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同步提升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1.1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同步提升作业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4 13:4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同步提升作业(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将一束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使细条散开
B.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
C.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
D.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如图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上正电,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B,则(  )
A.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验电器金属箔片带上了正电
B.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正电
C.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
D.验电器金属箔片不张开,因为球A没有和B接触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
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起小纸屑 B.晚上睡觉脱毛衣,黑暗中能看见闪光
C.电器插头插入接线板中,有时冒火花 D.冬天梳头发时,头发会一根根飘起来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B.元电荷就是原子核带的电荷量
C.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测得的
D.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电荷量的正负表示大小
6.关于元电荷和点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者质子
B.元电荷是表示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
C.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很小
D.尺寸很小的电体就可以被看成点电荷
7.下列关于元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质子和电子本身
B.一个带电体的电荷量为元电荷的303.5倍
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
D.元电荷有正负之分
8.2021年10月16日我国三位航天员再次进入“天宫号”空间站,航天员将在“太空之家”驻留六个月,开展各项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下列实验中不适合在空间站开展的是(  )
A.①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B.②落体法测空间站重力加速度
C.③向心力演示器探究向心力 D.④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
9.库仑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下列物理量中以“库仑”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
A.电压 B.电流 C.电荷量 D.电阻
10.某同学用塑料尺和头发摩擦后,发现塑料尺可以吸引轻小的纸屑。对于摩擦后的塑料尺和头发,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均带负电 B.均带正电
C.均不带电 D.塑料尺带负电,头发带正电
11.关于元电荷,正确的说法是(  )
A.元电荷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 B.元电荷就是点电荷
C.元电荷就是质子 D.1C电量叫元电荷
12.如图所示,起初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彼此接触,且均不带电。手握绝缘棒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但不接触,把A、B分开后,A带上-1.0×10-8C的电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得到1.0×108个电子 B.B失去1.0×108个电子
C.B带-1.0×10-8C电荷 D.B带+1.0×10-8C电荷
13.下列电荷的电荷量不可能是( )
A.4.0×10﹣19C B.6.4×10﹣19C
C.1.6×10﹣10C D.2.0×10﹣19C
14.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带电的物体一定没有电荷
B.带电物体一定具有多余的电荷
C.带电导体棒放在潮湿的房间,一段时间后,导体棒不带电了,说明电荷不守恒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15.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C.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作e=1.60×10-19 C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解答题
16.算一算,多少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之和是?
17.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并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都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把C移近导体A后,用手摸一下B导体,观察到什么现象?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塑料捆扎绳与手摩擦带电;塑料捆扎绳上带的是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塑料绳会向四周散开,捋的次数越多,塑料绳带电越多,排斥力越多,下端散开的就越大,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
摩擦起电现象普遍存在,任何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不大
2.B
【解析】
【详解】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选B。
3.A
【解析】
【详解】
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A,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由于静电感应,会带上负电荷,金属箔片会带上等量正电荷,所以验电器的金箔片由于静电斥力会张开,而整个验电器不带电。
故选A。
4.C
【解析】
【详解】
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起小纸屑,属于静电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晚上睡觉脱毛衣,黑暗中能看见闪光,属于静电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电器插头插入接线板中,有时冒火花,这是由于某些电器内部滤波电容器的电容较大,在通电瞬间其充电电流较大,因此在插头十分接近插孔内金属片时会产生短暂的电弧,这不属于静电现象,故C符合题意;
D.冬天梳头发时,头发会一根根飘起来,属于静电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解析】
【详解】
A.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A正确;
B. 元电荷就是最小的电荷量,B错误;
C. 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C错误;
D. 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电荷量的正负不表示大小,D错误。
故选A。
6.B
【解析】
【详解】
AB.元电荷是基本电荷,电子或质子带电量等于元电荷,但元电荷不是电子或者质子,A错误,B正确;
C.点电荷是指带电体的体积忽略不计,但带电量不一定很小,C错误;
D.尺寸很小的电体,如果研究其表面电荷分布情况,也不可以被看成点电荷,D错误。
故选B。
7.C
【解析】
【详解】
A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并不是某种物质,所以它不是指质子和电子本身,故A错误,C正确;
B.一个带电体的电荷量只能等于元电荷或元电荷的整数倍,故B错误;
D.元电荷只是一个电荷量的数值,没有正负之分,故D错误。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空间站里面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A.在空间站橡皮筋和弹簧测力计均可以正常使用,所以该实验可以完成,故A不符合题意;
B.在空间站里自由释放物体,物体在空中漂浮着,不会下落,所以该实验无法完成,故B符合题意;
C.向心力演示仪通过弹簧形变程度显示向心力的大小,所以该实验可以完成,故C不符合题意;
D.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是在电场的作用下,电荷从导体的一端转移到另一端,所以该实验可以完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压的单位为“伏特”,故A错误;
B.电流的单位为“安培”,故B错误;
C.电荷量的单位为“库仑”,是以著名物理学家库仑的名字命名的,故C正确;
D.电阻的单位为“欧姆”,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10.D
【解析】
【详解】
塑料尺和头发摩擦后,塑料尺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头发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元电荷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大小为1.6×10-19C,元电荷是电荷量,不是点电荷,也不是质子。
故选A。
12.D
【解析】
【详解】
AB.由静电感应,导体A聚集负电荷,导体B聚集正电荷,导体A得到电子,导体B失去电子,电子数为
AB错误;
CD.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得,A带上-1.0×10-8C的电荷,则B带+1.0×10-8C电荷,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AD
【解析】
【详解】
解:最小的电荷量是1.6×10﹣19C,我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任何物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或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由于4.0×10﹣19C和2.0×10﹣19C不是1.6×10﹣19C的整数倍,所以AD是不可能的.
该题选不可能的,故选AD.
【点评】本题就是对元电荷概念的考查,知道任何物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或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即可解决本题.
14.B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据电荷守恒定律,电荷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或从物体一部分转移到另外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故选项A、C错误;当物体得到或失去电荷时物体就带上了电荷,故选项B正确;摩擦起电是指在摩擦过程中物体得到或失去电子,故选项D正确.
考点:电荷守恒定律、摩擦起电
【名师点睛】不管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或是接触起电,带电的过程都遵循电荷守恒定律,即电荷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或从物体一部分转移到另外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15.BC
【解析】
【详解】
元电荷是自然界中带电体所带电荷量的最小单元,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元电荷的电荷量等于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但元电荷不是电子或质子本身;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作e=1.60×10-19 C。故AD错误、BC正确。
故选BC。
16.
【解析】
【详解】
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则电荷量为1C包含电子个数为
17.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金属箔片闭合
【解析】
【详解】
用带正电的小球C靠近导体A,发生静电感应现象,小球C将把导体远端的负电荷吸引到近端,故可以观察到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用手摸B,则大地与导体相连,在C和A的作用下大地的自由电子流向B,中和了B导体的正电,故可以观察到B上金属箔片闭合。
试卷第PAGE页,共SECTIONPAGES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