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酸雨及其成因、危害、控制措施。
2、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重点)
3、认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危害
及预防措施。
4、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说一说:
人类污染环境的行为?
这些污染对人类和社会有什么影响?
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
酸雨腐蚀古代文物
阅读课本P30“模拟探究”
部分,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什么是酸雨?
2、酸雨的形成原因
一、什么是酸雨?
简单地说:酸雨就是酸性较强的雨。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则小于5.6。
酸碱度(PH值)
(0~14)
〈7 酸性
=7 中性
〉7 碱性
〈5.6 酸雨
认识PH试纸
进一步探究
收集当地的雨水,用pH试纸测定pH,看看是否是酸雨?如果是酸雨,你能分析其成因吗?
留试纸,雨后测试一下。
二、酸雨的形成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
1.原因
工厂燃烧含硫量高的煤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3.成分:
水、硫酸、硝酸
酸雨能腐蚀石刻雕塑,那么对生物有不利影响吗?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根据下面的提示,设计一个探究方案。
提 示
可以用食醋和清水配置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把pH控制在4。
可以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或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
探究实验的步骤?
探究酸雨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合作与交流(请展示你的才华)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结合课本P31的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吗?
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有影响。
本实验是否需要数量统计?如果需要,尝试设计出一个
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清水 乙
模拟酸雨 甲
上周一
3、实验步骤
1)采用PH=4的酸雨进行实验,设置清水作为对照(实验组: ;对照组 )
2)在甲、乙两个花盆中栽培同样数量的同种植物
3)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两次向甲盆中喷洒定量的配制的酸雨,每天两次向乙盆中喷洒等量的清水,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4)每天分别统计两个实验装置中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一周后比较。
?
甲
乙
4、预期实验结果与分析:
1)如果两个装置中植物幼苗的生长没有差异,说
明
2)如果用酸雨培养的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比较好,
说明
3)如果用清水培养的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
比较好,说明
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没有影响
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七天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清水 15cm 15cm 15.3cm 15.9cm 16.8cm 17.7cm 18.6cm
模拟酸雨 15cm 15cm
15.1cm 15.2cm 15.2cm 15.1cm 15.1cm
结论:
我们做的这个实验有没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表达与交流
P31 讨论
2、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
不一定是。这是因为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时产生
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结合而成的,酸雨可以随
大气流动而漂移,因此酸雨不一定是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
的,酸雨甚至可以造成跨越地域、跨国界的危害。
1、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
酸雨和模拟雨的成分不同:
酸雨的成分主要是水、硫酸和硝酸;
模拟酸雨的成分是水和醋酸。
受酸雨污染较重的稻田
三、酸雨的危害
酸雨——空中死神
①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
②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
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时造成死亡。
③引起水源的酸化,影响饮用,威胁人类的健康;
④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2.控制酸雨的措施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四、 阅读课本P32第一、二段,
回答下列问题:
除了酸雨,还有哪些人类活动
造成环境污染?
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水污染
重金属污染
汞、镉、砷
你知道我国每年要消费多少这样的电池吗?
大约70亿只。
排入水中的有毒
物质在生物体内
是难以分解、无
法排出的。会通过
和
进行积累。
食物链
食物网
废旧电池该怎么办呢?
要投放至居民生活区指定投放点的有害垃圾回收容器或投放至
商场企业设置的专用回收箱。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和安全处理。
有害垃圾
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优先保护饮用水资源,严格控制各
种污染物进入河流胡泊。
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除了酸雨以外,
还包括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五、科学 技术 社会
煤炭和石油的燃烧不仅会引发酸雨,排
放的二氧化碳还会引起 。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温室效应是指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而
导致的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温室效应危害:
1、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
2、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
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
地球上的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的上层,构成了
薄薄的一层臭氧层。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
辐射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
1、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
制冷剂氟利昂和超音速飞机含氮废气的排出
2、危害:
大量紫外线辐射到地面,从而危害人类和其
他生物的健康。例如,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等
疾病因此而明显增多。
3、防治:
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
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
小结
形成原因:排放大量酸性物质
危害: 土壤、河流湖泊、水源、叶芽
控制措施:减少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回收利用
2、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1)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探究原则:对照性和重复性
3、全球性的大气污染问题
酸雨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1、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实践达人
面对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达标检测:
1、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燃烧煤气
B、大量燃烧含锰量很高的煤
C、大量燃烧含硫量很高的煤
D、大量燃烧沼气
2、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
是( )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C、温室效应 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
C
B
3、酸雨被称为“ 空中死神”,对生物有极大危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酸化的水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响人们的饮用
B. 酸化的水源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C. 酸雨直接危害芽和叶,使出现酸雨的地区植物全部死亡
D. 酸雨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
4.下列哪项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
A.大力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还草
C.使用健康环保的筷子 D.长期使用农药、化肥
C
D
5.人类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等,可导致(
)
A.噪声污染 B.酸雨
C.臭氧层破坏 D.温室效应
6.白色污染是指( )
A.工业烟囱排放出的白色烟尘
B.白色涂料
C.塑料垃圾
D.以上都不对
C
C
为了我们的生存;
为了地球的生存;
让我们行动起来,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保护环境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