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教材,与教材同步,试卷式版本,使用方便
第8章 投影与视图
8.1《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
一、预习准备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做游戏,让学生经历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活动,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通过实例了解视点、视线、视角的概念,以及在现实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启示学生今后看物、看人、看事应从多角度、多方向分析,你就会发现许多美好的、闪光的东西,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课堂助学
(一)探求新知
交流与发现一
1、请两位同学站在桌子的左右两侧闭上眼睛,然后在桌子上放一乒乓球、暖水瓶、杯子,再让两位同学睁开眼睛观察,并将你所看到的现象告诉同学们:
[温馨提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图形。
想一想:下面的几幅图形,分别是在哪个方向看到的?(找学生到前面观察)
2、活学活用
(1)如图课本8-3(展示图片),将一个纸杯、一个墨水瓶和一个笔筒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小亮、小莹和大刚三人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这些物体,请你指出课本中图8-4中的三幅图是谁看到的:
图①是______看到的,图②是_______看到的,图③是_______看到的。
(2)桌面上放着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请说出下面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
(2) (3) (4)
交流与发现二
1、从某个方向看一个立方体(图8-2),你能同时看到它的所有的面,所有的棱,所有的顶点吗?
从某个方向看一个立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______个面,______条棱,_____个顶点,最少能看到______个面,_____条棱,______个顶点。
思考:一支没削过的6棱铅笔,从某个方向看,一次最多能看到______个面,______条棱,_____个顶点,最少能看到______个面,_____条棱,______个顶点。
[教师点拨]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意见。
观察与思考:
2、上图是人观察事物时的直观图,在这个图上涉及了哪些数学知识?
你能试着给它们下定义吗?
如图课本8-5,_________叫做视点,__________叫做视线,__________叫做视角。
3、如图,分别说出人眼O观察目标A、B、C的视线;说出图中的视角.
三、达标训练:
1、人在观察目标时,从眼睛到目标的 叫做视线。 所在的位置叫做视点,有公共 的两条 所成的角叫做视角。
2、某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分别如下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
(A)长方体 (B)圆柱 (C)圆锥 (D)球
3、下面是空心圆柱在指定方向上的视图,正确的是…( )
4、一个四棱柱的俯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这个四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可能是( )
5、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圆的几何体是( )。
(A)圆锥(B)圆柱 (C)球 (D)空心圆柱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一定有新的启示。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2、这节课我们研究的都是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那么对人、对事应怎么做呢?
五、课后促学
1、作业:课本P113习题A组1-4。
2、反思:就今天的学习内容,写一则数学日记,感受自己的点滴进步。
8.2《盲区》
教师寄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盲区的含义,会解释生活中的盲区现象。
(2)在简单的生活的实例中,能勾画盲区的范围,并能计算盲区范围的大小。
(3)通过具体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自学课本114页并同其他同学交流你的探究体验及结果。
通过探究你得到什么结论?结论:
二、探究新知:
问题导读:
1、小亮沿着邮局南侧的马路向东行走,当他行至A点时观察邮局的视角为a,图中的斜线部分的区域在A点看不道的区域称(???? )
2、这时,处于邮局东侧的邮筒C落在视点A的盲区内,如果小亮沿马路继续向东行走,他走到河处时刚好看到邮筒?你能在图中标出这个点的位置吗?
三、尝试练习
教材的例1与例2
?
?
?
例题小结:
四、学以致用
1、?P115 1,2
?2、如图,一只猫蹲在墙前,老鼠躲在墙后,请你画出老鼠活命的活动区域.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的收获:理解盲区的概念,并应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所用的方法:作图法
六、达标检测
1、视点指的是(? )
??? A.眼睛的大小?????? B.眼睛看到的位置
??? C.眼睛的位置?????? D.眼睛没有看到的位置
2、晚上,小华出去散步,在经过一盏路灯时,他发现自己的身影是(? )
??? A.变长???????????? B.变短
???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3、电影院里座位呈阶梯形状或下坡形状的原因是(? )
??? A.增大盲区???????? B.盲区不变
??? C.减小盲区???????? D.为了美观而设计的
4、视线与太阳光线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
5、小军晚上到世纪广场去玩,他发现有两人的影子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于是他肯定地说:“广场上的大灯泡一定位于两人_________.”
6、走上坡路时所能看到的范围比走平路时所能看到的范围________.
7、“一叶障目”的现象指的是一种(? )
??? A.盲区增大
??? B.盲区减小
??? C.视点与树叶的距离越大,看到的范围(树叶外)越小
??? D.视点与树叶的距离越小,看到的范围(树叶外)越大
8、关于视线的范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走上坡路比走平路的视线范围小???? B.走上坡路比走平路的视线范围大
? ??C.在船头比在船尾向前看到的范围大?? D.在轿车外比在轿车里看到的范围大
9、一个胖子站在比他矮的瘦子的前面,会发生_______现象,因为_______.
10、教室里的讲台要高出地面,你能说明为什么吗?
11、在操场上找人为什么下课时会比上课时困难?
?12、飞机塔台的窗户是一圈,为什么?
?六、作业布置:课后练习1、A组、B组。
8.3影子和投影
教师寄语: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学习目标: (1)了解投影、投影面、投影线的概念
(2)在简单生活的实例中,能分辩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3)在试验与探究中,探究平行投影的有关性质。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1、自学课本117页。了解投影、投影面、投影线的概念。
投影: 、
投影面: 、
投影线: 、
2、自学课本117—118页。了解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概念
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下列图片,你认为太阳光线有什么特征?
(1)当小棒与太阳光线平行时 (2)当小棒与投影面平行时
(2)思考固定投影面,改变三角形纸片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规律总结:
当三角形纸片与太阳光线平行时,它们的影子形成 .
当三角形纸片与投影面平行时,它们的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与原三角形
2、取一个三角形的纸板,在点光源下,把纸板的影子投在桌面上,改变纸板与光线所成的角度,观察影子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变化?
规律总结:
3、一个正方形的窗子,在阳光下留在室内的影子
是什么形状? 将正方形投影成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那些性质被保留下来?
规律总结:
三、尝试练习
1. 两根旗杆如图,请图中画出形成投影的太阳光线,并画出此时甲旗杆的投影。
2.学校靠墙边有甲乙两根木杆.请画出乙木杆的在地面上和墙上的投影的示意图。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的收获:
2、有什么困惑:
五、达标检测
1、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AB如图,杆长为2cm。
(1)当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
(2)当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为60°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并画出投影示意图;
2、一个正方形纸板ABCD和投影面平行(如图),投射线和投影面垂直,点C在投影面的对应点为C’,请画出正方形纸板的投影示意图。
3、下面两幅图表示两根标杆在同一时刻的投影.请在图中画出形成投影的光线.它们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投影?并说明理由
?六、作业布置: 课本P119练习1、2及习题1、2、3
正投影
教师寄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正投影的概念;
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1)正投影的定义: ?叫做正投影。
(2)物体的位置与其正投影的关系:当物体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正投影与原物体的形状、大小????????;当物体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正投影与原物体的形状、大小????????;当物体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正投影成为???????。
二、尝试练习
1、教材的例1?
?
?
例题小结:
?2、一个圆柱的轴截面平行于投影面,圆柱的正投影是一个边长为10的正方形,求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
三、学以至用
练习1、2
习题8.4 1、2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的困惑:
五、达标检测
1、 投射方向垂直于投影面,所得到的平行投影称为_______。
A 正投影 B 斜投影 C 平行投影 D 中心投影
2、直线AB的正面投影反映为一点,该直线为( )。
A.水平线 B.正平线 C.铅垂线 D.正垂线
3、完成平面图形的正面投影。
六、布置作业
习题8.4 3
8.5物体的三视图
教师寄语: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学习目标: 1、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可能看到的不一样的结果。
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3、会画一些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用物体的三视图画出相应的几何体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1、自学课本122页并同其他同学交流你的探究体验及结果。理解识记物体的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概念。
三视图: 。
主视图: 。
俯视图: 。
左视图: 。
2、 三视图的形成
将物体放在于三投影面体系中(如图2),使物体主要表面平行或垂直与投影面。用正投影法分别向V、H、W面投影,可得到物体的三视图。
图2
其中:
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影,在正面V上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影,在水平面H上得到的视图。
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影,在侧面W上得到的视图。
三视图的展开
为了更好的展示物体,可以使三视图画在一个平面上,这就需要把三视图展开。V、H、W三个面是相互垂直的,现在让正面不动,水平面绕OX轴旋转900,侧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0。这样三个视图都在一个平面上。如图2的展开图图3。从图3可见,三视图的位置关系是俯视图在主视图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图3
4、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1).确定视图方向
(2).先画出能反映物体真实形状的一个视图
(3).运用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画出其它视图
(4).检查,加深,加粗
二、尝试练习
教材的例1与例2、例3、例4
?
?
?
例题小结:
三、学以致用
1、请画出下面视图相对应的几何体。
2、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
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块的个数,请画出
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收获:
五、达标检测
1.下列左边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对应右边的哪个物体 ( )
2、如图是一根电线杆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影长图,试按其一天中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3.下图是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基本几何体为 .
4、画出实物图(如图,上部分是长方体,下部是空心圆柱)的三视图.
5、画出下面物体的三视图
6、请画出下面视图相对应的几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