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多普勒效应
一、单选题
1.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表示声源的速度,V表示声波的速度,v表示接收器收到的频率。若u增大(u<V),则( )
A.v增大,V增大 B.v增大,V不变 C.v不变,V增大 D.v减少,V不变
2.关于多普勒效应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
C.甲、乙两列火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低于他所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
D.甲、乙两列火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等于他所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
3.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多普勒效应( )
A.夏日雷声轰鸣不绝
B.有两只相同的音叉,若一只被敲击振动发声,发现另一只也振动发声
C.战场上士兵听到敌方炮弹飞行声音和听到我方炮弹声音不同
D.“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蝙蝠通过红外线的反射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
B.在医学上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测出血流的速度
C.消声器是利用波的衍射来消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
D.水塘中的水波能够绕过芦苇等障碍物继续传播,是由于波的干涉造成的
5.a为声源,发出声波。b为接收者,接收a发出的声波。若a、b在沿着两者连线的方向运动(速度都不超过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相互靠近,则b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一定比a发出的低
B.若a、b向同一方向运动,则b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一定比a发出的低
C.若a、b向同一方向运动,则b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一定比a发出的高
D.若a静止,b向a运动,则b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一定比a发出的高
二、多选题
6.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医院检查身体的“彩超”仪运用了多普勒效应
B.不仅机械波会发生多普勒效应,电磁波也会
C.由地球上接收到的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发生“红移”现象(各条谱线的波长均变长),可以判断遥远天体正靠近地球
D.静止的观察者听到某个单一频率声源发出的声音频率越来越高,说明声源正在远离观察者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男低音和女高音歌唱家所发出的声波可能会发生干涉现象
B.机械波中某一质点的振动频率一定等于该机械波波源的振动频率
C.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也会立即消失
D.若观察者逐渐靠近波源,则所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大于波源的频率
8.下面哪些应用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
A.利用地球上接收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的频率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B.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波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回来,根据接收到的频率发生的变化,就知道汽车的速度,以便于进行交通管理
C.铁路工人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可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
D.有经验的战士利用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飞行炮弹是接近还是远去
9.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为t=0和t=0.3s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3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期为1.2s
B.波速为10m/s
C.x=4m的质点在t=1.5s时位于波峰
D.若此波传入另一介质中其波速变为8m/s,则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9.6m
E.若位于x=10m处的观察者沿x轴负方向靠近波源,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
10.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方向传播,实线表示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速为8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波的周期为0.125 s
C.在时刻,波上质点a沿y轴正方向运动
D.若观察者从坐标原点O沿x轴负方向运动,则观察者单位时间内接收到波的个数比波源的频率数少
三、填空题
11.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刷新了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悬停在深海中某处的滑翔机发出声呐信号(超声波)的频率为,在该处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则声呐信号在该处海水中的波长为___;若停在海面上的监测船接收到的频率稍大于滑翔机发出声呐信号的频率,说明滑翔机正在____(选填“靠 近”或“远离”)该监测船.
12.公路巡警开车在高速公路上以的恒定速度巡查,在同一车道上巡警车向前方的一辆轿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结果该电磁波被那辆轿车反射回来时,巡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低.
(1)此现象属于__________
A.波的衍射 B.波的干涉
C.多普勒效应 D.波的反射
(2)若该路段限速为,则轿车是否超速?_______
(3)若轿车以的速度行进,反射回的频率应怎样变化?________
四、解答题
13.正在报警的警钟每隔0.5 s响一声。一个人正坐在以60 km/h的速度向着警钟行驶的车中。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0 m/s,则这个人在每分钟内能听到几声警钟?
14.某雷达站正在跟踪一架飞机,此时飞机正朝着雷达站方向匀速飞来.某一时刻雷达发射出一个雷达波脉冲,经过2×10-4s后收到反射波;再隔0.8s后再发出一个脉冲波,经过1.98×10-4s收到反射波,问;
(1)雷达波是超声波还是电磁波?波速为多少?
(2)若雷达波的频率为1.5×1010Hz,此波的波长为多少?
(3)飞机的飞行速度为多少?
15.在高速公路上常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汽车的速度,测速仪是根据它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时间差来测出汽车速度的。设超声波测速仪发出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为,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若汽车静止时,超声波测速仪所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也为。问:
(1)当超声波测速仪所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大于时,你能判定汽车是做怎样的运动吗?反之又怎样?
(2)若这一时间间隔为,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3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当声源靠近接收器时,接收器收到的频率增大,或当声源远离接收器时,接收器收到的频率减小,但声波的速度不会发生变化,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B
【解析】
【详解】
A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但波源的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B正确;
CD.若甲乙两列车相向正对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则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变大,他所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不变;故CD错误。
故选B。
3.C
【解析】
【详解】
A.夏日雷声轰鸣不绝,属于声波的反射,故A错误;
B.有两只相同的音叉,若一只被敲击振动发声,发现另一只也振动发声,这是声音的共振,故B错误;
C.战场上士兵听到敌方炮弹飞行声音和听到我方炮弹声音不同的现象是多普勒效应,故C正确;
D.“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波的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4.B
【解析】
【详解】
A.蝙蝠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故A错误;
B.当观察者与波源的距离发生变化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现象叫多普勒效应,“彩超”利用反射波的频率变化,测出血流的速度,就利用了多普勒效应。故B正确。
C.消声器是利用波的干射来消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故C错误;
D.水塘中的水波能够绕过芦苇等障碍物继续传播,是由于波的衍射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5.D
【解析】
【详解】
AD.b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的高低关键是看声源a与接收者b之间的距离如何变化,若远离则b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比a发出的低,若靠近则b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比a发出的高,故A错误,D正确;
BC.当a、b向同一方向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可变大、可变小、可不变,故b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与a发出的声波的频率关系不确定,故BC错误。
故选D.
6.AB
【解析】
【详解】
A.医院检查身体的“彩超”仪是通过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来确定血流的速度,显然是运用了多普勒效应,故A正确;
B.多普勒效应是波特有的现象,故B正确;
D.当波源与观测者相互靠近时,观测到的频率增大,反之,当波源与观测者相互远离时,观测到的频率减小,故D错误;
C.“红移”现象中光波频率变小,因此遥远天体应正在远离地球,故C错误。
故选AB。
7.BD
【解析】
【详解】
A.男低音和女高音歌唱家所发出的声波频率不同,不可能会发生干涉现象,选项A错误;
B.机械波传播过程中质点在波源的带动下做受迫振动,则某一质点的振动频率一定等于该机械波波源的振动频率,选项B正确;
C.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不会立即消失,选项C错误;
D.根据多普勒效应,若观察者逐渐靠近波源,则所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大于波源的频率,选项D正确。
故选BD。
8.ABD
【解析】
【详解】
A.凡是波都具有多普勒效应,因此利用光波的多普勒效应便可以测定遥远星体相对地球运动的速度,A正确。
B.被反射的电磁波,相当于一个运动的物体发出的电磁波,其频率发生变化,由多普勒效应的知识可以求出运动物体的速度,B正确。
C.铁路工人是根据振动的强弱而对列车的运动作出判断的,C错误。
D.炮弹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声波,人耳接收到的频率与炮弹的运动方向有关,D正确。
故选ABD。
9.BCE
【解析】
【详解】
A.由题意知
得周期为
因为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3s,则n取0,T=0.4s,故A错误;
B.波速为
故B正确;
C.x=4m的质点在t=1.5s时,即经过1.75个周期,该质点处于波峰处,故C正确;
D.若此波传入另一介质中其波速变为8m/s,波的频率和周期不变,则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
故D错误;
E.若位于x=10m处的观察者沿x轴负方向靠近波源,由于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多普勒效应可知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故E正确。
故选BCE。
10.AD
【解析】
【详解】
A.波长,波速为,0.2 s内传播的距离为
可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选项A正确;
B.该波的周期为
选项B错误;
C.因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在时刻,波上质点a沿y轴负方向运动,选项C错误;
D.因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根据多普勒效应,若观察者从坐标原点O沿x轴负方向运动,则观察者单位时间内接收到波的个数比波源的频率数少,选项D正确。
故选AD。
11. 靠近
【解析】
【详解】
根据波速定义:,.根据多普勒效应,当滑翔机靠近监测船时,监测船接收到的频率大于滑翔机发出声呐信号的频率.
12. C 超速 变高
【解析】
【详解】
(1)选C.巡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低,此现象为多普勒效应.
(2)因巡警车接收到的频率变低,由多普勒效应知巡警车与轿车在相互远离,而巡警车车速恒定又在后面,可判断轿车车速比巡警车车速大,故轿车超速.
(3)若轿车以20m/s的速度行进,此时巡|警车与轿车在相互靠近,由多普勒效应知反射回的频率应变高.
13.126次
【解析】
【详解】
先设空气中声速为v0,在时间T内传播的距离
s0=v0T(T为周期)
而声波在时间t内走的距离为
s1=v0t
因而人不动时听到钟声次数为
n0=
如果人以v的速度向声源运动,则声波在时间t内相对于人行进的距离为
s2=(v0+v)t
此时人听到的钟声次数为
n==126次
14.(1)3×108m/s;(2);(3)
【解析】
【详解】
(1)雷达波是电磁波(或微波、或无线电波)
波速即等于光速
c = 3×108m/s
(2)由
(3)由
15.(1)当超声波测速仪发出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大于时汽车在做远离测速仪的运动;反之,做接近测速仪的运动 (2)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第一次超声波信号从发出到被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t1,第二次超声波信号从发出到被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t2,第一次放出的超声波与汽车相遇时超声波前进距离为
第二次放出的超声波与汽车相遇时超声波前进距离为
若汽车静止,则x1=x2,△t1=△t2,超声波测速仪所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也为1s.
当超声波测速仪所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大于1s时,△t2>△t1,结合两式可得
x2>x1
所以汽车远离超声波测速仪;
反之,当超声波测速仪所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小于1s时,△t2<△t1,结合两式可得
x2<x1
所以汽车向超声波测速仪运动.
(2)超声波测速仪所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2s时,两次脉冲运动的时间差:
△t2-△t1=1.2-1.0=0.2s
汽车运动的时间
则汽车在1.1s内的位移
所以汽车的速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7页,共1页