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课标要求: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教学活动建议: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示意图,学习运用历史地图的方法。
课时集训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会议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美国坚持要求解决国际联盟问题;英国提出先解决德国、土耳其殖民地的瓜分问题;法国则要求先制裁战争的罪魁祸首,肢解德国。该会议最后协调的结果是 ( )
A.签订了《辛丑条约》 B.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C.签订了《九国公约》 D.签订了《国际联盟盟约》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该“和约” ( )
A.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关系 B.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实力
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与独立 D.未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3.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夸张的手法、简洁的笔锋、丰富的寓意展现着一定的社会背景。与如图漫画反映的社会背景有关的是 (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九国公约》 D.《权利法案》
4.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正在表演历史剧(如下所示)。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 )
克里孟梭说:“我国要求收回阿尔萨斯一洛林,将法国的边界移到莱茵河!” 劳合·乔治(圆滑地)说:“莱茵河西岸有这么多德国人,法国怎么统治?” 克里孟梭(愤怒地)说:“那就把德国的萨尔矿区交给我们法国!” 威尔逊(不耐烦地)说:“如果这样美国将退出会议!” 劳合·乔治说:“英国也不同意!”
A.华盛顿会议 B.巴黎和会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十月革命
5.2017年3月13日起,韩美举行了史上最大规模“关键决心”韩美联合军演,美国借机想要将“萨德”强加给韩国,其狼子野心与20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20世纪初,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 ( )
A.签署了《九国公约》 B.参加了巴黎和会 C.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D.加入了国际联盟
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国从支持日本接收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到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该转变反映了 ( )
A.美英尊重维护中国主权 B.日本的国力走向衰落 C.美英不愿日本独霸中国 D.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7.下图为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在学习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绘制的有关帝国主义列强建立战后新秩序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 ( )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体系》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8.列宁曾经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两个大国指的是 ( )
A.英国与美国 B.英国与德国 C.美国与日本 D.法国与德国
二、材料解析题
9.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几乎所有政治家都认为……有必要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于是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的想法应运而生。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常设机构”。建立这一“国际常设机构”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在1919年的头六个月里,巴黎成了世界的首都,世界的头等大事便是巴黎和会,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则成了和平缔造者。和平缔造者们日复一日地会面、提案、辩论、争吵,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他们达成交易,拟定条约;他们创立新的国家与新的机构。1919年和平缔造者们对待欧洲以外世界的草率方式,所挑起的怨恨大火,改变了20世纪的命运。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缔造和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他们在巴黎的六个月里“缔造和平”取得了怎样的成果?(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巴黎和会取得的“和平成果”的看法。(4分)
三、探究题
10.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战胜的协约国就迫不及待地在新实力的基础上展开新的争夺,地点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转移到谈判桌上。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们对此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任务一 【“火山口”上的分赃】
(1)《凡尔赛条约》是在何时签订的?订约的双方分别是谁?(3分)
《凡尔赛条约》签订现场
(2)在巴黎和会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被转给了哪个国家?这在中国引发了什么运动?(2分)
任务二 【“道义”之下的宰割】
(3)下列材料中的《九国公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
虽然《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但也明确提出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这实质上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
任务三 【摇摇欲坠的秩序】
(4)某首历史歌谣这样唱道:“对德和约内容多,《九国公约》害中国。凡华体系虽确立,维持不久终惹祸。”请以“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谈谈你的认识。(7分)
拓展延伸
简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列强建立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加深了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①《凡尔赛条约》 ②凡尔赛体系 ③国际联盟 ④欧洲、西亚和非洲 ⑤阿尔萨斯-洛林
⑥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⑦《九国公约》 ⑧门户开放 ⑨独霸中国 ⑩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答案]B
[命题意图] 本题渗透史料实证意识,考查《凡尔赛条约》。
[解析]根据题干“德国、土耳其殖民地的瓜分”“肢解德国”等可知可知,该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由于各国都想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和会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最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2.[答案]D
[命题意图] 本题立足历史解释,考查《凡尔赛条约》。
[解析]根据题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的口袋”等可知,该“和约”是《凡尔赛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和会一直持续了5个多月,最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和约中对德国问题的处理,使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和约”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3.[答案]A
[命题意图] 本题立足历史解释,考查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山东省”“沮丧的德国人”“得意的日本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因此与漫画反映的社会背景有关的是巴黎和会,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漫画无关,排除.故答案选A。
4.[答案]B
[命题意图] 本题设置真实任务情境,考查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
[解析]根据题干“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威尔逊”“德国”等可知,该历史剧可能发生在巴黎和会上,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5.[答案]A
[命题意图] 本题设置真实任务情境,考查《九国公约》。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美国为争夺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主导了华盛顿会议。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九国代表签署了针对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A项符合题意。巴黎和会调整的是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关系,与亚太地区无关,B项排除;“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在19世纪末,而非20世纪初,C项排除;美国并没有加入国际联盟,D项排除.故答案选A。
6.[答案]C
[命题意图] 本题立足历史解释,考查华盛顿会议的相关知识。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期间,出于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考虑,美、英两国对中国收回山东权益的要求表示支持,这一转变表明美、英两国不愿日本独霸中国,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7.[答案]A
[命题意图] 本题通过不确定性结构,考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解析]根据题干示意图信息“华盛顿会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等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故答案选A。
8.[答案]C
[命题意图] 本题立足历史解释,考查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解析]根据题干“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所以这两个大国指的是美国与日本,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9.[答案]
(1)国际联盟。(1分)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1分)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代表(或答出英、法、美三国首脑亦可)。(2分)成果: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以及一系列针对战败国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2分)
(3)看法: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维持了短暂的和平;《凡尔赛条约》是一个赤裸裸地奴役掠夺战败国家的条约,也是宰割和牺性弱小民族利益的条约;凡尔赛体系则是几个帝国主义战胜国进行分赃、勾结和暂时妥协的结果;它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开始了新的争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4分)
[命题意图] 本题立足历史解释,渗透史料实证意识,考查国际联盟、《凡尔赛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画后建立的“国际常设机构”是国际联盟。建立这一“国际常设机构”的目的根据“渴望和平”“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回答即可。
(2)根据材料二“巴黎和会”“和平缔造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代表(即英、法、美三国首脑)。“缔造和平”的成果为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以及一系列针对战败国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回答即可。
10.[答案]
(1)1919年。(1分)协约国和德国。(2分)
(2)日本。(1分)五四运动。(1分)
(3)华盛顿会议。(1分)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分)
(4)示例:(7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了和会。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同时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合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年至1922年间,美、英、法、日、意等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形成了华盛顿体系,调整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这一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维持了短暂的世界和平,但是由于其带有帝国主义强权色彩,建立在宰割和牺性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命题意图] 本题立足历史解释,考查《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
[解析]
(1)(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国公约》是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然而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签订及其影响展开论述,注意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