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探索------工程类应用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工程应用题。
2、通过探究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数学学习习惯。从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出解决问题的等量关系。
难点: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方法为主,当堂训练,启发诱导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工程问题中有哪些公式(基本数量关系)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各队合作工作效率=各队工作效率之和
甲的工作量 + 乙的工作量 = 工作总量1
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要4天,乙单独完成要6 天,则:
甲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_____
乙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_____
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
乙3天的工作量是_______
乙x天的工作量是_______
(二)自主学习、探究解读
例1、学校校办厂需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徒弟单独完成要15天,师父单独完成要10天,如果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师生合作完成】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量
徒弟 x
师父 x
等量关系: 徒弟的工作量 + 师父的工作量 = 工作总量1
解:设两人合作x小时完成此工作,
依题意,得: 解得: x=6
答:两人合作6小时完成.
变式1、学校校办厂需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徒弟单独完成要15天,师父单独完成要10天,如果徒弟先做9天,后因徒弟有其他任务调离,余下的任务由师父单独完成,那么师父还有几天才能完成?
【学生独立填写表格,列出方程】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量
徒弟 9
师父 x
等量关系:徒弟的工作量 + 师父的工作量 = 工作总量1
解:设师父还需x小时完成此工作,
依题意,得: 解得 x=4
答:师父还要4小时完成.
变式2、学校校办厂需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徒弟单独完成要15天,师父单独完成要12天,如果徒弟先做6天,余下的任务由师徒两人合作完成,那么还需要合作几天才能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此题的解答过程,学生板演及分析。注意巡堂过程中发现新方法】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量
徒弟 x+6
师父 x
等量关系: 徒弟的工作量 + 师父的工作量 = 工作总量1
解:设两人合作还需x小时完成此工作,
依题意,得: 解得 x=4
答:两人合作还要4小时完成.
【法2: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列方程解题】
前段工作时间:6天,前段工作量:
后段工作时间:x天,后段工作量: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互动游戏:请同桌之间模仿变式2互相出题(不考虑实际意义,只列方程,不解答案)
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思考1:一项工作,一个人工作4个小时能完成,则这个人的工作效率是 。
思考2:一项工作,5个人4个小时才能完成。
(1)人均效率(一个人做一小时的工作量)是 。
(2)这项工作由3人来做,x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是 。
方法总结:
解这类问题常常把总工作量看作1,
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
例2:整理一批数据,由一个人做需8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些人做2小时,再增加5人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怎样安排参与整理数据的具体人数?
引导学生填写表格:
人均工作效率 工作人数 每人工作时间 工作量
先 2
后 8
等量关系: 先做的工作量 + 后做的工作量 = 工作总量的
解:设先安排了x人工作2小时。
根据题意,得 解得: x=2
答:应先安排2名工人工作2小时。
【小组合作】
一个水池装有一进水管和一排水管,单开进水管10分钟注满水池,单开排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排完。若池中无水,两管同开,问几分钟可注满水池?
【小组讨论后小组展示】
等量关系:注入量-放出量=缸的容量
(四)总结反思,拓展提升
本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工程问题,它的基本算例是: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这三个基本量的关系是:
工作量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工作总量通常看作单位“1”
(五)作业布置
P18习题 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