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常见的盐
选择题
1.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
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苦泉"的溶质之——CuSO4
B."把其水熬之"——蒸发溶剂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置换反应
D.将浓缩的"苦泉"与NaOH溶液混合——制农药波尔多液
3.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只需适量NaOH的固体或溶液就能除去的是( )
A. CO2(H2O) B. CO2(HCl)
C. NaCl溶液(MgCl2) D. KNO3溶液(H2SO4)
4.将足量NH3和CO2依次通入饱和食盐水,发生反应:① ;
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B. 上述反应过程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
C. 反应②是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D. 上述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5.海水是一种重要资源,利用海水可制取镁等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分析该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Ⅰ,操作Ⅲ都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B.固体B是Mg(OH)2,试剂X是盐酸
C.加入NaOH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使MgCl2完全反应
D.处理等量海水,若将NaOH溶液换成石灰乳,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镁的产量
6.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NaOH B.Na2CO3
C.H2SO4 D.Fe2O3
7.下列物质对应组成不正确的是( )
A.干冰:CO2 B.小苏打:NaHCO3
C.纯碱:Na2CO3 D.熟石灰:CaO
8.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粗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9.下列物质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
A.生石灰 氯化钠 B.碳酸钙 碳酸钠
C.硝酸铵 氢氧化钠 D.硫酸铜 硝酸铜
10.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是常见的食品调味剂
B.氯化钠可用于生产氯气、烧碱
C.蒸发海水即可获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D.氯化钠可用于腌制食品
二、非选择题
11.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A.食盐 B.纯碱 C.硫酸铜 D.烧碱
E.熟石灰 F.稀硫酸 G.食醋
(1)生活中既可作食品调味剂,又能用于清洗热水瓶内水垢的是 。
(2)腐蚀性很强,工业上常用于造纸、肥皂的是 。(3)工业上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的是 。
(4)农业上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又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
(5)一种重要的化工料,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
12.小嘉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倾倒稀盐酸,很快就产生了气泡: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滴加一定量后才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发生的反应是
;当Na2CO3全部转化成 NaHCO3后,再发生反应,为此他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在广口瓶中加入1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用注射器向瓶中缓慢注入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观察到瓶内无明显现象;
步骤二:继续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瓶内连续产生气泡,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1)步骤二中,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______。
(2)上述实验中,加入稀盐酸多少克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
(3)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无论是倾倒还是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是相同的,其本质原因是什么?
13.碳酸氢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盐,化学小组对其进行了探究。
(1)NaHCO3可称为钠盐或碳酸氢盐,它是由Na+和_______(填离子符号)构成,医疗上能用于治疗胃酸(含有盐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室中如何制取少量 NaHCO3
(查阅资料)
材料一:候氏制碱的原理:
;
。
材料二:研究发现,NaHC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Na2C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实验制备)根据候氏制碱原理设计如题图-1所示装置制取NaHCO3。
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白色固体。
(2)烧杯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
(3)能进一步确认该白色固体是NaHCO3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须用到的仪器和药品:试管、温度计、水)。
(4)题图-2中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在60℃后无数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性质探究)
常温下,取一定量的 NaHCO3溶液于烧杯中,插入pH传感器,向烧杯中持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变为6.68时开始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题图-3所示。
(查阅资料)
材料三:NaHCO3溶于水后,少量的HCO3-能同时发生如下变化:
变化①:;
变化②:。
材料四: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H+和OH-数目的相对大小有关。常温下,当单位体积溶液中OH-的数目大于H+的数目时,溶液的pH>7,反之pH<7;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的H数目越大溶液的pH越小。
(交流反思)
(5)NaHCO3溶液显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结合材料三、四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
(6)根据本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pH<6.68时生成的无色气体为CO2
b.从0-30s,单位体积溶液中H+数目不断增大
c.不能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参考答案
1-10 BDCCD BD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