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说法有误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物候学这门科学包括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答案】C
【详解】
C.有误。根据“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可知C选项中所说的“包括”是错误的。故选C。
2.下列对《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的所有物候现象,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B.草木枯荣、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其为物候。
C.文中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作比较,从而突出了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作为物候观测仪器的特性。
D.物候观测引用在农事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对于农业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答案】A
【详解】
A.有误。“所有物候现象”过于绝对。故选A。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侯鸟去来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C
【详解】
第一处:“草木荣枯”与“侯鸟去来”是并列关系,应用“顿号”;
第二处:是句中一般性的停顿,应用“逗号”;
第三处:“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与“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是两个并列的分句,用“分号”;
第四处:这是完整的引用,“句号”放在“引号内”;
故选C。
4.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割麦插禾 消声匿迹 内陆 孕育
B.北雁南飞 冰雪融化 抽青 物侯
C.花香鸟语 籁籁落下 山脚 海棠
D.衰草连天 草长鹰飞 农彦 灵敏
【答案】D
【详解】
A. 消—销;
B. 侯—候;
C. 籟—簌;
D. 鹰—莺,彦—谚;
故选D。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翘(qiào) 悬殊(shū) 衰草连天(shuāi) 草木荣枯(róng)
B.侵害(qīn) 延迟(yán) 周而复始(ér) 风雪载途(zhài)
C.孕育(yùn) 农谚(yàn) 冰雪融化(róng) 翩然自来(piān)
D.了解(jiě) 纬度(wěi) 销声匿迹(nì) 簌簌落下(shù)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翘qiào—qiáo;
B.载zhài—zài;
D.簌shù—sù;
故选C。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孕育(yùn)连翘(qiáo)萌发(méng)销声匿迹(nì)
B.繁衍(yǎn)差异(chā)两栖(qī)风雪载途(zài)
C.遗骸(hái)追溯(shuò)翩然(piān)五彩斑斓(lán)
D.褶皱(zhě)归咎(jiù)纬度(wěi)天衣无缝(fèng)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溯”应读“sù”。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B.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C.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辨析能力。“物候学”不需要加引号。故B项不正确。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面临金融危机,在西方国家舆论中的“中国威胁论”销声匿迹,中国“救世主”观点占了上风。(不再公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一个接一个)
C.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D.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显然非常著名)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D项“显著”指明显,引人注目。21*cnjy*com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孕育(yùn) 农谚(yán) 销声匿迹(nì)
B.翩然(piān) 适宜(yì) 冰雪融化(ròng)
C.纬度(wěi) 萌发(méng) 草长莺飞(yīng)
D.连翘(qiáo) 物候(hóu) 衰草连天(shuāi)
【答案】C
【详解】
A.“谚”应读yàn;
B.“宜”应读yí;
D.“候”应读 hòu;
故选C。
10.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1)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
(2)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
(3)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
(4)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
(5)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A.(2)(1)(3)(4)(5) B.(2)(1)(4)(3)(5)
C.(2)(5)(1)(3)(4) D.(2)(5)(1)(4)(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2)提出观点,(1)(4)(3)指出具体表现,(5)呼应观点,结束话题。因此选B。21cnjy.com
1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高原, 。她的枝条是古铜色的,一如藏民古铜色的脸庞; ,犹如冈底斯山脚下黑色的岩石。高原的风雪不仅改变了她的形象,也重新塑造了她的个性和品格。
A.杨柳是见到最多的树种 粗壮底矮是她的树干
B.见到最多的是杨树 粗壮底矮是她的树干
C.见到最多的是杨树 她的树干是粗壮而低矮的
D.杨柳是见到最多的树种 她的树干是粗壮而低矮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1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2)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一空,施动者是作者,所有选“见到最多的是杨树”;二空,为了与前一句“她的枝条是古铜色的,一如藏民古铜色的脸”构成句式协调,所以只能填“她的树干是粗壮而低矮的”。这样陈述的主体都是“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2.对《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
C.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后者”是指1921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前者”是指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1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匍匐(pú) 繁衍(yǎn)蟾蜍(chán) 茎(jìng) 忌讳(huì)
B.胚胎(pěi) 鲫鱼(jì) 雌性(cí) 癌(ái) 蓑衣(suō)
C.草莓(méi) 两栖(qī) 哺乳(pǔ) 肾(shèn) 销声匿迹(xiāo)
D.濒临(bīn)低估(gū) 潜能(qián) 腺(xiàn) 悄然无声(qiǎo)
【答案】D
【详解】
A.茎(jīng);
B.胚胎(pēi);
C.哺乳(bǔ);
故选D。
14.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发射“天宫一号”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改句: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是发射“天宫一号”的主要目的。
B.原句: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改句:这样看来,大自然的语言就是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C.原句:难道你不知道吗?牵牛花开两种颜色,红的和蓝的。
改句:牵牛花开两种颜色,红的和蓝的。这是你应该知道的呀!
D.原句:密西西比河深沉的歌声,我听到了;密西西比河浑浊的胸膛,我瞧见了。
改句:我听到了密西西比河深沉的歌声,瞧见了密西西比河浑浊的胸膛。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句式表达的作用。B项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意思:“大自然语言除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还有很多”,改句的意思则只表明“大自然的语言仅指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故答案为B。
1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家院子里的第一朵桃花次第开放,给小院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B.春天,小燕子从南方翩然归来,忙着寻找它们的旧居。
C.没有春天的播种,没有夏天的孕育,哪里会有秋天的收获。
D.他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定要在这个山村办一所学校,让所有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愿望——这将是他一生的追求。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次第”是“依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的意思,一朵桃花不能用“次第”。翩然:形容动作轻松迅速的样子。孕育:妊娠时胚胎在子宫中发育;虽未显露、表达或发展,但却包含在某物本质中的。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雨后杂草萌发;比喻事物发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比喻事物的开端或使某事物产生开端的人。
16.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冰雪融化(róng) 孕育(yùn) 翩然归来(piān) 农谚(yán)
B.簌簌落下(shù) 了解(jiě) 销声匿迹(nì) 纬度(wěi)
C.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áo) 层峦叠嶂(zhàng) 弋阳(yì)
D.风雪载途(zhài) 隧道(suì) 头晕目眩(xuàn) 窥见(kuī)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字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点考查词语和成语中的字音。字音题重点考查多音字、音近字、形声字、形似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本题A项中的“谚”读yàn;B项中的“簌”读sù;D项中的“载”读zài。
17.本课的说明极有条理性,其逻辑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物候现象的成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物候现象的特征——研究意义
B.物候现象的特征——决定的因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决定意义
C.物候现象的特征——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因素——研究意义
D.大自然的现象——物候现象的特征——物候现象的成因——研究意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认知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根据课文内容就可以找出正确的答案为D项,从现象分析原因,再指出研究意义。2-1-c-n-j-y
1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答案】D
【详解】
D.周而复始,周:环绕一圈。复:又,再。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此题与“变化一年比一年大”的语境不符。故选D。
【点睛】
19.《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表现手法。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其它可以形象地点出说明对象的题目也是可以的,与文章是否改写没有关系。
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物候现象及物候学。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现象。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现象及物候学。
2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分别是()www.21-cn-jy.com
A.说明 拟人、比喻
B.叙述 拟人、比喻
C.描写 对偶、拟人
D.抒情 比喻、拟人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要注意平时对修辞方法的判断练习。D项正确,注意这段文字用到的表达方式是描写。21·世纪*教育网
二、字词书写
22.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著名的________学家和________学家。本文是一篇________文。
【答案】 竺可桢 气象 地理 说明
【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大自然的语言》有关的文学常识。21*cnjy*com
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一般难度不大,注意一个“常”字和“名”字,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可列表比较或归类复习,增加得分把握。
23.辨析形近字。
Shuāi(_____)老 zēng(________)加
苦zhōng(______) zēng(________)恶
【答案】 衰 衷 增 憎
【解析】利用汉字形性的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通俗而形象的解释使形近字的外形和意义之间建立起一种形象化的联系,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灵活识记字形。如“增”“憎”通过部首的不同来辨析。“衰”“衷”通过中间一笔来辨析。
24.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风雪zài(_______)途 农yàn(_______)
连 qiáo(_______) 短cù(_______)
【答案】 载 谚 翘 促
【解析】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谚”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翘”是多音字,可根据语境来辨别字形。
25.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核 载
核心(_______) 载歌载舞(______)
桃核(_______) 转载(______).
【答案】 hé hú zài zǎi
【解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核”“载”是多音字,要结合语境来辨析字音。
2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海棠(______) 差异(_______)
土壤(______) 衰草连天(______)
【答案】 táng chā rǎng shuāi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注意“差”是多音字,在“差异”语境中读“chā”,“衰”也是多音字,在“衰草连天”语境中读“shuāi”。
三、基础知识综合
27.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面下列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 ( http: / / www.21cnjy.com )(róng) 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 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 )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 )地落下来。北燕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到处呈现一片[ ]的景象。准备迎接[ ]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 ]。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给加点的字注音。
(3)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4)从下列给出的成语中选择恰切的填在[ ],依次是 (只写字母)。
A.草木荣枯 B.风雪载途 C.草长莺飞 D.销声匿迹
E.周而复始 F.花香鸟语 G.衰草连天
【答案】(1)融、翩 (2)yùn sù (3) 燕——雁 (4)D—G-B-E
【详解】
(1)融化:(冰、雪等)变成水。注意“融”别误写为“溶”。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注意“翩”别误写为“偏”。
21·cn·jy·com
(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孕(yùn)育;簌簌(sù),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注意声母是平舌音。
(3)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北燕南飞——北雁南飞。
(4)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草木荣枯:指草木的茂盛和干枯。
B.风雪载途: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C.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D.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E.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
F.花香鸟语: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G.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
根据语境,即将进入冬天,“活跃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田间草际的昆虫”就“销声匿迹”了;整个景象是萧条的,用“衰草连天”;“寒冬”的特点是“风雪载途”;这样一年四季的景象变化“年年如是”,形成循环,“周而复始”。故这段话选用的成语,依次是D—G-B-E。2·1·c·n·j·y
2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www-2-1-cnjy-com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ùn(____)育 簌簌(____) 衰草连天(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四个意思,文中“风雪载途”的“载”意思应为(____)
A.装载 B.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
C.充满(道路) D.又;且
(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孕 sù shuāi (2)消声匿迹 销声匿迹 (3)C (4)拟人
【解析】
(1)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 ( http: / / www.21cnjy.com )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衰”要与“哀”“āi”的读音区别。(2)“消”与“销”相区别。(3)“载”是多音字,zǎi:①年;岁。②记录;刊登;zài:①装,用交通工具装。②充满,结合语境选择。(4)由“迎接”看出是拟人修辞。【出处:21教育名师】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 ( http: / / www.21cnjy.com )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9.下面对选文第①②段说明对象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四季变化 B.物候现象 C.自然规律 D.气候变化
30.下面对选文第③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比较 列数字 B.下定义 列数字
C.作比较 举例子 D.下定义 举例子
3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B.物候学就是一门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中的“许多”一词,措辞严谨,用语准确。
D.“传语”“暗示”“唱歌”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大自然中丰富的物候写活了。
【答案】
29.B
30.D
31.A
【分析】
29.
考查说明对象。第一段用生动形象的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描绘了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第二段同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根据第三段中的“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知第一段和第二段介绍的说明对象是物候现象。故选B。
30.
考查说明方法。“到了近代,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一句是下定义。“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是举例子。所以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和举例子。故选D。
31.
A.第三段中的“这些自然现象”指的是上文中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或“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而不是所有的自然现象。故选A。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 ( http: / / www.21cnjy.com )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32.阅读第①~③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33.请找出第④段“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代的内容。
34.第⑤段画线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5.下列各句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36.选文第⑥段使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具体分析。
【答案】
32.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33.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34.不能删去。“可能”表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推测、估计。这个词语准确地说明了如果能根据物候延迟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则有可能避免损失,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删去,则变成了一定能避免损失,这与事实不符,这个词语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5.(1)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对应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等自然现象的实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
(2)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1962年山桃等各种花的花期与1961年进行比较,并列出具体天数,准确地说明了物候现象在不同的年份中是会发生变化的。
36.逻辑顺序。作者从“首先”“此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可以”“也可以”几个方面,用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说明了物候学的研究对于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分析】
3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第①段作者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虽然还没有提出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里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提出物候的概念做铺垫。第②段中“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是中心句,说明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第③段首先说明“物候”就是种种自然现象,从而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
33.
本题考查代词指代对象的理解。代词指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这”代指的一般是上文,结合前文内容来理解,“这”指的是前一句所说的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34.
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后句子的意思,进而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可能”意思是“大约”,表示推测、估计,说明了如果能根据物候延迟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则有可能避免损失。如果删去,则表示如果能根据物候延迟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则一定可以避免损失,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5.
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要根据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判断文段内容,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根据这些来表达其作用。第一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表明运用的是举例子。对举例子说明方法作用的分析可采用“列举了……的例子,具体准确的说明了……”的句式来表述;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过举这些实例,具体准确的说明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
第二句,根据“花期比1961年迟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表明运用的是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列数字说明方法作用的分析可采用“列举了……的数字,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句式来表述;对作比较说明方法作用的分析可采用“将……和……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的句式来表述。故答案为: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1962年山桃等各种花的花期与1961年进行比较,并列举出具体天数,准确突出地说明了物候现象在不同的年份中是会发生变化的。
36.
本题考查说明顺序。说明文有三种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结合文章,第⑥段主要说明物候研究对农业生产的作用,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物候资料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作者从“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几个方面来说明物候学的研究对于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故第⑥段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即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乌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⑧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⑨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⑩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37.选文①②段说明的对象是( )
A.物候规律 B.气候变化 C.物候现象 D.四季景色变化
38.本文所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D.总分总
39.物候现象的来临取决的因素是( )
A.纬度和经度。 B.高下和古今的差异。
C.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40.判断划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来源:21cnj*y.co*m】
②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4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什么是物候。
【答案】
37.A
38.B
39.D
40.①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②作比较
4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就是物候。
【分析】
37.
本题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短文的第①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写了四季的变化的规律。第②自然段则写了劳动人民经过总结明白了大自然的语言。所以这两段主要的是对物候规律的说明。故选A。
38.
本题考查说明顺序。根据文中“物候现象的来临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定于那些因素呢?”后面的四段内容,可知有四大因素,分别为: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以及古今的差异。从介绍的内容来看,纬度、经度的影响最大,而古今的差异最小,所以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故选B。
39.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根据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那些因素呢?”后面的四段内容,可知有四大因素,分别为: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以及古今的差异。故选D。
40.
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①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北京的物候记录,把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和1961年、1960年的相比较,同时还用了“十天左右”“五六天”这样的数字,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②“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把冬季南北温度和夏季相比,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1.
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特点的把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要通读全文,根据“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概括为: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就是物候。
【点睛】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材料一)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21教育网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材料二)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2.材料一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43.阅读材料二,结合材料一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反常的自然现象?
44.“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45.材料一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采用这种说明方法在本文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
42.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43.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
44.“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这里是说: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5.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要素。
【分析】
42.
本题考查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1)结合“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哪些因素呢?”可知,文章开篇提出问题,文章二至五段分别指出四个因素,故可知本文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版权所有:21教育】
(2)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四点:维度、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这几点因素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故可知本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43.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结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 http: / / www.21cnjy.com )桃花始盛开”可知,山下的花都凋谢了,山上大林寺的桃花还在盛开,结合“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可知,影响山下和山上桃花开花早晚的因素是高下差异,故可知出现这样反常的自然现象是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
44.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
(1)本义。“凡事”是都是的意思,表范围,说明无一例外。
(2)语境义。这里指所有近海的地方,都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
(3)效果。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5.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和作用。
(1)说明方法判断。结合“首先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可知,文章用四个段落,从四个方面,分门别类地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故可判断是分类别。
(2)效果。文章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地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要素。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 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 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 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 到175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46.简要说说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
47.“人间四月芳菲尽”为什么“山寺桃花始盛开”,结合选文解释这种自然现象。
48.选文第二段运用哪些说明方法?
49.选文在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A.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
B.由空间到时间
C.由时间到空间
D.由时间到空间、由主要到次要
【答案】
46.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的差异。
47.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
48.举例子,作比较。
49.A
【分析】
46.
考查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解答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找到文中体现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的内容加以概括即可。结合“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可概括处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是: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的差异。
47.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是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人间”和“山寺”存在高低的差异,因此需结合第三段的内容加以分析。结合第三段中的“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可知,四月是春季,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越往高处越迟,“山寺”比“人间”高,故山寺上的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比人间要晚,所以就出现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现象。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48.
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第二段把近海的地方与同纬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的内陆进行比较,故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第二段还列举了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的例子,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9.
考查对说明顺序的把握。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作者按照四个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要到次要依次说明了纬度影响,经度影响;前三个是从空间来说明,最后一个是从时间来说明;
故选A。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50.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5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52.选文中“如在早春三四月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分析此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3.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答案】
50.“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答: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51.“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2.此句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列举“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的例子,把两者进行对比,运用具体的数字,准确说明了受纬度影响,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物候现象也就有所不同,使说明更加真实、具体、可信。
53.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或答“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也对)。
【解析】
50.
本题考查说明文标题的赏析能力。说明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题一般为说明对象或是内容的概括,如果运用了修辞手法,还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本文说明的对象是物候现象,“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比喻说法,所以本文标题一是交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二是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1.
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特点的分析能力。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句子,“凡是”指的是只要是,意思是说近海的地方全都如此,没有一个例外的。“凡是”表明了范围,说明只要是近海的地方,无一例外都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答此类题最后一定要强调一下,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52.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能力。阅读句子,句首“如”即可判定此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南京桃花比北京早开20天,刺槐却只比北京早10天的例子,具体地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同时在这个例子中,又将两地桃花与刺槐开花日期差异进行了比较,并给出具体数据,还运用了列数字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53.
本题考查文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大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句的意思是: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说明山间(高处)的春天比平原地区的春天来得要迟,对照选文表述的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古今差异四大因素,很明显属于高下的差异影响所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说法有误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www.21-cn-jy.com
C.物候学这门科学包括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2.下列对《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的所有物候现象,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B.草木枯荣、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其为物候。
C.文中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作比较,从而突出了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作为物候观测仪器的特性。【来源:21cnj*y.co*m】
D.物候观测引用在农事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对于农业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木荣枯□侯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A.。 , ; ”。 B.、 、 , 。” C.、 , ; 。” D.。 、 , ”。
4.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割麦插禾 消声匿迹 内陆 孕育
B.北雁南飞 冰雪融化 抽青 物侯
C.花香鸟语 籁籁落下 山脚 海棠
D.衰草连天 草长鹰飞 农彦 灵敏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翘(qiào) 悬殊(shū) 衰草连天(shuāi) 草木荣枯(róng)2·1·c·n·j·y
B.侵害(qīn) 延迟(yán) 周而复始(ér) 风雪载途(zhài)
C.孕育(yùn) 农谚(yàn) 冰雪融化(róng) 翩然自来(piān)
D.了解(jiě) 纬度(wěi) 销声匿迹(nì) 簌簌落下(shù)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孕育(yùn)连翘(qiáo)萌发(méng)销声匿迹(nì)
B.繁衍(yǎn)差异(chā)两栖(qī)风雪载途(zài)
C.遗骸(hái)追溯(shuò)翩然(piān)五彩斑斓(lán)
D.褶皱(zhě)归咎(jiù)纬度(wěi)天衣无缝(fèng)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B.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C.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面临金融危机,在西方国家舆论中的“中国威胁论”销声匿迹,中国“救世主”观点占了上风。(不再公讲话,不再公开露面)21*cnjy*com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一个接一个)
C.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D.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显然非常著名)
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孕育(yùn) 农谚(yán) 销声匿迹(nì)
B.翩然(piān) 适宜(yì) 冰雪融化(ròng)
C.纬度(wěi) 萌发(méng) 草长莺飞(yīng)
D.连翘(qiáo) 物候(hóu) 衰草连天(shuāi)
10.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1)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
(2)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
(3)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
(4)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
(5)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A.(2)(1)(3)(4)(5) B.(2)(1)(4)(3)(5)
C.(2)(5)(1)(3)(4) D.(2)(5)(1)(4)(3)
1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高原, 。她的枝条是古铜色的,一如藏民古铜色的脸庞; ,犹如冈底斯山脚下黑色的岩石。高原的风雪不仅改变了她的形象,也重新塑造了她的个性和品格。
A.杨柳是见到最多的树种 粗壮底矮是她的树干
B.见到最多的是杨树 粗壮底矮是她的树干
C.见到最多的是杨树 她的树干是粗壮而低矮的
D.杨柳是见到最多的树种 她的树干是粗壮而低矮的
12.对《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21教育网
C.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1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匍匐(pú) 繁衍(yǎn)蟾蜍(chán) 茎(jìng) 忌讳(huì)
B.胚胎(pěi) 鲫鱼(jì) 雌性(cí) 癌(ái) 蓑衣(suō)
C.草莓(méi) 两栖(qī) 哺乳(pǔ) 肾(shèn) 销声匿迹(xiāo)
D.濒临(bīn)低估(gū) 潜能(qián) 腺(xiàn) 悄然无声(qiǎo)
14.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发射“天宫一号”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改句: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是发射“天宫一号”的主要目的。
B.原句: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改句:这样看来,大自然的语言就是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C.原句:难道你不知道吗?牵牛花开两种颜色,红的和蓝的。
改句:牵牛花开两种颜色,红的和蓝的。这是你应该知道的呀!
D.原句:密西西比河深沉的歌声,我听到了;密西西比河浑浊的胸膛,我瞧见了。
改句:我听到了密西西比河深沉的歌声,瞧见了密西西比河浑浊的胸膛。
1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家院子里的第一朵桃花次第开放,给小院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B.春天,小燕子从南方翩然归来,忙着寻找它们的旧居。
C.没有春天的播种,没有夏天的孕育,哪里会有秋天的收获。
D.他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定要在这个山村办一所学校,让所有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愿望——这将是他一生的追求。21·cn·jy·com
16.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冰雪融化(róng) 孕育(yùn) 翩然归来(piān) 农谚(yán)
B.簌簌落下(shù) 了解(jiě) 销声匿迹(nì) 纬度(wěi)
C.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áo) 层峦叠嶂(zhàng) 弋阳(yì)
D.风雪载途(zhài) 隧道(suì) 头晕目眩(xuàn) 窥见(kuī)
17.本课的说明极有条理性,其逻辑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物候现象的成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物候现象的特征——研究意义
B.物候现象的特征——决定的因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决定意义
C.物候现象的特征——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因素——研究意义
D.大自然的现象——物候现象的特征——物候现象的成因——研究意义
1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19.《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2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分别是()21·世纪*教育网
A.说明 拟人、比喻
B.叙述 拟人、比喻
C.描写 对偶、拟人
D.抒情 比喻、拟人
二、字词书写
22.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著名的________学家和________学家。本文是一篇________文。
23.辨析形近字。
Shuāi(_____)老 zēng(________)加
苦zhōng(______) zēng(________)恶
24.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风雪zài(_______)途 农yàn(_______)
连 qiáo(_______) 短cù(_______)
25.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核 载
核心(_______) 载歌载舞(______)
桃核(_______) 转载(______).
2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海棠(______) 差异(_______)
土壤(______) 衰草连天(______)
三、基础知识综合
27.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面下列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 ( http: / / www.21cnjy.com )róng) 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 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 )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 )地落下来。北燕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到处呈现一片[ ]的景象。准备迎接[ ]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 ]。2-1-c-n-j-y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给加点的字注音。
(3)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4)从下列给出的成语中选择恰切的填在[ ],依次是 (只写字母)。
A.草木荣枯 B.风雪载途 C.草长莺飞 D.销声匿迹
E.周而复始 F.花香鸟语 G.衰草连天
2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 ( http: / / www.21cnjy.com )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版权所有:21教育】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ùn(____)育 簌簌(____) 衰草连天(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四个意思,文中“风雪载途”的“载”意思应为(____)
A.装载 B.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
C.充满(道路) D.又;且
(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www-2-1-cnjy-com
29.下面对选文第①②段说明对象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四季变化 B.物候现象 C.自然规律 D.气候变化
30.下面对选文第③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比较 列数字 B.下定义 列数字
C.作比较 举例子 D.下定义 举例子
3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B.物候学就是一门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中的“许多”一词,措辞严谨,用语准确。
D.“传语”“暗示”“唱歌”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大自然中丰富的物候写活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21*cnjy*com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 ( http: / / www.21cnjy.com )、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32.阅读第①~③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33.请找出第④段“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代的内容。
34.第⑤段画线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5.下列各句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36.选文第⑥段使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具体分析。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乌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⑧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⑨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出处:21教育名师】
⑩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37.选文①②段说明的对象是( )
A.物候规律 B.气候变化 C.物候现象 D.四季景色变化
38.本文所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D.总分总
39.物候现象的来临取决的因素是( )
A.纬度和经度。 B.高下和古今的差异。
C.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40.判断划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②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4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什么是物候。
(材料一)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材料二)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2.材料一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43.阅读材料二,结合材料一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反常的自然现象?
44.“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45.材料一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采用这种说明方法在本文的好处是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 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 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 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 到175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46.简要说说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
47.“人间四月芳菲尽”为什么“山寺桃花始盛开”,结合选文解释这种自然现象。
48.选文第二段运用哪些说明方法?
49.选文在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A.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
B.由空间到时间
C.由时间到空间
D.由时间到空间、由主要到次要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21cnjy.com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50.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5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52.选文中“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分析此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3.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