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白衣卿相的词世界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3课时+课外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说到柳永,常会想到他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综观柳永的一生,似乎是“流连风月”和“终生沉沦”的。但是他的词作价值却是北宋词坛乃至整个宋词史上屈指可数的。本单元将通过鉴赏柳永的词,结合柳永的人生经历,剖析其词作的艺术特色和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
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第三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本单元将依托《雨霖铃》《望海潮》《凤栖梧》三首词,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近柳永的词。指导学生诵读《雨霖铃》《望海潮》《凤栖梧》三首词 ,抓住词中表达的情感,体会柳永词“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专题二,柳永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柳永的人生状态及追求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专题三,柳永的人生经历和成就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进行班级内诗词诵读比赛,设计“白衣卿相的词世界”的文学评论写作,发在班级博客上,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柳永的生平经历和诗词创作的主要成就。
2.能够依据柳永的人生经历,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3.能够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品味柳永情怀的过程中,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感悟柳永的情怀,从中了解一些做人成事的道理。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
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柳永的大多数词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2.柳永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柳永的人生经历和成就揭示了怎样的做人成事道理?
专题划分
专题1:走近柳永的词
专题2:柳永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专题3:柳永的人生经历和成就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
专题一
走近柳永的词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诵读与感悟是探究的第一步。本次专题活动围绕柳永的《雨霖铃》《望海潮》《凤栖梧》三首词展开,抓住词中表达的情感,体会柳永词“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的特色。结合自己诵读诗词的感受,选择你喜欢的柳永的一首词进行鉴赏,说明喜欢的原因。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诵读柳永的三首词,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
2.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去品味诗歌情感。
3.了解柳永的生平简历和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本专题问题设计
柳永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成就是什么?
1.柳永作品的内容大多是什么?
2.柳永作品蕴含哪些复杂的情感?
3.柳永作品的艺术价值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一)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二)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三)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雨霖铃》《望海潮》《凤栖梧》三首词。
活动二:这三首词中出现了哪些典型意象?
引导学生将重点意象圈画出来,品味意象,要求抓住意象沉淀的文化意义。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活动三:清人冯煦认为柳永词“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请谈谈这一特点在《雨霖铃》《望海潮》两首词中的具体体现。
活动四:同是柳永的词,第二首与其他两首表达的内容和情感相同吗?通过查找资料,找出此词的写作背景。
活动五:通过拓展阅读,总结柳永词作的艺术特色。
活动六: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词,进一步品味。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布置作业: 1.阅读梁衡的散文《读柳永》。
2.背诵三首词。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赏析意象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注意“以诗解诗”,联系自己以前接触的诗句。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二
柳永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柳永词中的离愁别绪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样的语句千古流传。他的软语浓情中有仕途失意时的于烟花巷陌的沉醉,有脉脉含情的离愁别绪,有面对歌妓女子的依依不舍。
从以上几首词中,探讨柳永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感受白衣卿相的词世界。根据对柳永及其诗词的认识,课下写一篇文学评论:白衣卿相的词世界。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能够依据柳永的诗词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2.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4.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柳永词作的写作内容和艺术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柳永命运的转折点在哪里?
3.柳永特殊的人生经历对她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检查三首词的背诵情况。
活动二:探究思考:柳永的命运转折点分别在哪里?
词作《鹤冲天》
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载:“初,进土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及皇帝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词作《送征衣?过韶阳》
柳永的此词做于他及第的第三年,词中他把年仅26岁的仁宗皇上比作众星拱之的“天旋星”,“璿枢电绕,华渚虹流”,尽情地描绘皇上的寿诞之日“瑶图巑庆,玉叶腾芳”;讴歌皇上“挺英哲,掩前王”。他不惜用了黄帝母亲见到电光环绕北斗而受孕,生了黄帝;黄帝与蚩尤交战于逐鹿之野,曾有五色祥云至于黄帝的头顶而称颂皇上的金枝玉叶。他祝愿皇上与天地同寿,万岁无疆。
活动三:柳永词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内容:柳永的歌妓词、市井词
柳永与歌妓密切往来的原因:
世人狎妓游乐之风的影响(时风所致)
柳永的音乐才华和浪漫天性使然(个性使然)
仕途受挫激发柳永的逆反心理,促使柳永与歌妓往来(仕途受挫)
艺术特色: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
铺叙与白描
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活动四:集中讨论:柳永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活动五: (课下)提供文学评论的范例,介绍撰写文学评论的基本原则与写作格式。指导学生撰写评论文章:白衣卿相的词世界。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背诵柳永的诗词;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3.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对人物的独到认识;能够在博客圈内对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
专题三
柳永的人生经历和成就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检测学生对柳永词的掌握情况,举行诗歌配乐朗诵比赛,并设计一次博文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评比的方式。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诵代表,全班同学进行投票,选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最后,举行全班博文展示评比。完成对整个单元学习的汇报总结。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诗歌配乐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透过柳永的一生以及词作创造,引发学生思考和塑造自己的人生。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最喜欢柳永的哪一首词?
2.柳永的词为什么会穿越时空流传千古?
3.从柳永一生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各种“经历”?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
常规资源
班级博客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课前布置诗歌朗诵的任务。小组讨论所选诗词和推荐人选,每组不少于2人。
(1)诵读内容:柳永的诗词。
(2)诵读形式:脱稿,配乐,追求进入诗歌意境,恰当抒发诗歌情感。
活动二:全班分四个组课下交流博文,每组推选两篇优秀博文,参加全班评选。
全班展示交流。根据评价量表评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
活动三:
(1)柳永的词为什么会穿越时空流传千古?
(2)从柳永一生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各种“经历”?
小组讨论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提示:人的一生中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经历,但可以选择自己面对人生的态度。
活动四:教师作单元学习总结。
柳永是北宋词坛乃至中国古代诗坛一位与众不同的作家。他的与众不同主要表现在:对历来士子视为正途的科举事业的唾弃;对文学的社会通俗审美观念之认同;对文学家、艺术家独立人格和价值之超时代审视及对文学艺术之本体性能的平民性体认;以至其在事实上成为中国古代第一位市民作家。柳永的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正像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元稹的《会真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市民文学之芽已经破土而出一样,柳永的出现,昭示着以宋词、宋代话本、院本杂剧和元杂剧的繁盛为标志的中国市民文学之树的茂然成林已是必然大势。它宣告,在中国文学发展系统中,封建正统文学与通俗市民文学之分道扬镳、各领风骚的时代,已经到来。
词人年迈后,写《传花枝》一首自叙生平。全词如下: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癵啾,表里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淹通著到。?? ???? 此作可视为耆卿自由人生的总结和人生自由的解说。从内质到外形,都鲜明地凸现其人的平民性人格和俚俗化的审美理想。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脱稿诵读诗词。
2.小组课前准备充分,朗诵声情并茂。
3.展开班内互评,要求每人至少评阅3篇同学作品,并写出评改意见。
4.学生结合同学提出的意见,对成果进行最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