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化学第9单元综合与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初中化学第9单元综合与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25 11:03:2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初中化学第9单元复习中考真题课时练习
1.(2020·辽宁丹东·中考真题)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 B.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酒精溶液
【答案】A
【详解】
A、碘酒是将碘溶解于酒精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正确;
B、盐酸中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溶剂是水,故错误;
C、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故错误;
D、酒精溶液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故错误。
故选:A。
2.(2020·广西百色·中考真题)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食盐 C.面粉 D.泥沙
【答案】B
【详解】
A、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A错;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正确;
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C错;
D、泥沙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D错。
故选B。
3.(2018·河南·永城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九年级期末)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你会发现有许多小气泡自动冒出,这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外界的某些因素有关。下列关于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
【答案】B
【详解】
A. 打开瓶盖,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变小,故此选项错误;
B. 打开瓶盖,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变小,故此选项正确;
C.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说法正确,但题中没有涉及温度升高,故此选项错误;
D.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说法正确,但题中没有涉及温度升高,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4.(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将某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
D.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答案】D
5.(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现有的硝酸钠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采取了以下方法:
①再加入硝酸钠②蒸发掉一半溶剂③蒸发掉水④再加入的该溶液⑤与的该物质溶液混合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6.(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B.色拉油溶解在汽油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答案】D
【解析】
7.(2019·广西·中考真题)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a的溶液由降温到,一定有晶体析出
C.时,50g的a溶于50g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D.c的饱和溶液由降温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D
【详解】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将a的溶液由t2℃降温到t1℃,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
C、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100g水最多溶解50ga,50g水 最多溶解25ga,溶液的质量分数=×100%=33.3%,故C错误;
D、c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溶剂质量也不变,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8.(2020·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
B.升温可以使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M>N
【答案】D
【详解】
A、氢氧化钠溶解放热,M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M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为b,A错误。
B、硝酸铵溶解吸热,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N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为a,升温N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变浑浊,B错误。
C、M的饱和溶液即为b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解度变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错误。
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因为M(b)溶解度小于N(a)溶解度,则溶剂质量M>N,D正确。
故选:D。
9.(2020·内蒙古·兴安盟教师发展中心中考真题)本题有甲、乙两图,图甲为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为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
关于图乙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物质是氯化铵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烧杯①小于烧杯②
C.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只能采用加水的方法
D.烧杯①②③中,只有烧杯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答案】B
【详解】
A、由图甲可知,t2℃时,NH4Cl的溶解度小于60g,而烧杯②中在t2℃时,100g水中溶解了60gR,所以R是KNO3,故A选项错误;
B、由图甲可知,t1℃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40g。t1℃时, 200g水中加入60g KNO3得到烧杯①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而烧杯③中的溶液是t1℃时KNO3的饱和溶液,所以烧杯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烧杯③,故B选项正确;
C、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可以采用加水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C选项错误;
D、由图甲可知,t2℃时,KNO3的溶解度为60g,所以烧杯②中的溶液也是饱和溶液。烧杯①、②、③中,烧杯②、③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10.(201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正确是( )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C.G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G<m<w=z
【答案】D
【分析】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100%
【详解】
A、该图示是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没有说溶解度,所以不能说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错;
B、溶解度单位是克,少了单位,故B错;
C、G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6.67%,故C错;
D、G和m的区别是G中有100g水,m中有80g水,溶质相同都是20g,所以G中溶质质量分数要小于m中质量分数,G都是m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w和z都在曲线上,都属于饱和溶液,温度没变,溶解度就不变,所以w和z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因为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所以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G<m<w=z,故D正确,故选D。
11.(2017·重庆·中考真题)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t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答案】D
【详解】
NaOH溶于水放热,NH4NO3 溶于水吸热。A. Y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故A错误;B.升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故B错误;C. X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是b,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D. t3 ℃时,X溶解度小于Y溶解度,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故D正确。
12.(2019·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对室温下的 100g 饱和硫酸铜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后,得到烧杯甲和烧杯乙(室温),有关烧杯甲和烧杯乙物质间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甲乙 B.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答案】C
【详解】
将室温下的100g饱和硫酸铜溶液分成两份50g的溶液,溶液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两份饱和的硫酸铜溶液,在甲中加入mg硫酸铜粉末,硫酸铜粉末不会溶解;在乙中加入mg硫酸铜晶体,由于硫酸铜晶体中含有结晶水,溶于水中后会分解出水分子,因此乙中硫酸铜会溶解一部分,所以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溶液的质量;乙的溶剂质量也大于甲的溶剂质量;有两份溶液的温度相同,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故C正确。
故选C。
13.(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下表是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水中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甲 30 33 35 38 41
乙 21 31 45 65 88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
(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__g。
(3)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甲和乙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g。则x取值范围是_____。
(4)某同学取甲、乙中的一种物质,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烧杯中加入的是乙②w取值为50③4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乙>甲
④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答案】 乙 135 33<x<35 ②③④
【解析】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故填:乙;
(2)在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5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5g甲,则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35g;故填:135;
(3)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甲和乙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g。则x取值范围是33<x<35;故填:33<x<35;
(4)①由图示可知,46.5g该物质在50℃时能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以在该温度下,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46.5g,因此烧杯中加入的是乙,选项说法正确;
②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31g,设在该温度下完全溶解46.5g乙物质,至少需要水的质量为x,则:
x=150g
则至少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50g﹣100g=50g;即w≥50,选项说法错误;
③由于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是未知的,所以无法比较4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选项说法错误;
④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由于不知道溶质是否完全溶解,所以无法比较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②③④。
14.(2019·湖北武汉·中考真题)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3℃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将t3℃时KCl的饱和溶液70.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0%的KCl溶液,需加水________g(精确到0.1g)。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________ (填字母标号)。
A托盘天平 B药匙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
(3)现有t2℃时KNO3的饱和溶液m1g和KCl的饱和溶液m2g。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填字母标号)。
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分别降温到t1℃,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KCl的质量
C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 63.9g 30.0 CD AC
【解析】
(1)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查出:t3℃时,KNO3的溶解度为63.9g;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3℃时KCl的溶解度是40g,则t3℃时KCl的饱和溶液70.0g含有溶质的质量是20g,
设加入水的质量是x,则 20g=(70.0g+x)×20% 解得:x=30.0g;
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
(3)A、由于在t2℃时KNO3和KCl溶解度相同,则t2℃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A正确;
B、由于饱和溶液质量关系不确定,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比较,故B错误;
C、由于二者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至t3℃时二者溶质质量分数与t2℃相比不变,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相等,故C正确;
D、由于溶液质量的大小不确定,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无法比较,故D错误。
15.(2017·天津·中考真题)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l)制作“叶脉书签”需用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 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 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___。
③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左盘放祛码
B.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④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水的密度为l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配制时应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量取水(填“10”或“50”)。
(2)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① 反应I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 白色沉淀C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③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5 玻璃棒 D 25 50 CaCO3+2HCl=CaCl2+CO2↑+H2O BaSO4 CuSO4、BaCl2
【详解】
1)①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②配制溶液应该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玻璃棒;③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B.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烧杯中称量C.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溶解,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D.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④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水的密度为l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g÷20%=25g;配制时应选用50mL的量筒量取水;(2)①固体溶液水,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说明一定没有硫酸铜,白色沉淀加入盐酸后完全溶解,并生产气体,说明沉淀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②溶液B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说明固体中有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BaSO4;同时说明固体一定没有氯化钡。
16.(2019·山东沂源·九年级期中)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溶液有着广泛的应用。
I.在农业上通常用12%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欲配制该质量分数的溶液60g,操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
(2)认真观察②,改正其中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3)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等晾干就配制溶液
C 天平指针偏右就开始称量
D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E 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
II.我们知道“海水制碱”工业用到的是饱和食盐水,医疗上使用的则是0.9%的生理盐水。请按要求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用品: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硝酸钾、蒸馏水、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
探究实验一:澄清透明的氯化钠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只试管倒入约5mL氯化钠溶液,用药匙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振荡,观察现象。 氯化钠固体溶解 _________
探究实验二: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并探究饱和氯化钠溶液还能否溶解硝酸钾固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 _________ NaCl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请完成上面表格
【答案】 ④②①⑤③ 应将物质品放在左盘,将砝码放在右盘 小于 BE 不是饱和溶液 向一支小烧杯内倒入20mL氯化钠溶液,用药匙加入适量氯化钠固体,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氯化钠固体不再溶解 取一支试管,倒入上述氯化钠饱和溶液,用药匙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并振荡 硝酸钾固体溶解 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
【详解】
I.实验室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的溶液60g,结合实验操作示意图可知:
(1)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2)图中步骤②物品与砝码位置放反,应将物质品放在左盘,将砝码放在右盘。因为该实验称取的氯化钠质量为,需要移动游码,若不进行改正,称取的氯化钠质量为7.0g-0.2g=6.8g,小于所需要的质量,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0%。
(3)出现以下情况: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造成水的体积偏小,溶液质量偏小,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B、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等晾干就配制溶液,造成加水的质量偏大,溶液质量偏大,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天平指针偏右就开始称量,最终称取氯化钠质量大于实际所需要的质量,造成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对溶液的质量分数无影响;
E、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造成溶液中溶质质量偏小,造成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综上所述,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BE。
II. 探究实验一:澄清透明的氯化钠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可得实验结论为:澄清透明的氯化钠溶液不是饱和溶液
探究实验二: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并探究饱和氯化钠溶液还能否溶解硝酸钾固体
实验步骤:向一支小烧杯内倒入20mL氯化钠溶液,用药匙加入适量氯化钠固体,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实验现象:氯化钠固体不再溶解;
实验结论:NaCl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实验步骤:取一支试管,倒入上述氯化钠饱和溶液,用药匙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并振荡;
实验现象:硝酸钾固体溶解;
实验结论:饱和氯化钠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
17.(2016·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向盛有2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倒入5.0 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粉末,恰好完全反应,称得未溶物质量为3.7 g。完成下列计算:
(1)该黄铜样品中含Zn的质量为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1.3
(2)设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别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生成氢气质量为z。
解得:x=1.96g;
,解得:y=3.22g;
解得:z=0.04g;
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100%=9.8%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3)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100%≈15.1%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为15.1%。
【详解】
(1)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能和硫酸反应的只有锌,铜不反应,所以锌的质量=5.0g﹣3.7g=1.3g;
(2)详见答案。
(3)详见答案。
18.(2020·辽宁鞍山·中考真题)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将10g赤铁矿石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再加入92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滤液和2g滤渣。请计算:
(1)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80%;
(2)解:设生成硫酸铁的质量为x
x=20g
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20%。
【详解】
(1)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4g,即为赤铁矿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则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80%;
(2)见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初中化学第9单元复习中考真题课时练习
1.(2020·辽宁丹东·中考真题)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 B.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酒精溶液
2.(2020·广西百色·中考真题)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食盐 C.面粉 D.泥沙
3.(2018·河南·永城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九年级期末)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你会发现有许多小气泡自动冒出,这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外界的某些因素有关。下列关于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
4.(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将某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
D.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5.(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现有的硝酸钠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采取了以下方法:
①再加入硝酸钠②蒸发掉一半溶剂③蒸发掉水④再加入的该溶液⑤与的该物质溶液混合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B.色拉油溶解在汽油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7.(2019·广西·中考真题)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a的溶液由降温到,一定有晶体析出
C.时,50g的a溶于50g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D.c的饱和溶液由降温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8.(2020·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
B.升温可以使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M>N
9.(2020·内蒙古·兴安盟教师发展中心中考真题)本题有甲、乙两图,图甲为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为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
关于图乙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物质是氯化铵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烧杯①小于烧杯②
C.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只能采用加水的方法
D.烧杯①②③中,只有烧杯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10.(201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正确是( )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C.G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G<m<w=z
11.(2017·重庆·中考真题)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t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12.(2019·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对室温下的 100g 饱和硫酸铜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后,得到烧杯甲和烧杯乙(室温),有关烧杯甲和烧杯乙物质间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甲乙 B.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3.(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下表是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水中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甲 30 33 35 38 41
乙 21 31 45 65 88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
(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__g。
(3)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甲和乙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g。则x取值范围是_____。
(4)某同学取甲、乙中的一种物质,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烧杯中加入的是乙②w取值为50③4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乙>甲
④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4.(2019·湖北武汉·中考真题)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3℃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将t3℃时KCl的饱和溶液70.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0%的KCl溶液,需加水________g(精确到0.1g)。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________ (填字母标号)。
A托盘天平 B药匙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
(3)现有t2℃时KNO3的饱和溶液m1g和KCl的饱和溶液m2g。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填字母标号)。
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分别降温到t1℃,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KCl的质量
C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5.(2017·天津·中考真题)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l)制作“叶脉书签”需用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 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 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___。
③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左盘放祛码
B.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④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水的密度为l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配制时应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量取水(填“10”或“50”)。
(2)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① 反应I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 白色沉淀C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③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填化学式)。
16.(2019·山东沂源·九年级期中)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溶液有着广泛的应用。
I.在农业上通常用12%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欲配制该质量分数的溶液60g,操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
(2)认真观察②,改正其中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3)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等晾干就配制溶液
C 天平指针偏右就开始称量
D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E 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
II.我们知道“海水制碱”工业用到的是饱和食盐水,医疗上使用的则是0.9%的生理盐水。请按要求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用品: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硝酸钾、蒸馏水、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
探究实验一:澄清透明的氯化钠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只试管倒入约5mL氯化钠溶液,用药匙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振荡,观察现象。 氯化钠固体溶解 _________
探究实验二: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并探究饱和氯化钠溶液还能否溶解硝酸钾固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 _________ NaCl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请完成上面表格
17.(2016·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向盛有2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倒入5.0 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粉末,恰好完全反应,称得未溶物质量为3.7 g。完成下列计算:
(1)该黄铜样品中含Zn的质量为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8.(2020·辽宁鞍山·中考真题)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将10g赤铁矿石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再加入92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滤液和2g滤渣。请计算:
(1)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