装置,在西藏地区做实验要比在沿海地区更容易拉开
6.将塑料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杯口,手压紧硬纸片,然后将塑料杯上下倒转,纸片受到大气对硬纸片的压力,如图所示,若将塑料杯倾斜,纸片受到大气压力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下列操作能使玻璃中内外液面高度差发生改变的是( )
A.将玻璃换成更粗或更细的
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
C.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一点(管口未离开液面)
D.将该装置从一楼拿到六楼
8.如图所示小兴轻松喝到饮料,小振用同样的吸管却喝不了。为让他能喝到饮料,给他的几个建议中最合理的是中( )
A.敲碎瓶子直接喝 B.换根相同的新管子
C.增大吸管子的力 D.在瓶塞上钻个小孔
9.某同学自制一气压计,装置完好,如图,当该同学从某山脚到达山顶时,玻璃管内的液面将( )
A.升高 B.先升高后下降
C.先下降后升高 D.下降
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当人用抽气机把塑料瓶、铁皮桶等容器中的空气抽掉一部分时,塑料瓶、铁皮桶被压扁变形,这是由于______作用的缘故。______实验成功地证明了大气压存在而且是很大的。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______,他使用水银来做这个实验是因为水银的______大。
11.著名的______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存在且很大,人们依据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制成了______气压计,并发现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2.如图所示,塑料挂钩的吸盘贴在比较光滑的墙面上,能承受一定的压力而不脱落,是由于________的存在;挂钩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是由于吸盘受到墙面的________力作用。
13.在海拔3000m以内,地势每上升10m气压就减小约100Pa,图甲是会同县城某一时刻的天气预报截图,试计算县城的海拔高度约为______m(假设此时气压只跟地势有关,已知海拔60m高处气压p0=1.013×105Pa,1mb=1百帕=100Pa)。由图甲、乙可知晴天的气压比雨天的高,说明气压还跟______有关。
14.如图所示,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了一个______,当壶中的水面静止时,壶身和壶嘴中的水面______,在茶壶中装水至虚线处,则A、B两点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A______pB(填“>”、“=”或“<”);壶盖上有一个小孔,倒茶时,茶水在______的作用下很方便流出。
15.如图所示,菜刀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使用这种菜刀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隔层,避免在 ______作用下,菜片沾刀。
16.小曹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 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 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则p1______p2;p3______p4(选填“<”“>”或“=”)
三、实验题
17.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两个探究实验。实验一:探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1)小强与小磊合作,自制了一个气压计,从玻璃管的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使管内水面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所示;
(2)小强托者气压计从一楼开始上楼,每上一层观察一次管内水面与瓶口的高度差,小磊将数据记录成如下表格;
楼层 1 2 3 4 5 6 7
高度差(cm) 5.0 5.5 5.8 6.1 6.4 6.7 7.0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出:在一楼至七楼的过程中,随距地面的高度增大,大气压将均匀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请分析该气压计的工作原理:瓶内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______与______之和;
(5)表中高度差为什么在一楼至二楼的阶段变化比其它楼层大?______。(答一种原因即可)
18.实验桌上有弹簧测力计一个(量程为5N、分度值为0.2N),三种规格的注射器A、B、C(量程分别为20mL、10mL、2mL,长度相等),刻度尺一把。要求利用现有器材粗略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定器材并设计方案,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该在注射器活塞___________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该同学在试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被拉到示数等于5N时,活塞仍没有滑动,想要继续采用此方案完成实验,需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
(3)该同学正确操作,发现测出的结果误差较大,请你指出其中一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C
6.C
7.D
8.D
9.A
10.大气压 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密度
11.马德堡半球 水银 减小
12.大气压 摩擦
13.165 天气
14. 连通器 相平 < 大气压
15.大气压力
16.= >
17.减小 大气压 管内外液柱高度差产生的压强 玻璃管倾斜了
18.刚开始滑动 换用量程更小的2mL的注射器 活塞与筒壁间有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