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单元质量达标 第九章 压强 试卷(教师版+学生版 )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单元质量达标 第九章 压强 试卷(教师版+学生版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3 23:17:20

文档简介

单元质量达标(三)(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2021·湘西州中考)中国有句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用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而不影响后面工作。从物理学角度来看“磨刀”是为了增大压强。请问是通过下面哪种方法来增大压强的(B)
A.增大受力面积 B.减小受力面积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2.(2021·南通中考)用矿泉水瓶做的下列小实验中,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是(C)
3.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D)
A.pAB.pA=pB>pC
C.pA>pB=pC
D.pA=pC4.(2021·防城港质检)在下列生活和生产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C)
5.图中小实验都与压强有关,其中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C)
6.(2021·宜昌中考)下列与压强有关的生产生活实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7.下列情景都与气压有关,其中有一种情景与其他三种的原理有所不同,这种情景是(D)
A.刮大风时会有房屋顶部被大风掀起的情况
B.打开的窗户外有平行于墙壁的风吹过时,窗帘会飘出窗外
C.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会被“吸”向列车
D.拧开水龙头流出水
8.(2021·钦州质检)如图(a)、(b)所示,若分别沿虚线方向切去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D)
A.图(a)所示情况变小
B.图(b)所示情况变大
C.图(a)、(b)所示两种情况都变小
D.图(a)、(b)所示两种情况都不变
9.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容器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D)
A.a点所受压强是2 000 Pa
B.b点所受压强是200 Pa
C.a点所受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压强之比为1∶4
D.b点所受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压强之比为4∶5
10.(2021·贵港质检)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底面积为500 cm2的圆柱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薄壁圆柱形容器B也置于水平地面上,该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200 cm2,内盛有8 kg的水。若将一物体M分别放在圆柱体A上表面的中央和浸没在容器B的水中时,圆柱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和水对容器B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则(C)
A.未放上物体M时,圆柱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105 Pa
B.容器B内水的体积为0.08 m3
C.物体M的密度为2.5×103 kg/m3
D.物体M未放入容器B时,容器B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4×104 Pa
二、填空题
11.(2021·荆州中考改编)为实现对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国启动了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关心关爱。小刚在接种新冠疫苗过程中,护士将液态疫苗吸进注射器是利用__大气压__完成的,注射器针头很尖,可以__增大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轻松刺穿皮肤完成疫苗注射。
12.(2021·重庆中考A)“沿洄划转如旋风,半侧船头水花没”,这是描写船过漩涡时,漩涡中心流速大,中心的水压__小于__(选填“大于”或“小于”)周围的水压而造成的惊险情景;峨眉山顶“煮米不成饭”,是因为峨眉山顶气压__低__(选填“高”或“低”),水的沸点低造成的。
13.(2021·钦州质检)如图所示,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一支铅笔的两端,拇指和食指受到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1__=__F2,p1__<__p2(两空均选填“>”“<”或“=”);若F2=1 N,笔尖的面积为1×10-6 m2,则p2=__1×106__ Pa。
14.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等深、等质量的不同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_小于__p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__小于__F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等于__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有三个小实验:甲为敞口烧瓶内装有保持95 ℃的热水来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乙为用装满水的杯子和盖着的薄塑料片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丙是充有一定量空气的气球。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请你推测:甲实验中的热水会__沸腾__;乙实验中薄塑料片会__下落__;丙实验中气球的体积会__变大__。
三、作图与简答题
16.(2021·防城港质检)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A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答:
17.请画出容器中水对B点的压力。
答:
18.(2021·南宁质检)如图甲是中国的南极泰山站的模型图,其主体建筑设计成“飞碟”形状,并且建在冰面立柱上,它采用轻质材料装配而成,为避免被南极强横风吹得移位,其独特的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了作用;图乙是英国南极科考站——哈雷Ⅵ的模型图,该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移动的科考站,它的立柱穿上了“滑雪板”,使得搬迁时不容易陷入雪中。请从物理角度分析:
(1)泰山站的“飞碟”形状为什么能避免被强横风吹得移位?
(2)哈雷VI的立柱穿“滑雪板”的作用。
答:(1)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小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大于向上的压力,使整体更加稳定,不会被强横风吹得移位;
(2)立柱穿上了“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
四、实验与探究题
19.(2021·钦州质检)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__(写出一种即可)。
(2)为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A和__B__(选填“B”“C”“D”或“E”)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如图D所示,将海绵一端用木块垫起,仍使小桌静止,与图C海绵凹陷程度相比,结果是__更小__(选填“更大”“一样”或“更小”)。
(4)如图E所示,将小桌和砝码沿海绵向右平移,与图C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结果是__更大__(选填“更大”“一样”或“更小”)。
(5)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__增大受力面积__(选填“增大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
20.如图是小明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探头放入酒精中,U形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液体内部存在__压强__;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有高度差,通过 __②__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密度__有关;
(4)拦河坝做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图__丙__和图__丁__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
2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__活塞__(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__静止__状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__二力平衡__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__偏小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__在注射器内装少量水,再排出空气__。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__减小摩擦__。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__活塞自身重力__(重力)__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 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__C__(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____。
五、计算应用题
22.(5分)冬天,河面结了一层较厚的冰,测得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8×104 Pa。小李的质量为50 kg,每只脚的着地面积相同,均为250 cm2,g取10 N/kg。求:
(1)小李站在冰面上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大?
(2)为了能安全地在冰面上行走,小李最多能背多少千克的物体?(行走时单脚着地)
解:(1)小李站在冰面上对冰面的压力:F=G=mg=50 kg×10 N/kg=500 N,(1分)
对冰面的压强:p===1×104 Pa;(1分)
(2)人和物体的最大重力之和:G总=F总=p大S′=2.8×104 Pa×250×10-4 m2=700 N,(1分)
由G=mg可得,人和物体的最大总质量:m总===70kg,(1分)
小李最多能背物体的质量:m物=m总-m人=70 kg-50 kg=20 kg。(1分)
23. (5分)如图所示,将一个两端带口的玻璃管下端附一个塑料片,竖直压入水面下20 cm深处,不使水进入管内,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试求:
(1)塑料片在水面下受到的压强是多少?方向如何?
(2)如果管内慢慢注入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酒精柱达到多高时,塑料片刚好脱落?
解:(1)h=20 cm=0.2 m,塑料片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ρ水gh水=1.0×103 kg/m3×10 N/kg×0.2 m=2 000 Pa。(2分)塑料片在水面下受到的压强的方向是向上的;(1分)(2)塑料片刚好脱落时,塑料片受到水向上的压强和酒精向下的压强相等,所以,p′=ρ酒gh酒=2 000 Pa。h酒===0.25 m=25 cm。(2分)
24.(10分)(2021·柳州中考)如图是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的底面积为S1=0.01 m2,盛有质量为m1=2.4 kg的盐水;乙的底面积为S2=0.012 m2。盛有深度为h2=0.25 m的酒精。已知盐水的密度ρ1=1.2×103 kg/m3,酒精的密度ρ2=0.8×103 kg/m3,g取10 N/kg。
(1)求甲中盐水的深度h1;
(2)求盐水在甲底部产生的压强p1;
(3)为使两种液体在各自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相等,小丁和小刚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如表),你认为他们的方案可行吗?请通过计算做出判断。
学生 设计方案
小丁 分别从甲、乙中抽出相同高度的盐水和酒精
小刚 分别从甲、乙中抽出相同体积的盐水和酒精
解:(1)甲容器中盐水的体积:V1===0.002 m3,(1分)
盐水的深度:h1===0.2 m。(1分)
(2)盐水在甲底产生的压强:p1=ρ1gh1=1.2×103 kg/m3×10 N/kg×0.2 m=2 400 Pa。(2分)
(3)小丁的方案:设抽取液体的高度均为h,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根据p=ρgh可得:ρ1g(h1-h)=ρ2g(h2-h),即:1.2×103 kg/m3×10 N/kg×(0.2 m-h)=0.8×103 kg/m3×10 N/kg×(0.25 m-h),解得:h=0.1 m,(2分)小刚的方案:设抽取液体的体积均为V,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圆柱形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p==,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V=0.000 75 m3,(3分)
所以两个人的方案都可行。(1分)
PAGE单元质量达标(三)(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2021·湘西州中考)中国有句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用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而不影响后面工作。从物理学角度来看“磨刀”是为了增大压强。请问是通过下面哪种方法来增大压强的( )
A.增大受力面积 B.减小受力面积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2.(2021·南通中考)用矿泉水瓶做的下列小实验中,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是( )
3.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
A.pAB.pA=pB>pC
C.pA>pB=pC
D.pA=pC4.(2021·防城港质检)在下列生活和生产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
5.图中小实验都与压强有关,其中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
6.(2021·宜昌中考)下列与压强有关的生产生活实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7.下列情景都与气压有关,其中有一种情景与其他三种的原理有所不同,这种情景是( )
A.刮大风时会有房屋顶部被大风掀起的情况
B.打开的窗户外有平行于墙壁的风吹过时,窗帘会飘出窗外
C.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会被“吸”向列车
D.拧开水龙头流出水
8.(2021·钦州质检)如图( )、( )所示,若分别沿虚线方向切去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A.图( )所示情况变小
B.图( )所示情况变大
C.图( )、( )所示两种情况都变小
D.图( )、( )所示两种情况都不变
9.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容器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受压强是2 000 Pa
B.b点所受压强是200 Pa
C.a点所受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压强之比为1∶4
D.b点所受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压强之比为4∶5
10.(2021·贵港质检)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底面积为500 cm2的圆柱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薄壁圆柱形容器B也置于水平地面上,该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200 cm2,内盛有8 kg的水。若将一物体M分别放在圆柱体A上表面的中央和浸没在容器B的水中时,圆柱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和水对容器B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则( )
A.未放上物体M时,圆柱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105 Pa
B.容器B内水的体积为0.08 m3
C.物体M的密度为2.5×103 kg/m3
D.物体M未放入容器B时,容器B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4×104 Pa
二、填空题
11.(2021·荆州中考改编)为实现对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国启动了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关心关爱。小刚在接种新冠疫苗过程中,护士将液态疫苗吸进注射器是利用__ __完成的,注射器针头很尖,可以__ 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轻松刺穿皮肤完成疫苗注射。
12.(2021·重庆中考A)“沿洄划转如旋风,半侧船头水花没”,这是描写船过漩涡时,漩涡中心流速大,中心的水压__ __(选填“大于”或“小于”)周围的水压而造成的惊险情景;峨眉山顶“煮米不成饭”,是因为峨眉山顶气压__ __(选填“高”或“低”),水的沸点低造成的。
13.(2021·钦州质检)如图所示,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一支铅笔的两端,拇指和食指受到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1__ __F2,p1__ __p2(两空均选填“>”“<”或“=”);若F2=1 N,笔尖的面积为1×10-6 m2,则p2=__ __ Pa。
14.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等深、等质量的不同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_ __p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__ __F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 __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有三个小实验:甲为敞口烧瓶内装有保持95 ℃的热水来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乙为用装满水的杯子和盖着的薄塑料片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丙是充有一定量空气的气球。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请你推测:甲实验中的热水会__ __;乙实验中薄塑料片会__ __;丙实验中气球的体积会__ __。
三、作图与简答题
16.(2021·防城港质检)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A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17.请画出容器中水对B点的压力。
18.(2021·南宁质检)如图甲是中国的南极泰山站的模型图,其主体建筑设计成“飞碟”形状,并且建在冰面立柱上,它采用轻质材料装配而成,为避免被南极强横风吹得移位,其独特的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了作用;图乙是英国南极科考站——哈雷Ⅵ的模型图,该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移动的科考站,它的立柱穿上了“滑雪板”,使得搬迁时不容易陷入雪中。请从物理角度分析:
(1)泰山站的“飞碟”形状为什么能避免被强横风吹得移位?
(2)哈雷VI的立柱穿“滑雪板”的作用。
四、实验与探究题
19.(2021·钦州质检)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 __(写出一种即可)。
(2)为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A和__ __(选填“B”“C”“D”或“E”)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如图D所示,将海绵一端用木块垫起,仍使小桌静止,与图C海绵凹陷程度相比,结果是__ __(选填“更大”“一样”或“更小”)。
(4)如图E所示,将小桌和砝码沿海绵向右平移,与图C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结果是__ __(选填“更大”“一样”或“更小”)。
(5)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__ __(选填“增大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
20.如图是小明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探头放入酒精中,U形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液体内部存在__ __;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有高度差,通过 __ __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 __有关;
(4)拦河坝做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图__ __和图__ __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
2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__ __(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__ __状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__ __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__ 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__ __。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__ __。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__ __ __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 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__ __(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__ __。
五、计算应用题
22.(5分)冬天,河面结了一层较厚的冰,测得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8×104 Pa。小李的质量为50 kg,每只脚的着地面积相同,均为250 cm2,g取10 N/kg。求:
(1)小李站在冰面上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大?
(2)为了能安全地在冰面上行走,小李最多能背多少千克的物体?(行走时单脚着地)
23. (5分)如图所示,将一个两端带口的玻璃管下端附一个塑料片,竖直压入水面下20 cm深处,不使水进入管内,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试求:
(1)塑料片在水面下受到的压强是多少?方向如何?
(2)如果管内慢慢注入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酒精柱达到多高时,塑料片刚好脱落?
24.(10分)(2021·柳州中考)如图是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的底面积为S1=0.01 m2,盛有质量为m1=2.4 kg的盐水;乙的底面积为S2=0.012 m2。盛有深度为h2=0.25 m的酒精。已知盐水的密度ρ1=1.2×103 kg/m3,酒精的密度ρ2=0.8×103 kg/m3,g取10 N/kg。
(1)求甲中盐水的深度h1;
(2)求盐水在甲底部产生的压强p1;
(3)为使两种液体在各自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相等,小丁和小刚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如表),你认为他们的方案可行吗?请通过计算做出判断。
学生 设计方案
小丁 分别从甲、乙中抽出相同高度的盐水和酒精
小刚 分别从甲、乙中抽出相同体积的盐水和酒精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