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自由拓展阅读《论读书》《读书八得》《窃读记》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自由拓展阅读《论读书》《读书八得》《窃读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1 16:5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第四单元自由拓展阅读
《论读书》
《读书八得》
《窃读记》
课 型:新授
第四单元自由拓展阅读
课前预习:
了解作家作品,通读课文。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了解每位作者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学习文章的文体特点,体会每篇文章的主旨。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激励自己热爱读书、不断求知。
评价任务:
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再次阅读课文,感知每篇文章的文体特点,体会各自的主旨。
学会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作者是怎样提出观点并加以论证的。
理解随笔及小说的写法,指出自己欣赏哪些内容并阐明理由。
能对比几篇文章的不同,各自的特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了充满智慧与哲理的《孔孟论学习》,诙谐幽默的《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充满议论性的《黄生借书说》。从古至今的作者都对学习发表过深刻的理论。今天来看以下三篇课文,认真阅读每篇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分别说说每篇课文的文体,课文主要的内容。
二、检查字词
消遣 运筹 弛惰 挑剔 狡黠 装潢 烦琐 蒸馏
储量chǔ??沮丧jǔ? 拾人余唾tuò?不可遏制è?窃读qiè???
炒菜chǎo? 锅勺sháo???踮起脚diǎn???倾盆大雨qīnɡ ???
屋檐yán??支撑chēnɡ ??目的地 dì? 暂时zàn??贪婪lán
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林海音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林海音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文字。
四、合作探究
1.《论读书》文章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怎样进行论述的?(简单请同学回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明确:第一层:(1-6自然段)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7-8自然段)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9-12自然段)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方法:第一层中使用了排比谈读书的目的(1.2.3.5段),反面论证读书有三种倾向(第3段),比喻论证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第4段);
第二层中使用了比喻论证介绍具体的读书方法(第7段)
第三层使用了排比论述读书对塑造人的性格的重要作用(9.11段);使用举例论证谈读书对人的重要作用(11.12段)
2.《读书八得》属于什么文体?作者强调什么观点?怎样论述的?
明确:本文属于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文体格式,随笔侧重于作者个性化的看法和感受,要求有新意,要么就有深刻的一面。
作者强调文章从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切入论题。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容易陷入迷误。
使用了层层归纳(第1段),比喻论证论证了读书应充满思索与挑战(第3段),比喻论证证明了思考的重要价值(第8段)等。
3.《窃读记》是什么文体?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等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
4.《窃读记》读来真挚感人,得益于作者大量描写了什么?请举例说明。
明确: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因而真挚感人。找学生举几例。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拓展比较(小组讨论后回答)
1.几篇文章中,你认为哪一个标题最有特色?
明确:《论读书》直接亮明了论题,和《读书八得》最为鲜明,体现了议论文和散文随笔简洁明了的特色;《窃读记》标题即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
2.在众多关于读书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文体?
明确:喜欢《论读书》,议论文长于说理,逻辑性强,培根的议论擅长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显得很有气势,给人无疑辩驳之感。
喜欢《读书八得》,随笔给人的感觉是更深刻,言他人所未言,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和孔子观点不谋而合。形式上更清晰,每段的序号像是开始每一则格言,短而有力。
喜欢《窃读记》,小说涵盖更多内容,便于使用多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如汩汩泉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小姑娘对读书的热爱。相较议论文和随笔,本文富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情节性,因此更能满足阅读者的阅读期待,所表达内容也更丰富精彩。
(教学中本题更加放开,将整个第四单元的课文全部放到其中加以比较,检测了学生理解的深度。)
3.哪一篇文章的内容给你的启发最大、收获最大?
明确:《论读书》告诉我们读书的正确目的和方法;《读书八得》的观点最为独特,强调了思考的重要;《窃读记》最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表达了同我们一样作为“穷学生”内心的心酸苦楚,以及感受到的社会不平和感受到的人间关爱。
4.收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趣事等。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教学反思:
本单元全是关于读书学习的文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孔孟的深刻言论、文言文经典《黄生借书说》等,扩展阅读部分就是在掌握了很多关于读书学习的知识后了解其他文体、其他作者、其他社会背景下的文章。因此我设计了在简单分析每篇文章后比较文章的文体特色、内容的独特之处。比如《论读书》其中有很多的排比句,还是用了几乎所有的论证方法,这本身就是让学生又加深了关于议论文知识的理解。《读书八得》这种随笔的形式,言论的深刻独特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学生接触的大多是娓娓道来的学习理论。《窃读记》本身的很多心理描写就非常贴近学生年龄,大多数的学生也属于“穷学生”,文中对“我”热爱读书的迫切不仅描写到位,更能激励学生珍惜读书的机会,热爱学习。
在比较探究部分,我重点设计让学生比较标题、文体、内容的各自长处。意在让学生会因文体而选择合适的标题,更会因要表达的内容而会选择合适的文体,只有选择恰当才是成功的文章,新授课的设计同时也包含了对写作的指导,期望在课文中帮助学生找到其成为写作范文的理由。扩展阅读类课文因为不做重点要求,在讲授上时间不够,还有一些细节未能做到深刻,此为本课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