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同步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同步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4 09:34:5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一、选择题
1.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西部大开发中,2 ( http: / / www.21cnjy.com )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被称为“天路”,故C符合题意。ABD均是“一五计划”成果,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下图中 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5月1日,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成立了第一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图中①处是内蒙古自治区,A符合题意;图中②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中③是西藏自治区,图中④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从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
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
A.实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城镇居民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分析可知:这些数字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故选项C符合题意;1956年底,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就完成了,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20世纪40年代就确立了,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农村经济改革于1979年开始了,城市经济改革于1981年开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1教育网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全国共设立了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
A.10个 B.8个 C.6个 D.5个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所以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本题答案为D。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西藏自治区
【答案】C
【分析】
【详解】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确定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没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所以答案选C。
6.“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答案】B
【详解】
“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是我我省级少数民族自治机构,这些称谓是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故答案选B。
7.我国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答案】B
【详解】
目前,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区有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我国5个自治区的建立时间如下:1、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3、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4、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5、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故B项正确,排除ACD。
8.近年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由于 ( )
A.实行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B.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C.实行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 D.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答案】B
【分析】
【详解】
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据此可知,B符合题意。AC选项各民族共同发展是我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D选项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故选B。
9.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一国两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D
【详解】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要求选出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来源:21cnj*y.co*m】
10.我国现有的少数民族有
A.45个 B.46个 C.55个 D.56个
【答案】D
【详解】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国家。汉族为主的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故D符合题意;A、B和C的数字与我国少数民族的个数不符合,排除。故选D。
11.“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韩红《天路》歌中的“天路”是指2006年全线通车的
A.兰新铁路 B.成昆铁路 C.青藏铁路 D.包兰铁路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条神奇的天路……”韩红《天路》歌中的“天路”是指2006年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C正确; 1965年,兰新铁路建成通车,A排除;成昆铁路于1970年全线竣工运营,B排除;包兰铁路于1958年通车,D排除。故选C。
12.我国振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大举措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为了促进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和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党和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故C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是我国的民族政策,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求同存异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团结,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正确;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排除A;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排除CD.。故选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4.图中第一个建立起来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西藏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内蒙古自治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立于1947年,是我国第一个建立起来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C符合题意;西藏自治区于1965年成立。A不符合题意;广西壮族自治区于1958年成立。B不符合题意;宁夏回族自治区于1958年成立。D不符合题意;故选C。【版权所有:21教育】
15.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于1947年4月。因此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选项A符合题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于1955年10月,B排除;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于1958年3月,C排除;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于1958年10月,D排除。故选A。2·1·c·n·j·y
1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目前,我国建立的自治区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1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共有多少个民族组成( )
A.50 B.56 C.49 D.75
【答案】B
【详解】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目前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已经识别和认定的民族共有56个。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是平等。故B符合题意;A、C和D数字不符合事实。排除。故选B。
18.201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迎来自治区政府成立60周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实施的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B.它与特区政府享有同样的权力
C.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D.由当地民族自己管理地方的外部事务
【答案】A
【详解】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A符合题意;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力低于特区政府,它只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当地民族自己管理地方的内部事务,BCD均错误;故选A。
19.目前云南全省共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共37个民族自治地方,这表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答案】A
【详解】
根据“共37个民族自治地方”可知在这些地方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故选A;BCD中的制度与“共37个民族自治地方”不符,排除。
20.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A符合题意;求同存异是万隆会议中周恩来提出的,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之一,故B不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针对国家统一问题,而非民族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党就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国策,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22.根据国务院规定:“由各少数民族聚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自2017年起广西“三月三”被定为法定节日,这说明广西实行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改革开放政策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国策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故A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是对内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和对外建立经济特区等开放,故B不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一国两制”国策是针对澳门、香港和台湾问题设定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3.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B
【详解】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国策。故B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在农村实行的政策,排除C;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排除D。故选B。
24.建国以来,我国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异常鲜艳。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
A.依法治国方针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改革开放政策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族团结、民族发展,使我国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异常鲜艳,所以C项符合题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是我国治国方式的一次重大历史陆进步,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答案为C。21·cn·jy·com
25.“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 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www-2-1-cnjy-com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答案】C
【详解】
根据“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 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可知材料意思是在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即可实行民族自治,由此可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C;综上所述可知ABD不符合题意,排除。【出处:21教育名师】
2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木政治制度 .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体现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答案】B
【详解】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实施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并非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B符合题意,A排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C排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D排除。故选择B。
27.《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
【答案】B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融合成了中华民族,通过题干“……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分析可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28.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它们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这说明
A.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B.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C.西部大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D.实行优惠政策促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答案】A
【详解】
分析材料“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整理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可知,材料说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故选项A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是对生产资料进行公有制改造,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西部大开发,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未体现民族关系,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A.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D.加强各民族团结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建设。因此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30.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有56个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因此,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这是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B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国两制是为解决祖国统一,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31.“去年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材料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A.推行了民主改革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C.逐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D.完成了农村经济改革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共享发展理念,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去年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材料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逐步走向富裕,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推行了民主改革、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完成了农村经济改革,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32.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原称“夷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彝”,意为房子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A
【详解】
依据题干“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策”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一国两制“是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排除;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不是专门解决民族问题,排除;D项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主要是处理政党问题的政策,排除。故选A。
33.如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多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政策实行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答案】D
【详解】
根据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十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区,由当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它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D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原则,A排除;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政策实行与西藏自治区成立没有直接关系,B排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与图表现象没有直接关系,C排除。故选择D。
34.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卓有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效,并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据此可知( )
A.少数民族古籍是出版业重点 B.民族英雄史诗得到广泛传播
C.国家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D.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工作卓有成效,并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可知,材料表明国家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所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在题干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C。
35.国家投入巨资对拉萨的布达拉 ( http: / / www.21cnjy.com )宫、青海的塔尔寺、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等文物古迹进行维修。其中仅在1989-1994年对布达拉宫的维修,就投入资金5500万元,耗用黄金100公斤。这说明( )
A.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B.我国各族人民一律平等
C.国家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D.国家保护自然旅游资源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国家投入巨资对拉萨的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等文物古迹进行维修……”,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文物古迹都属于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反映了国家重视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C正确;ABD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
36.学者汪辉评论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该制度
A.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成功运用 B.奠定了国家外交政策的基础
C.使两岸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D.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答案】D
【详解】
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制度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一国两制有关,与题意不符;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处理民族关系的,与外交政策无关;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无关。故选D
37.下图是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折线图,导致下图结果出现的原因有(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引导
③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战略 ④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共同努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疆地区属于少数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聚居的地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故①符合题意;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故②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故③符合题意;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故④符合题意。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21*cnjy*com
3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宪法的规定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 B.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C.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既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部的事务,又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由此可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首要目的是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故选项A符合题意;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结果,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目的,故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39.1978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总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③改革开放的推动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国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采取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1978年以来,实行了改革开放;20世纪末,实行了西部大开放战略,这些措施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GDP不算增长,故D正确;ABC不全面,故排除ABC项。故选D。
40.一五期间,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40个项目安排在少数民族地区,如内蒙古包头钢铁基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等,并配套建设了一批能源和交通项目。这说明我国
A.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 B.促进民族平等
C.重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D.加强民族团结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一五期间,苏联156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援建项目中有40个项目安排在少数民族地区……”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也比较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由此可见我国重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C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关注,没有体现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A排除;促进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符合我国的民族政策,但是题干的主旨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关注,主要说明我国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BD排除。故选C。
41.“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材料中“这一制度”是指: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答案】C
【详解】
“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验”说明这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重要的民主政治制度,A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不合题意,B错误;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政策,D错误。综上故选C。
4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为了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大团结,中共确立了(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C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排除AD。故选C。
43.每年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生态环境 B.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C.实现祖国统一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各民族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繁荣,每年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故D正确;改善生态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不单是少数民族的责任,故排除A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也是为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故排除D项;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故排除C项。故选D。
44.如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成促进了西藏的发展,故C正确;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有利于人们发挥民主权力,故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的外交原则,故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与西藏无关,故排除D项。故选C。21cnjy.com
45.“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和而不同”文化观念在民族政策中的体现,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新中国成立后实践这一理念的治国策略是
A.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大力提倡“求同存异”
【答案】B
【详解】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易其宜”是“和而不同”文化观念在民族政策中的体现,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他们因时、因地、因族制宜,赢得了不同民族群体的拥护。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故B符合题意;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不属于民族政策,排除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属于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排除CD。故选B。
二、综合题
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是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进入新世纪,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对少数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某铁路计划投资约262亿元。这条铁路全长1142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2)材料中二提到的是哪条铁路?这条铁路是我国实施什么战略的标志性工程?
【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意义:体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青藏铁路;西部大开发战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战争的隆隆炮火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正式诞生,开辟了内蒙古发展的新纪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根据材料二“这条铁路全长1142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青藏铁路,这条铁路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了西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开通的青藏铁路,被高原人民成为“吉祥的天路”。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47.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2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网体意识。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竟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什么制度?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列举一名课本中提到的援藏干部。
(2)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20世纪末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列举我国建立的五个省级自治区。
(3)从图二、图三中,你看到了党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做出了哪些努力?
【答案】(1)民族区城自治制度,55个,孔繁森
(2)西部大开发战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放自治区。
(3)派出大批干部援助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在少数民族地区修建铁路,加强交通道路的建设等。
【详解】
(1)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可知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竟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城自治制度,我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课本中提到的援藏干部,如孔繁森。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20世纪末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建立的五个省级自治区,如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于1947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于1955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于1958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于1958年10月;西藏自治区建立于1965年7月。
(3)根据图二、图三,结合所学知识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党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派出大批干部援助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在少数民族地区修建铁路,加强交通道路的建设等。
48.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民族区城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www.21-cn-jy.com
(1)根据材科一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国家和少数民族地区各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团结奋斗、阔步前进,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今天的西藏,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已经迈入了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跨越式发展和科学发展轨道。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以来取得历史性跨越的原因有哪些?再根据所学写出其他几个民族自治区。
材料三: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就是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荒,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3)根据材料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步骤和重点是什么?
【答案】(1)内容:在国家的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意义: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自治权利,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2)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和推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西藏地区人民的努力;内地和西藏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等等。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3)重点:主要就是开荒,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逐步形成跨行政区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区域发展。
【详解】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民族区域自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可以看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包括: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国家而言:有利于国家统一稳定,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团结奋斗,阔步前进,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以来取得历史性跨越的原因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第二问,目前我国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除西藏自治区外,还有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就是要开荒,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可以看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步骤和重点是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4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由于恶劣的交通状况,直至上世纪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仍是难以进入之地。上世纪50年代中国解放军修通了哪些公路,结束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材料三:进入新世纪,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对少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某铁路计划投资约262亿元。这条铁路全长1142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1)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制度,目前已建立几个省级自治区 本项制度的实施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提到的是哪几条公路 (回答两条即可)是在什么期间修筑的
(3)材料三中提到的这条铁路是实施什么战略的标志性工程
【答案】(1)五个;对祖国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青藏、川藏、新藏三条公路;一五计划期间
(3)西部大开发战略
【详解】
(1)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我国先后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放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中“上世纪50年代“这个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这几条公路指的是一五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完成,取得的主要成就有: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底,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50.歌声承载着历史,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歌声响彻全世界)
材料一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
(1)材料一中的“歌曲”在哪次会议中被定为代国歌?这首“歌曲”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的天安门广场上被奏响,是为了庆祝哪一重大盛典?
(歌声激励保家国)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的目的是什么?当时率军参战的司令员是谁?
(歌声谱写大篇幸)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起应城,奇迹般地聚起座会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
(3)材料三中“一九七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那是一个春天”中的“春天”的到来与党的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相关?“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的“诗篇”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该“诗篇”指的是哪一事件?2-1-c-n-j-y
(歌声彰显民族情)
材料四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4)为了确保“五十六个兄弟姐妹”平等、团结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国大典。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彭德怀。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设立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接受国家统一领导(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详解】
(1)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将《义勇军进行曲》确立为代国歌。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的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
(2)第一问:根据“保和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保家卫国。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彭德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
(3)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这里的“春天”指的是改革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因此这个“圈”指的是经济特区。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喻指邓小平南巡视察讲话。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指明了方向。21*cnjy*com
(4)第一问:根据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可知,为解决少数民族问题,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因此前提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51.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是新中国民族政策的胜利,从而实现了祖国大陆领土和主权的统一。
材料二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材料三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出现于什么时间?
(2)材料二表明我国少数民族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目前我国有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3)材料三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你对当前建设和谐民族关系有何建议?
【答案】(1)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
(3)国家制定的恰当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自己的努力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国家要注意少数民族的发展。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与西藏和平解放有关;出现于1951年。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表明我国少数民族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前我国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3)依据材料三“家采取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的信息可知,材料三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国家制定的恰当的政策,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自己的努力;当前要建设和谐民族关系,应该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国家要注意少数民族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一、选择题
1.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下图中 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 B.②
C.③ D.④
3.从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
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
A.实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全国共设立了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
A.10个 B.8个 C.6个 D.5个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西藏自治区
6.“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7.我国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8.近年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由于 ( )
A.实行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B.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C.实行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 D.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9.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一国两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我国现有的少数民族有
A.45个 B.46个 C.55个 D.56个
11.“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韩红《天路》歌中的“天路”是指2006年全线通车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兰新铁路 B.成昆铁路 C.青藏铁路 D.包兰铁路
12.我国振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大举措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1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求同存异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4.图中第一个建立起来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西藏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15.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1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目前,我国建立的自治区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共有多少个民族组成( )
A.50 B.56 C.49 D.75
18.2018年10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宁夏回族自治区迎来自治区政府成立60周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实施的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B.它与特区政府享有同样的权力
C.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D.由当地民族自己管理地方的外部事务
19.目前云南全省共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共37个民族自治地方,这表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www.21-cn-jy.com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20.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
22.根据国务院规定:“由各少数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自2017年起广西“三月三”被定为法定节日,这说明广西实行的是【来源:21cnj*y.co*m】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改革开放政策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国策
23.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政治协商制度
24.建国以来,我国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异常鲜艳。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
A.依法治国方针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改革开放政策
25.“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 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21cnjy.com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2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木政治制度 .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体现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27.《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皮书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
28.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整理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它们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这说明www-2-1-cnjy-com
A.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B.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C.西部大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D.实行优惠政策促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A.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D.加强各民族团结
30.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政治协商制度
31.“去年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材料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A.推行了民主改革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C.逐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D.完成了农村经济改革
32.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夷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彝”,意为房子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21教育网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33.如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多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政策实行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34.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卓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成效,并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据此可知( )
A.少数民族古籍是出版业重点 B.民族英雄史诗得到广泛传播
C.国家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D.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
35.国家投入巨资对拉萨的布达拉宫、青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塔尔寺、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等文物古迹进行维修。其中仅在1989-1994年对布达拉宫的维修,就投入资金5500万元,耗用黄金100公斤。这说明( )
A.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B.我国各族人民一律平等
C.国家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D.国家保护自然旅游资源
36.学者汪辉评论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该制度21·世纪*教育网
A.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成功运用 B.奠定了国家外交政策的基础
C.使两岸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D.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7.下图是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折线图,导致下图结果出现的原因有(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引导
③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战略 ④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共同努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宪法的规定21·cn·jy·com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 B.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C.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
39.1978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总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③改革开放的推动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0.一五期间,苏联15 ( http: / / www.21cnjy.com )6个援建项目中有40个项目安排在少数民族地区,如内蒙古包头钢铁基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等,并配套建设了一批能源和交通项目。这说明我国2-1-c-n-j-y
A.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 B.促进民族平等
C.重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D.加强民族团结
41.“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材料中“这一制度”是指: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4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步表彰大会上说:“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为了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大团结,中共确立了( )【出处:21教育名师】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3.每年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生态环境 B.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C.实现祖国统一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44.如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45.“修其教不易其俗,齐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政不易其宜”是“和而不同”文化观念在民族政策中的体现,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新中国成立后实践这一理念的治国策略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大力提倡“求同存异”
二、综合题
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是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进入新世纪,党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政府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某铁路计划投资约262亿元。这条铁路全长1142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2)材料中二提到的是哪条铁路?这条铁路是我国实施什么战略的标志性工程?
47.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 ( http: / / www.21cnjy.com )2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网体意识。观察如图回答问题。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竟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什么制度?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列举一名课本中提到的援藏干部。
(2)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20世纪末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列举我国建立的五个省级自治区。
(3)从图二、图三中,你看到了党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做出了哪些努力?
48.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民族区城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1)根据材科一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国家和少数民族地区各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在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团结奋斗、阔步前进,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今天的西藏,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已经迈入了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跨越式发展和科学发展轨道。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以来取得历史性跨越的原因有哪些?再根据所学写出其他几个民族自治区。
材料三: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要开荒,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3)根据材料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步骤和重点是什么?
4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由于恶劣的交通状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至上世纪初,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仍是难以进入之地。上世纪50年代中国解放军修通了哪些公路,结束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材料三:进入新世纪,党和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政府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某铁路计划投资约262亿元。这条铁路全长1142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1)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制度,目前已建立几个省级自治区 本项制度的实施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提到的是哪几条公路 (回答两条即可)是在什么期间修筑的
(3)材料三中提到的这条铁路是实施什么战略的标志性工程
50.歌声承载着历史,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歌声响彻全世界)
材料一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
(1)材料一中的“歌曲”在哪次会议中被定为代国歌?这首“歌曲”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的天安门广场上被奏响,是为了庆祝哪一重大盛典?
(歌声激励保家国)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的目的是什么?当时率军参战的司令员是谁?
(歌声谱写大篇幸)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起应城,奇迹般地聚起座会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
(3)材料三中“一九七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那是一个春天”中的“春天”的到来与党的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相关?“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的“诗篇”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该“诗篇”指的是哪一事件?
(歌声彰显民族情)
材料四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4)为了确保“五十六个兄弟姐妹”平等、团结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21*cnjy*com
51.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是新中国民族政策的胜利,从而实现了祖国大陆领土和主权的统一。
材料二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材料三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1*cnjy*com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出现于什么时间?
(2)材料二表明我国少数民族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目前我国有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3)材料三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你对当前建设和谐民族关系有何建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