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专题湖泊 课件(共26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湖泊 课件(共26页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24 10:5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湖 泊
高考专题----湖泊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地理
实践力
掌握湖泊的类型和特征
会分析湖泊的演变过程
运用整体性思维,分析湖泊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
通过学习能够解决湖泊利用和湖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学习目标
考卷 题号 呈现形式 考查内容 考查素养 分值
2016全国卷Ⅱ 9-11 示意图+文字 通过河流断面图的分析,考查水库建设对下游河流的影响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8
2017全国卷Ⅰ 6-8 剖面图+文字 考查区域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湖泊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2
2018全国卷Ⅱ 环境保护44 文字 通过植被对湖泊生态的影响,考查湖泊的生态意义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10
2018全国卷Ⅲ 6-8 区域图+文字 通过材料、图像信息,考查湖泊成因、影响湖泊深度变化和湖水更新速度的原因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2
环境保护44 文字 通过湖区特殊生产方式为背景,考查人类活动动对湖区生物的影响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10
考卷 题号 呈现形式 考查内容 考查素养 分值
2018 全国卷I 37 湿地各要素的关系和变化 乌裕尔河流域和扎龙湿地 全国卷I 37 8
全国卷III 6-8 湖泊成因及特征变化 贝加尔湖 全国卷III 6-8 12
北京卷 36 气候对湖泊水位和盐度的影响 北京卷 36 气候对湖泊水位和盐度的影响 10
2019 全国卷I 37.2、3 湖泊水文特征变化及原因 里海演化过程图文材料 全国卷I 37.2、3 12
海南卷 21 河湖水文特征成因及变化 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河流分布和变化 海南卷 21 10
近年的高考对湖泊考查主要集中在湖泊的水文特征、湖泊面积的变化、
影响、措施、湖泊的调节作用(对气候尤其是对降水,对河流的调蓄作用)。考查的题型多样。
学习目录
湖泊类型
湖泊的特征
湖泊的演变
湖泊
湖泊:
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 是湖盆和湖水的总称。
湖盆的形成过程
湖泊的
形成过程
积水的过程
内 力
外 力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流水

海水
人类活动
冰川
地质作用
降 水
积雪融水
冰川融水
地表径流
地下水
补给类型
探究一:通过湖泊的定义及所学知识,归纳湖泊的形成过程
湖泊类型
(一)按成因:
人工湖泊:景观湖 水库
天然湖泊:构造湖 火山口湖 堰塞湖 风成湖
冰川湖 岩溶湖 河成湖 海成湖
判断以下湖泊各属于哪一类湖泊
长白山天池
杭州西湖
构造湖
火山口湖
海成湖
冰川湖
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1~3题。
图片
2.贝加尔湖形成于( )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3.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
还在加大,说明( )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4.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A
c
D
举例 湖泊类型 特 征
贝加尔湖、 青海湖 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湖水较深,
湖岸陡峭
五大连池、 镜泊湖 由滑坡、火山活动等地质灾害形成,物体阻塞河道,堰塞体往往不稳定,易垮坝
长白山天池 火山口积水而成,多为近圆形,湖岸陡,湖水深
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湖泊
构造湖
堰塞湖
火山湖
举例 成因 特征
敦煌附近的月牙湖 沙漠中低于潜水面的丘间洼地,经其四周沙丘渗流汇集而成的湖泊
鄱阳湖、洞庭湖、江汉湖群(云梦泽一带)、太湖等 由于河流摆动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
里海、杭州西湖、宁波的东钱湖 由于泥沙沉积使得部分海湾与海洋分割而成,通常称作泻湖
七股潟湖、戈佐内海、 科勒潟湖 是一种因为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潟湖湖原本是海湾,后来在海湾的出海口处由于泥沙沉积,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继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因而成为湖泊。
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湖泊
风成湖
河成湖
海成湖
潟湖(xì hú)
(二)按湖水排泄形式:
内流湖
外流湖
(三)按含盐量的高低划分
淡水湖:湖水矿化度小于或等于1g/L;
微(半)咸水湖:湖水矿化度 1g/L < H<35g/1;
  咸水湖:湖水矿化度大于或等于1g/L< H<50g/L;
  盐湖或卤水湖:湖水矿化度:H>50g/L;
  干盐湖:没有湖表卤水,而有湖表盐类沉积的湖泊,湖表往往
形成坚硬的盐壳;
  砂下湖:湖表面被砂或粘土粉砂覆盖的盐湖
山西运城盐池被称为“中国死海”,位于山西省唯一的内流区内,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运城盐池自古就是中国食盐生产重地,有“南风起,盐始生”之说,近来考古学家在盐池附近发现了古代“池外有堤,堤外有滩,滩外有渠”的护宝堤堰体系。
描述运城盐池的形成过程。(4分)
岩层断裂下陷;流水在低洼处汇集成湖;地处内流区内,流水带来的盐分长期在湖泊内累积,形成盐湖。
湖泊的特征
I.湖盆特征:内力和外力作用影响湖盆的成因、大小、坡度
II.湖水(文)特征:
水位高低及季节变化大小→补给类型、流域面积、河流数量、蒸发、下渗、人类活动
结冰期→气温、水量、盐度、流动性、人类活动
盐度→降水量与蒸发量、有无河流将盐分带出、结冰与融冰、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更新速度
含沙量→植被覆盖率、流域内土质、降水强度、流量、人类活动
水质优劣、风浪大小→盛行风、温差大小
延迟符
湖泊的演变
延迟符
地壳运动
原来是外流胡,由于地壳运动变为内流湖,如青海湖
河道变迁
乌裕尔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形成内流区
地质作用
山区由于冰川运动,如冰蚀或冰碛物的阻塞二形成的冰川湖(纳木错);
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形成的堰塞湖(羊卓雍措湖)
环境变化
入湖径流↓,
蒸发量↑
湖泊水位↓
无径流排出
1
2
3
4
湖泊的演变
外流湖变内流湖
淡水湖与咸水湖的转换
延迟符
湖泊的演变
淡水湖→咸水湖→盐湖
咸水湖→淡水湖
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蒸发量↑
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入湖径流减少
湖泊水位不断下降,外流湖变为内流湖,径流携带盐分
盐度不断汇入积累,盐度逐渐变高,逐渐变为咸水湖,最终形成盐湖
沿海地区,古海洋遗迹湖→由于沙坝、沙洲、沙岛的形成或人工河口坝的建设→导致湖泊与海洋分离→径流不断汇入,盐度↓
→逐渐变为淡水湖
【2019年全国一卷】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变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
受冰雪融水补给;
补给量大于蒸发量。
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
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
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江苏省大纵湖是由古海岸潟湖(海岸潟湖是指海岸地带由堤岛或沙嘴与外海隔开的平静浅海水域)演变来的淡水湖,湖盆浅平,天然饵料丰富,适合大闸蟹等多种水生动物生长。该湖南部和西部有多条河流注入,东北部有湖水流出。
分析大纵湖湖水由咸水转变为淡水的原因。
古潟湖与海洋逐渐分离,海水不再进人湖泊;河水不断注人,湖水不断流出;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处湿润区),使得湖水盐度不断降低。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的的喀喀湖位于安第斯山区的荒漠高原地区,被称为“高原明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构造湖,湖面达海拔3821米,湖水面积大约为8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处达280米。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下图为的的喀喀湖区示意图。
(1)的的喀喀湖湖水有周期性涨落的特点,指出其规律
并解释原因。
(2)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的湖泊,试分析该湖终年不冻的原因 。
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
原因:夏季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降水量较大;
冬季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量小,降水量较小。
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少。
地处低纬地区;周围群山环抱,阻挡冷空气侵入;
处于板块张裂地带,地热丰富;
湖泊面积大,水量大,不易结冰。
课堂小结
湖泊
湖泊特征
按成因
按排泄形式
湖泊的演变
按盐度
外流湖
内流湖
咸水湖
淡水湖
类型
THE EN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