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
高一 地理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关于潮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潮汐是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涨为潮、落为汐
B. 潮汐是海水在盛行风作用下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C. 潮汐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D. 我国沿海某潮汐电站,通常一天能发电两次
下图为“某年2月22日08时~20时我国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 下列关于图中烟花爆竹燃放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更适宜燃放烟花爆竹
B. 不适宜燃放烟花爆竹的地区只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C. 长江中下游平原较华北平原更适宜燃放烟花爆竹
D. 高原地区比其他地形区更适合燃放烟花爆竹
3. 烟花爆竹燃放时会释放出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烟花爆竹燃放造成的污染与地形、气象条件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 盆地地形区,空气流动性差,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容易造成严重污染
B. 高压控制区,烟花爆竹产生的污染物容易向外扩散,因此污染较轻
C. 冬季的北方地区,晴朗天气下的夜晚比白天燃放烟花爆竹更容易造成污染
D. 烟花爆竹的燃放造成的污染与风速呈负相关
下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 下列关于我国滞洪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B. 都位于河流上游地区
C. 都位于河谷地带
D. 都位于北方地区
5. 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稀少 B. 降水量少
C. 河网密度小 D. 平原面积小
观察地貌时,需要判断地貌的组合关系,明确地貌层次和地貌类型。根据地貌的规模可划分为宏观地貌(高原、平原、山地等)、次级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等)和微观地貌(沙丘、石笋等)。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关于该省级行政区地貌组合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高原、山地相间分布 B. 盆地和山地为主
C. 平原、山地相间分布 D. “三山夹两盆”
7. 该省级行政区分布最广的次级地貌为( )
A. 风沙地貌 B. 海岸地貌
C. 喀斯特地貌 D. 河流地貌
对流层是靠近地面的大气层,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8. 下列关于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②对流运动显著 ③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 ④对流层厚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9. 对流层厚度因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北京一年中对流层厚度最厚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每年冬天,茶农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如左图);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右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左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
A. 防太阳暴晒 B. 防病虫害
C. 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D. 防洪、防涝
11. 右图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
A. 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烟尘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 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C. 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D. 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A. 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 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 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 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13. 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②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读“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①圈层的主要特点为( )
A. 连续但不规则 B.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 由坚硬岩石组成
15. 关于图示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
A. 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 各圈层相互渗透
C. 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 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 )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
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
③地面支离破碎
④土墩奇形怪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7. 下列省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 )
A. 山东 B. 云南 C. 新疆 D. 广东
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8. 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主要原因有( )
①该河径流量大,入海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②河口呈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推高潮位 ③河口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可保持高潮位 ④河口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信风顺潮助推潮位升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9. 下列关于潮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是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B. 潮汐作用可加剧海岸的侵蚀,影响海岸生物分布
C. 巨型远洋轮往往利用退潮时进出港口
D. 月球、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运动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正值大潮
读“我国太阳辐射分布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 下列地形区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属于丰富地区的是( )
A. 四川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塔里木盆地
21. 你若是一名化妆品推销员,你不会向哪个地区推销防晒护肤品(只考虑太阳辐射的丰富程度)( )
A. 贵州 B. 内蒙古 C. 青海 D. 西藏
22. 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冬夏温差大 B. 海拔高,降水多
C. 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 D. 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
读“我国某市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4. 近年来,我国北方部分城市热岛强度有所增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全球变暖影响 B. 太阳辐射增强
C. 市区排放热量和温室气体增多 D. 城市绿地增加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甲半岛的地势特征是( )
A. 西高东低,起伏大 B. 西高东低,起伏小
C. 西北高东南低,起伏大 D. 西北高东南低,起伏小
26. 对乙海域沿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貌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 B. 地貌主要由海浪侵蚀形成
C. 轮廓破碎不利于发展渔业 D. 多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业
2017年2月23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离地球40光年外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e、f、g位于宜居带内。下图为“TRAPPIST-1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与“TRAPPIST-1系统”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可观测宇宙
28. 推测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是因为( )
A. 有肥沃的土壤 B. 天体表面平坦
C. 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 D. 与TRAPPIST-1距离适中
读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下列各题。
29. 在a、b、c、d四处,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是 ( )
A. a B. b C. c D. d
30. 若在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有一游客,则发生灾害时该游客逃生的方向是 ( )
A. 向北 B. 向南 C. 向东北 D. 向东南
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米~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称为黄海冷水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1. 一年中,黄海海域上下层盐度差最小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2. 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3. 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B. 洋流 C. 潮汐 D. 海浪
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4. 关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市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高 B. 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C. 市区降水少于郊区 D. 绿化带可以改善市区的大气环境
35. 下列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正确的是( )
A. 增加城市硬化路面的面积 B. 减少城市绿化面积
C. 提高空调使用率 D.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下图为某地理研究性小组在某地进行地质考察时拍摄到的照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6. 造成图中岩层呈水平层理构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 风化作用 B. 侵蚀作用 C. 搬运作用 D. 沉积作用
37. 该地最可能位于( )
A. 云贵高原 B. 四川盆地
C. 准噶尔盆地 D. 山东丘陵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6年11月21日报道,目前,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32.7光年处发现一颗环绕红矮星运行的“超级地球”,该行星被命名为GJ 536 b,这颗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5.4倍,它并不位于恒星宜居地带——与恒星保持适当距离可维持液态水存在的区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8. 该行星属于( )
A. 河外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39. 该行星并不位于恒星宜居地带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质量、体积小 B. 与恒星的距离不适中
C. 周围没有大气 D. 宇宙环境不安全
40. 大气中尘埃物质的作用和影响不包括 ( )
A. 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
C. 影响太空中的航天器 D. 促进云雨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41. 读“地球表面各纬度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依次________,极小值出现在________。
(2)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在________的纬度带上,由此向________和________逐渐减少,最小值在________。
(3)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________,随着__________的增高,太阳辐射量迅速________,到______为零。
(4)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________的增高而________。
4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淮河是我国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发源于河南省,在江苏省北部注入洪泽湖,大部分经高邮湖流入长江,少部分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淮河全长约1 000千米,流域面积为26.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淮河流域图。
(1)试从淮河流域的位置、气候、水系特点、流域状况、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涝灾频发的原因。
(2)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
43.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行星名称:B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_____性、_____性、_____性。
(3)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_____行星。
(4)图中虚线是_____的运行轨道,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它的周期是7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_____年。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图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C__________,D+E__________,F+G__________。
(3)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
4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 mm,蒸发量超过3 000 mm。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材料二 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的南侧不远处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据材料一,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
(2)据材料一,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据材料二,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1. C 2. C 3. B 4. A 5. B 6. D 7. A 8. A 9. B 10. C 11. A 12. D 13. C 14. A 15. B 16. D 17. C 18. A 19. C 20. C 21. A 22. D 23. A 24. C 25. C 26. D 27. B 28. D 29. A 30. C 31. D 32. B 33. A 34. D 35. D 36. D 37. C 38. B 39. B 40. C
41. 【答案】(1)赤道 减少 极点
(2)20°~30° 极点 赤道 极点
(3)赤道 纬度 减少 极点
(4)纬度 增大
42. 【答案】(1)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具有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和降水时间长、强度大的双重性;淮河流域支流众多;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无天然入海口;流域内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流域内农业等活动对植被破坏;加之围湖造田使流域调蓄能力下降。
(2)修建水库;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分洪工程;加固堤防;开挖入海新河;退耕还湖等。
43. 【答案】(1)木星 天王星 火星
(2)同向 共面 近圆
(3)类地
(4) 哈雷彗星 2062
(5)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轨道安全,互不干扰)
44. 【答案】(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2)地壳 地幔 地核
(3)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地核可能为液态。
45. 【答案】(1)风力强盛,沙源丰富;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阻挡,风沙在此沉积;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湿润),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沙山不断长高。
(2)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原因: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
(3)湖水通过含水层渗透(或地下径流输送)到盐池;盐池池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形成盐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