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同步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同步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4 09:38: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漫画《回来吧,就缺你了!》,画中的“母亲”怀抱中有两个“孩子”,正等待另一个“孩子”回来。被等待的“孩子”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答案】C
【详解】
据题干《回来吧,就缺你了!》的漫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画中正在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台湾。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997年7月1日零点,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正式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历经沧桑的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现在只有台湾问题尚未解决,“台湾”即是被等待的“孩子”,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下列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②连战动向中国大陆
③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④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台湾调整三不政策是198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连战动向中国大陆是200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是2015年,九二共识1992年,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来源:21cnj*y.co*m】
3.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详解】
西藏和平解放是在1951年,排除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祖国统一方面取得的成就。②③④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4.2017年12月14日,著名诗人余光中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仙逝。“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他的诗作《乡愁》里提到的是我国尚未回归的哪一个地区: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西藏
【答案】A
【详解】
据“大陆”“海峡”“尚未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归”等关键词可以推断这一地区是台湾,西藏于1951年和平解放,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
解决材料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从中提取关键信息。
5.2015年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是
A.胡锦涛 B.华国锋 C.江泽民 D.习近平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中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所以D项符合题意;201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华国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6.1992年,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是(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连战访问中国大陆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实现“三通”
【答案】C
【详解】
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著名的“九二共识”,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C正确;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两岸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A排除; 2005年,连战访问中国大陆,B排除;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即通航、通邮、通商,D排除。故选C。
7.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隔绝状态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国民党“和平之旅”访问大陆 B.汪辜会谈
C.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D.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隔绝状态,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是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隔绝状态的历史事件,不符合题意;故选D。
8.“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
A.和平统一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九二共识”的达成,对于我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关系重大,这对促进两岸交流提供了思想基础,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21·cn·jy·com
9.2019年12月,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痛批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让台湾失去很多参与国际组织的机会。“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调整“三不”政策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加强两岸文化交流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海协会与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湾海基会受权就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事宜进行协商,经过当年10月香港会谈及其后一系列函电往来,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的共识,后来被概括为“九二共识”,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是“九二共识”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21cnjy.com
10.20世纪90年代,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汪辜会谈
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D.江泽民八项主张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共识,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九二共识的核心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满足了两岸的最低底线,使两岸两党都不必否认自己的立场,能在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进行政治协商,A符合题意;汪辜会谈的时间是1993年,B不符合题意;2008年,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C不符合题意;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2015年11月两岸领导人举行了1949年以来首次会面,这次会面是( )
A.胡锦涛会见连战 B.习近平会见连战
C.胡锦涛会见马英九 D.习近平会见马英九
【答案】D
【详解】
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D正确,BC排除;2005年4月,应当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两人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A排除。故选D。
12.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关系形成的“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
A.两种制度设想 B.一个中国原则
C.政治谈判形式 D.加强经济交流 互补互利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指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两种制度设想和“九二共识”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政治谈判形式属于双方谈判的方式,和谈判内容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加强经济交流,补互利属于“汪辜会谈”的内容,与“九二共识”内容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加强经济合作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C正确;和平统一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排除A;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排除B;加强经济合作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排除D。故选C。【出处:21教育名师】
14.“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的时间
A.1987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7年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峡两岸关系迅速发展,于1992年,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是
A.胡锦涛和连战 B.邓小平和蒋经国
C.习近平和马英九 D.胡锦涛和马英九
【答案】C
【详解】
2015年,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C正确;2005年,胡锦涛和连战会晤,这是自1945年重庆谈判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会面,A排除; BD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21教育网
16.邓小平说:“是社会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 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www.21-cn-jy.com
A.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B.坚持和平统--的基本方针
C.倾向于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D.台湾应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B选项符合题意。ACD三个选项都与题干材料“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1992年,“海协会”角“海基会”达成“九二我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原则
D.互补互利原则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海协会”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基会”达成“九二我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和避干戈。”27年前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迈出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一步。这个“共识”是
A.实行“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
C.坚持和平统一
D.发展社会主义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海基会和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协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故B项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是我国实行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政策,故排除A项。大陆主张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故排除C项。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成为也不可能成为两岸的共识,故排除D项。故选B。
19.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前提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谈判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中国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两岸交往开始日趋紧密,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促进了两岸的交流。但是两岸发展的前提必须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所以,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最根本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不是最根本前提,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0世纪90年代,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大陆的海协会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湾的海基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①②项符合题意。③项是2008年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③的BCD三项。故选A。
21.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之所以迅速发展,最根本的一点是
A.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
C.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 D.“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共同促进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海峡两岸经济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交流”“最根本”,理解题意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之所以迅速发展,前提是海峡两岸的密切交往。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定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随之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也促进了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但不是根本原因,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程度型选择题又叫最佳型选择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题干同备选项之间都有内在联系,一般是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也有说明与被说明、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本题对“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之所以迅速发展”的解释,结合课本所学,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前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海峡两岸的密切交往,由此确定最佳选项。
22.土豆,在大陆称“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铃薯”,在台湾叫“花生”……为了克服交流的障碍,历经近3年努力,两岸合编的语文工具书《两岸常用词典》于2012年2月编纂完成。它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从根本上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答案】A
【详解】
依据题文信息“两岸合编的语文工具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岸常用词典》于2012年2月编纂完成”,结合所学可知,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两岸的隔绝状态,从此两岸人民的经济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题文信息反映的是文化方面的交流。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故应选A。
23.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是指 (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答案】A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九二共识是指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共识,各自以口头表述的方式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立场与态度。所以答案选A。
24.1992年,祖国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其核心是( )
A.制定和平统一方案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落实八项主张要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九二共识的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海峡两岸的交往
25.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
A.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87年台湾当局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三不”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题文材料发生在1987年,这反映了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26.2017年11月8日中国国民党前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席洪秀柱受邀出席“第十四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活动,洪秀柱致辞时表示:“任何伤害两岸人民利益福祉、悖离历史主题、及违逆时势所趋的分裂主张,必然经不起时代的考验,得不到两岸人民的认同,只能沦为历史的灰烬。”这一事实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A.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发展 B.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
C.反“台独”、反分裂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呼声 D.“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答案】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任何伤害两岸人民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益福祉、悖离历史主题、及违逆时势所趋的分裂主张,必然经不起时代的考验,得不到两岸人民的认同,只能沦为历史的灰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实说明反“台独”、反分裂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呼声。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不符合史实,可排除;选项D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可排除。故选C。
www-2-1-cnjy-com
27.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调整“三不”政策,结束了海峡两岸同胞隔绝的状态,这一隔绝状态开始于
A.1895年 B.1945年 C.1949年 D.1956年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由此海峡两岸同胞进入了较长的隔绝状态,故选C;1895年后,台湾虽然被日本占据,但在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是有回归到中国的,因此1987年的隔绝状态并不是从1895年和1945年开始的,排除AB;1956年并不符合题意“开始于”的限定条件,故排除D。
28.标志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是
A.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九二共识” D.江泽民八项主张
【答案】C
【详解】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C符合题意;ABD项都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的交往,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择C。
29.对如下图的理解认识不恰当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对台湾的基本方针
C.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经没有任何障碍因素
D.海峡两岸的关系迈进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答案】C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汪辜会谈”“习马会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汪辜会谈"是在两岸两会于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举行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015年,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因此尽管有台独”分裂分子和外部势力干涉,但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因此理解认识不恰当的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经没有任何障碍因素”,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0.“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和平共处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内容是余光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愁,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思念,表达了作者渴望统一的愿望,我国为实现统一实行的政策是一国两制,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A。
31.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领导人的会谈( )
A.有利于解放台湾 B.有利于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C.有利于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D.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材料的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分析题干材料“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大陆和台湾领导人的会谈和香港、澳门无关,排除B;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排除C;双方领导人的会谈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谈未涉及解放台湾问题,排除A。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海峡两岸的交往
32.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海基会”的成立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答案】B
【详解】
①“海基会”的成立是1990年成立的;②“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是1978年邓小平提出,1981年正式形成;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是1995年1月;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是的调整是1987年。按照时间顺序为②④①③,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3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返乡活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捧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一炷香。”之后不久,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 )
A.大陆确立“三十六计,和为上”的对台政策
B.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C.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交往
D.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交往,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事件发生的时间不是1987年,不符合题意;故选C。
34.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下列体现“这次会面”的图片是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答案】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2015年11月,中共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在会面中,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D正确;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A排除;江泽民会见台湾访问团,提出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B排除;胡锦涛会见连战,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C排除;故选D。
35.1979年以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数明显增多。1987年底,台湾当局放宽居民赴大陆探亲的限制,当年就有3万名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第二年,两岸人员往来就达到40余万人次。2008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这种变化
A.反映了到台湾旅游的大陆居民越来越多 B.说明海峡两岸人民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C.体现海峡两岸人民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 D.显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实施
【答案】B
【详解】
根据“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亲的人数明显增多”等信息可得出,即使受到台湾当局的限制,两岸的往来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反映出海峡两岸人民的交往越来越密切,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双方,而不是单方,排除A;“两岸人民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这种说法错误,从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一国两制”80年代初提出,排除D。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对台政策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武力解放台湾
C.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D.“三不”政策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决定用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故选项C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方针是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武力解放台湾是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这段时间的对台政策,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三不”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3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习近平会见马英九②江泽民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③胡锦涛会见连战④“九二共识”
A.③①④② B.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
【答案】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①2015年11月,中共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②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的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③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④1992年,台湾的海基会和大陆的海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按时间顺序排列为:④②③①,D正确;ABC排列顺序不对,排除;故选D。
38.近年来,海峡两岸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同步提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扩大,多项协议成功签署......这些事实都说明了( )
A.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实现
C.“一国两制”构想在台湾顺利实施 D.两岸互惠发展符合两岸人民利益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干“峡两岸合作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岸贸易同步提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扩大,多项协议成功签署……”可以看出,两岸的经贸合作在不断加强,这对两岸而言是有利的,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D正确;两岸间政治经济交往障碍仍然存在,排除A;祖国统一大业还未完成,排除B;“一国两制”在台湾没有实施,排除C。故选D。
39.1961年6月,毛泽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答案】B
【详解】
根据“台湾归还祖国”、“台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等信息可以看出毛泽东是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故选B;毛泽东没有提出“一国两制”,该制度是邓小平提出的,排除A;建国初对台湾是准备武力解决的,和平统一并不是既定方针,排除C;D项说法错误,解决台湾问题并不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排除D。
40.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率团访问中国大陆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领导人的会谈( )
A.有利于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B.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C.有利于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D.有利于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答案】B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双方领导人的互访和会谈,有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B符合题意;大陆和台湾领导人的会谈和香港、澳门无关,排除AC;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排除D。故选B。
41.“习马会”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回首海峡两岸关系之路,双方首次打破隔绝状态开始于
A.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现三通
B.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C.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答案】B
【详解】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迫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故B符合题意;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现三通,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排除A;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排除C;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排除D。故选B。
42.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2008年又达成“三通协议”,中央政府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目的是
A.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C.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D.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B
【详解】
材料“九二共识”“三通协议”,是海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岸关系发展的表现,是属于祖国统一问题,故B项正确;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目的是完成国家统一,不是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故A项错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关系不属于对外关系,故C项错误;台湾地区不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台湾问题不是民族问题,故D项错误。
43.习近平在《告台湾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书》发表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该讲话
A.摆脱了外国势力的干涉 B.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C.强调了武力统一的必要 D.消除了台独势力的干扰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尽最大努力争取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可知,习近平讲话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故B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习近平讲话没有体现摆脱了外国势力的干涉,与题意不符;C项根据材料“和平统一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可知武力统一是和平统一的补充,与题意不符;D项表述太绝对,今天的台独势力仍然猖獗,与题意不符。故选B
44.201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0—2019.9)》中记载: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赴大陆。这说明21*cnjy*com
A.“一国两制”成共识 B.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C.“九二共识”已达成 D.海峡两岸已实现统一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1987年10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赴大陆。”结合所学知识,这说明两岸人民有了相互往来,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了,B正确;“一国两制”是为了解决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提出的,但是台湾与大陆还未达成共识,排除A;1992年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两会会谈,达成“九二共识”,排除C;“海峡两岸已实现统一”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D。故选B。
45.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故D符合题意;解决香港回归问题、解决澳门回归问题、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46.下面是李明同学进行主题式复习时整理的图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 B.新中国统一大业不断深入推进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新中国外交事业不断走向成功
【答案】B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片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映的是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香港回归,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第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澳门回归,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第四幅图片反映的是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完全统一。所以这四幅图片的共同主题是新中国统一事业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47.“年少离家,一世乡愁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湾老兵高秉涵曾陆续将一百多位台湾老兵的遗骨运回大陆原籍,使他们魂归故里,被评为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当选的主要原因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推动了两岸“三通” 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实现了祖国统一 D.彰显了两岸亲情
【答案】D
【详解】
两岸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着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同感;高秉涵将一百多位台湾老兵的遗骨运回大陆原籍,使他们魂归故里,彰显了民族亲情。民族亲情有利于加强两岸的联系,促进祖国统一。D正确;两岸“三通”是指台湾海峡两岸之间双向的直接通邮、通商与通航,与题不符,A错误;高秉涵的行为有利于推动两岸亲情发展,但尚未达到消除隔阂、实现统一的作用。BC错误。综上故选D。
二、综合题
48.国共两党近100年的风雨历程,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材料一 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同时依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很难另造一个比国民党更大更革命的党,即能造成,也有使国民革命势力不统一不集中的结果……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党是如何促成“一个势力集中的党”出现的 “国民革命运动”取得怎样的成果
材料二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2)根据材料二,写出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联系。
(兄弟反目,民族之殇)
材料三 1927一1937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四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根据材料三分析国共分裂带来的危害。材料四中的“双十协定”是哪一谈判取得的成果 全面内战结束后,哪一地区再次与大陆分离
(兄弟之和,共谋未来)
材料五 我们坚信,只要两岸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必将越来越宽广,两岸同胞共创共享民族复兴的前景必将越来越光明,承载两岸民众福祉向往的宏伟蓝图必将化为美好现实。
——国台办主任刘结一在2021年第1期《两岸关系》杂志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创新局》的新年贺词
(4)国台办刘主任在新年贺词中提到的“承载两岸民众福祉向往的宏伟蓝图”是指什么 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答案】(1)开展国共合作,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国民大革命;成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联系: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或同仇敌忾,相互配合,相互依存)。
(3)日本乘机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重庆谈判;台湾。
(4)海峡两岸实现统一;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灾难和战争)。
【详解】
(1)问题一:依据材料一信息“中国现有的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同时依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很难另造一个比国民党更大更革命的党,即能造成,也有使国民革命势力不统一不集中的结果……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可知,共产党建党之初,工人阶级未强大起来,共产党力量还比较微弱,而当时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大党,故共产党决定同国民党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来促成“一个势力集中的党”出现。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北伐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根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结合所学可知,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国民党爱国将士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在敌后战场牵制袭击日军,同仇敌忾,相互配合最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3)依据材料三信息“国民党各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结合所学可知,国共分裂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依据材料四中的“双十协定”可知,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到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依据所学可知,内战结束后,蒋介石败退到台湾,造成了台湾与大陆分离。
(4)问题一:依据材料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可知国台办刘主任在新年贺词中提到的“承载两岸民众福祉向往的宏伟蓝图”表达了渴望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愿望。问题二: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可知,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灾难和战争。
49.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4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也是两岸同胞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就一定能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1)材料一中的清政府“割台湾”是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其条约对中国造成何影响?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台湾光复是通过哪场民族解放战争回到祖国怀抱?并分析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三:当前,两岸关系更趋复杂严峻,民进党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及“台独”势力是始作俑者。他们挟洋自重,不断挑动两岸对立对抗,大肆鼓噪并加紧推动一系列谋“独”活动,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我们愿意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解放军的行动是针对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2-1-c-n-j-y
——2020年9月16日国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
(3)根据材料三,指出海峡两岸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
【答案】(1)《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3)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发展的必然趋势。
【详解】
(1)根据材料的“甲午”是1 894年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和日本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以及民族危机。
(2)根据材料1945年投 ( http: / / www.21cnjy.com )降仪式,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得以光复,回到祖国怀抱。抗日战争是一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自卫战争。所以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我们取胜的决定性因素。
(3)根据材料“我们愿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解放军的行动是针对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可见,大陆积极推进两岸统一,因此,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发展的必然趋势。
50.国家巩固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懈的永恒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55年前,党中央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决策。人民解放军迅速进军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西藏宣告和平解放。“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西藏何时解放的?西藏的和平解放的重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意义是什么?西藏和平解放后,在西藏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以确保西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人民志愿军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谁指挥?“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在这次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什么样的精神(请至少说出两点)?被誉为什么?举出这次战争中两个英雄人物的名字。
材料三: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材料三香港回归的时间及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2008年12月15日,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两岸关系取得了重大突破。
(4)材料四党和政府制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由谁提出的?2008年两岸“三通”得以实现之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哪个事件?
(5)作为青少年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方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答案】(1)1951年;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彭德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或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
(3)1997年7月1日;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邓小平;达成“九二共识”。
(5)我们青少年应自觉履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与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分子做斗争;要尊重各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要积极宣传少数民族地区取得的辉煌成就,勇于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和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任选一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2·1·c·n·j·y
【详解】
(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通过谈判,达成了和平解放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西藏和平解放后,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确保西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內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2)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指挥。 ( http: / / www.21cnjy.com )“跨过鸭绿江”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场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期间,涌现了黄继光和邱少云等英雄人物。
(3)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归祖国。弱国无外交。香港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关于“意义”,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结合所学,党和政府制定的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5)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主要表达维护祖国统一的态度、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敢于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和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
5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绷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材料二
不少同志义愤地说:谈判自然可以……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谈判,请他蒋介石自己到延安来……毛泽东决定亲自出去……还建议由刘少奇代理自己的职务,……这表明毛泽东已经充分考虑到此行的危险。
材料三
2015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握手持续80秒。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根据材料一说说,从1927—1936年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②材料二中提及的谈判是什么历史事件?国共为“国内和平”达成何协定?
③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共间的合作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
【答案】①1927年4月12日,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②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③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维护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在努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分析】
【详解】
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的能力,从1927—1936年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的罪行有: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的能力,材料二中提及的谈判是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在1946年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悍然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
③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共间的合作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维护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在努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漫画《回来吧,就缺你了!》,画中的“母亲”怀抱中有两个“孩子”,正等待另一个“孩子”回来。被等待的“孩子”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2.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下列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②连战动向中国大陆
③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④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3.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7年12月14日,著名诗人余光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生仙逝。“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他的诗作《乡愁》里提到的是我国尚未回归的哪一个地区: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西藏
5.2015年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是
A.胡锦涛 B.华国锋 C.江泽民 D.习近平
6.1992年,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是(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连战访问中国大陆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实现“三通”
7.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隔绝状态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国民党“和平之旅”访问大陆 B.汪辜会谈
C.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D.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8.“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
A.和平统一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9.2019年12月,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痛批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让台湾失去很多参与国际组织的机会。“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21·世纪*教育网
A.调整“三不”政策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加强两岸文化交流
10.20世纪90年代,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汪辜会谈
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D.江泽民八项主张
11.2015年11月两岸领导人举行了1949年以来首次会面,这次会面是( )
A.胡锦涛会见连战 B.习近平会见连战
C.胡锦涛会见马英九 D.习近平会见马英九
12.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关系形成的“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
A.两种制度设想 B.一个中国原则
C.政治谈判形式 D.加强经济交流 互补互利
13.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加强经济合作
14.“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的时间
A.1987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7年
15.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是
A.胡锦涛和连战 B.邓小平和蒋经国
C.习近平和马英九 D.胡锦涛和马英九
16.邓小平说:“是社会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 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21*cnjy*com
A.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B.坚持和平统--的基本方针
C.倾向于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D.台湾应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7.1992年,“海协会”角“海基会”达成“九二我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原则
D.互补互利原则
18.“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和避干戈。”27年前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迈出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一步。这个“共识”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实行“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
C.坚持和平统一
D.发展社会主义
19.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前提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谈判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20世纪90年代,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1.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之所以迅速发展,最根本的一点是
A.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
C.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 D.“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共同促进
22.土豆,在大陆称“马铃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台湾叫“花生”……为了克服交流的障碍,历经近3年努力,两岸合编的语文工具书《两岸常用词典》于2012年2月编纂完成。它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从根本上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3.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是指 (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24.1992年,祖国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其核心是( )
A.制定和平统一方案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落实八项主张要求
25.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21cnjy.com
A.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26.2017年11月8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受邀出席“第十四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活动,洪秀柱致辞时表示:“任何伤害两岸人民利益福祉、悖离历史主题、及违逆时势所趋的分裂主张,必然经不起时代的考验,得不到两岸人民的认同,只能沦为历史的灰烬。”这一事实说明( )【出处:21教育名师】
A.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发展 B.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
C.反“台独”、反分裂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呼声 D.“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27.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调整“三不”政策,结束了海峡两岸同胞隔绝的状态,这一隔绝状态开始于
A.1895年 B.1945年 C.1949年 D.1956年
28.标志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是
A.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九二共识” D.江泽民八项主张
29.对如下图的理解认识不恰当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对台湾的基本方针
C.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经没有任何障碍因素
D.海峡两岸的关系迈进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0.“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和平共处
31.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团访问大陆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领导人的会谈( )
A.有利于解放台湾 B.有利于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C.有利于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D.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32.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海基会”的成立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3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捧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一炷香。”之后不久,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 )
A.大陆确立“三十六计,和为上”的对台政策
B.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C.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交往
D.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34.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下列体现“这次会面”的图片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5.1979年以后,台湾同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祖国大陆探亲的人数明显增多。1987年底,台湾当局放宽居民赴大陆探亲的限制,当年就有3万名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第二年,两岸人员往来就达到40余万人次。2008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这种变化
A.反映了到台湾旅游的大陆居民越来越多 B.说明海峡两岸人民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C.体现海峡两岸人民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 D.显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实施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对台政策是21*cnjy*com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武力解放台湾
C.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D.“三不”政策
3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习近平会见马英九②江泽民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③胡锦涛会见连战④“九二共识”
A.③①④② B.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
38.近年来,海峡两岸合作取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同步提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扩大,多项协议成功签署......这些事实都说明了( )
A.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实现
C.“一国两制”构想在台湾顺利实施 D.两岸互惠发展符合两岸人民利益
39.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40.2005年4月,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中国大陆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领导人的会谈( )
A.有利于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B.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C.有利于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D.有利于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41.“习马会”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回首海峡两岸关系之路,双方首次打破隔绝状态开始于21教育网
A.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现三通
B.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C.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42.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2008年又达成“三通协议”,中央政府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目的是
A.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C.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D.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43.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纪念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该讲话21·cn·jy·com
A.摆脱了外国势力的干涉 B.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C.强调了武力统一的必要 D.消除了台独势力的干扰
44.201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0—2019.9)》中记载: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赴大陆。这说明2-1-c-n-j-y
A.“一国两制”成共识 B.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C.“九二共识”已达成 D.海峡两岸已实现统一
45.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46.下面是李明同学进行主题式复习时整理的图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 B.新中国统一大业不断深入推进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新中国外交事业不断走向成功
47.“年少离家,一世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愁”台湾老兵高秉涵曾陆续将一百多位台湾老兵的遗骨运回大陆原籍,使他们魂归故里,被评为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当选的主要原因是( )www.21-cn-jy.com
A.推动了两岸“三通” 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实现了祖国统一 D.彰显了两岸亲情
二、综合题
48.国共两党近100年的风雨历程,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材料一 依中国社会的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同时依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很难另造一个比国民党更大更革命的党,即能造成,也有使国民革命势力不统一不集中的结果……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www-2-1-cnjy-com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党是如何促成“一个势力集中的党”出现的 “国民革命运动”取得怎样的成果 【来源:21cnj*y.co*m】
材料二 四万万同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2)根据材料二,写出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联系。
(兄弟反目,民族之殇)
材料三 1927一1937年间,国民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四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根据材料三分析国共分裂带来的危害。材料四中的“双十协定”是哪一谈判取得的成果 全面内战结束后,哪一地区再次与大陆分离
(兄弟之和,共谋未来)
材料五 我们坚信,只要两岸同胞心往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想,劲往一处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必将越来越宽广,两岸同胞共创共享民族复兴的前景必将越来越光明,承载两岸民众福祉向往的宏伟蓝图必将化为美好现实。
——国台办主任刘结一在2021年第1期《两岸关系》杂志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创新局》的新年贺词
(4)国台办刘主任在新年贺词中提到的“承载两岸民众福祉向往的宏伟蓝图”是指什么 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49.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也是两岸同胞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就一定能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1)材料一中的清政府“割台湾”是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其条约对中国造成何影响?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台湾光复是通过哪场民族解放战争回到祖国怀抱?并分析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三:当前,两岸关系更趋复杂严峻,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党当局及“台独”势力是始作俑者。他们挟洋自重,不断挑动两岸对立对抗,大肆鼓噪并加紧推动一系列谋“独”活动,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我们愿意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解放军的行动是针对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
——2020年9月16日国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
(3)根据材料三,指出海峡两岸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
50.国家巩固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懈的永恒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c·n·j·y
材料一:55年前,党中央和毛泽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决策。人民解放军迅速进军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西藏宣告和平解放。“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西藏何时解放的?西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和平解放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西藏和平解放后,在西藏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以确保西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人民志愿军由谁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挥?“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在这次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什么样的精神(请至少说出两点)?被誉为什么?举出这次战争中两个英雄人物的名字。
材料三: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材料三香港回归的时间及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统一和各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2008年12月15日,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两岸关系取得了重大突破。
(4)材料四党和政府制定的对台基本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针是什么?由谁提出的?2008年两岸“三通”得以实现之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哪个事件?
(5)作为青少年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方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5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绷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材料二
不少同志义愤地说:谈判自然可以……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谈判,请他蒋介石自己到延安来……毛泽东决定亲自出去……还建议由刘少奇代理自己的职务,……这表明毛泽东已经充分考虑到此行的危险。
材料三
2015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握手持续80秒。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根据材料一说说,从1927—1936年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②材料二中提及的谈判是什么历史事件?国共为“国内和平”达成何协定?
③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共间的合作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