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劳作与经济活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了解自古以来中外不同人群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将有利于学生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在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大约1万年前,农业出现,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使人类有条件从事各种物质文化创造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农业各具特色,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古代文明。
为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高中历史教学还必须拥有自己的路径与方法,那就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托的方法选择。在本课中,时间轴的制定、历史地图的动态处理、多种类别史料(地图、专著、口头传说等)阅读方法的指导,历史故事中的逻辑挖掘,大事年表的归类与解读,恰如其分地把时空、史料、解释等素养相交织,涵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不仅是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的第1课,也是选择性必修2的第一课。本课主要包括了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生产关系的变化三大板块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学习要点:史前时期人类的食物演进历史、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第一子目重点探讨从采集和渔猎到农耕和畜牧的历程,以及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第二子目介绍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农业文明的概况;第三子目重点探讨农业出现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把本课重点落实到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两块内容上。原因有二:从课标要求的落实上,“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课标对本课教学活动的要求;从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上看,农业革命的发生使人类的生产力飞跃性的进步,并由此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同时使得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三、学情分析
本课为《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第一课,施教对象为已完成《中外历史纲要》和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教学的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素养培育已有一定的基础,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的知识的结构化以及各种类型的史料的处理和解读。另一方面本课在设计时既注重对知识结构的搭建,又注重方法的指导与史观的引领。方法方面具体表现为地图的识读、图片史料的解读,多种类型史料信息的提取和综合概括等多个方面。价值引领方面主要是对人类文明多元性的解读。
四、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是:“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相关内容在《经济与社会生活》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为第一单元的三分之一,综合课标要求与《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叙述,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能够描述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结合史实,多角度论述农业出现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能够运用地图和史料,了解北非、中国、欧洲、美洲不同的食物生产,说明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能够阐述农业的出现与阶级、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为农业革命的意义和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
本课的难点为农业革命的原因与影响。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以“改变命运的选择”为主题探讨农业革命的原因、表现及影响。本课以“从采集到生产——从作物到制度——从蒙昧到文明”为主线,揭示本课主题。在学习流程上设置三个学习内容和七个知识点,具体见下图:
学习任务 学习内容
从采集到生产——农业的出现 食物采集者
农业出现的原因
食物生产者
从作物到制度——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小麦区:古代两河、埃及、希腊、罗马
稻米区:古代中国
玉米区:古代美洲
从蒙昧到文明——农业革命的影响 生活方式的变化
生产关系的变化
七、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视频:布须曼人的采集生活。
设问:你如何看待这种生活,这种生活和我们所熟知的农耕生活有哪些不同?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对布须曼人采集生活视频的观看,了解采集生活的显著特征:迁徙的生活、随机获得食物、成员间的配合等,代入人类作为食物采集者的历史情境,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从采集到生产——农业的出现
1.食物采集者
情境呈现:远古人类的生活想象图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图片,了解食物采集者的生活。
设计意图:远古时期的历史缺乏文献证据,人们对远古人类生活的认识只能依据少量的考古成果,通过想象还原。该图出自后人的描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认识食物采集者的生活。通过对图片中反映出来的骨针、用火、渔猎、石器钻孔技术的解读,让学生了解农业出现前人类的生活状态。
情境过渡:食物采集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采集者)对住地环境了如指掌……他们发明了许多种工具,包括刀具、斧头、刨子、锤子、锥子及针。同样,他们还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武器,……他们的许多发明创造……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技术。
早在农业革命之前,人们已普遍知道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就像在哥伦布航海之前人们就知道地球是圆的一样。现已查实,现代的原始人对农业毫无所知,但对当地植物的特性和生长情况却非常熟悉。……有大量证据可相信,史前时期的人类是在与现代原始人相仿的环境下获得有关动植物的知识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设计意图:通过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的两段关于食物采集者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积累促发农业产生的相关条件,为接下来分析农业产生的原因做准备。
2.农业出现的原因
情境呈现:三段关于农业出现原因的分析材料。
狩猎采集族群的生活方式在过去的13000年中变得好处越来越少,因为他们所依赖的资源(尤其是动物资源)已不再那么丰富或者甚至消失了。……大多数大型哺乳动物在更新世结束时已在南美洲和北美洲灭绝了,还有些在欧亚和非洲灭绝了。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更新世结束时新月沃地的气候变化大大增加了野生谷物的产地面积,从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获大量的庄稼。这些野生谷物的收获就是新月沃地最早的作物——小麦和大麦——驯化的先声。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上万年前,人类的数量增长缓慢,但还是造成了非洲、亚洲、大洋洲乃至美洲的人口迁移。最后,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住满了人。随着此后人口缓慢但不断的增长,靠捕猎为生的原始人不得不以自己种植的食物来补充采集食物的不足。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学生活动:通过三则材料概括农业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段材料的解读,探究农业产生的原因。
3.食物生产者
教师活动:展示农业起源地、相关驯化的作物及动物及农业的传播路径。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动态地图展示,从空间上落实农业革命的起源地及相关作物动物和传播路径,落实时空观念的培育。
学习任务二:从作物到制度——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小麦区:
情境过渡:地中海沿岸地图。
学生活动:从地图上圈出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位置。
情境呈现:展示三幅不同地区的农民生活图。
问题设计:四个区域种植的作物有何相同之处?三幅图片中有何相同的要素?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通过对四个区域种植作物和驯养动物的探究,理解以小麦耕作区的生产模式及由此带来的耕作技术、农业类型和食物结构的变化,认识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2.稻作区:
学生活动:通过教材阅读,完成时间轴填写,找出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和土地制度的改变。
设计意图: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涉及较多,这里不作重复讲解,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整理和思考,得出相关结论。
3.玉米区:
情境呈现:展示美洲地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阿兹特克、印加和玛雅文明所处的区域。
材料呈现:分别展示印第安人、古埃及人、古代中国、古代两河流域农民生产的图片。
问题设计:与世界其他地区农耕生活相比,古代美洲最显著的不同是什么?在缺少耕作动物的情况下,古代美洲文明发展如何?这跟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思考美洲文明独特发展模式的重要原因。
教师总结:世界古代是以农耕为基础的多样文明,小麦、稻米和玉米是经过以往无数次试验才终于作出的选择,它们已变成了文明的选择。
学习任务三:从蒙昧到文明——农业革命的影响
1.生活方式的变化:
情境呈现:阅读两则材料,概括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同样是1平方英里的土地,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因此,当我们看到人类总人口在距今10000年至2000年的8000年中,从532万直线上升到13300万,即足足增加25倍时,也不会感到惊奇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由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要附着于土地,同时生活又较前有了保障,人们不必总是随着动、植物资源的变化而漂泊流徙,所以人们开始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
——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和补充材料的解读,概括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生活发生的变化。人口的增长和定居生活的产生,通过教材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通过补充材料来达成。手工业、音乐、文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理解上较为直观,采用简单呈现的形式。
2.生产关系的变化
情境呈现:乌尔王家军旗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仔细观察图片细节,并找出其反映的历史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对4500年前苏美尔文明的产物——乌尔王家军旗的分析,了解在农业产生以后,人类生产关系的变化,体会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
结尾:
情境呈现:对农业革命的质疑。
教师活动:强调人类从食物采集走向食物生产的选择,是改变人类命运的选择。
设计意图:介绍知识学界对农业革命的另一种视角的解读,给学生以广阔的思考视角,但同时立足唯物史观素养,强调农业革命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开启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的先决条件。
八、教学评价设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原始农业阶段,一块土地经开垦、种植若干年之后,就得放弃,让它在八年、十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以恢复土壤的肥力。……植物品种多样的农业扩大了食物来源,使食物来源更加可靠,于是,人口也相应地增多。当人口增长超过农业生产率水平所能支持的人口限度时,一个很自然的解决办法就是移居其他地方。因而,有了一个连续的发展,即“脱离”原来的农业居留地,进入食物采集者居住的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区。农业就是以这种方式从发源地向四面八方传布。……在亚非沙漠带和北极地区,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农业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在非洲、南北美洲的部分地区及整个澳大利亚,由于与世隔绝造成的愚昧闭塞和不利的自然环境,农业也是很缺乏的。在中欧和西欧等其他地区,由于那时还没进入铁器时代,没有造价低廉且有效的工具,茂密的森林成了几乎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农业的出现也推迟到很久之后。……某些地区的农业之所以推迟很久的另一原因是,那里的动植物极其丰富,向人类提供的食物比原始农业所能提供的还要多。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农业的出现带来了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改变着人类的历史。与农业相关的最重要的改变应该是人口的膨胀。新石器时代的人们放弃了他们旧石器时代前辈们的游荡生活,转而在农田附近永久定居下来。在新石器时代,村庄里的大多数居民种植粮食或饲养家畜。某些人仍然从事狩猎采集活动。但剩余的粮食使得一些人可以把他们的时间和才智集中在自己的专业上,从而脱离了粮食生产。个人可以用粮食或手工制品来换购宝石、珠宝和其他贵重物品。私有土地的制度化强化了财富积累的重要性。慢慢地,稠密的人口、专业的劳动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一起促成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城市。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人们必须懂得季节的变换,他们学会了将太阳、月亮和星辰位置的变化与季节的交替联系在一起。最后,他们逐渐积累起天地关系的知识,并向精确的历法迈出了第一步。新石器时代的神不仅有类似旧石器时代的维纳斯式的形象,还有与生命周期、死亡和再生相关的神灵。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世界古代原始农业洲际传播的表现(举一例即可)。并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原始农业向外传播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始农业的出现对社会文化的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
(1)表现:如西亚的大麦和小麦传入古希腊等。
因素:土壤肥力的保持;人口增长的速度;气候和土壤是否适宜;地区闭塞或开放程度;生产工具的革新;动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等。
(2)影响:人口膨胀;过上定居生活;出现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私有财产和城市出现;实用科技的发展和宗教神灵的崇拜。
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