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登
泰
山
记
姚鼐
一.知人论世
(一)识作者
姚鼐(1732年-1815年),字
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
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
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庆府
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
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
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后,先后担
任了一些官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入
《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
年(1774年)秋借病辞官。旋归里,以授徒为
生,先后在一些学院讲学,培养了一大批学
人弟子。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
"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
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
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
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补充】
“四库”是指经、史、子、集四部。
经:儒家的经典。
史:记载历史的书籍。
子:除儒家经典外的其他诸子著作。
集:各种汇集历代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书籍。
(注:“四库”的涵盖面广,但不能包括中国文化的全部典籍。)
(二)知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乡
里,途经泰安时,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于
十二月二十八日同登泰山,至日观峰的日观
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二.释题
(一)关于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气
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之称。泰山是一座政
治色彩深厚的文化之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
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同时,
泰山也是一座风光奇秀的自然之山,吸引着无数文
人墨客前来登临观光。
【补充】
1.三山五岳
“三山”:一种是指传说的瀛州、蓬莱、方丈三座仙山;另一种
是指黄山、庐山、雁荡山(安徽)三座山。大多采用后一种说法。
“五岳”:东岳泰山(山东)、南岳衡山(湖南)、西岳华
山(陕西)、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
2.封禅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
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
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
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梁父或云云等小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
功,称禅。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
主,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向天地报
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封禅仪式在中岳嵩山和东岳泰山中都曾举行过,但以泰山的次数
多且影响大而出名。
(二)关于记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
景,可状物(记人、记事、记物),写景目
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
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在写法上大
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代表
作品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王安石的
《游褒禅山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
魏学洢的《核舟记》等。
二.读译作品
【提示】判断名词作状语的方法。
1.表方位、时间的名词往往在句中作状语。
例. ⑴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⑵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2.谓语动词前面的名词不是作主语,就是
作状语。
例. ⑴梦啼妆泪红阑干
⑵南中盗贼蜂起
3.通过划分句子成分,判断名词的用法。
例.吾得兄事之
中
蜂
梦
夜
兄
“当”的意思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螳臂当车
3.救荒如救火,有罪,吾自当之
4.旗鼓相当
5.当家
6.有狼当道,人立而泣
7.臣知欺大王当诛
8.当窗理云鬓
抵御,抵挡
对着,面对
判决,判罪
主持,执掌
阻,拦
承担
占据,把守
相等,相称
9.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10.生当作人杰
11.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12.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13.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14.安步当车
15.惴惴恐不当意
16.我当是相公呢!
17.岂非用赏罚当邪?
在(某时,某处)
将
两者相抵
当作
符合,适合
以为
适当,恰当
应当
必定,一定
【注】13至17的“当”读“dànɡ”。
三.梳理内容
(一)概括段意
第一段(1):介绍泰山的地理环境。
第二段(2):记叙登山过程。
第三段(3):描绘泰山日出。
第四段(4、5):综述泰山特点。
(人文和自然)
(二)主旨归纳
本文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
的经过,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
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
秀壮丽,唤起了人们对泰山的向往,让人们
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提示】
游记所抒发的情感,要根据背景
和内容去确定,不要随意拔高或乱
贴标签。
四.写作特色
(一)提问:从本篇作品,你获得了哪些写
作游记的启示?
……
(二)总结写作特色
1.紧扣中心,不蔓不枝,剪裁得当
始终围绕作者的活动进行,始终以日观峰为中心
贯穿全篇,整个叙述描写详略得当。
2.语言简洁,描述生动,形象突出
五.小结
本文着意于游程的记述、时令特征的描绘
和景物的刻画,却较少个人感情的流露和议
论,这是姚鼐记游作品的一大特点。
作为文言文,本文有较多的文言知识需要
大家掌握、积累。作为游记,本文的写作方
法,有较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六.作业
1.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知识。
2.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3.完成本课配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