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训练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训练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24 10:5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自行车是一种环保型的交通工具,很适合人们上下班骑行及休闲运动骑行。自行车由若干部件构成,其中由有机合成材料构成的部件是( )
A.三角架 B.链条
C.塑料尾灯 D.钢圈
2.下列物质能为人们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能量的是( )
A.维生素 B.O2
C.淀粉 D.氯化钠
3.生活垃圾通常可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类。处置矿泉水瓶的正确方法是( )
A.扔进有害垃圾桶 B.扔进其他垃圾桶
C.扔进可回收物垃圾桶 D.看到垃圾桶就扔进去
4.吃馒头时,越嚼感觉越甜,是因为( )
A.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C.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D.口腔内产生了葡萄糖
5.“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吃霉变或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C.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D.微量元素对人体十分重要,应该大量服用
6.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腈纶
B.食用加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
C.补充维生素A可预防坏血病
D.铝镁合金属于复合材料
7.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归类
A 甲醛、霉菌毒素、亚硝酸钠 有毒物质
B 煤、酒精、天然气 化石燃料
C 甲烷、二氧化碳、醋酸 有机物
D 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合成材料
8.2020年,华为公司推出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5G折叠手机,塑料属于( )
A.天然材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9.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其主要原因是( )
A.铁锅价格便宜
B.铸铁锅的铁熔点高
C.铁锅烹饪的食物中留有铁元素
D.铁锅含有有机物必含的碳元素
10.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颁布施行.下列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是( )
A.用小苏打作发酵粉焙制糕点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C.用工业石蜡给水果上蜡“美容”
D.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11.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微量元素氟能防治龋齿,补充越多越好
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
C.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可大量食用
D.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每天应适量摄入
12.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能源 B.环保与安全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的乙醇汽油是一种新能源 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霉变的花生、大米含有黄曲霉素,绝对不能食用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材料
油脂、糖类是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人体适当补充碘元素可防骨质疏松 钢铁、硬铝和黄铜都是合金,纯铁比生铁的硬度更大、熔点更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3.化学是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将以下物质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活性炭 b.小苏打 c.生石灰 d.尿素 e.烧碱 f.维生素A
(1)属于化肥的是__ __;
(2)缺乏后会引起夜盲症的是__ __;
(3)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 __;
(4)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 __。
14.按要求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含Al(OH)3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

(2)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污水中含有的硫酸.

15.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中包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
(1)下列厨房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写编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小强家某天午饭的食谱如下表:
主食 馒头
副食 红烧排骨、花生米、清蒸鱼
饮料 牛奶
从营养学的角度考虑,你建议食谱中应增加 (填写编号)
A.油饼 B.烧豆腐 C.凉拌黄瓜 D.炒鸡蛋
16.下表是某品牌的风味酸牛奶每100 g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营养成分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钠 钙
质量 3.2 g 3.6 g 11.9 g 60 mg 80 mg
(1)人体必需的六大类基本营养素中, 除水外,表中没有标示的营养素是__ __。
(2)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__ __种。
(3)该酸牛奶的外包装是一种塑料制品, 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为减少“白色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__ __(答一点)。
(4)酸牛奶中的蔗糖,在胃肠道内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17. 著名历史文物《绢衣彩绘木俑》妆容考究、彩绘飘飘、锦衣罗衫,再现了唐代的繁荣、开放和包容。
(1)以蚕丝为原料可织成绢和绫,再用它们可做成襦裙和间裙。这些服饰的原材料属于____纤维,这种纤维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写一点)。
(2)木俑上的彩绘虽年代久远,仍色彩鲜艳,说明彩绘颜料的化学性质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18.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
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pH试纸。
根据以上试剂,请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中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__ __ __ __
向__ __,再加入维生素C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__ __。
A.金属镁 B.食盐
C.氢氧化钾 D.硫酸铜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 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滴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
汁液 新鲜西红柿的汁液 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
滴数 12 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两种汁液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测定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l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只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和0.04%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数据】
果味饮料 苹果汁 梨汁 0.04%的Vc溶液
滴加得滴数 40 10 20 5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Vc含量最高的是 ,含量为 (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 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
A.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四、综合应用题(8分)
20. 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其他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CCCCDA 7-12ACCADB
二、填空题
13.(1)d (2)f (3)c (4)b
14. (1)Al(OH)3+3HCl = AlCl3 +3H2O (2)Ca(OH)2+ H2SO4 = CaSO4 + 2H2O
15.(1)D A (2)C
16.(1)维生素 (2)3 (3)使用可降解塑料 (4)C6H12O6+6O26CO2+6H2O
17. (1)天然 透气性好 (2)稳定
三、实验探究题
18.(2)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NaOH溶液在滴加酚酞溶液后变红色,加入维生素C后变无色
(3)AC
(4)①新鲜西红柿的汁液
②缺乏维生素C的病人要多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和水果;要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19. 探究一:苹果汁 0.02%(或20mg/100mL)
探究一:【设计方案】将新鲜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分别挤入两个烧杯中,向取有等量高锰酸钾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两种黄瓜汁,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记录滴数。(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实验结论】(刚好褪色时)两种黄瓜的汁液所用的滴数不同。(与方案对应合理即可)
【实验反思】C
四、综合应用题
20.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70 g-363.4 g=6.6 g。
设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20gx 6.6 g

x=75%
答: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