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篱下------《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寄人篱下------《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0 23:1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寄人篱下------《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上3课时+课下6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林黛玉进贾府》是从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现实主义古典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回中节选的。节选内容是小说《红楼梦》众多人物的第一次亮相,其间不仅有重要人物的首次亮相,就连故事展开的主要场所贾府也是首次亮相。如何让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物有次序地、适时地出场,如何展现贾府各处的建筑、装饰,曹雪芹都作了精心的安排和布局。本课的突破点是对《 红楼梦》各种情况的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林黛玉将要置身的生活环境。 教读本文的方法主要有比较法、赏析法及探究法。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展示课文的艺术魅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涵。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2.了解本文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见闻,按时间顺序描写环境和介绍人物的方法。
3.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 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 语言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细心阅读的习惯,从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求真求美,摒弃虚假的生活。
2.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一、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情节,概括作品主题
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三、分析作品中的主要形象,把握其思想和性格特点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 按照小说的写作内容,节选部分的情节高潮在哪里呢?
2、 对于宝玉来说,这一节正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而这也是二人第一次见面,类似的第一次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来数数文中有哪些“第一次”。
3、当我们通读全文后思考——林黛玉的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是从哪些方面看到、感受到与别家的不同呢?
专题划分
专题一:林黛玉心理的描写。
专题二:贾府的威严和气势,贾府的环境描写。
专题三:贾府其他人的言行描写。
专题一
林黛玉的心理描写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往往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像《三国演义》就曾被搬上舞台,搬上荧屏。而最受人们欢迎的,被演绎的形式最多的恐怕要数《红楼梦》了,有京剧、越剧、电影、电视剧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近黛玉,走近宝玉,走近贾府形形色色的人物,走进那个时代的生活。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课文,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典型的例句,理解选文中一些词语古今词义的不同,如便宜、态度、形容、可怜等。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本文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场,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学生通过讨论强化认识,掌握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 。品读课文精彩选段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调动多种形式与手法写人生百态的妙处。
2.《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有其丰厚的、深刻的意蕴,借助多媒体,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研究讨论,各抒己见,通过教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探究活动,运用对比法比较人物不同的出场,不同的“哭”与“笑”,以及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加强口头语言组织训练。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人教版《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关于对《红楼梦》评论的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小组内交流关于曹雪芹资料,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描述一下,并谈一谈你对曹雪芹的认识和评价
2.老师组织讨论:林黛玉为什么要进贾府?
(投影补充林家家境的变化以及推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3.组内讨论:贾府在当时具有怎样的社会地位和威严气势?
4.思考:林黛玉进贾府后的心理状态时怎样的?
5.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写了贾府生存环境的哪几个方面?
6.课下思考:林黛玉谨小慎微的表现与其个人性格的关系?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作品中作者的真实背景
4.能客观评价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二
贾府的环境描写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林黛玉的眼睛第一次给读者展现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威严和气势。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2.描写贾府的建筑和摆设对于表现林黛玉的心理的铺垫作用。
3.贾府中的人各有怎样的特点。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当我们通读全文后思考——林黛玉的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是从哪些方面看到、感受到与别家的不同呢?
2. 为什么贾母要第一个出场?又为什么要显示她的气派和礼仪?
3. 里没有具体说到三春分别长什么样,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人教版《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文章思路的梳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请同学默读课文,思考并分析:黛玉见到“宝哥哥”之前,了解了有关宝玉的哪些情况?
2.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黛玉外貌的句子,分析黛玉的外貌特征。
3.本文的肖像描写较多,试结合具体内容来谈谈肖像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态度鲜明。
2.会进行信息的筛选,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救世的良苦用心。
3.有一定鉴赏能力,能结合文章分析人物,并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褒贬评价。
专题三
贾府中的各色人物
所需课时
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林黛玉进贾府》是小说《红楼梦》人物的第一次总亮相,不仅重要人物纷纷亮相,贾府也是第一次亮相。因此本文运用详略得当的环境描写、人物肖像描写以及匠心独运的人物出场来展现这一切。旨在揭示一个封建大家族的繁荣鼎盛,即它的富贵尊荣,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礼教的。黛玉的一双眼睛把贾府由幕后推到了台前,而贾府透示给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贵,是封建大家庭的一个样板,是封建上层统治者的生活写照,是封建时代的缩影。透过这个缩影,曹公让我们窥视了封建社会的最终命运。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鲁迅的人生经历,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阅读鉴赏作品。
2.结合鲁迅的遭际,探讨他在作品中人物身上所倾注的情感,进一步理解鲁迅是如何泣血前行的
3.学习鲁迅的爱国情怀和先生的“孤愤”、“救世婆心”。
本专题问题设计
人物语言上有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体现各自身份的对比等等。
教师 通过对比,我们看到什么呢?
小说是如何刻画主要人物形象的?
3.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林黛玉进贾府》、网络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电影视频资料《林黛玉进贾府》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宝玉为何“摔玉”?
2.关于人物的“哭”和“笑”。
3.赏析课文的对比手法。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通过作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
2.能准确地评价分析作品和人物。
3.能立足文本阅读阐述自己的观点。
4.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