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口中学12-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2.已知:2H2(g)+O2(g)=2H2O(g) ΔH=-270 kJ/mo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 mol水蒸气分解成2 mol氢气与1 mol氧气吸收270 kJ热量
B.2 mol氢气与1 mol氧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放出热量大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2 mol氢气与1 mol氧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水蒸气的能量
D.2个氢气分子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气态水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367.0 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中和热)
C.S(s)+O2(g)=SO2(g) ΔH=-296.8 kJ/mol(反应热)
D.2NO2=O2+2NO ΔH=+116.2 kJ/mol(反应热)
4.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ΔH1;Cl2(g)+H2(g)=2HCl(g) ΔH2;2Cl2(g)+2H2O(g)=4HCl(g)+O2(g) ΔH3。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5.某反应的ΔH=+100kJ/mo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 kJ/mol 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 kJ/mol
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 kJ/mol 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 kJ/mol
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A(g)=2B(g)+C(g),将2 mol A通入2 L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甲中,若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 min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8 mol。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A.0.24 mol/(L·min) B.0.08 mol/(L·min)
C.0.06 mol/(L·min) D.0.12 mol/(L·min)
7.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C(s)+CO2(g)2CO(g),不能判断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v(CO2)= v(CO) B.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容器中CO的体积分数不变
8.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时,v正(O2)=v逆(O2)必成立 B.关系式5v正(O2)=4v正(NO)总成立
C.用上述四种物质NH3、O2、NO、H2O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的数值中,v正(H2O)最小
D.若投入4 mol NH3和5 mol O2,通过控制外界条件,必能生成4 mol NO
9.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3Y2Z ΔH<0,其中Z呈气态,且Z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Z%)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大于T2 B.Y一定呈气态
C.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当n(X)∶n(Y)∶n(Z)=1∶3∶2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10.金属卤化物跟卤素化合可生成多卤化物,如:KI+I2KI3,有关KI3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I2在KI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是由于生成I3-离子
B.I3-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3-I2+I-
C.KI3溶液遇淀粉不变蓝色
D.将Cl2通入KI3溶液中,I3-浓度减小
11.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2∶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X的转化率不可能为
A.10% B.15% C.20% D.25%
12.将0.1 mol/L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13.25℃时,a mol/L一元酸HA与b mol/L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a=b B.a>b C.c(A-)=c(Na+) D.c(A-)<c(Na+)
14.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得①NaHCO3 ②CH3COONa ③NaClO三种溶液pH相同,则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15.已知298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的c(H+)=1.0×10-13 mol/L
B.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13 mol/L
C.所加的烧碱溶液pH=13.0
D.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10 mol/L
16.已知0.1 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8.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该溶液加水稀释,c(Na+)/c(HCO3-)的比值保持不变
B.c(Na+)>c(HCO3-)>c(CO32 -)>c(OH-)>c(H+)
C.c(Na+)+c(H+)=c(HCO3-)+c(CO32 -)+c(OH-)
D.c(Na+)=c(HCO3-)+c(CO32-)+c(H2CO3)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17.(8分)2SO2(g)+O2(g)2SO3(g) ΔH=a kJ/mol,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完全转化为1 mol SO3(g)放热99 kJ。请回答:
(1)图中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
(2)Ea的大小对该反应的ΔH _____(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入V2O5会使图中B点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常温常压下,由单质硫和氧气经两步反应,生成3 mol SO3(g),放出的总热量为 。
18.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如图)。
①量取反应物时,取50 mL 0.50 mol/L的盐酸,还应加入的试剂是 (填序号)。
A.50 mL 0.50 mol/L NaOH溶液
B.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
C.1.0 g NaOH固体
②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需要测定并记录的实验数据有 (填序号)。
A.盐酸的浓度 B.盐酸的温度 C.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D.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E.水的比热容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终止温度
③若用50 mL 0.5 mol/L醋酸溶液代替上述盐酸测定中和热,所得数据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19.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Fe(s)+CO2(g) FeO(s)+CO(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c(CO)/c(CO2)增大的是 (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CO D.再加入一些铁粉
20.T℃、2 L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不同时刻各物质的量如图(E为固体,其余为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开始至3 min时,用D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
(3)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4)第6 min时,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至原来的一半,重新达到平衡后,D的体积分数为 。
物质
A
B
D
E
物质的量mol
0.8
1.0
0.4
0.2
(5)另有一个2L的密闭容器,T℃、某一时刻时,容器中各物质的量如表所示:
此时v(正) v(逆)(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21.常温下,下列四种溶液:①0.10 mol/L (NH4)2SO4 ②0.10 mol/L NH3·H2O ③0.10 mol/L CH3COONH4 ④0.10 mol/L NH4HSO4。请根据要求填空:
(1)溶液①呈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溶液②稀释10倍,则稀释后的溶液中c(OH-) 原来的十分之一(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实验测得溶液③的pH=7,则c(CH3COO-)______c(NH4+)(填“>”、“<”或“=”)。
(4)上述四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5)上述四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
(6)将溶液②④混合,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2.用0.2000 mol/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0.2000 mol/L的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③调节液面至“ 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④量取20.00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⑥重复以上滴定操作2-3次。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④中,量取20.00 mL待测液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定
次数
盐酸体积
(mL)
NaOH溶液体积读数(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0.00
0.00
18.10
2
20.00
0.00
16.30
3
20.00
0.00
16.22
(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
D.滴定结束时,俯视计数
(5)根据上表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
汉川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