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谷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安谷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0 22:5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贵州省安谷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9分,每小题3分)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读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节选自《咬文嚼字》
1.下列对本段文字的中心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A.字的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的区别。
B.字的直指的意义比联想的意义更有用。
C.字的联想的意义比直指的意义更有用。
D.字的难处在联想的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2.根据选文内容,下列“烟”字意义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 ??????? B.烟花三月下扬州
C.依依墟里烟? ????????? D.烟笼寒水月笼沙
3. 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科学的文字还是文学的文字,都必须做到让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完美结合起来。
B. 直指的意义固定、明显、确实,它更适宜于科学的文字,因为它可以使科学的文字更精确。
C. 联想的意义难用,但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它,因为它可以使诗文于含混中显得丰富。
D.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之所以妙,就在于它巧妙地使用了文字联想的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19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C.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离开
D.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落下
5.以下各组句子中,表现大鹏鸟“有待”的一组是( )(3分)
A.①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②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C.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D.①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逍遥游》起笔即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巨鲲变化为大鹏的不凡过程,使人感到惊骇万分,神奇莫测。当然,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
B.这个巨大的鹏鸟还要腾空而起,乘风做万里游。庄子对鹏飞冲天的情景,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形容,目的要给这个寓言故事造成一种神秘的气氛。
C.庄子用漫画式的笔触刻画了蜩与学鸠对大鹏鸟的奚落和嘲笑,其自鸣得意的口吻正表现出这两个小虫本身的可笑和可怜,亦说明“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
D.《逍遥游》的核心思想,旨在说明人应当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轻松自如。在庄子看来,即使是腾空高飞的大鹏,也仍然“有所待”,算不上“逍遥游”。
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5分)
译文:
⑵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8.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么人生态度?(5分)
9.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这种人生态度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 __________ 。 王勃《滕王阁序》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 ________ ,_________。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4题。(25分)
①有人带了礼物到碧溪岨,掌水码头的顺顺,当真请了媒人为儿子向渡船的攀亲起来了。老船夫慌慌张张把这个人渡过溪口,一同到家里去。翠翠正在屋门前剥豌豆,来了客并不如何注意。但一听到客人进门说“贺喜贺喜”,心中有事,不敢再呆在屋门边,就装作追赶菜园地的鸡,拿了竹响篙唰唰的摇着,一面口中轻轻喝着,向屋后白塔跑去了。
②来人说了些闲话,言归正传转述到顺顺的意见时,老船夫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很惊惶的搓着两只茧结的大手,且神气中则只像在说:“那好,那好,”其实这老头子却不曾说过一句话。来人把话说完后,就问作祖父的意见怎么样。老船夫笑着把头点着说:“大老想走车路,这个很好。可是我得问问翠翠,看她自己主意怎么样。”来人走后,祖父在船头叫翠翠下河边来说话。
③翠翠拿了一簸箕豌豆下到溪边,上了船,娇娇的问他的祖父:“爷爷,你有什么事?”祖父笑着不说什么,只看着翠翠,看了许久。翠翠坐到船头,低下头去剥豌豆,耳中听着远处竹篁里的黄鸟叫。翠翠想:“日子长咧,爷爷话也长了。”翠翠心跳着。过了一会祖父说:“翠翠,翠翠,先前来的那个人来作什么,你知道不知道?”翠翠说:“我不知道。”说后脸同颈脖全红了。祖父看看那种情景,明白翠翠的心事了,便把眼睛向远处望去,在空雾里望见了十五年前翠翠的母亲,老船夫心中异常柔和了。轻轻的自言自语说:“每一只船总要有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个巢。”他同时想起那个可怜的母亲过去的事情,心中有了一点隐痛,却勉强笑着。
④祖父说:“翠翠,船总顺顺家里请人来作媒,想讨你作媳妇,问我愿不愿。我呢,人老了,再过三年两载会过去的,我没有不愿的事情。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想想,自己来说。愿意,就成了;不愿意,也好。”翠翠明白了,人来做媒的大老!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的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
⑤祖父又说:“大老是个有出息的人,为人又正直,又慷慨,你嫁了他,算是命好!”
⑥见翠翠总不作声,祖父于是笑了,且说:“翠翠,想几天不碍事。洛阳桥并不是一个晚上造得好的,要日子咧。前次那人来的就向我说到这件事,我已经就告过他: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规矩。想爸爸作主,请媒人正正经经来说是车路;要自己作主,站到对溪高崖竹林里为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是马路,——你若欢喜走马路,我相信人家会为你在日头下唱热情的歌,在月光下唱温柔的歌,一直唱到吐血喉咙烂!”
⑦翠翠不作声,心中只想哭,可是也无理由可哭。祖父再说下去,便引到死去了的母亲来了。老人说了一阵,沉默了。翠翠悄悄把头撂过一些,祖父眼中业已酿了一汪眼泪。翠翠又惊又怕怯生生的说:“爷爷,你怎么的?”祖父不作声,用大手掌擦着眼睛,小孩子似的咕咕笑着,跳上岸跑回家中去了。翠翠心中乱乱的,想赶去却不赶去。
⑧雨后放晴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溪边芦苇水杨柳,菜园中菜蔬,莫不繁荣滋茂,带着一分有野性的生气。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窸窸作声。枝头新蝉声音已渐渐洪大。两山深翠逼入竹篁中,有黄鸟与竹雀杜鹃鸣叫。翠翠感觉着,望着,听着,同时也思索着:“爷爷今年七十岁……三年六个月的歌——谁送那只白鸭子呢?……得碾子的好运气,碾子得谁更是好运气?……”
⑨痴着,忽地站起,半簸箕豌豆便倾倒到水中去了。伸手把那簸箕从水中捞起时,隔溪有人喊过渡。
节选自《边城·十一》
11.文中4次描写翠翠剥豌豆的细节,请分别简要概括这些细节刻画了翠翠什么样的心理变化?(5分)

12.文章第⑧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13.根据选文,简要分析翠翠这一人物形象。(6分)

14.祖父又说:“大老是个有出息的人,为人又正直,又慷慨,你嫁了他,算是命好!” 为什么“翠翠不作声,心中只想哭,可是也无理由可哭”? (8分)

第Ⅱ卷(表达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15.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膨胀?? 讥诮?? 日薄西山?? 见微知著
B.胆怯?? 埋怨?? 回长荡气 ??涸辙之鲋
C.逻缉?? 流弊?? 得鱼忘筌?? 鲲鹏展翅
D.嗫嚅?? 绻缩?? 川流不息 形影相吊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B. 操场上人声鼎沸,同学们仍然安然无恙地在教室看书、做作业。
C.《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科技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国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是几代航天人百折不挠、大力拼搏的结果。
B.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C.“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曲折动人、流芳千古,也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七夕”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面纱,这是只属于中国才会有的浪漫。
D、近来,网络传媒的可信度遭遇冲击,“百度排名”首当其冲,受到众多商家的质疑。
18.选出填入横线处上下句衔接最顺畅的一项是( )(3分)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 , 。 ,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①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②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③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④情感还没有凝炼
⑤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
A. 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 ⑤④③②① D.⑤④③①②
19.将“大海”、“思维”、“翅膀”三个词语连缀扩展成一段话,或描述一种情影,或陈述一种见解。(60字左右)(4分)

20.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它对人生的启发。(20字内) (4分)
一只狐狸想钻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墙洞很小,狐狸钻不过去,只好在洞外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钻过墙洞。狐狸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肥了,想钻出墙洞却钻不出去,只好又饿了七天,把身体再瘦下来,才钻了出去。
答:
六.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了。
——泰戈尔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11.相对平静的心理——掩饰忐忑的心理——排解不安的心理——矛盾慌乱的心理
12.写优美的自然环境,烘托出人性之美,写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写天气渐热,虫鸟乱鸣,也侧面烘托了翠翠有点烦躁的内心。
17、D (A成分残缺,在“大幅提升”后加“的见证”;B.搭配不当,“效率”不能用“完善”,应用“提高”。C.句式杂糅,“只属于”和“才会有”删一个。)
18、B.
19、答案 示例:我喜欢在大海边静静地思考。当躯体休息的时候,我面对浩瀚无边的大海,像面对缥缈无边的星空一样,思维的翅膀在这广阔的天地里飞得很远很远。
20、答案 示例一:生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人生重在经历。示例二:人不能有贪欲,贪婪的人最终还是会两手空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