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5 19:1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之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一、教学理念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中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程标准:了解新航路开辟后个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各地区间食物物种的大规模交流成为了现实,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进入了新的阶段。根据课标,本课的立意点就是历史地看待、探讨这一时期人类的生存、发展状况以及与大自然共存的经验和教训,培养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根据课标,本课以“作物改变历史:舌尖上的世界”为主线,以“史料实证”为路径,以“共同的世界”作为为立意设计本课教学,设置“小民幸福”、“大国崛起”、“全球共生”三个环节,对本课知识进行重组,构建知识内在逻辑。在本课教学设计的宏观立意、中观建构以后,在微观层面,以唯物主义史观为基础,重视了以下几个方面:搭建时空框架,认识物种交流之路;运用唯物史观,理解物种交流之果;落实历史解释,探寻物种交流之源。聚焦培养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内容是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通过对6个专题具体史实和意义或影响的了解和认识,达成“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 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等模块的总要求。本课是第一单元第2课,本单元共3课,所以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人类食物发展由古代走向现代的重要阶段。同时,本课内容与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其拓展与延伸。从结构上,本课包含三个方面:第一、美洲物种外传;第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第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内容上应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丰富了各大洲的食物物种;第二个层次则是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正确看待食物物种交流的历史影响。所以本课的立意点就是结合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这一现象,历史地看待、探讨这一时期人类的生存、发展状况以及与大自然共存的经验和教训。
之所以选择“共同的世界”作为本课的教学立意,理由如下几点:第一,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全球性流动,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其后不仅有单向的掠夺,也有各地区、各文明的交流,物种交流是其中的重要表现形态。第二,早前,自然界的屏障抑制了物种的迁徙,而新航开辟后,物种交流进入了全球化的阶段,世界失去了生物边界。第三,物种交流容易引发生态位释放,给接受它们的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扰乱,生物入侵已成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从知识层面,他们已经掌握了丝绸之路和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初步具备了历史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新航路的开辟也是重点,学生对此有较深刻的印象,对于事物物种交流比较感兴趣,值得拓展的空间很大。
从思维能力层面,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的历史思维逐渐活跃起来,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个性鲜明,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多数学生仅限于零散的知识层面,并未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且本课内容时空跨度大,涉及内容繁多,理论知识比较深奥。因此,老师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让学生学会挖掘本课中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在相应的时空框架下,梳理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在欧洲和中国的传播过程,学会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叙述历史。
2.通过了解不同大洲间物种交流的史实,认识世界历史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物种交流影响的探讨,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培养国际视野,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和世界观。
3.通过了解不同大洲间物种交流的史实,认识世界历史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物种交流影响的探讨,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培养国际视野,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和世界观。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表现和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影响。
六、教学设计思路
在学案梳理不同大洲间物种交流的史实的基础上,按照“共同的世界”的价值主旨来重新梳理,集中三条主题线索:“小民幸福”、“大国崛起”、“全球共生”。而这三条线索还可以实现前伸后延的扩展,是囊括个人、民族国家、世界的历史视角,教师可以依托这三条线索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知识的建构,对碎片化的知识点有一个系统性的把握,并将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梳理清楚,从而开展结构化教学。教师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用厘清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浸润其中,使历史的死的知识“活”起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史料教学,教师倾向于典型的一手史料和权威的二手史料,因为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辨析训练难度较大,应重点训练学生的史料意识和证据意识。
七、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材料 :
2017年,马达加斯加农牧渔业部植保司司长萨乎里专程来到长沙探望袁隆平,给他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印有杂交水稻的面值2万阿里马达加斯加币。“马达加斯加人民基本已经摆脱了饥饿。为了感谢您,我们特地选择水稻作新版货币图案”。
设问:马达加斯加为什么特地选择杂交水稻作新版货币图案?
教师总结:袁隆平与水稻相关的梦想:让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解决人类饥荒做出贡献。现在中国以外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3000万公顷,每公顷至少增产两吨。杂交水稻走出国门是物种交流的表现,为世界饥饿问题的解决做出巨大贡献。为世界2004年《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曾写道,“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设计意图】以袁隆平相关的新闻引出本单元贯穿的主线:通过食物生产历史的学习,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认识到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新航路开辟对人类历史产生巨大影响,本课从经济与生活的角度导入,引导学生进入食物物种交流的主题,展现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和其他地区食物物种交流的具体表现,为下面多角度分析了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创设条件。
一、小民幸福
(一)吃饱,满足肚子的需求
展示材料:
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以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食粮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传入中国时,福建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甘薯与玉米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设问:根据材料,甘薯与玉米的种植给中国带来了怎么样的影响?
教师总结:甘薯与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高、适合山地和旱地种植、可以“乘青半熟,先采而食”等优点使其在明清代经常被看作是最宜备荒的粮食作物之一。
【设计意图】借助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是实现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与手段。以问题情境为“桥梁”,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要确保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知识的重组方面,突出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特点,有利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运用时空思维探索历史史实,建立历史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历史发展脉络,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二)吃好,满足嘴巴的欲望
展示材料:
材料一 拌椒末,大椒皮丝拌萝丝,加麻油、酱 油、渐醋;大椒酱,将大椒研烂,入甜酱、脂油了,妥了,多加油炒 ; 辣椒肉,每肉一斤,醋一杯,盐四钱,蒸,临起加辣椒油少许。
——(清)《调鼎集》
材料二 黄景山造将,辣茄用菜油沸,磨碎筛匀,挽和麵中,用于造酱。
——嘉庆四年《桐乡县志》
设问:明清美洲农作物辣椒传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总结:明朝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除了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以外,辣椒的辣味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作用,致使它得以在中国迅速生根发芽,那就是下饭。贫苦大众工作强度大,但财富太少,吃不起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只能多吃主食,所以用辣椒这样味道重的调味品容易下咽。
【设计意图】注重区域性历史与全球历史之间的关系,将中国史放到全球史中认识,通过学习,有利于学生把握古今中外不同人群社会生活中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能够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术语对古今中外人们的生活或经济活动加以描述和概括,进一步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
学习任务:师生合作,完成学案表格
阅读教材,思考甘薯、辣椒等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完成学案表格。
物种 过程
玉米
马铃薯和甘薯
番茄
辣椒
【设计意图】本课的要旨不仅从物种的角度帮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后有多少食物物种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从历史的角度探究食物物种交流是怎样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的。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补充资料创设和丰富历史情境,在回答问题中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助推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以及这一历史现象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
(三)好吃的更健康,满足身体需求
展示材料:播放视频
设问:结合教材,视频中有些食物来自其他地区的物种?
学习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学案表格
类别 具体物种
粮食类
水果类
蔬菜类
经济类
教师:视频中的汉堡、面包的主要原料是小麦。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所有这一切都是欧洲人向海外开发食物原料的结果,促使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趋于世界化。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运用教材,在初步建立从起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的前提下,达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时间和空间入手,对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基本史实进行全面了解,在具体的时空观背景下,了解史实信息。同时,这个表格还牵涉《纲要》知识,激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和材料获得信息,拓展思维,发现、猜想、研究、解决问题,实现思维由具体到一般的升华,实现对学科能力的培养。师生互动展示,解决疑难和学生答案纠偏,顺利突破难点。
大国崛起
(一)最强土豆营销员腓特烈大帝
展示材料:
教师介绍:油画上的人就是腓特烈大帝,18 世纪普鲁士的传奇君主,正是他, 将普鲁士由一个弱小方国打造成令人生畏的军事强国,进而成就了一个统一的德意志。他是历史学家笔下威严的大帝,也是普鲁士百姓口中亲切的老弗里茨。
设问:为何前来拜祭的人们在腓特烈大帝的墓上放下一个个马铃薯?
展示材料:
材料一 当时欧洲的气候比现在寒冷,农业水平又低下,小麦本身产量低的原因。因此在当时,小麦的产量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之下。
——《论美洲粮食作物的传播》
材料二 因为“马铃薯”有“三坏”。简单来讲,就是吃了马铃薯之后,身体和心理可能都会生病。三坏:不光明正大、染毒阴影、《圣经》没有说。
——《腓特烈大帝与马铃薯》
材料三 马铃薯的生长,不受地域和自然条件限制,对人类和牲畜都有益无害。请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充分理解马铃薯的优点,并把它作为今春主要食品
——“腓特烈大帝的命令”
设问:腓特烈大帝大力推广土豆的原因是什么?他推广土豆的阻力是什么?
教师讲述:马铃薯是德国人的国食,然而,最初人们对土豆的歧视已经根深蒂固,对其营养价值则一无所知,没有人愿意种植它。腓特烈大帝非常有远见,他深知土豆的价值,采用法令和故事宣传的方式,正是腓特烈大帝这一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让 70 年代的普鲁士免遭饥荒,马铃薯成了普通人抵抗饥荒最好的武器。
【设计意图】从“例证”的关键学习行为出发,针对性地创设出具有可感性的学习情境,分层式、多维度地涵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同时,腓特烈大帝被后世誉为德意志的国父级人物,正是他将普鲁士由一个寂寂无名的德意志公国打造成欧洲五大列强之一,奠定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基础。他与土豆的故事,体现了粮食问题关乎国家民族的兴衰。
(二)明治时期的日本饮食变化
展示材料:
木村屋先生将豆沙面包献给明治天皇 明治21年,“可否茶馆”是日本第一家咖啡馆。
设问:根据材料,指出明治时期的日本饮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明治时代,由于文明开化,西洋文化变得积极地被日本收割,西洋的饮食,一点点进入日本中,面包、咖啡等成为文明开化的象征。明治维新对日本发展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它令日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国,一跃跻身世界强国之中,从此在世界上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立足大概念,体现了“作物改变历史:舌尖上的世界”主线,凸显目标任务和主体内容,使学生的思维规律按照认知民族国家兴衰的逻辑关系展开,在唯物史观的引领下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看待事物的发展,推导出繁荣中孕育着危机,从而达成历史理解和历史认识,符合教学逻辑。同时,学生运用纲要知识和材料获得信息,拓展思维,发现、猜想、研究、解决问题,实现思维由具体到一般的升华,实现对学科能力的培养。
三、全球共生
展示材料:
设问:根据上述表格和地图,概括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特点。
教师总结:把大家的回答要点化,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时间具有长期性。
展示材料:
设问: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新旧世界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教师总结:物种交流提高全球粮食产量,促进世界人口激增。
展示材料:
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设问: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新旧世界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教师总结: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及饮食习惯。
展示材料:
材料一 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许多昔日的奢侈品成为大众日用品。
——李吟枫《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
材料二 包谷:岁共出万余石,苗乡自食并缩酒卖甚众,贫民做耙卖,村市熬糖做粉卖,每石十大官斗,现价易制钱一十二文,较米每石十大官斗现价少易制钱四千六百文。
——宣统元年湖南《永绥直隶厅志》
设问: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新旧世界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教师总结:物种交流推动经济和贸易发展,促进世界经济联系增强。
展示材料: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三批)
设问:猜测一下这些物种来自哪里?物种的来源地呈现了怎样的特点?
教师总结:物种交流对于人类来说,不总是正面的。外来入侵物种已成为影响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它们会摧毁当地生态系统等,比如三叶鬼针草入侵到岛屿,致使岛上生态系统濒临崩溃。同时,它们造成了经济损失,比如原叶牵牛、美国白蛾等入侵到森林,造成林业损害。
播放视频:
教师总结:地球是万千物种共同的家园,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物共处于一个自然共同体中,均有其生存权利。人有智性,理应认识到人类生存与万物的相互依赖关系,理应保障万物的权利,为其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教师总结并升华: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应该如何保护万千物种共同的家园,让个人更幸福,国家更富强,世界更美好?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是中国给出的答案。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平等协商,开创共赢共享的未来;要开放创新,开创发展繁荣的未来;要同舟共济,开创健康安全的未来;要坚守正义,开创互尊互鉴的未来。
【设计意图】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新时期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是中国人民从全人类、全球生命体共同发展的广阔角度出发,为世界发展提供的发展方向。将其融入本课中,能使学生了解其概念和发展,为树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初步具备世界意识奠定基础。通过历史联系现实,升华本课教学主题,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
八、教学评价设计
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
【答案提示】
(1)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
(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3)意义: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工作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教材内容很新,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本课还涉及生物入侵、物种交流、食粮与人口等非历史领域的“通识性知识”。因此,教师应跨越本学科专业知识的界限开展学习。“跨界学习”要求教师跨越自己日常工作的边界,摆脱原有专业的局限,根据学习主题整合学习资源,多渠道进行知识重构,从而拓展视野,不断提升综合素养。教师学习的内容需要“跨界”,教师学习的途径也需要跨界,不但要通过纸质书籍、期刊等传统媒体,还要从互联网等现代媒体中学习。“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为教师提供更多可利用的信息和个性化服务。教师将海量信息与高中历史教学实际相融合,将其融合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同时,“核心素养”的提出,超越了传统的“学科”和“知识”,将教育的落脚点回归到“人”,是一种回归教育原点的整合与升华。因而,日常历史教学应该紧紧围绕既定的价值立意,设计两至三个教学环节, 不能贪大求全,也不能有始无终,形成完整的历史逻辑,层层递进,聚焦核心价值观。本节课在“作物改变历史:舌尖上的世界”内容主旨下,把本课的相关知识要点和教学目标附着在这一主线上,设计了小民幸福、大国崛起和全球共生三个教学环节,将共同的世界与物种紧密联系起来,立意鲜明,家国情怀的培养水到渠成。此外,教师将“物种交流”置于共同事件的大历史时空下加以考察,时间跨度从15世纪末到现在,构建了全球物种交流的时空顺序,全景式地呈现物种交流的状态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