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建议: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列出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课时集训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是 ( )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英国
2.“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国家,到19世纪末,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一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促使日本完成以上重大跨越的根本因素是 ( )
A.发动战争,开拓海外市场 B.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
C.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 D.科技立国,重视人才培养
3.数据统计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参考。如下为日本明治年间的数据统计图,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对外扩张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美国扶植
4.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国之本,唯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唯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维新措施与该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
A.废除全国所有藩国 B.允许土地买卖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5.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宣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早在6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自1868年起,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材料中的“非常成功的日本”可能是指 ( )
A.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 B.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D.进行倒幕运动,推行王政复古
6.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等迅速传入中国。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明治维新 B.大化改新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7.幕府统治结束前的3个世纪中,日本人口停滞在2600万人左右。经过明治维新的半个世纪,增加到5000万人以上。工厂林立,到处是冒着黑烟的烟囱。身份等级和职业限制被打破,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里普及了电车,近郊电车也相继开通。1912年电话网遍布大小城市,30多个主要町村也通了电话。材料主要表述了明治维新的 ( )
A.背景 B.经过 C.特征 D.结果
8.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其中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这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共同点在于 ( )
A.都改变了原有的落后的封建制度 B.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C.都保留了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残余 D.其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9.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从如下目录中我们可以概括此时期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
第一节 欧美的民族民主运动·改革运动 一、英国1824—1867年的改革 二、俾斯麦与德国统一 三、意大利统一 四、俄国1861年改革 五、美国内战 …… 第三节 日本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二、1867-1868年的革命 三、明治政府的建国三大政策 四、近代日中两国的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第四节 资本主义入侵下的亚非拉诸国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A.资本主义的酝酿 B.资本主义的建立 C.资本主义的扩展 D.资本主义的危机
二、探究题
10.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威胁时,日本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本国的社会变革。
任务一 【危机·改革背景】
(1)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日本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危机。(4分)
任务二 【图强·改革内容】
(2)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日本的哪项改革措施?(4分)
任务三 【发展·改革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日本的维新改革
有何影响。(2分)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也很罕见。1868-1873年,日本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2.2%。
任务四 【思考·改革之鉴】
(4)互学互鉴能够促进国家进步,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改革中前进的日本”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5分)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拓展延伸
1.比较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2.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不同点:
(1)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中国封建势力比较强大,维新力量弱小,顽固派阻挠改革,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了,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同点:两国改革前都处于闭关、落后的状态,存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①1868 ②中央集权 ③征兵制 ④殖产兴业 ⑤文明开化 ⑥资产阶级
1.[答案]B
[命题意图] 本题立足历史解释,考查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根据题干“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侵略。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本国的国内矛盾。1868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明治维新,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从而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项符合题意。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与“学习和内化”无关,A项排除。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与“外部刺激”无关,项排除。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与“外部刺激”“回应和学习”无关,D项排除.故答案选B。
2.[答案]C
[命题意图] 本题立足历史解释,考查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根据材料“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国家,到19世纪末,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一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使日本完成以上重大跨越的根本因素是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C项符合题意。发动战争,开拓海外市场发生在20世纪初,A项不符合题意。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与日本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科技立国,重视人才培养与题干信息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3.[答案]B
[命题意图] 本题通过不确定性结构,考查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解析]根据数据统计图可知,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和蒸汽机数剧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经济上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故答案选B。
4.[答案]D
[命题意图] 本题立足历史解释,考查明治维新的措施。
[解析]根据材料“立国之本…唯在于教育而已”可知,题干强调的是教育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教育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5.[答案]C
[命题意图] 本题立足历史解释,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解析]根据材料“自1868年起,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项符合题意。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A项排除;废藩置县是明治维新的一项具体措施,倒幕运动为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B、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选C。
6.[答案]A
[命题意图] 本题立足历史解释,考查明治维新的影响。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推行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因此当时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因此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迅速传人中国,A项符合题意;B项发生在公元7世纪的日本,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发生在中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选A。
7.[答案]D
[命题意图] 本题渗透史料实证意识,考查明治维新。
[解析]根据材料“经过明治维新的半个世纪,…1912年电话网遍布大小城市,30多个主要町村也通了电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材料所述现象应该是明治维新以后出现的,属于明治维新的结果,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8.[答案]B
[命题意图] 本题立足历史解释,考查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向西方学习,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B项正确。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不存在改变封建制度的问题,也不存在保留落后的封建制度残余的问题,A、C两项不是共同点,排除。美国南北战争是通过内战或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项排除.故答案选B。
9.[答案]C
[命题意图] 本题设置真实任务情境,考查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解析]根据“目录”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因此我们可以概括此时期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是资本主义的扩展,C项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的酝酿是在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时期,A项排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指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B项排除;资本主义的危机,通常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D项排除.故答案选C。
10.[答案]
(1)美国入侵,被迫开放港口;强藩割据,幕府统治已动摇;物价飞涨,市场混乱,社会矛盾尖锐。(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2)材料一反映的是“废藩置县”,材料二反映的是在生活上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等。(4分)
(3)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从一个封建国家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2分)
(4)示例:(5分)
改革中前进的日本
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6-9世纪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挑选并学习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19世纪中期,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1868年,明治政府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命题意图] 本题设置真实任务情境,考查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
(1)根据图片信息“美国培里舰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入侵,被迫开放港口;根据图例“主持倒幕运动的四强藩根据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强藩割据,幕府统治已动摇;结合图片“德川幕府统治末期的物价变化”可知,物价飞涨,市场混乱社会矛盾尖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从一个封建国家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从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的改革内容、影响等方面理解概括,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