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课 小石潭记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俶尔(chù) 佁然(yǐ) 奉壹(yī) 幽邃(suì)
B.篁竹(huáng)清冽(liè) 翕忽(xī) 为屿(yǔ)
C.为坻(chí) 为嵁(kān) 寂寥(liáo)披拂(fú)
D.翠蔓(wàn) 龚古(gōng)差互(cī) 珮环(pèi)
【答案】D
【详解】
D.翠蔓màn 故选D。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篁竹(huáng) 清冽(liè)
B.为坻(chí) 为嵁(kān)
C.参差(cēncī) 佁然(yǐ)
D.俶尔(shū) 翕忽(x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改为:俶尔(chù)。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俶”就是生僻字。要注意记忆。21·cn·jy·com
3.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小石潭“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不是“愉悦的心情”,而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乐实悲”。从文章吊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作者的孤寂凄苦。根据作品当时的写作背景——作者被贬永州,也可推知是“形乐实悲”。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斗折蛇行
B.凄神寒骨
C.日光下澈
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项,“斗”“ ( http: / / www.21cnjy.com )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B项,“凄”“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C项,“下”,名词作状语,向下。D项,“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点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5.下列句中“可”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项,“可”是“大约”的意思,其他三项的“可”是“可以”的意思。
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B.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C.日光下澈 下见小潭
D.凄神寒骨 林寒涧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从”的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是分别是“由”“跟随,跟从”。B项,“清”的意思分别是“清澈”“凄清”。c项,“下”的意思都是“向下”。D项,“寒”的意思分别是“使……寒冷”“清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青/树翠蔓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以其/境过清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青树/翠蔓。C:其岸势/犬牙差互。D:以/其境过清。故选B。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心乐之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全石以为底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从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丘西行百二十步”中的“西”,名词作状语,“向西”。B“心乐之”的“乐”,意动用法,“以……为乐”。C“其岸势犬牙差互”中的“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犬牙一样”。2-1-c-n-j-y
点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9.下列句子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卷石/底以出
C.皆若/空游无所依
D.四面竹树/环合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C。改为:皆若空游/无所依。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仅高度概括了潭周围的氛围,也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B.文章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欣赏景物的愉悦心情。
C.“全石以为底”一句既写出了小石潭极为罕见,又从侧面反映出水的清澈。
D.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用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反衬出潭水的清澈透明。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B项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文中作者愉悦的心情是暂时的,一经凄凉环境的触发就变得很悲伤。【来源:21cnj*y.co*m】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为山水游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的一组游记中的第四篇。这组游记名为“永州八记”。
B.《小石潭记》按游览顺序写景,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值得借鉴。其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C.作者在文中着力描写了小石潭的幽静,而这幽静 给作者的具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D.文章开头写到“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其中 的“心乐之”三个字奠定了全文愉悦的感情基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基调的把握能力。D“奠定了全文愉悦的感情基调”错。作者在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12.下列句子中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人就像在身边,抒发的情感是悲伤深沉的。
B.《关雎》中的“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女子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C.《小石潭记》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侧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及游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正面烘托出潭水的清澈透明。
D.《核舟记》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答案】D
【详解】
A.颈联抒发的情感是乐观旷达的;
B.“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的是男子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及游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侧面烘托出潭水的清澈透明;
故选D。
13.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属于散文的范畴。
B.刘禹錫与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为“刘柳”。
C.唐宋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D.《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答案】B
【详解】
B.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为“韩柳”。故选B。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翕忽:静止不动的样子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拂:随风飘拂
D.近岸,卷石底以出 近:靠近
【答案】B
【详解】
B.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故选B。
1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隔竹林,闻水声,伐竹取道才见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添了寻幽探奇的情趣。
B.作者描写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二者相互映村,具有画面感。
C.小潭“不可久居”是因为“其境过清”,面对悄怆之景,作者心境不免凄怆悲凉。
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
【答案】D
【详解】
D.“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说法有误。应该是借景抒情,委婉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故选D。
1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之一。
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C.《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词,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
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世人称之为“柳河东”“河东先生”,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详解】
《社戏》选自《呐喊》,故B错误,故选B。
1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杂糅,“其目的”或“为了”去掉其中一个;B.成分残缺,把“关于”字去掉;C正确;D.搭配不当,把“特色”改为“水平”。故选C。
【点睛】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18.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C.似与/游者/相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正确的停顿是:似/与游者/相乐。注意标志性的虚词“者”。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心乐之(快乐)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乐”是“以……为乐”的意思。
二、填空题
20.《小石潭记》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乐是忧的另一表现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柳宗元参与政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21*cnjy*com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答此题首先要疏通文意,了解内容,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具体分析。柳宗元因为参与改革失败而被贬,心中抑郁,悲凉凄苦,因而借游山玩水排解心中的苦闷,所以,听到“如鸣佩环”的流水声就“心乐之”,看到“往来翕忽”的游鱼便以为“似与游者相乐”。但这种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小石潭周围凄清环境的触发,便感到“凄神寒骨”,“以其境过清”,匆匆离开了。由此可见,“忧”是感情的主调,而“乐”是暂时情绪变化的。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1.《小石潭记》全文按照__________顺序,采用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依次描写了发现小石潭,__________,小石潭源流,__________,记同游者。小石潭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它给作者__________的感受。
【答案】游览 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 潭中气氛 幽静 幽邃冷寂,孤凄悲凉
【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石潭记》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依次写了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石潭的源流——谭中气氛——介绍同游者。从“寂寥无人”“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可以看出,小石潭最大的特点是幽静。小石潭带给作者的感受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用自己的话概括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三、字词书写
22.(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______)
清冽(______)
卷石底(______)
为坻(______)
为嵁 (______)
佁然(______)
幽邃(______)
参差(______)
俶尔(______)
翕忽(______)
悄怆(______)
寂寥(______)
【答案】huánɡ liè q ( http: / / www.21cnjy.com )uán chí kān yǐ suì cēncī chù xī qiǎochuàng liáo
【详解】
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如“篁”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要注意“嵁”“俶”等生僻字的读音。www-2-1-cnjy-com
2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_____) 清冽(_____) 坻(_____) 嵁(_____)
佁然(_____) 俶尔(_____) 翕忽(_____) 差互(_____)
悄怆(_____) 幽邃(_____)
【答案】huáng liè chí kān yǐ chù xī cī chuàng suì
【解析】
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坻”“嵁”“俶”等都是生僻字。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四、情景默写
24.按照提示默写恰当的语句。
(1)《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明写潭中鱼,实写潭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描写潭中鱼动静相宜、灵动有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青树翠 ( http: / / www.21cnjy.com )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3)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4)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2·1·c·n·j·y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默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意不要写错别字。(1)句注意“蔓”“络”“披拂”的正确写法。(3)句注意“佁”“俶”“翕”的正确写法。21*cnjy*com
25.按提示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语句。
(1)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青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 ( http: / / www.21cnjy.com )差披拂。 (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句子,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凄,邃。
五、句子默写
26.文言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2)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3)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5)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6)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雨脚如麻未断绝。
(8)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9)《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词人范仲淹揭示守边将士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0)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其中最能表现劳动者艰辛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惶恐滩头说惶恐 萧鼓 ( http: / / www.21cnjy.com )追随春社近 秋天漠漠向昏黑 浩荡离愁白日斜 折戟沉沙铁未销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床头屋漏无干处 皆若空游无所依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详解】
试题分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六、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至,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①。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②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③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元结④《右溪记》)
(注释)①悬,激水触石溅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高高的浪花。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②俾(b ):使。③裨(bì):补助,增添。 ④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唐代文学家。
27.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A.此溪若在山野 皆若空游无所依
B.乃疏凿芜秽 乃记之而去
C.不可名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D.则可为都邑之胜境 潭中鱼可百许头
28.下列哪一项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 )
A.皆若空游无所依
B.斗折蛇行
C.凄神寒骨
D.南流数十步
2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30.甲乙两文的画线句分别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描写方法又有何不同?
31.两篇选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请结合选文具体说说。
【答案】
27.B
28.C
29.(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而惋惜(或内心失意不痛快)!
30.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31.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了作者因久谪远荒而产生的落寞苦闷、孤寂悲凉的心情。乙文借小溪无人赏爱、芜秽冷落,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意思对即可)【版权所有:21教育】
【分析】
27.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A.若:如果/好像;
B.乃:于是,就/于是,就;
C.名:说出/出名,有名;
D.可:可以/大约;
故选B。
28.
本题考查词语的用法。
A.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B.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C.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悲伤;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D.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故选C。
29.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重点词语:徘徊,走来走去;之,指右溪“无人赏爱”;怅然,惆怅抱憾的样子。
30.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甲文中画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通过对潭底的石头、鱼儿、日光的描写,侧面烘托出小石潭水清澈见底、清洌可鉴的特点;乙文中画线句“清流触石,洄悬激注”,描写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这是正面描写,描写出右溪水流湍急的特点。
31.
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小石潭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中,“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之景色,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心情;《右溪记》“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着重描写了右溪的自然风光,这里石奇泉清、草木葱郁,环境优美异常,但长期不为人所知。因无人赏爱而芜秽冷落,作者借此寄托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身世愤忿,以及因坎坷遭遇而爱惜才用的情怀。据此分析作答即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睛】
参考译文:
甲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www.21-cn-jy.com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 ( http: / / www.21cnjy.com )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乙文: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溪向南流几十步的距离,就汇入营溪。江水拍打着两岸,岸边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无法用言语形容它们的状态。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居民游览的胜地,喜好清净的人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设置道州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而惋惜!于是疏通水道,开挖乱石,去除荒草杂树,建起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又种植了鲜花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便命名为“右溪”。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诉后来人。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 ( http: / / www.21cnjy.com )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积雨始霁①,溪上大声漎②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③。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④宛首而顾其侣。援⑤石而登,俯视溶云⑥,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⑦”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⑧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就⑨,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⑩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姚鼐《游媚笔泉记》)
(注释)①霁:天放晴。②漎:流水声。③巂 ( http: / / www.21cnjy.com )(guī):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④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⑤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⑥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⑦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⑧何立端公:指何如宠。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姜坞先生”指姚范。⑨就:完成。⑩卒:同“猝”,突然。
3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⑴水尤清冽_________ ⑵乃记之而去_________
⑶被而名之_________ ⑷要客九人饮于是_________
3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一处
明 何 文 端 公 摩 崖 书 其 上 曰 媚 笔 之 泉。
3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⑵翼乎临于溪右
35.(甲)(乙)两文划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
【答案】
32. ①清凉 ②离开 ③命名 ④通“邀”,邀请。
33.明 何 文 端 公 摩 崖 书 其 上/ 曰 媚 笔 之 泉。
34.①(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②像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
35.两处划线的句子,都采用了侧面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法,生动形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描写的对象是鱼,将鱼在水中游比成在空中游,表现了溪水的“清”。“俯视溶云,鸟飞若坠”描写的对象是鸟,因人在高处,所以看鸟儿飞,如从高处坠落一样,以此表现作者向上爬时已到达高处。21教育网
【分析】
32.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⑴句意:潭水格外清凉。清冽:清凉。
⑵句意: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去:离开。
⑶句意:(所以)就用“垂云沜”来命名。名:命名。
⑷句意: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要:通“邀”,邀请。
33.
本题考查断句。根据句意“明代的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峭壁上的字)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可断句为: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出处:21教育名师】
34.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
⑴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⑵翼:像翅膀一样。于:在。
35.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分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依: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将人看水中的鱼“若空游”清清楚楚的现状写了出来,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
俯视溶云,鸟飞若坠: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写人往下看才能看到云彩,鸟儿飞得好像要落地一样,从侧面表现出人爬到了山的最高峰。
因此两者都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生动形象。
【点睛】
译文:
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乙: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延续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杜鹃鸟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像飞鸟展翅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泮”。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所以)就用“垂云沜”来命名。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阴可遮盖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峭壁上的字)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
左丈左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有点害怕,于是回去了。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姚范)也去了,我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
七、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 http: / / www.21cnjy.com ),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恬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6.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可久居 居:停留
B.佁然不动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C.日光下澈 澈:清澈
D.悄怆幽邃 邃:深
3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
B.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
C.全石以为底/以残年余力
D.潭西南而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38.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移步换景,条理清晰。
B.文中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衬托水的清澈,表现了作者娱情山水,乐而忘忧的情怀。21cnjy.com
C.第三段描写小石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的斗折特点和岸势的参差不齐来描写,展现出小石潭源流的神秘莫测。
D.由情入景,由景及情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答案】
36.C
37.B
38.B
【详解】
1.C.错误,句意:阳光照到水底。澈,穿透。故选C。
2.A.于是,就/竟然,居然;
B.都是表示约数;
C.把/凭借、凭;
D.表修饰/表转折;
故选B。
3.B.错误,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没有运用正面描写。故选B。
【点睛】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课 小石潭记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俶尔(chù) 佁然(yǐ) 奉壹(yī) 幽邃(suì)
B.篁竹(huáng)清冽(liè) 翕忽(xī) 为屿(yǔ)
C.为坻(chí) 为嵁(kān) 寂寥(liáo)披拂(fú)
D.翠蔓(wàn) 龚古(gōng)差互(cī) 珮环(pèi)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篁竹(huáng) 清冽(liè)
B.为坻(chí) 为嵁(kān)
C.参差(cēncī) 佁然(yǐ)
D.俶尔(shū) 翕忽(xī)
3.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小石潭“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斗折蛇行
B.凄神寒骨
C.日光下澈
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5.下列句中“可”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B.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C.日光下澈 下见小潭
D.凄神寒骨 林寒涧肃
7.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青/树翠蔓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以其/境过清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心乐之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全石以为底
9.下列句子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卷石/底以出
C.皆若/空游无所依
D.四面竹树/环合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仅高度概括了潭周围的氛围,也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B.文章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欣赏景物的愉悦心情。
C.“全石以为底”一句既写出了小石潭极为罕见,又从侧面反映出水的清澈。
D.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用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反衬出潭水的清澈透明。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为山水游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的一组游记中的第四篇。这组游记名为“永州八记”。
B.《小石潭记》按游览顺序写景,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值得借鉴。其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21cnjy.com
C.作者在文中着力描写了小石潭的幽静,而这幽静 给作者的具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D.文章开头写到“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其中 的“心乐之”三个字奠定了全文愉悦的感情基调。
12.下列句子中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人就像在身边,抒发的情感是悲伤深沉的。21·cn·jy·com
B.《关雎》中的“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女子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C.《小石潭记》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侧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及游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正面烘托出潭水的清澈透明。www.21-cn-jy.com
D.《核舟记》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13.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属于散文的范畴。
B.刘禹錫与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为“刘柳”。
C.唐宋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D.《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翕忽:静止不动的样子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拂:随风飘拂
D.近岸,卷石底以出 近:靠近
1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隔竹林,闻水声,伐竹取道才见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添了寻幽探奇的情趣。
B.作者描写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二者相互映村,具有画面感。
C.小潭“不可久居”是因为“其境过清”,面对悄怆之景,作者心境不免凄怆悲凉。
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
1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之一。
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C.《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词,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
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世人称之为“柳河东”“河东先生”,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1·c·n·j·y
1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18.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C.似与/游者/相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心乐之(快乐)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二、填空题
20.《小石潭记》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石潭记》全文按照__________顺序,采用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依次描写了发现小石潭,__________,小石潭源流,__________,记同游者。小石潭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它给作者__________的感受。21教育网
三、字词书写
22.(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______)
清冽(______)
卷石底(______)
为坻(______)
为嵁 (______)
佁然(______)
幽邃(______)
参差(______)
俶尔(______)
翕忽(______)
悄怆(______)
寂寥(______)
2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_____) 清冽(_____) 坻(_____) 嵁(_____) 21·世纪*教育网
佁然(_____) 俶尔(_____) 翕忽(_____) 差互(_____)
悄怆(_____) 幽邃(_____)
四、情景默写
24.按照提示默写恰当的语句。
(1)《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明写潭中鱼,实写潭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描写潭中鱼动静相宜、灵动有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5.按提示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语句。
(1)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青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句子默写
26.文言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2)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3)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5)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6)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雨脚如麻未断绝。
(8)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9)《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词人范仲淹揭示守边将士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0)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其中最能表现劳动者艰辛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六、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www-2-1-cnjy-com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至,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①。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②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③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2-1-c-n-j-y
(元结④《右溪记》)
(注释)①悬,激水触石溅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高的浪花。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②俾(b ):使。③裨(bì):补助,增添。 ④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唐代文学家。21*cnjy*com
27.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A.此溪若在山野 皆若空游无所依
B.乃疏凿芜秽 乃记之而去
C.不可名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D.则可为都邑之胜境 潭中鱼可百许头
28.下列哪一项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 )
A.皆若空游无所依
B.斗折蛇行
C.凄神寒骨
D.南流数十步
2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30.甲乙两文的画线句分别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描写方法又有何不同?
31.两篇选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请结合选文具体说说。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雨始霁①,溪上大声漎②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③。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④宛首而顾其侣。援⑤石而登,俯视溶云⑥,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⑦”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⑧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来源:21cnj*y.co*m】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⑨,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⑩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出处:21教育名师】
(姚鼐《游媚笔泉记》)
(注释)①霁:天放晴。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漎:流水声。③巂(guī):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④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⑤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⑥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⑦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⑧何立端公:指何如宠。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姜坞先生”指姚范。⑨就:完成。⑩卒:同“猝”,突然。【版权所有:21教育】
3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⑴水尤清冽_________ ⑵乃记之而去_________
⑶被而名之_________ ⑷要客九人饮于是_________
3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一处
明 何 文 端 公 摩 崖 书 其 上 曰 媚 笔 之 泉。
3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⑵翼乎临于溪右
35.(甲)(乙)两文划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
七、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恬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6.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可久居 居:停留
B.佁然不动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C.日光下澈 澈:清澈
D.悄怆幽邃 邃:深
3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
B.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
C.全石以为底/以残年余力
D.潭西南而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38.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移步换景,条理清晰。
B.文中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衬托水的清澈,表现了作者娱情山水,乐而忘忧的情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第三段描写小石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的斗折特点和岸势的参差不齐来描写,展现出小石潭源流的神秘莫测。
D.由情入景,由景及情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