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庄子》二则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了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B.文章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C.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
D.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从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答案】C
【详解】
C.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因“好辩”拥有不同的生活情趣。故选C。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南/冥者,天池/也
【答案】A
【详解】
B.正确停顿为: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正确停顿为: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正确停顿为:南冥/者,天池/也;
故选A。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用力鼓动翅膀) 其翼若垂天之云(好像)
B.志怪者也(记载) 固不知子矣(固然)
C.请循其本(追溯) 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面)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答案】D
【详解】
D.句意: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全,完全、完备。故选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答案】C
【详解】
A.代词,代鲲;
B.代词,代鹏;
C.表选择;
D.代词,代鹏;
故选C。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míng)有鱼
B.其翼(jì)若垂天之云
C.请循(xún)其本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lè)
【答案】B
【详解】
B. 翼(yì)。故选B。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风格独特。如《逍遥游》,具有想象奇特、善用譬喻的特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古体诗多为五言或七言,也有四言和杂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曹操的《短歌行》及陆游的《书愤》等。21*cnjy*com
C.东晋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D.孟子,名轲,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及其政治言论主要收录在《孟子》一书中。
【答案】B
【解析】B.陆游的《书愤》属于近体诗,格律谨严。
7.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名为鲲 ②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答案】C
【解析】C.①②句中的“名”分别译为“名字”“命名”,③④句中的“翼”分别译为“翅膀”“像翅膀一样”,故选C项。
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答案】A
【解析】
B项中的“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C项中的“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物;D项中的“怒”形容词作动词,振奋,这里指鼓起翅膀。www.21-cn-jy.com
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去/以六月息者也
【答案】B
【解析】
B.本句的诵读节奏应是: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0.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
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生的马)
D.是鱼之乐也(这)
【答案】C
【解析】
C.“野马”应译为“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鲲鹏(kūn) 抟扶摇而上(zhuān) 尘埃(āi)
B.北冥(míng) 游于濠梁(háo) 汝安知鱼乐(rú)
C.鲦鱼(tiáo) 徙于南冥(xī) 请循其本(xún)
D.齐谐(xié) 其正色邪(yé) 逍遥游(xiāo)
【答案】D
【解析】A项“抟扶摇而上”的“抟”应读“tuán”;B项“汝安知鱼乐”的“汝”应读“rǔ”;C项“徙于南冥”的“徙”应读“xǐ”。【来源:21cnj*y.co*m】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①三百闾②,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③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释)①临淄,齐国都城。②闾,里门,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③不肖,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12.下面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齐之临淄三百闾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然则何为使子
D.以其境过清 楚人以晏子短
1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鱼/之乐也。 B.安知/鱼之乐?
C.其翼/若垂天之云。 D.然则/何为使子?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贤者使使贤主。
15.同为善辩之人,庄子与晏子的语言艺术都非常的高超,从选文来看,你更欣赏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从感情表达和论技巧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2.D
13.A
14.有才能的人,大王派他出使贤明的君主。
15.示例一:欣赏庄子,感情表达:追求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辩论技巧:避重就轻,偷换概念的语言技巧。
示例二:欣赏晏子,感情表达:晏子不畏强国,全力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辩论技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分析】
12.
考查文言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A.表转折,却/表顺承;
B.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C.介词,给,向/动词,做;
D.都是“因为”的意思;
故选D。
13.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A.“是鱼之乐也”的意思是:这是鱼儿的快乐呀。正确的句读是:是/鱼之乐也。故选A。
14.
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贤者(有才能的人)、使(派)、使(出使)”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21·世纪*教育网
15.
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甲】讲述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通篇采用对话形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顶真式地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两人在辩论中反映出来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谈,就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一种怡情益智的享受。若欣赏庄子,可从“超功利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和偷换概念的智辩技巧”的角度来阐述。【乙】文叙写楚王让晏子从小门入,意在给他一个下马威。晏子则毫不畏惧,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环环相扣技巧,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迫使楚王改变了主意和态度,充分体现其机智勇敢,善于辞令,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据此,若欣赏晏子,可从其“维护国家尊严,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来论辩”的角度来阐述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出处:21教育名师】
【点睛】
参考译文:
【甲】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2·1·c·n·j·y
【乙】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五尺高的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贤明的君主那儿,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儿,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国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乙]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B.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
C.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石壕吏》)
D.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齐谐》者,志怪者也(_____________)
(2)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______)
(3)教然后知困(___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故曰:教学相长也。
19.请你写出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
20.乙文多用对偶句,这样的表达有什么效果?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答案】
16.B
17. (1)记载 (2)气息,这里指风 (3)困惑
18.(1)用力鼓动翅膀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
(2)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19.示例:鲲鹏展翅 鹏程万里 鲲鹏之志 九万里风鹏正举
20.“故曰”之前,全都是对偶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举例略。(意对即可)
【分析】
16.
A. 代词,这/判断动词:是;
B.都译成:知道;
C. 最好的/到;
D. 反思/ 通“返”,返回;
故选B。
17.
本题考查重点词语。
(1)齐谐者,志怪者也:《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志:记载;
(2)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
(3)教然后知困: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困:困惑。
18.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注意重点词语:(1)怒:奋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若:好像。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一说遮,遮天。(2)故:所以。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9.
本题考查成语或诗句积累。示例:成语:鹏抟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鹏抟鹍运、万里鹏程、鹏游蝶梦、鹏霄万里、鹏程万里、凤翥鹏翔、鹏路翱翔、鹏鴳齐致、万里鹏翼、鹏抟鹢退;
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李白;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天台晓望》 李白。
20.
本题考查对偶句的作用。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当然,要两面对称不能多字也不能少字。对偶句形式工整、匀称并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和传诵;对偶句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炼,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多使用对偶句,例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层层递进,文气贯通,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点睛】
译文:
甲: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亦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 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乙: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①垩:白土。②慢:同“漫”,沾污。③斫:zhuó,用刀斧砍。④质:对手。
21.请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
①安知鱼之乐: ②请循其本: ③运斤成风: ④尽垩:
22.与“尽垩而鼻不伤”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B.峨冠而多髯
C.启窗而观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23.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郢人立不失容 其人视端容寂 B.若蝇翼 其翼若垂天之云
C.臣则尝能斫之 尝贻余核舟一 D.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2)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
25.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的辩论以庄子的论辩让人为他的“巧妙”会心一笑,请说说“妙”在何处。
【答案】
21.①安,疑问代词,怎么;②循,追溯;③运,挥动;④尽,使……干净。
22.D
23.D
24.(1)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2)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
25.“妙”在换角度思考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不知鱼的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已经说过,知道他是知道的,可以说是扭曲了惠子的愿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分析】
21.
考查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
①“安知鱼之乐”的句意是“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安,疑问代词,怎么;
②“请循其本”的句意是“请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
③“运斤成风”的句意是“挥动斧子呼呼作响”。运,挥动;
④“尽垩”的句意是“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尽,使……干净。
22.
考查产假按文言虚词的用法。
“尽垩而鼻不伤”中“而”的用法是“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A.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B.而,连词,表并列关系,又
C.而,连词,表顺承关系,然后;
D.而,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故选D。
23.
考查常见文言词义的含义。
A.容,神色/神色,意思相同;
B.若,像/像,意思相同;
C.尝,曾经/曾经,意思相同;
D.之,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意思不同;
故选D。
24.
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句子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辅。讲究字字落实。翻译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特殊句式要注意调整语序,省略句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再有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要清楚。本题需注意,(1)子,你;固,固然;(2)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无以,没有可以用来;质,对手。21教育网
25.
考查对文章中心的把握。
“妙”在转换问题的角度。“我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濠水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在逻辑上可以说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语词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矛盾的机敏。【版权所有:21教育】
【点睛】
参考翻译: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的人说:“郢地有一个泥瓦匠,在干活时,有一点像苍蝇翅膀一样薄的白泥飞溅到他的鼻尖上,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即使如此,我的对手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二)俄而希有鸟①见谓之曰:伟哉鹏乎,此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也。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跨蹑地络,周旋天纲②。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③,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④。
——节选自李白《大鹏赋》
(注)①希有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异鸟。②跨蹑地络,周旋天纲:跨越疆域的界限,盘桓上天的纲维。③廖廓:辽阔的天空。④藩篱:指认识事物的局限。
2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愤怒。 B.志怪者也 志:记载。
C.水击三千里 水:在水面上。 D.亦若是则已矣 是:这样。
2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8.“鲲鹏”可飞至九万里的高空,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作者意在说明什么?
29.语段(一)主要展现大鹏怎样的形象?语段(二)用什么手法展现了大鹏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
26.A
27.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28.意在说明鲲鹏是有所倚的,并非真正的“逍遥”。
29.语段(一)主要展现大鹏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形象;语段(二)运用衬托手法,展现了大鹏壮志凌云,搏击万里。2-1-c-n-j-y
【分析】
26.
A.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故选A。
27.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抟:回旋而上。扶摇:一种旋风,又名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九:表虚数,不是实指。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以:凭借。息:风。
28.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主题的理解能力。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本(一)可知: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作者这样写意在说明:鲲鹏并不真正的“逍遥”,是有所倚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29.
本题考查对文中形象的把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一)文中句子“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突出鹏鸟身体硕大,力大无穷,有高远志向,还善于借助外物的形象。(二)文中用希有鸟正面衬托鹏鸟,用斥鷃之辈反衬鹏鸟,突出大鹏的壮志凌云,搏击长空的形象。
【点睛】
译文:
(一)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大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二)不久,希有鸟看见了大鹏,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对大鹏说:“大鹏你真伟大啊,这真是让我高兴的事。我右边的翅膀能覆盖西方极远之处,我的左翼能遮挡东方极远之处。跨越疆域的界限,盘桓上天的纲维。以恍惚作为巢穴,把虚无当成场地。我呼唤你同游,你和我一起飞翔吧。”大鹏于是答应了它的要求,高兴地随它飞去。这两只鸟都已经飞上了辽阔的天空,而那些斥鷃一类的小鸟,因囿于自己的见识,而徒自对他们发出嘲笑。
三、课内阅读
古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北冥有鱼(_____) (2)怒而飞(_____)
31.翻译下面句子。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2.本文善于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夸张来说理,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一例具体说明。
33.本文阐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
30. 冥:亦作溟,海之意。 奋力
31.(1)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2)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32.示例:“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出大鹏飞离北海时的壮观场面,意境壮阔雄浑。
33.文章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的画面及“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景象,来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分析】
30.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①句意:北海里有一条鱼。冥:亦作溟,海之意。
②句意:振动翅膀奋起直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1.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
(1)是:这;海运:海水运动;徙:迁徙;于南冥:到南海。(2)视下:往下看;若是:像这样。
32.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可从“句子本义+主题内含“这模式作答。
示例一:“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鯤鹏身躯之大(本义),想象奇特丰富,暗示鲲鹏往南海迁徒的时候,需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开(含义),表现万物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主题)。
示例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云”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鹏的翅膀比作悬挂在天空的云(本义),描摹出磅礴的气势和雄浑的景象(主题含义)。
33.
本题考查对主题的理解。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去以六月息者也”知,鲲鹏南风需借“海运”之力,“六月”之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的道理。
【点睛】
参考翻译: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 http: / / www.21cnjy.com )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海去了。南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能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持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同“溟”,海 B.怒而飞:愤怒
C.志怪者也:记载 D.野马也: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3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能以径寸之木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其境过清
D.其正色邪 货恶其弃于地也
3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本文想象雄奇瑰雨,语言气势磅礴,富有浪漫色彩。
C.本文描绘出一幅大鹏变为大鲲,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D.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答案】
34.B
35.A
36.C
【分析】
34.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B.“怒而飞”的意思是: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怒”是“奋起”,不是“愤怒”。故选B。
35.
考查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A.之(助词,的/助词,的);
B.而(表修饰/表转折);
C.以(凭借/因为);
D.其(表选择/代词,它,指代前面的货);
故选A。
36.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北冥有鱼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名为鲲。能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可知,C项的“大鹏变为大鲲”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是“大鲲变为大鹏”。故选C。21cnjy.com
【点睛】
参考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亦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 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转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3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用力鼓动翅膀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D.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野生的马
3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化而为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B.其翼若垂天之云/若为佣耕
C.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去以六月息者也/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39.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描绘了一幅大鲲变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B.文章前三句在描绘大鹏形象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展现大鹏的硕大无比。
C.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D.本文想象雄奇瑰丽,语言气势磅磷,富有浪漫色彩。
【答案】
37.D
38.C
39.B
【分析】
37.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D.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故选D。
38.
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义的理解。
A.动词,成为/动词,做;
B.动词,像/代词,你;
C.副词,于是、就;
D.介词,凭借/动词,任命、派;
故选C。
39.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B.“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表述有误,应该是比喻和夸张。故选B。
【点睛】
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www-2-1-cnjy-com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 8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4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做记号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D.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气息,这里指风
4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已而之细柳军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怒而飞 人不知而不愠
D.其视下也 吾视其辙乱
42.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庄子》,《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本文出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B.作者描写大鹏鸟起飞时,运用夸张的手法,是为了赞美大鹏鸟起飞时气势恢宏。
C.本文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D.文章展示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最后提出的关于“天之苍苍''的问题在今天也是十分深奥的。
【答案】
40.B
41.D
42.B
【分析】
40.
B.句意: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志:记载。
故选B。
41.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与用法。
A.助词,的/动词,去、往;
B.介词,用/介词,因;
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D.都是代词;
故选D。
42.
B.不是为了赞美大鹏鸟,而是为了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故选B。
【点睛】
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亦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 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4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用力鼓动翅膀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标记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D.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山野里的雾气
4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怒而飞
C.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
D.南冥者,天池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5.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夸张,在写鹏起飞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B.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形象,和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阐述大鹏鸟志存高远。
C.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D.本文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运用了幻想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答案】
43.B
44.B
45.B
【分析】
43.
B.志:动词,记载。故选B。
44.
A.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的;
B.连词,表修饰;
C.表示选择/代词,指大鹏;
D.判断句式的标志/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
故选B。
45.
B.文中以大小对立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而不是“大鹏鸟志存高远”。故选B。
【点睛】
参考译文:北方的海里有一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鱼,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耳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21*cnjy*com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4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B.本文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C.本文引用记载怪异之事的《齐谐》一书,对表现大鹏的形象意义不大,可以删去。
D.本文作者通过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47.对下列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命名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表判断
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48.下列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不知其/几千里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9.翻译画线句子。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50.结合本文说说《庄子》散文的特色。
【答案】
46.C
47.D
48.C
49.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50.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善于运用各种譬喻,想象雄奇瑰丽,形象生动,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分析】
46.
C项,“对表现大鹏的形象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大,可以删去”理解错误。庄子在文章中假借所谓《齐谐》的话,并加以发挥,对于鹏飞冲天的情景,又作了具体细致、生动地描写,说明鹏的飞行之异,既表现了其“真实”,又极力渲染了鹏迁徙时恢宏的气势,营造了雄奇阔大的境界。21·cn·jy·com
47.
A项,句意:当它用力鼓动翅膀奋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B项,句意: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名:名字。C项,句意: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是:这。故选D。
48.
C项,“其几千里也”是“不知”的宾语,中间应断开,故朗读节奏应划分为:不知/其几千里也。
49.
水击:击水,拍打水面。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息:气息,这里指风。
50.
读懂文章内容,掌握《庄子》散文的特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重点句子答题即可。如文章借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鲲、鹏等,体现了《庄子》善于借用寓言说理的特色;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体现了《庄子》意境开阔,想象丰富的特点。这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如写“鲲”“鹏”的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就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庄子》二则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了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B.文章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C.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
D.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从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南/冥者,天池/也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用力鼓动翅膀) 其翼若垂天之云(好像)
B.志怪者也(记载) 固不知子矣(固然)
C.请循其本(追溯) 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面)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míng)有鱼
B.其翼(jì)若垂天之云
C.请循(xún)其本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lè)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风格独特。如《逍遥游》,具有想象奇特、善用譬喻的特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古体诗多为五言或七言,也有四言和杂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曹操的《短歌行》及陆游的《书愤》等。21·cn·jy·com
C.东晋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D.孟子,名轲,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及其政治言论主要收录在《孟子》一书中。
7.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名为鲲 ②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去/以六月息者也
10.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
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生的马)
D.是鱼之乐也(这)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鲲鹏(kūn) 抟扶摇而上(zhuān) 尘埃(āi)
B.北冥(míng) 游于濠梁(háo) 汝安知鱼乐(rú)
C.鲦鱼(tiáo) 徙于南冥(xī) 请循其本(xún)
D.齐谐(xié) 其正色邪(yé) 逍遥游(xiāo)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①三百闾②,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③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2·1·c·n·j·y
(注释)①临淄,齐国都城。②闾,里门,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③不肖,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12.下面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齐之临淄三百闾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然则何为使子
D.以其境过清 楚人以晏子短
1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鱼/之乐也。 B.安知/鱼之乐?
C.其翼/若垂天之云。 D.然则/何为使子?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贤者使使贤主。
15.同为善辩之人,庄子与晏子的语言艺术都非常的高超,从选文来看,你更欣赏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从感情表达和论技巧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21教育网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乙]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B.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
C.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石壕吏》)
D.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齐谐》者,志怪者也(_____________)
(2)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______)
(3)教然后知困(___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故曰:教学相长也。
19.请你写出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
20.乙文多用对偶句,这样的表达有什么效果?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 ( http: / / www.21cnjy.com )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21cnjy.com
(注)①垩:白土。②慢:同“漫”,沾污。③斫:zhuó,用刀斧砍。④质:对手。
21.请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
①安知鱼之乐: ②请循其本: ③运斤成风: ④尽垩:
22.与“尽垩而鼻不伤”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B.峨冠而多髯
C.启窗而观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23.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郢人立不失容 其人视端容寂 B.若蝇翼 其翼若垂天之云
C.臣则尝能斫之 尝贻余核舟一 D.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2)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
25.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的辩论以庄子的论辩让人为他的“巧妙”会心一笑,请说说“妙”在何处。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二)俄而希有鸟①见谓之曰:伟哉鹏乎,此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也。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跨蹑地络,周旋天纲②。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③,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④。www.21-cn-jy.com
——节选自李白《大鹏赋》
(注)①希有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异鸟。②跨蹑地络,周旋天纲:跨越疆域的界限,盘桓上天的纲维。③廖廓:辽阔的天空。④藩篱:指认识事物的局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愤怒。 B.志怪者也 志:记载。
C.水击三千里 水:在水面上。 D.亦若是则已矣 是:这样。
2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8.“鲲鹏”可飞至九万里的高空,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作者意在说明什么?
29.语段(一)主要展现大鹏怎样的形象?语段(二)用什么手法展现了大鹏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三、课内阅读
古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北冥有鱼(_____) (2)怒而飞(_____)
31.翻译下面句子。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2.本文善于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夸张来说理,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一例具体说明。
33.本文阐明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能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持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同“溟”,海 B.怒而飞:愤怒
C.志怪者也:记载 D.野马也: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3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能以径寸之木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其境过清
D.其正色邪 货恶其弃于地也
3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本文想象雄奇瑰雨,语言气势磅礴,富有浪漫色彩。
C.本文描绘出一幅大鹏变为大鲲,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D.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转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3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用力鼓动翅膀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D.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野生的马
3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化而为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B.其翼若垂天之云/若为佣耕
C.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去以六月息者也/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39.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描绘了一幅大鲲变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B.文章前三句在描绘大鹏形象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展现大鹏的硕大无比。
C.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D.本文想象雄奇瑰丽,语言气势磅磷,富有浪漫色彩。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 8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4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做记号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D.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气息,这里指风
4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已而之细柳军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怒而飞 人不知而不愠
D.其视下也 吾视其辙乱
42.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庄子》,《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本文出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B.作者描写大鹏鸟起飞时,运用夸张的手法,是为了赞美大鹏鸟起飞时气势恢宏。
C.本文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D.文章展示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最后提出的关于“天之苍苍''的问题在今天也是十分深奥的。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4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用力鼓动翅膀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标记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D.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山野里的雾气
4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怒而飞
C.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
D.南冥者,天池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5.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夸张,在写鹏起飞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B.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形象,和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阐述大鹏鸟志存高远。
C.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D.本文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运用了幻想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4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B.本文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C.本文引用记载怪异之事的《齐谐》一书,对表现大鹏的形象意义不大,可以删去。
D.本文作者通过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47.对下列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命名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表判断
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48.下列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不知其/几千里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9.翻译画线句子。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50.结合本文说说《庄子》散文的特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