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限度复习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反应限度复习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2-11 11:4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枣庄八中南校高二化学 计芳
2012年12月6日
课  题
化学反应限度复习课
教具
学案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的
1、了解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2、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教法
三段六步
合作交流
重点
难点
巩固本章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情景设计
内  容
总结、补充、创新
【知识回顾】
一、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
在 下的 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不再 ,生成物不再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的状态。
2.化学平衡的判别依据:
给定的可逆反应:m A(g)+n B (g) p C(g)+q D(g),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有:
①本质标志——v正 = v逆
用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表示时:当v(A)正 = v(A)逆
用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表示时:
②浓度不变标志:凡是可以体现各组分的浓度(或百分含量)不变的描述。
【课堂探究】
例1: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 B+3C在下列4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正反应速度 vA=2mol/(L·min)逆反应速度vB=2 mol/(L·min)
B.正反应速度 vA=2mol/(L·min)逆反应速度vC=2 mol/(L·min)
C.正反应速度 vA=1mol/(L·min)逆反应速度vB=1.5 mol/(L·min)
D.正反应速度 vA=1mol/(L·min)逆反应速度vC=1.5mol/(L·min)
例2.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例3. 可逆反应∶2NO2 2NO+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 的同时,
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知识回顾】
二、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 时,生成物 与反应物 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 表示。
2.表达式
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化学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K= 。
3.K的意义:
平衡常数是表明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最大程度(即反应限度)的特征值,一般可认为:
①一般地:K>105时,该反应进行基本完全;
②K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之,K越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
4.影响K的因素:
浓度
压强
催化剂
温度
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
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
通过回忆回顾基础知识,完成知识网络的建构
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总结平衡标志,抓住找“变量”
5.平衡常数K的应用
(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
(2)判断可逆反应mA(g) + nB(g)pC(g) + qD(g)是否达到平衡,可用K与浓度商(用Qc表示)的比较来判定。

当Qc=K时,可逆反应 ;
当Qc>K时,可逆反应 ;
当Qc例4. 关于 C(s)+H2O(g)CO(g)+H2(g)的平衡常数(K)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

例5: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
(2)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800℃,固定容器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其始浓度为c(CO) =0.01mol/L, c(H2O) =0.03mol/L, c(CO2) =0.01mol/L, c(H2) =0.05mol/L ,则反应开始时,H2O的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 (填"大""小"或"不能确定")。
【知识回顾】
三.平衡转化率
1.概念
2.表达式:对于化学反应aA+bB c C+dD,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可表示为:
3意义:
例6. 在密闭容器中,将NO2加热到某温度时,可进行如下反应:
2NO2 2NO+O2,在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是:[NO2]=0.06mol/L,[NO]=0.24mol/L,
[O2]=0.12mol/L.试求:
(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2)开始时NO2的浓度。
(3) NO2的转化率。
四.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①浓度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 方向移动;减少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温度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 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③压强的影响: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增大压强(引起浓度变化),平衡向
方向移动;降低压强(引起浓度变化),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④催化剂的影响: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 ,不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
【课堂探究】
例7:现有反应S2Cl2(l) + Cl2(g)2SCl2(l);△H= -50.16kJ/mol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橙黄色) (鲜红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S2Cl2的转化率降低 B.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液体的颜色加深 C.压强不变,升高温度,液体的颜色变浅 D.体积不变,降低温度,氯气的转化率降低
例8:下列表示可逆反应:2A(气)+B(气) D(气)+Q(Q>0)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通过例题总结平衡常数使用的注意事项
通过练习体会转化率与平衡常数的意义,并总结计算方法:用三段式的重要性。
课堂
小结
作业 完成自主学习61页21到24题
板书
设计
教 本节的复习课是通过知识点带题的方式,来完成化学反应限度的知识建构,再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总结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