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23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23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4 09:01:41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开国大典
政治:西藏和平解放
军事:抗美援朝
经济:土地改革
导入新课
这个电影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第三课 土地改革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课标要求: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了解”、“知道”、“列举”、“简述”属于识记层次;
1.上图反映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该法规定废除     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的土地所有制。
  农民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自主预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人均占有土地是     的二三十倍。
2.土地改革原因:
(1)     制度严重阻碍了     和
     的发展。
(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    ,获得   。
土地  
 土地改革  
  中国社会  
  农村经济  
  封建土地  
  贫雇农  
  地主  
  新解放区  
自主预习
5.目的
(1)解放农村     ,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
    开辟道路。
(2)巩固     。
  新生的人民政权  
 工业化  
3.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
4.内容:废除     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的土地所有制。
  生产力  
  农民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自主预习
6.土改形式:没收地主土地分给    ,同时也给     一份。
7.特点:保存     经济,政治上     。
8.土改结果:约     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
     和大量的     等。
  农具、牲畜和房屋  
  土地  
  3亿  
  中立富农  
  富农  
  地主  
  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 
自主预习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   ,消灭了     。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     ,成为    。
3.使人民政权得到     ,也大大解放了
     。
4.农业生产迅速     ,为国家的   建设准备了条件。
 工业化 
  恢复和发展  
  农村生产力  
  巩固  
  土地的主人 
  土地  
  地主阶级  
  封建土地制度 
自主预习
01
土地改革之概况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13—14页,简述土地改革的概况。
1.起止时间:
2.法律依据:
3.内容:
4.措施:
5.结果: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1950年——1952年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获得土地
获得农具
获得牲畜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获得土地、免除地租)
合作探究
视频教学:根据视频内容,提取土地改革的核心内容。
探究分享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地主剥削农民
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地主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土地
私有制没变
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权发生的变化:
地主所有
农民所有
土地改革的核心内容
土地改革的实质:
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仍然是私有制
探究分享
1953-1958年底完成土改
老解放区
1959年
完成土改
新解放区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15页相关史事,简述西藏地区的民主改革。
1.时间:
2.中心任务:
3.结果:
1959年
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探究分享
02
土地改革之原因
思考: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14页材料研读,分析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耕地占有状况(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 成分 占全国农户总数比重 占全国耕地总数比重
地主、富农 不足7% 50%以上
贫农、雇农 57%以上 14%
材料: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直接原因: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其他原因:国家建设的需要。
探究分享
03
土地改革之意义
材料一:到1952年底,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的350亿千克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思考:阅读材料,概括土地改革的意义。
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土地制度
材料二: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农民地位
材料三: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
国家政权
材料四: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经济发展
探究分享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
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
1931—1945
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2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为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完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②达成西藏和平解放 
③开展大跃进运动 
④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当堂达标
2.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描述有误的是( )

A.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B.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C.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摧毁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B
3.下列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50年土地改革前我国农村都是维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这次土地改革的指导文件
C.地主所有土地、财产均被没收,一无所有
D.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D
4.漫画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艺术呈现。下图反映的是哪一事件的直接意义(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完成土地改革
D
5. 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改革开放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